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口香
马奇:“这么学馆场地选在北馆嘛,要安置这么多学生,需要理藩院拨银支搭棚席,老夫来找尚书大人要钱要银来了。”
德亨忙道:“这可俭省不了,尚书大人您可一定要批了。”
阿灵阿:……
“您来找老夫又是作何来了?”
德亨笑道:“这不那些俄罗斯人受您管吗,我领了筹办学馆的差事,以后少不得要有麻烦尚书大人之处,特来拜会。”
说罢,施施然一礼。
阿灵阿可不敢受他的礼。
知道为什么宗室子弟这么多,却少有在六部等其他部院任职的吗?
就是因为宗室子这个身份太不好搞了,你个姓爱新觉罗的在部院里做个小小笔贴式,日常遇到上官是上官给你行礼啊还是你给上官行礼啊?
这礼法上,不就乱套了吗?
德亨现在就是这样。
他虽然是领了个差事,但这个差事,没品没职的,他就是个办事儿的,要是别个,去到别处人都不搭理他的,偏他有个了不得的身份,他来给阿灵阿行礼,差点没将阿灵阿给噎死。
马奇在旁看的好笑不已,所以说,得罪谁都不要得罪女人和小孩儿,女人难缠,有本事的小孩儿更难缠。
德亨抱着手鞠了一躬,阿灵阿跪下给德亨磕了个头,双方算是初步达成协议了。
只是在北馆外的空地上支搭个简易教学棚子,正经花不了几个银子,都不用写批条送去户部,理藩院自己就支了。
除了理藩院这边,德亨还打算去拜访步兵衙门托合齐和镶黄旗的都统、副都统或者护军统领、参领等其中的一位。
马奇:“您这是要?”
德亨:“请他们留心这些俄罗斯人,防止他们在城中闹事,扰乱治安。”
马奇:“这些是理藩院管的,咱们只要做好学馆就行了。”
德亨摇头,道:“要是真出了事儿,理藩院会说京城安定是步兵衙门的职责,步兵衙门会说镶黄旗都统有责任处理好本旗旗务,镶黄旗都统岂不是冤枉,正经这事儿跟他没一文钱关系……”
马奇明白了,笑道:“官场做事向来如此,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不事儿还没发生吗?”
德亨也笑:“这可是我接的第一份差事,我想做的尽善尽美一些。”
此次来京的俄罗斯护卫中,居然会有哥萨克人,由不得德亨不上心。
马奇就道:“那行吧,您多操心,老夫可就轻松多了。”
德亨:“您可不能做了甩手掌柜,还要您掌眼呢。”
马奇呵呵笑:“好说。老夫家中也有些闲散子弟,您要是不嫌弃,让他们给您跑个腿儿如何?”
德亨笑道:“求之不得……”
德亨四处拜访了一通,马奇也没真做了甩手掌柜,要不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呢,马奇是阁老,他从蒙古房里调了一个中书过来管理学馆包括维持秩序、学生管理等事务,相当于给学馆找了一个班主任。
理藩院的棚舍搭建的很快,一天之内就给搭好了。
就是几根立柱上面搭了茅草,就成了一个棚子,棚子下面放上不知道从哪个库房里搬来的木桌木板凳,一个简易的教室就搭好了。
德亨:……
这么草率的吗?
常度,马奇给找来的班主任,道:“俄罗斯人在京也就两个来月,若等学馆一切筹措完备,恐俄罗斯人已经离京。”
明白了,骑驴找马才能将人和时间利用最大化,且如今四五月的天气,在屋子里学习还怕闷呢。
行吧,就这样。
但是,“得多搭建几个棚子,我这边学生不少。”德亨道。
常度一惊,马奇只跟他说学生有六十八人,没跟他说德亨这边还有学生?
常度问道:“您那里还有多少学生?”
德亨:“目前来说,约有两三百人,不过是要筛选的,不知道最后还能留下多少人呢。”
虽然但是,常度还是深吸一口气,问道:“马中堂可知晓吗?”
德亨:“自然是知道的,他家的小子也在内呢。”
常度微松了口气,多问了一句:“可报与皇上知道了?”
幸好多问了这一句。
德亨道:“皇上还不知道,我打算等初筛之后再报与皇上知道。”
常度:……
“德公爷,小人建议,您还是先给皇上上个奏折,说一下比较好。”
德亨:“挺严重的吗?”
常度严肃面孔,点头:“遇事请示、上报是规矩。”
德亨想到,赵昌也曾提醒他要“万事先报备,不要乱拿主意”,原来是这个意思。
德亨很听劝,道:“今晚我就写奏上报,顺便将咱们办学的进度给汇报一下,你放心吧。”
常度更不放心了。
果然,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这就是个祖宗,得眼不错的看着。
常度耍了个心眼子,他没有立即让理藩院的人加盖棚子,而是拖了两天,等德亨跟他说皇上有了批复,准许他加人之后才着手搭棚。
这就是官场老油条了。
德亨目前还不知道,他去了罗刹庙,也就是俄罗斯北馆找到伊凡,问他可有推荐的俄文老师。
伊凡推荐了两个,一个叫基洛夫,一个叫奥夫谢,胡贾科夫也给推荐了一个,叫瓦西里。
德亨还想找个俄罗斯来的传教士,但此行传教士只有两个,一个是莱蒙罗索夫,另一个被康熙帝留在畅春园没有回来,而莱蒙罗索夫对教授俄文不感兴趣,德亨只好作罢。
老师找好了,场地搭起来了,学生也该就位了。
马奇那边的学生自有内阁侍读鄂奇尔诺木奇岱去通知,德亨这边简单,一道命令下去,三佐领内五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和少年们,不分男女,就都被家长送来了。
除了这些必须送来的,有感兴趣来学的,德亨也都欢迎,反正又不要他们出钱,只要人到了就行。
除了佐领内旗民之外,国公府里以芳冰为首的芳雨、芳雪、芳露、芳菲、芳雾几个也都到了,各自带着几个小丫鬟和小小子,有些德亨看着只觉着面熟,名字却是叫不上来。
芳冰和芳雨是内侍,一个跟着德亨外出,一个留守府上,沟通内外院。
芳雪、芳露、芳菲、芳雾四个是大丫鬟。
都是四福晋和纳喇氏一起给德亨安置的。
对身边这些长辈赐下的人,德亨一向是没什么意见的。
除了德亨房里的,叶勤那边也派了孙来旺带着几个小子来,说是给德亨撑场子。
另外,二叔务尔登将长子清博和次子启昭也送来了,说是给萨日格做书童,族叔塞尔都和巴哈穆也将自家小子德云、德楞、德塞给送了来,说是给德亨做亲随。
除此以外,二婶娘家扣德氏也送来几个子弟,都是亲戚,德亨也都收下了。不过,他将三叔务尔德宜家那个才三岁的给送回去了,他这里不带奶娃娃。
再加上弘晖、德隆、月兰、萨日格、表姐哈宜呼、锦绣以及富察家的,德亨说两三百人说少了,至少三百人。
德亨也提前跟众人说好了,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三次小考两次大考五次考试中三次不合格的,要退出。
中间自愿退出的,德亨也不会强留。
德亨这边基本上算是义务教学,要不要继续学,全靠自愿。
马奇那边基本上都是二三四十岁的“通文理”的监生或者是从内阁典籍厅里面挑选的内阁司务,他们在棚子内坐着,有课桌有笔墨有书本正经学习。
德亨这边就跟赶大集似的,连草台班子都算不上,从自家自带小板凳,露天排排坐的等老师上课。
里外差别还蛮大的,但德亨一点都不在乎,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他这三百号人当中,若是有真学的好的,还缺一个草棚子一张瘸腿课桌吗?
哈图尔亲自将德亨要的油印字母表给送来,见俄罗斯北馆前场地火热景象,恭维了一句:“真是好气象。”
德亨笑道:“头一天,看着热闹罢了,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哈图尔笑道:“一定差不了。”
德亨:“借您吉言。”
伊凡拿着油印纸张来找德亨,问道:“哦,德亨,我的朋友,这张纸上面的文字,看着不像是用铅字印刷出来的,是你们国家的一种新的印刷技术吗?”
德亨:“算是吧,这是用油印的。”
伊凡十分不理解:“油印?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吗?哦,我的朋友,用油怎么能印出字来呢……”
德亨看着已经分发完字母表的人群,道:“伊凡,课程马上就要开始了,你可是作为今天的荣誉教师登场,我希望我们国家的学馆能有一个好的开头。一切都看你的了。”
伊凡看了看人群,讨价还价道:“德亨,我知道你的急切,但是,这种油印技术……”
德亨抱臂看他,面上仍旧挂着笑容,但眼睛清亮极了,这让伊凡不能把话继续说下去。
德亨:“伊凡,你要知道,我并不是非你不可。我以为,对你来说,这是一种荣誉,是我想错了吗?”
伊凡:“……好吧,你没有想错,能受到一位大公的邀请,对我来说,确实是一种荣誉。”
德亨:“那么,请。”
伊凡站上了用砖头新搭建的有着三层台阶的三尺讲台,在讲台之下,德亨请利圣学给他做满文翻译。
德亨和弘晖、萨日格他们坐在一起,听伊凡先是自我介绍,很简单的一句话,说明他是来自俄罗斯王国的商人,然后大篇幅的介绍了他们国家的彼得皇帝和纳塔丽娅皇太后、欧多克亚皇后,听的下面的学生们兴致盎然。
明显当说书的听了。
德亨也没阻止,就让他即兴发挥,放心吧,国人们不会嘲笑他,也不会将他轰下讲台的。
萨日格偷偷给德亨分瓜子儿,道:“来之前嬷嬷给我装的。”
德亨:“嬷嬷可真有先见之明,不过,先尊重一下老师吧,等回家再吃。”
萨日格将瓜子装回去,遗憾道:“好吧。”
介绍完俄罗斯的皇帝、皇太后和皇后,伊凡终于进入正题,开始带着大家认字母。
既然有讲台,黑板自也是要有的,时间紧急,只能先用白灰糊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木板,然后给伊凡一个大号的毛笔,让他在上面写大字。
意外的,伊凡很快就习惯了用毛笔划拉字母,他骄傲的跟德亨说,他学过绘画,画家的软毛刷他也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