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口香
德亨:“我让人把萨萨的笔记抄一份给你送来。”
阿尔松阿更郁闷了,点头,道:“多谢。等我回府了,另送一份谢礼给格格。”
德亨:“你随意就好。”
见德亨实在缺乏说话的兴致,阿尔松阿便不再说话,两人一路无言到了内阁班房。
内阁班房属于畅春园的前朝,和外侍卫班房挨着,德亨进畅春园的时候,陶牛牛和芳冰就在这里候着。
芳冰见到德亨,忙迎上来问安。
德亨问道:“牛牛呢?”
芳冰:“牛哥见主子久不出来,去圆明园给主子安排住所去了。”
就在前些日子,康熙帝正式给胤禛的园子命名,就叫圆明园。
德亨在畅春园当差,四福晋给德亨在圆明园准备了一个小院,专供他临时居住。
今日原本的打算是说完事就回京的,现在都下午四五点钟了,陶牛牛不知道德亨会什么时候出来,还能不能赶回京,就留下芳冰候着,自己提前去圆明园准备留宿过夜事宜。
那边,阿尔松阿已经给内阁传完旨意,马尔汉和李光地、徐潮、徐元正一起出来,对德亨笑道:“德公爷,奴才带您去您的宿舍看看。”
德亨:“有劳。”
马尔汉:“请。”
徐潮和徐元正走在后面,看着前面的少年,不由心中惊叹,十岁的小阁老啊,就跟传奇一样,竟是真实的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第152章
分给德亨的班房宿舍是一个小间, 不到二十平的样子,别人、包括马奇、马尔汉、阿灵阿这样的老资历阁老都是双间或者三人、四人间,他是单间, 属于最高规格了。
这是一个闲置房间,因为无人居住,平时就放一些文房四宝箱笼挂架瓶瓶罐罐等杂物,做杂务的使役们七手八脚的往外头清理东西, 稍作打扫,只留下一张床,一张书案和一个箱笼,房间顿时就又干净又空旷了。
马尔汉笑道:“从这间往南数分别是老夫、马奇、富宁安的房舍,向北数分别是尚之隆、揆叙等房舍,您在中间儿,有什么事儿吩咐一声,咱们立即就来。”
真的是很照顾了。
只是, 这一排联房, 您们这些阁老们不住挨着的房间,单独空出中间这么一间来, 是几个意思?
内阁这里这么多房间,不缺一间杂物间吧?
德亨谢过,然后由马尔汉带着去认识一些其他在畅春园办公的阁老和内阁行走、翰林院的侍讲、侍读学士们,芳冰留下给他布置房间。
叫德亨自己说,自己只需要一床被褥和一个挂衣服的架子洗脸的铜盆就行了,但芳冰显然不这么认为。这房间说大不大, 说小, 正经不算小, 芳冰打算用屏风隔成客卧两个小间, 问德亨的意思。
德亨让他自己看着置办吧,他怎么都行。
还没认识几位翰林院学士,胤祄就风风火火的找来了,看到德亨空旷旷的屋子,不禁露出“你好惨”的神情,立即吩咐丸子派人去他的阿哥所里去搬东西来,德亨还在拒绝,表示自己不缺这些,就有四、五、八、九、十、十三几位阿哥先后派了奴才来德亨这里问安,看到他这里空旷旷的屋子后,眼睛放光的离开了。
德亨:……
德亨真的很想跟他们说一句,他这里真什么都不缺,但人也没说要给他添置东西,他也只好任他们离开了。
翰林院的学士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这一溜儿的太监们一批批的来,又一批批的走,简直大开眼界。
同时,也对这位新来同僚的火热程度有了新的认知。
真是国朝新贵啊!
间接性的,德亨和胤祄谈话:“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怎么阿哥们都去给皇上请安?”
胤祄:“你忘了,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西巡的日子,本来汗阿玛决定明后几天就走的,咱们大家伙儿就都来给汗阿玛送行,顺便领旨今年谁随驾西巡。结果,汗阿玛说再等两天。”
然后看着德亨好奇问道:“是不是你跟汗阿玛说了什么要紧的事儿,然后汗阿玛才将西巡日期推后的?”
德亨是知道康熙帝近日要西巡的,因为钦天监会提前将适合出行的几个日期定好,拿去康熙帝那里让他挑选。
所以,大家都知道近日要西巡,但都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这全靠皇帝的意愿来决定。
可能是康熙帝已经决定明天出发了,所以众位阿哥们都来给皇父送行,结果,德亨又是火枪又是报纸的汇报一通,康熙帝就将日期推后了。
德亨反问道:“除了这个,皇上没再跟你们说什么?”
胤祄笑道:“汗阿玛给我们看了一份俄罗斯报纸,还问我有没有兴趣去学俄罗斯文?”
德亨笑问:“那阿哥您有学习的兴趣吗?”
胤祄哼哼:“当然有啦,汗阿玛都这么问了,我一定是有兴趣的。汗阿玛说你的俄罗斯文已经入门了,可以来请教你,还说要你给我找老师呢。”
“德亨,你现在可是俄罗斯学馆祭酒,你要给我找个学问大的好老师。”
德亨奇怪:“我什么时候成了祭酒了?”
胤祄理所当然道:“你都入阁了,汗阿玛没让我去找马奇,而是来找你,这个祭酒当然非你莫属啦。”
祭酒,就是校长的意思。
想到这个俄罗斯学馆从一开始就是他跑出来的,自己任一个校长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德亨笑道:“虽说如此,但皇上没有明旨,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
胤祄认真点头:“我知道了。”又新奇加好奇的悄咪咪问德亨:“做阁老什么感觉?”
德亨好笑叹气:“皇上只是说让我住在内阁班房,可没有让我入阁啊,我哪里是什么阁老?”
胤祄“嘁”了一声,小大人似的摇头晃脑理所当然道:“都让你住内阁了,不就是内阁行走的意思?行了,我知道你是个谦逊的君子,不过在我面前就不要无谓的谦虚啦,我可为你高兴了。”
德亨只好应下:“那多谢您了。”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
屁股决定脑袋,站在什么位子上做什么事儿,自己能入内阁,德亨其实是非常高兴的。
对于康熙帝主动让胤祄学习俄罗斯语这件事,德亨是惊喜的,这说明,康熙帝终于对西方各国重视起来了。
不是那种你我友好沟通互不侵犯的那种泛泛重视,而是将之当做可以和自己比肩的那种重视。
这是一个好的兆头。
要是能让康熙帝感到威胁就更好了。
当天晚上,德亨让陶牛牛在宵禁前赶回京报信,第二天一早,德亨和其他内阁大员们被康熙帝召去研究地球仪。
康熙帝的地球仪属于内宫藏品。
所谓的内宫藏品,就是除了皇帝乐意展示的人,不为外人知的意思。
这一只地球仪,放在一个紫檀木三弯腿支架上,目测有一米半高,直到德亨的胸口位置,可平行直视。
球体直径大约70厘米,正是双臂展开合拢的大小。
地球仪腰部有铜制地平圈,球体上面标注了象限、时辰、二十四节气 ,画有子午线、黄道、赤道、经纬度、南极圈、北极圈,以及一些国家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域内有的标有国家的首都、城市和标志性山川,其中以大清国土最为详细,其次为美洲,欧洲则是一个海岸线崎岖的大陆,中间点缀着几个琥珀和海湾,其他差不多就是空白了。
德亨是对世界地图有印象的,这只地球仪上的地缘标界是很模糊且有很多错处的,但是,地球整体性的大局观已经很明确了。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个倾斜的圆球,现在非常清晰且科学的直观展现在眼前。
头一次看的徐潮和徐元正面色惊异且不理解,一副看到鬼的破碎样子。
但李光地和张玉书可就镇定多了,也许他们已经在康熙帝这里见过了。
就是不知道在他们的世界观里,这个地球仪是怎么和儒家心学和平共处的。
还是不以为意,只是碍于康熙帝,所以不置可否而已。
你说你的,我自以为我的,任你天打雷劈,我自巍然不动。
这叫心如磐石,坚持自我,呵。
康熙帝亲自为内阁大臣们讲解地球仪,且指着芬兰湾那个地方,声情并茂的讲了俄罗斯和瑞典的战争。
听的德亨一惊一乍的,对康熙帝那是一万个的佩服,后世评价他雄才大略,那真是恰如其分。
这份学习能力和对军事的敏锐度,纯属天资,不是一般人后天能修习的到的。
内阁首席大学士温达先是跪地高呼:“吾皇学究天人,诚天纵之圣,臣等有生以来,所未见也……”
德亨:……
您一个大学士,内阁之首,大可不必如此!
然后,康熙帝有着高高在上的得意和睥睨,显然,他很吃这一套。
或者说,他要的就是这样的臣子。
德亨跟着跪地叩首,高呼万岁,心里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好歌颂的。
就在众阁老们欣欣向荣歌功颂德的时候,那布森来报,步兵统领托合齐派遣参领来报:昨晚俄罗斯北馆起火,烧了大片房舍……
听到这个消息,德亨惊疑不定的,他只是下令……没说放火啊……
倏地,德亨想到了阿灵阿。
昨天,阿灵阿就领旨回京办火枪事务去了,莫非是他的那个“偶然”法子?
康熙帝明显顿了一下,然后平淡道:“宣。”
众人按列站好,一个武将打扮的人进来,跪地禀报道:“禀皇上,步兵统领托合齐遣奴才来报:凌晨丑时,俄罗斯北馆突发大火,烧着联排房舍一十五间,草棚六间,幸步兵衙门和镶黄旗护军扑火及时,未曾有人员伤亡,但,我等从俄罗斯人抢救出的货物中,发现了大批量的火枪和手雷等违规火器,俄罗斯人伊凡和传教士罗蒙索洛夫声称,他们携带的书籍、笔记等失窃……”
“统领托合齐和奴才等不敢自专,统领坐镇京中,已经将违规火器扣押镶黄旗都统衙门,统领特遣奴才来上报,请皇上谕下,如何处理此事。”
听到火器显露时,康熙帝眼神闪了闪,听到书籍、笔记等失窃时,德亨的眼神闪了闪,一老一少两人对视一眼,又立即将视线移开。
若无其事的。
康熙帝怒道:“俄罗斯人如此不守规矩,如何让朕相信,俄罗斯国会信守互不侵犯的约定,朕要发国书问问彼得皇帝,他是否要与我国开战的意思。”
温达和张玉书对视一眼,都觉着今日皇帝表现有如一二十岁的毛头小子,就这么点子小事,有些过于亢奋和激动了。
德亨更是义愤填膺道:“简直岂有此理!俄罗斯人来了,我们以礼相待,他们却暗搓搓的背地里搞阴谋,随身携带这么多的火器是想做什么?如果不信任我们国家不能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大可以不与我朝贸易!”
康熙帝:“以你之见,朕该当如何?”
德亨:“将这些俄罗斯人扣押起来,逐一审问他们所为目的为何。”
康熙帝:“不可。虽说他们违规携带大量武器,但毕竟是友国,或是有什么误会也说不定?”
德亨:“就差上膛开火了,还能有什么误会?说不定他们是打着买卖不成,在边境或者国内某个地方抢掠一番的主意?”
温达等大学士们:……
啊呀你这天马行空的想法,是不是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