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离昧
瑶光蹙眉道:“圣人究竟要干什么?”
景阳冷笑道:“还能干什么?无非是要逼迫信王府那位红玉姑娘现身呗。”
对于自己这位君父,景阳从来不吝啬于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
实际上,有这种猜测的不止景阳,但凡知道些消息的,都不期然冒出了这种想法。
对此,最为紧张的自然是太子。
毕竟,若是真让圣人找到了长生之法,他岂不是要做一辈子太子?
更有甚者,能做一辈子太子还是好的。就怕随着他年岁一日日增大,父子二人相处的越久,产生的矛盾就越多,他连太子都做不安稳。
还有皇后的和太子妃,这两位也是天然站在太子这边的,自然不希望圣人真的找到什么延年益寿之法。
等到了这月十五,又是皇子妃们进宫给娘娘们请安的日子,太子妃难得在坤宁宫留到了瑶光带着女儿进宫。
婆媳三人都非常默契地只在坤仪殿内留下心腹,太子妃头一次在瑶光面前露出迫不及待的神色,问道:“弟妹,听说你们家和信王府颇有交情?”
这件事京城很多人都知道,没必要否认,瑶光便点了点头,大方承认:“确有此事。”
太子妃便追问:“那你可知晓,信王府那位狐仙姑娘究竟如何了?”
“这……”瑶光皱起了眉头。
虽然皇甫公子找她求药之后,她已经猜出了红玉的打算。但明面
上这件事不是她该知道的,她自然要为难。
瑶光为难地摇了摇头,苦笑道:“和信王府有交情的是我祖母和母亲,自从出了这件事,整个京城都风声鹤唳的,两位长辈也不敢再和信王府联络。”
也就是说,傅家对信王府的事一无所知。
“弟妹……”太子妃有些着急,所幸还有理智在,硬生生把后面略显逼迫的话咽了回去,扭头看向皇后,用眼神哀求皇后来问。
瑶光却不等皇后开口,便道:“母后和五嫂莫要担忧,你们也知道我们家是干什么的。信王府的事我不知道,但关于那位狐仙的,却也能猜出一二。”
太子妃立刻眉头一松,面露喜色,满脸期待地看了过来。就连皇后的神色都不太明显地变动了一下,姿态比先前轻松多了。
自她和景阳成婚之后,皇后一直对她挺好,所以瑶光不想让皇后着急,也不卖关子,直言道:“据我所知,狐仙一般不会生病。如今已病得需要请太医了,只怕那位狐仙的命数就在荀月之内了。”
“当真?”太子妃忍不住追问。
皇后也悄悄松了口气,不悦地看了太子妃一眼,说:“瑶娘从不在本宫面前弄鬼,她既然这么说了,就肯定是真的。”
因为小废物扮演得太成功,瑶光在皇后这里的信誉度一直挺高的。皇后心里坚信,八儿媳没有哄骗她的本事。
其实这是瑶光编的。
但红玉若是吃了十日休克丹,必然是要行假死之事,瑶光也不算是说瞎话了。
太子妃的神色微微一僵,却很快反应了过来,陪笑道:“儿臣自然是相信八弟妹的,只是事关殿下,难免关心则乱。”
她又转向瑶光:“八弟妹,方才是嫂嫂的不是,嫂嫂在这里给你赔礼了。”
就算看在皇后的面子上,瑶光也不会和她计较。更何况,这次的事关系到她和太子夫妻两个的前程,她心里着急,瑶光也能够理解。
“五嫂言重了,都是一家子骨肉,何必这么见外?你放心,我自小跟在祖母膝下耳濡目染,绝对错不了的。”瑶光又给她喂了一颗定心丸。
人的名,树的影。
卢氏和大周氏在京城的名头已经十分响亮,瑶光也是借了这两位长辈的光,这次的保证立刻就让太子妃安心了许多。
心里轻松了之后,才有心思关注别的事。
太子妃看向乖乖坐在她怀里的佩瑜,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这就是咱们怀懿郡主吧?这孩子真会长,净挑你们两口子的长处,小小年纪就能看出是个美人坯子。”
她也是早有准备,向身边跟着的何姑姑示意了一下,何姑姑立刻从怀中取出一个扁平的盒子,送到了太子妃手中。
等那盒子打开,里面装的是一个金镶玉的的项圈,羊脂玉的质地,上面镶嵌的金箔拉伸得极薄。若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是金粉描上去的呢。
太子妃笑道:“这是内务府今年新出的工艺,太子殿下疼爱女儿,吩咐他们给我们家四位姑娘都打了一个。
我当时就想着咱们小怀懿,叮嘱内务府一起制了五个。这不,昨天才刚得呢,今儿正好给怀懿送过来。”
对做父母的来说,旁人夸赞自己的孩子,比夸赞他们自己更令他们高兴;给孩子送东西,也比给他们自己送更能得他们的心。
若这东西是送给自己的,瑶光还要推辞。可太子妃直接表明了是送给女儿的,瑶光也就接了,并当场取下女儿颈上的金项圈,把这个戴了上去。
见她态度如此,太子妃暗暗松了口气,心里对她多了几分亲近。
以往因着皇后偏宠他们夫妻,纵然太子妃心里知道怪不得瑶光,面对瑶光时,也难免有几分不自在。
经历了这次的事,太子妃的心态转变了。
圣人膝下皇子虽多,但真心和太子交好的,却只有晋王一个。身为太子妃,她也该替太子好生笼络晋王妃才是。
至于皇后的偏宠,平常人家偏心小儿子的多得是,她又何必与弟妹计较呢?
在心里说通了自己之后,太子妃便邀请瑶光有空到东宫去坐坐。
瑶光没有直接答应,而是有些无措地看向皇后。
她可一直没忘,皇后对太子妃这个儿媳不大满意。太子妃是太子妃,将来能不能当上皇后还是未知,可皇后却已经是皇后了。
皇后温和地笑了笑,说:“我膝下只有老五和老八这两个,你们妯娌两个是最该亲近的。”
瑶光立刻露出欢喜的笑容,连连点头应了,又对太子妃道:“往后五嫂可别嫌我烦才是。”
“弟妹哪里话?我平日在东宫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弟妹若是肯来,我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的。对了,把咱们怀懿也带上,和她两个姐姐一起玩耍。”
她说的是自己的两个嫡女,意思是让瑶光放心,不会让胡庶妃母女有机会跳到瑶光面前的。
太子妃是要拉拢瑶光,不是要和她结仇的。
瑶光笑着应了。
从宫里出来之后,瑶光心思百转,明白了皇后的态度为何转变。
当太子地位稳固时,皇后自然有闲心对太子妃挑三拣四。
如今圣人踅摸着要延年益寿,明显是不愿意放权给太子。若真让圣人成功了,太子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
皇后和太子妃都足够清醒,在这种时候,不管他们在心里怎么想彼此,都明白如今最重要的,就是齐心协力,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稳固太子的地位,打碎圣人延年益寿的梦。
等景阳从衙门里回来,瑶光便把宫里的事和自己的推断都和他说了。
景阳目光闪动,唇边噙着冷笑,对瑶光道:“下次你再进宫的时候,可以告诉母后,让她想法子撺掇圣人吃丹药。”
他想了想,又改变了主意,“这件事你还是别多管了,免得母后那边对你印象不好。”
听了他的话,瑶光也想起来在海市时,绛珠仙子说的那些关于凡人吃丹药的话。
“你不用那么紧张,我知道在母后面前怎么说话。过几天我就带着瑜儿进宫去找太子妃玩,到时候不经意说出来就是了。想来,太子妃很乐意转述给母后的。”
景阳低头思索了片刻,笑道:“如此也好。此事本就与太子息息相关,自然不能让太子妃袖手旁观。”
到时候,两个掌管宫务的合起伙来,齐心协力对付圣人……
那个场景,真是想想就令人激动。
第93章 红玉病逝因着信王府这件……
因着信王府这件事,所有出宫建府的皇子皮都紧了起来。傅家那边原说定要宴请他们夫妻,瑶光直接派人去说了一声,说叫免了,自家人不差那一杯酒水,如今还是一切安稳为上。
派去的
人回来时,带回来一个锦囊,说是卢老夫人特意叮嘱了不教他转手,要亲手交给王妃看。
看着锦囊上的花色,瑶光立刻认出,这是祖母卢老夫人给自家人卜卦时装卦词用的。
她抬手把人挥退,掏出里面的卦词反复看了好几遍,得出了同一个结论:这一卦,上上大吉。
上上大吉自然是好卦,可问题是卢老夫人如今不在面前,瑶光不知道她老人家算的究竟是哪里的卦。
左思右想,她还是把今日去傅家的人又叫了回来,问道:“今日老夫人可说了什么?有没有问及王府的事?”
那人显然是早有准备,闻言立刻道:“小人到了那边府上,先拜见了两位老爷,又替王爷王妃问了几位小爷和二姑娘好。
老夫人正好有空,就叫小人进去说话,还赏了小人几杯酒,一锭银子。老夫人说近些日子不好到咱府上来,心中对郡主十分思念。说是等到风声过了,请王妃带着郡主回去一趟。”
瑶光了然:原来是给瑜儿测的命。
佩瑜生来就注定有郡主的诰封,本就是大富大贵的命格,若无特殊之处,又何必再算出一个“上上大吉”?
莫非这其中还有隐情?
瑶光心思百转,见这人口齿伶俐,便多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面上一喜,忙道:“小人赵贵,是王妃的陪嫁太监。”
四个陪嫁太监,只有一个刘吉勉强熬出了头,如今跟在张五身边,一边学习一边做事。明眼人都知道,等将来张五退下去之后,肯定是刘吉接班。
剩下的三个一直泯然众人,有的已经摆烂,有的还暗中蛰伏等待机会。
赵贵就属于后者。
果然机会从来只给有准备的人,这次王妃使人回娘家传话,赵贵就抓住了机会,总算是在王妃面前出了头。
瑶光笑道:“刚才已经赏过了你,倒是不好再赏。以后你就在正房当差,先做些跑腿的活计吧。”
赵贵大喜过望,忙跪下磕头:“奴婢多谢王妃,奴婢多谢王妃。”
拜谢过后,他也不多磨蹭,麻溜地就退了出去,就在外间门口站着。不管是谁进出,他都笑眯眯地问好。
他生得富态,笑起来眯着眼睛像个福娃,谁见了都觉得喜庆,很是在几个大丫鬟面前混了一波儿好感。
瑶光独自坐在内室,捏着那张卦辞琢磨了半天,直到景阳下值进来换衣裳,才把她给惊动了。
“你这是怎么了?我才回来就有三四个人跑到跟前,说王妃闷在屋子里半天,谁也不见,谁也不理。”
“是有件事捉摸不透。”瑶光回过神来,看着他换了家常的衣裳,便把那一张卦辞塞了过去,“你看,这是奶奶给瑜儿批的命。”
景阳仔细一看,笑道:“咱们的女儿,自然是大富大贵的命格。”
——这不废话吗?
瑶光嗔了他一眼,没好气道:“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奶奶不明白?她还特意批了这一卦,还把卦辞特意送了过来,其中必有机巧。”
于是,刚进来的景阳也绊住了脚,夫妻二人挨在一起,盯着一张卦辞看了起来。
等膳房那边儿准备好了晚膳,直接差人来正房问摆在何处,红绒才不得不进来打扰。
景阳道:“既然琢磨不出来,那就先别想了。等过些日子风浪静了,我陪你回去省亲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