作者:钟离昧
“太子殿下有四个女儿,都能封郡主吗?”瑶光有些好奇。
是的,太子妃的第二胎,还是个女儿。
瑶光只知道,皇子封了王之后,有一个女儿能被册封为郡主。有嫡长女就册封嫡长女,没有嫡女的话就册封庶长女。
太子是储君,却又不是真正的君,他的女儿和普通皇子们的女儿,究竟有多大差别?
景阳抱着她娓娓道来:“太子妃所出的两个姑娘不必多说,肯定有一个郡主之位。庶妃们生的那两个,为长的占便宜。
父皇一向疼爱五哥,只要五哥开口求了,他的长女必然也能得个郡主之位。至于次女,多半会是县主。”
瑶光听了,心里有点平衡,伸手搂住景阳的脖颈笑道:“如此说来,太子也不比你强多少嘛,就是多了一个郡主而已。”
虽然景阳已经确定了不会去争皇位,但都是一个爹生的亲兄弟,皇位将来是太子的也就罢了。若是在太子没有登基之前,在待遇上就和其他皇子拉得太开,难免叫人心里不痛快。
景阳宽大的手摩挲着她的后脑勺,扯着嘴角摇了摇头,说:“若是大家都女儿不多,自然看不出多大差别。若是女儿多了,差别立马就出来了。”
瑶光一怔,连忙追问:“这又是怎么说的?”
景阳道:“如果咱们和太子都有七八个女儿,太子嫡出长女和庶出长女能封郡主之外,其余女儿也都能捞个县主。
可是咱们的女儿,除了第一个能封郡主,最多再有两个能得个县主之位。至于再多的,父皇肯给个郡君就不错了。”
瑶光哑然半晌,气恼地在他胸前捶了一下,不乐道:“算了,不说这个了。”
人的攀比之心,会随着环境的变迁,不知不觉就滋生出来。
瑶光自己都没意识到,随着景阳在朝中越发受重用,随着她的地位水涨船高,她的眼光是越发高了,不知不觉间,竟然也和东宫攀比起来了。
按理说旁观者清,但景阳自小在宫里长大,从来觉得人往高处走理所当然。
因而,对于瑶光的攀比之心,他从来不以为意,当然也就没在意那些变化。
还是几日之后,她抱着女儿回娘家,和母亲说话的时候,被大周氏点了出来,才猛然惊觉:我怎么变成这样了?
那天回到家里,她就闷闷不乐,看着景阳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这是怎么了?可是小王哪里做得不好,惹了王妃吃心?”景阳心里觉得冤枉极了,却还是陪着笑脸去哄她。
瑶光哼了一声,粉拳在他胸前捶了好几下,娇蛮道:“都怪你,都怪你!人家自从嫁给你之后,心境变化这么大,你也不提醒人家!”
景阳愕然,满脸都是迷茫之色,扭头问翠娥:“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谁在王妃耳边嚼舌根子了?”
翠娥也是一脸茫然,回道:“今日王妃归省,一整天都在傅家盘桓,没有再见别人呀。”
景阳闻言,便摆了摆手让他们都下去,又把女儿抱到自己怀里,才问道:“可是岳母告诉你了什么消息?哪个不长眼的嚼咱们的舌根了?”
想到这种可能,他脸上的神情依然柔和,眼神却骤然凌厉了起来。
自从入朝之后,他表现得一向耿直刚硬,谁都知道他不好惹。竟然还有人胆大包天,敢嚼他们家的舌根子,真是不知死活!
“哎呀,没有的事,是我自己的问题。”瑶光依偎过去,轻轻拍着他的后背替他顺气,把自己受母亲提点之后,意识到自己性格变化的是说了一遍。
景阳失笑:“我还当什么事呢。这算什么?你如今是郡王妃,将来还是亲王妃。所有妯娌中,除了太子妃之外,谁都得看你眼色。嚣张点怎么了?眼光高点怎么了?爱攀比怎么了?”
在圣人面前他们得装孙子,在太子夫妇面前他们也得敬着点儿。若是离了这两个,还要他们忍气吞声,那他这个郡王做得还有什么意思?
他倒了个手把女儿竖着抱起来,一手抱女,一手揽妻,仿佛抱着自己的全世界。
“只要我在朝堂上一日不倒,你和瑜儿就有一日的嚣张。万一我哪天真倒了,咱们家再考虑缩起脖子过日子。
能嚣张的时候不嚣张,等到不能嚣张的时候,想嚣张也嚣张不起来了。那时候再回过头想想,当初不嚣张岂不是亏了?”
瑶光被他逗得“嗤嗤”直笑,倾身在他脸上重重亲了几口,赞同道:“你说得不错,有权不
用,过期作废。哈哈哈哈哈……“又把自己说笑了。
佩瑜不知道母亲在笑什么,却能感觉到父母心情十分欢愉。
于是,她别拍起小手,咯咯笑了起来。
瑶光凑过去,也在她的小嫩脸上亲了两下,掐着嗓子问:“瑜儿也觉得爹娘说的有道理,是不是?”
佩瑜咿咿呀呀了几声,算作回应。
瑶光立刻就对着景阳夸赞道:“你看咱们闺女多聪明,这么小就能听懂话了。”
景阳的亲爹滤镜比她的亲娘滤镜还厚,半点没觉得这话有什么问题,直接就跟着点头附和,一对新手父母开启了对娃的夸夸夸模式。
佩瑜虽然还听不太懂大人们的话,也从父母的神情里察觉到是好话,给出的反馈十分欢乐。
一家三口时不时发出一阵快乐的笑声,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出一片岁月静好。
=====
很快就是太子第四女的满月宴,虽然太子自己对这个女儿的出生都十分失望,但毕竟是太子妃所出,皇子大臣们都备齐了礼物前去道贺。
瑶光和几个妯娌一起陪太子妃说话,看着身姿瘦弱、脸色苍白的太子妃,年纪最小的阮子娴没管理好表情,露出了些许怜悯之色。
当时瑶光就站在她对面,赶紧对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收敛收敛。
站在阮子娴身旁的李思蓉看在眼里,不屑地撇了撇嘴,脚下一错,身子稍微倾斜了几分,刚好隔绝了太子妃和阮子娴之间的视线。
好在阮子娴只是单纯并不是傻,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整理好表情之后,轻轻对李思蓉道了声谢。
李思蓉白了她一眼,脸上露出几分不耐之色,半点没有掩饰的意思。
反正她和七皇子的夫妻关系一向不好,也懒得为丈夫拉拢人脉,当然是以自己高兴为主。
这一场满月宴,身为主人公的太子妃强颜欢笑,把妯娌几个弄得都不大自在。眼看着时候差不多了,就纷纷告辞离去。
妯娌四个一起出了东宫的大门,李思蓉终于嗤笑出声,用只有他们几个才能听见的声音说:“五嫂那副样子,知道的是生了女儿,不知道的还以为孩子生下来就夭折了呢。”
杨婉吓了一跳,忙不迭地呵斥道:“七弟妹慎言!”
李思蓉不以为意,自顾自道:“我知道她为什么不高兴,不就是又生了个女儿吗?女儿又怎么了?女儿也是皇家血脉。皇家的女儿,谁敢怠慢?”
说到这里,她忽然想到了什么,挑眉对杨婉道:“说起来,还没生产的九弟妹不算,咱们妯娌几个,唯有六嫂家里连得两个儿子。也不知道太子妃看见六嫂,心里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说完这些话,她也不管别人是什么反应,扶着婢女的手,留下一串清脆的笑声。
这回换杨婉的脸色不好了。
瑶光心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是什么人,惹她干嘛?
但成年人的社会就是充满了虚与委蛇,不管心里怎么吐槽,瑶光表面上还是要安慰:“六嫂,你别听她瞎说。太子妃还年轻,又不是以后都不能生了。”
哪里知道,杨婉听了她这句话,神情顿时就复杂极了。
瑶光见了,心头一跳,忙左右看看,但没人注意这边,低声问道:“六嫂,你可是得了什么消息?”
阮子娴没说话,只是忽闪着好奇的大眼睛凑了过来。
杨婉也私下看了看,确定没人注意他们,才低声道:“这月十五我进宫给母妃请安,母妃说太子妃接连产育,上一次月子里养得不好,这次又难产,日后在子嗣上怕是艰难了。”
阮子娴瞪大了眼睛,倒抽一口凉气,连忙捂住嘴巴,把那一声惊呼闷了回去。
瑶光:“这……”
她赶紧回想了一下十五那天,她抱着女儿一起去给皇后请安,皇后的神情好像没什么不对,也没有和她多说什么。
是皇后城府深呢,还是根本就不在乎太子妃能不能生?
再联想太子妃进门之后,就一直在和皇后夺权,说不定皇后心里巴不得太子妃不能生呢。
把憋了许久的秘密吐出口,杨婉明显轻松了许多,又和所有吐露秘密的人一样叮嘱他们:“这话我只和你们说了,你们回去可别乱说。”
“六嫂放心,我一定不会乱说的。”阮子娴第一个打包票。
瑶光也道:“六嫂还不知道我吗?我就不是那多嘴多舌的人。”
杨婉笑道:“我自然是相信你们的,不然也不会告诉你们。”
三人相视一笑,氛围非常和谐。
但是没过几天,太子妃不能生了的消息,就在京城权贵之间传得沸沸扬扬。
瑶光只能确定自己没传,却猜不出究竟是谁把消息传出去的。
夫妻二人凑在一起分析了一通,觉得后宫嫔妃,还有几个皇子妃都有嫌疑。
甚至就连皇后,都不例外。
虽然皇后从没有明着表露对太子妃的不喜,但也从没表现出喜爱太子妃这个儿媳。
在皇宫里,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第87章 甄妃的转变常言道:福兮……
常言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这话果然不假。
太子连得四女,不单是他自己,就连东宫的妻妾们都有些怀疑人生。
原本那两个生了女儿的庶妃还有些摩擦,都想替自己的女儿争取一个郡主之位。
可随着太子妃生下太子的第四个女儿,两人都知道太子心情不好,也不敢再闹腾了,让太子妃耳根子清静了许多。
这是太子妃的因祸得福。
至于太子那边,他连得四女很是颓然,圣人心疼他,把他留在乾清宫宿了好几夜,父子二人秉烛夜谈,原本有些疏离的关系立刻回到了从前,仿佛那些似有若无的裂痕都是错觉。
为了安儿子的心,关于太子妃的流言出来之后,圣人亲自命人彻查,源头查到了甄妃那里。
于是乎,眼见就要到手的贵妃之位,再次远离了甄妃。
甄妃抱着儿子到乾清宫喊冤,圣人非但不为所动,还当众斥责她为母不慈,竟然拿自己才周岁的儿子做筏子。
这种话对宫妃来说相当严重,甄妃当场就吓得浑身发软。如果不是十三皇子的奶娘眼疾手快,只怕就要变成头一个被自己亲娘摔死的皇子了。
圣人面色一变,当即便说甄妃不配为人母,命奶娘把十三皇子抱到贤妃那里去。
奶娘不敢违抗圣命,甄妃哭得死去活来,也没能让圣人收回成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抱走了。
后宫嫔妃嘲笑她不自量力,仗着自己生了两个皇子,竟然就敢和太子别苗头。
朝堂后宫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圣人儿子虽多,唯有太子才是心肝肉。余下的哪怕是顺妃所出的八皇子,也不过尔尔。
甄妃自入宫以来,头一次丢这么大的脸,吃这么大的亏,狼狈不堪地被人送回了长春宫,很快就病倒了。
平日里把对甄妃的厌恶摆在脸上的皇后,这一次却并没有落井下石,自顾自叹息了几声后,反而吩咐太医好生诊治,万不可怠慢半分。
却是圣人对甄妃如此无情,让钻了多年牛角尖的皇后猛然醒悟:对于圣人来说,她亲妹妹顺妃也好,打着顺妃替身旗号的甄妃也罢,不过都是满足他私欲的玩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