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一宇
如意尾部削尖,镂空雕海棠环,巧致可爱。不论在玉质选材,还是雕琢技艺上,无不是上乘之选。何况,那凤衔牡丹纹,就像是在证明怡郡王夫妇如今地位不同了一般。
于是宫中赴宴时候,宋慧兰故意在葛夕佳面前笑道:“如今三弟妹可了不得了,你瞧瞧,周宸妃偏偏拉着她说话。”
葛夕佳的心情比起宋慧兰就更差了,理郡王府现在还有个大着肚子的春梅呢,她可不想早早拥有一个庶出的孩子。所以对于宋慧兰这赤裸裸的挑拨,冷冷一笑:“二嫂你嫉妒啊,嫉妒的话就拿出真本事,把三哥三嫂比下去不就完了。”
葛夕佳虽然不喜欢黛玉,但她很清楚,自己当初算计二哥二嫂,害的二嫂子早产,这事儿二嫂怎么会不记恨?二嫂这会儿,不过是想拿自己当枪使罢了。
见挑拨不成,宋慧兰不免看了看葛夕佳,而后来了一句:“是我糊涂了,近日听说四弟府上姨娘有了好消息,只怕明年四弟妹就要当娘了。”
这是故意往葛夕佳伤口上撒盐呢。
被戳中了痛点,葛夕佳顿时怒从中来,本来准备直接反唇相讥的,可看见同样跟黛玉说话的吴贵妃,葛夕佳带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不说,眼睛一亮,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
“听说呀,贵妃娘娘前些日子跟皇后娘娘提了提,几个皇子年纪也不小了,也是时候选个侧妃了,好帮着王妃打理家务。”你让我不爽,我哪里能让你好过呢,何况,这事儿可不是她乱说的,而是徐淑妃说的。
当时徐淑妃其实是要吓唬吓唬葛夕佳,原话是:“你还是好好待春梅吧,她一个宫女出身,生了一儿半女的,孩子还不都是你们夫妇的。吴贵妃都提过选侧妃的事儿了,你想一想,侧妃进了门,可就和春梅不一样了。”
葛夕佳说话时候观察了宋慧兰的脸色,见她脸上闪过一抹不自在,赶紧补充了一句:“不过二嫂和二哥夫妻恩爱,定然不用担心啦,娶一个侧妃回来,说不定还能帮到二哥二嫂。”
宋慧兰心底的不自在就更重了——她没能生下儿子,丈夫和母妃心中都有怨,这事儿宋慧兰清楚的很。
“果然还是四弟妹有经验,想来淑妃娘娘送的宫女,帮了你和四弟不少忙啊
。”心底虽然有委屈有难过,但面上当然不能展现出来,宋慧兰还轻轻一笑,反击葛夕佳。
话音刚落,看见了回到位置的黛玉,宋慧兰当即如法炮制:“要说感情好,那还得是三弟和三弟妹了,三弟要有了侧妃,那才是更添助力了呢。”
黛玉并不知道宋慧兰和葛夕佳刚才都聊了些什么,不过这会儿提到侧妃,再考虑到自己府上最近得到的赏赐,她这二位妯娌对她心怀不满是再正常不过了。
于是黛玉轻轻一笑:“侧妃不侧妃的,原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父皇英明,母后贤达,选出来的侧妃,定然都是德才兼备的。二嫂这话,难不成怕父皇母后偏心?既如此,那怎么也得先让二哥选了侧妃才是。”
葛夕佳一听黛玉这话,扑哧一笑:“可不是,二哥年纪最大,先选侧妃理所应当嘛。”
“往日里只觉得三弟妹沉默寡言,如今春风得意,都伶牙俐齿起来了。”宋慧兰被这两人联手针对,越发沉不住气了。
“瞧嫂子这话说的,如今你是郡王妃,我也是郡王妃,怎么就成了我春风得意了呢?哦,难不成,方才父皇赐菜,嫂子不喜欢啊?”黛玉很清楚宋慧兰的心思,见自己夫君得父皇重视,她就不高兴,所以黛玉这会儿故意戳她的心窝子,果然叫她气的心肝脾肺都疼。
“你少得意,不过是一柄如意,你以为你真的就是......”宋慧兰果然气急了,差点儿都要说出太子妃三个字来,幸好还残存了一点儿理智。
皇后这时候笑盈盈道:“哟,你们三个,说什么这么热闹呢?”她隔得远听不见,但看见宋慧兰气急败坏的模样,故意开了口。
宋慧兰气的都忘记了开口,黛玉笑呵呵道:“回母后,二嫂夸御膳房的花生莲子红枣汤好喝呢。”
花生莲子,全都是寓意多子多福的,葛夕佳在一旁更是忍不住笑起来:原来怡郡王妃口头的本事,也大着呢。
第127章 大方宴客摆明态度
虽然黛玉用了个玩笑一样的话语回答了皇后,但皇后还是观察出来了些许端倪,等着宫宴结束特意留了老三夫妇说话。
“瞧着,你们妯娌是有些口角吧?”皇后含笑问黛玉,她倒不是真在意她们为何口角,毕竟老二老四都要争,那他们的妻子与黛玉自然就是敌人了,敌人之间呛声,再正常不过了。
“母后看的透彻呢。”黛玉莞尔。
“本宫倒不是想知道你们因何争执,只是往日里你都一贯忍让的,怎么今儿换了个应对法子?”皇后好奇。
“此一时彼一时嘛,如今就算儿媳忍让,二嫂和四弟妹也会觉得,儿媳是得了便宜还卖乖。那就干脆直接点,也没得让人觉得儿媳好欺负嘛。”黛玉在皇后面前,倒是显露出几分小孩子心性来,“何况,今儿是二嫂主动挑衅。”
“陛下赏赐你们二人那些东西,你二嫂心底肯定是不痛快的。”皇后叫住他们,还是想提醒他们的,“尤其是那玉如意,当初吴贵妃讨要过,徐淑妃也喜欢,陛下都没给,你们二人心底有个数就是了。”
黛玉点头后,反倒是看了一眼萧霆钧:“母后放心,只要来年东南顺利,一切都好说。”
萧霆钧明白黛玉的意思:父皇想着明年再战,只要东南赢下来,那的确是一切都好说的。
“压力看来都在我这儿了。”萧霆钧玩笑一句,然后正经告诉皇后,“母后放心,儿臣心底有数。”
“前朝政务当然是你费心思,本宫想问问,这次年后宴客,你们怎么打算?总不可能还称病嘛。”皇后打趣一句,之前新年宴客,黛玉就称病。
黛玉忙笑道:“让母后操心了,原本正要跟母后讲,儿媳和长生商议过了,还是定在年初八宴客,至于客人名单,儿媳拟了个单子,请母后帮忙过目。”
说着从衣袖里掏出一份请客名单来,皇后接过来,人真不算多,所以看的很快,看完后先问:“怎么?荣国府那边,你都不请吗?”
“儿媳初十那日会宴请一下在画堂春绣的诰命夫人和帮忙的人,到时候邀请了表姐表妹她们了。”黛玉打算单独请画堂春绣的人,因为都是妇人,还多是寡居,就单独安排更好。迎春惜春湘云宝琴,都在那时候来就是了。
“这倒是可以,但本宫觉得吧,你那两个舅舅,还是请了比较好。毕竟郡主是荣国府出来的,是你二舅舅的亲姑娘。如今你大舅舅横竖也没有实差,你二舅舅又只是个翰林侍读学士,也是不要紧的。不请,反倒是贻人口实。”皇后提了自己的建议,“至于荣国府的其他人,老太太你还是可以下个帖子,但我估计她不会来。”
黛玉略一思索,觉得皇后娘娘这样更为周全,忙应了。
“其余客人,都是你和老三的亲戚,本宫看没问题。”皇后还挺满意黛玉的安排,“只是如此一来,只怕朝臣们都会担心,老三和你都是难以接近之人了。”
“这有什么,真心为国之人,不会在意这些的。”萧霆钧觉得这样挺好,他们并也没有邀请皇后的哥哥,新任吏部尚书李肃大人,如此一来,其他大臣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这个新年,几个皇子们宴客也是朝臣们关注的重点——瑞郡王虽然去了礼部不大受重用了,但宋家吴家两头势力还是不小,瑞郡王妃那儿还有个县主呢,到底也是天子唯一的孙女儿。
因此年初三,瑞郡王府宴客,规模还是不小。不过也比之前收敛了几分。
怡郡王府就不说了,炙手可热。但想去怡郡王府做客,可不容易,朝臣们经过这大半年已经琢磨出来门道了——怡郡王府不请你,你就算再怎么费心思,也不顶用,不少人在多次碰壁之后,也就歇了心思。
至于理郡王府,情形似乎就有些微妙了,理郡王妃病了,不见客。理郡王本人倒是张罗着还请了客。就在年初五。
天子在宫内,消息却是灵通的很,他看着理郡王府这般,自然是不高兴的,但想着年节之下,也就忍了忍没说什么。
京中众人见怡郡王府只请了王爷和王妃的亲戚,不少人也都感叹,果然这对夫妻够谨慎。只是又见初十那日,怡郡王府居然再次宴客,不少人家又赶紧打听起来。
结果一打听吧,得知竟然是请了画堂春绣的那些人,有的人家不免就皱眉:“怡郡王府还真是不忌讳,那些都是个寡妇,多少不吉利啊。”
但也有人家夸赞:“怡郡王府做得很好啊,这些人的夫君为国捐躯了,如今又是给她们个贴补家用的法子,还宴请她们,可见王爷王妃心善。”
宫里头天子知道了,倒是对皇后说:“老三夫妇倒是周到,你这边让内务府送点儿东西去,朕不好亲自去,大过年的,让这些夫人们高兴高兴。”
皇后一听心下当然高兴了:玉儿她们这一举动,果然合了天子的意。于是当即叫了内务府来:“之前四川进贡来的橙子、山东来的苹果、直隶送来的大枣,本宫瞧着都很好,各挑一筐送到怡郡王府去。”
到皇后处听候差遣的当然不是内务府总管,而是广储司的单公公,此人从一个小太监一路做到广储司的领头太监,自然很有本事。
单公公一听,心下咂摸出来几分味道:皇后娘娘口中的这些进贡水果,之前赏赐各个王府的时候,三个王府也不过是一个王府一筐,如今单单又要给怡郡王府,看来果然怡郡王圣眷正浓啊。毕竟皇后娘娘吩咐的时候,陛下可就在旁边呢。说到底,还是陛下的意思。
于是单公公回去后,命人装好,自己亲自带了人去怡郡王府送东西。难得有个机会在怡郡王和王妃面前露个脸,就算是大雪天的,他也觉得值得。
怡郡王府自然是客客气气接待了他,单公公和几个送东西来的小太监都被请到茶房用茶,赵秉信给他们都送上了红包。
单公公当即笑呵呵向赵秉信说:“老弟日后,前途只怕不可限量啊。”
“借老哥哥吉言了。”赵秉信是萧霆钧身边最受重用的,怡郡王越好,他当然就越好了。
二人心照不宣。
内里做客的夫人和姑娘们,见了宫里送来的东西,自然十分高兴。
而宝琴,还给了黛玉两个不大不小的消息。
第128章 千丝万缕赏雪赏梅
宝琴告诉黛玉的第一个消息,其实黛玉已经听紫鹃说过了。
“我那好堂姐,让莺儿做了宝玉的姨娘。”宝琴低声说给黛玉听,见黛玉的神色,猜测黛玉已经知道了,然后又多说了两句,“王妃还记得莺儿有个干娘?”
黛玉当然记得,老叶妈,茗烟他娘,因为黑猫事件被逐出荣国府了。
“听我哥哥说,老叶妈一家如今倒是有些资产,在京郊买了房子,如今还开起来了一家小面馆子。”宝琴告诉黛玉,“我哥哥还去过一次,客人还不算少呢。”
这倒是有几分本事啊,黛玉觉得只要不碍着自己就无妨,不过还是略放在了心上。
而宝琴说的另一件事,就让黛玉不仅意外,而且还得细细记在心上,同时还要去打听一番才行。
“桂花夏家,如今攀上了新的关系,跟宫里头的一位充仪娘娘的娘家,往来上了。”如今因为薛蝌也经商,京城里也有些人脉,这种消息比黛玉这边还要灵通些呢。毕竟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商人间的消息,郡王府未必有。
充仪娘娘?黛玉立马想到了郭充仪,原因无他,最近这一位得宠嘛。
“是姓郭吗?”黛玉不太确定。
“应该是,我听我哥说,那位充仪娘娘本来是尚服局的,其兄长在太仆寺,是典厩署的署丞。”宝琴将知道的的消息都告知黛玉。
太仆寺的典厩署的署丞,那就是个从八品,掌饲马牛、给养杂畜。
太仆寺这个地方,说重要也重要,毕竟是负责马政和畜牧的中央机构,但比起来呢,也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充仪的哥哥是典厩署,所谓的典厩署,掌管诸牧监上缴的杂畜给纳之事,以便提供给朝廷相关部门及为皇宫服务,以满足这些部门畜产品所需。
听宝琴这么一说,黛玉已经确定就是郭充仪了。
“夏家倒是会走关系,竟然还能搭上这条线。”黛玉有些感慨,夏金桂这人的人品不怎么样,但也得承认,她和她母亲还真有几分本事,不然家业早被霍霍光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夏家有钱没势,郭家虽不是什么有大势力的人,但总归是个官,又有个娘娘在宫里,还没钱。”宝琴倒是看的透。
黛玉轻轻点头:“谢过琴妹妹告知我这些消息了。”
“王妃不必如此客气,如今我可是押宝在王妃这儿,所以当然要替王妃留心了。”宝琴说的是大实话,她自己做了选择,那就要好好努力。
不选择谈什么感情,反倒是点出来利益联盟,黛玉不由得一笑,宝琴的确很聪明啊。
宝琴过去跟湘云讨论起家里的水仙花,紫鹃则进来请示黛玉摆饭。黛玉这儿招待众人用了晚饭后,还亲自派了人将她们送回去。
送走了客人们,黛玉行至案前提笔,将几件看似无关的事情一一记录。
“这是写什么?我怎么看不懂呢?”萧霆钧进来,今儿宴客没他什么事儿,反倒是六皇子萧霆钰不请自来,他倒是陪着六弟学习了大半天。
“内宅琐碎,我怕我记不得,索性写下来。”黛玉停笔后,问萧霆钧,“郭充仪,你可有印象?”
萧霆钧摇头:“大概听母后提了一句,但我也没放在心上。”那是他老爹的后宫,还是个新册封不久的,他没太在意。
“那看来得空了,我得与母后提及一二了。”虽然看起来,郭充仪和夏家往来的事儿不太重要,但有些时候变故往往起于不着眼处,何况,一个尚服局女子,摇身一变成为充仪,本身就不是寻常的事儿。
见黛玉已经写好,萧霆钧倒是上前牵着她的手:“行啦,该是歇一歇的时候了,去年一年都很忙,这些日子你也忙的脚不沾地的,今儿天上有月亮,虽然是半月,但红梅开着,又是雪后,月下雪后红梅开,咱们赏花赏雪去。”
黛玉正要回头叫人,而雪雁早就准备好了披风和两个小巧梅花形暖手炉,赶紧送上。
萧霆钧却不要暖手炉,黛玉却又叫雪雁:“将我们那白釉梅瓶取来,既然赏雪赏梅,不如顺带收集一些梅枝上的雪,日后煮茶。”
不让丫头们跟着,萧霆钧一手提着琉璃灯,一手牵了黛玉,二人缓步到了香雪楼,这样夜里,真是安静极了,只听得二人的小羊皮靴子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我特意让人留着雪没有打扫。”萧霆钧邀功一般。
这会儿半月高悬,满眼银白。而那梅花树上,数点、几枝、一片、满眼......红与白在月色里分外不同。黛玉情不自禁念了一句:“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哪知萧霆钧立马接了两句:“我却想到的是,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这是同一首词的后半句,明明也是写雪后梅花,然而黛玉听了禁不住脸一红。
萧霆钧偏还要说:“这叫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