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口香
思路打开了,法子就好想了。
阿灵阿道:“既要不伤两国和气,又要将这批火器袒露于眼前,利于我国去查抄,若是直接上门去揭露未免缺乏情理,若是偶然……”
嘶!
阿灵阿也想到了一个“偶然”的法子,只是,手段有些“损”,这有违他“光风霁月”的阁老、中堂形象啊。
康熙帝催促道:“偶然又如何?”
阿灵阿看看耿额和富宁安,再看看低头研究脚尖的德亨,硬着头皮道:“这个偶然嘛……要是偶然情况下,这批火器被我国人发现,上报朝廷,那我们就有正当理由去询问了,然后双方交涉‘协商’,问题就好办了。”
康熙帝点头,笑道:“这个主意不错,就交给你去办了。”
阿灵阿:“……奴才领旨。”
康熙帝再道:“兵部和礼部协助,记住,莫要引起争分,致使边界动荡。”
耿额和富宁安亦是领旨。
康熙帝对德亨道:“你筹办学馆之事甚是妥当,若是有什么好的提议、想法,尽可与马奇商议行事。”
德亨面露喜色,立即打蛇随棍上,道:“方才在殿外,臣与马奇商议,要给利用空下来的棚子建厨房,供学子们午餐用,因为涉及米粮支出,马奇大人犹豫,要不要去和理藩院提……”
阿灵阿立即道:“皇上,学馆米粮支出乃是长久之计,理藩院恐难承担。”
康熙帝想了想,道:“既如此,就从内务府走账,德亨,你理出一个名目来,交给内大臣议定,上奏与朕。”
德亨:“是,皇上。”
事情都讲完了,德亨没有离开,眼睛不住的在耿额、阿灵阿和富宁安身上逡巡,意思很明显:
你们先走吧,我还有事儿要跟皇上奏报呢。
三位尚书大人:……
您年纪不大,要奏报给皇帝的“国家大事”真挺多的。
三人告辞退下,康熙帝失笑问道:“说吧,还有什么事儿是要单独跟朕说的?”
德亨从腰侧的布包里掏出两个巴掌大小的一叠纸,递给康熙帝,道:“皇上,这是俄罗斯国的报纸,您看看?”
第151章
大约四五年前, 彼得皇帝创办了一份报纸,叫做《新闻报》,并亲自任编辑。
也就是说, 这份发行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新闻报》,是彼得皇帝发声的喇叭,上面刊发了一些他的政令和他想对国民说的话。
“我们还没有学会战争,我们从头就错了……”
“如果我们要在这儿发射一门大炮, 那我们在莫斯科就得将炮弹装上……”
“纳尔瓦的丢丑对我们好处很大。经过打击,铁会变得更加坚实,人会变的更加强壮。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不少甚至是不曾预想到的……”
“……查理国王找到了极大的光荣,我们却找到了力量……”
德亨一行一行的给康熙帝念报纸,念到此处,康熙帝问:“查理国王是谁?”
德亨放下报纸,回道:“据伊凡所说, 查理是瑞典第十二位叫查理的国王, 也叫查理十二世,康熙四十一年, 俄罗斯和瑞典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开战,战况持续了一个多月,俄罗斯战败了。”
“我刚才给您念的这些,是彼得皇帝创办这份报纸时,对这场战争的回忆。”
“他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深刻剖析, 反思俄罗斯的弱势, 想办法弥补, 并激励国人, 积极备战……”
“如今,距离那一战已经过去七年了,今年是第八年,俄罗斯会继续和瑞典开战。”
康熙帝:……
“为了一个海口,打了八年的仗,还要继续打下去,这个彼得,也是个穷兵黩武的。”
德亨笑道:“然而,对俄罗斯来说,是值得的。”
康熙帝挑眉:“你又知道了?”
德亨想了想,道:“俄罗斯是个陆地国家,它的北部是雪原,东部是西伯利亚……”说到这里,德亨笑了一下,意味不明,惹的康熙帝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德亨继续道,“……南部是乌克兰、哈萨克,然后和准噶尔接壤……”
康熙帝点头,他曾经亲征准噶尔,也曾和俄罗斯因准噶尔做过交涉,对那里的地形,有着最浅显的认知。
德亨:“……西部就是瑞典控制的大片海岸线城市,纳尔瓦是其中之一,总之,就是不和大海接壤……”
康熙帝笑道:“你不会说,就是为了能看海,彼得皇帝就发动一场战争?”
德亨:……
德亨细心解释道:“是为了掌握主动权,不成为笼中之兽。”
“就比如咱们东南沿海线,如果咱们的东南沿海线不掌握在咱们自己手里,那些西洋大船来了,他们的船载了多少货物,装载了什么火炮,他们来了要做什么……我们都不会知道。即便知道了,也拿他们没办法。”
“如果,这些洋人从海岸线登陆,并以此为据点,建筑军事堡垒,那会直接威胁到我们的陆地城市,鲸吞蚕食,我们将永无宁日……”
康熙帝面色沉凝,他坐在宝座上,身体微微前倾,下巴下压,以猛兽狩猎的姿势,盯着德亨的眼睛眨也不眨,眼珠子黑黢黢的,十分渗人。
一直在旁伺候的梁九功腰差不多弯成了直角,大气不敢喘一下,室内静谧的落针可闻,以至于一墙之隔院子外的孩童说话声传的特别清晰。
德亨并没有被康熙帝的眼神吓住,他还在不紧不慢的继续道:“波罗的海也是一样。它的港口城市之一纳尔瓦就连接着俄罗斯领土,纳尔瓦城市是以叫做纳尔瓦的河流命名的,可以想见,如果俄罗斯夺下纳尔瓦,就可以直接从内陆城市、甚至是莫斯科走河运出海。
如果俄罗斯想要参与海上贸易,从别的国家交易到铸造兵器的铁和铜、买卖到供给国人的粮食和布匹,以及和欧洲各国建立政治外交关系,从他们那里引进技术和文化知识,最近也是最方便的,就是从波罗的海出发。”
“所以,如果彼得皇帝只是一个守成之君,或者干脆是个庸君,他会延续祖宗传下来的国土和生活方式,不听不看,也就不会去想这个海港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但很可惜,彼得皇帝是个有野心更是有眼光的君主,他在为贫弱的俄罗斯打通一条通天大道。不成功便成仁,失败了,俄罗斯也不过是继续过祖宗的日子,若是成功了……”
德亨没有继续说。
但康熙帝替他接上了:“如果成功了,那就是万里江山,不世之功。”
德亨笑笑,没有应答。
康熙帝也不需要他的应答,因为大清就是这么来的。
康熙帝的手指头无意识的“笃笃笃”敲击着桌面,眼睛半合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良久,他才道:“纳布森。”
纳布森:“奴才在。”
康熙帝:“去宫里,将地球仪给朕取来。”
纳布森领命而去。
康熙帝起身,站到窗前,从他这个位置,能看到澹宁居大门外的情况。
他问道:“门外是谁?”
梁九功忙出去询问,然后快步回来禀告道:“是十八阿哥来给皇上请安。”
康熙帝:……
“让他申时之后再来。”
梁九功去传命。
期间,德亨一直拿着报纸站在那里,没有离开,也没有再开口说话。
康熙帝在窗前站了一会,复又踱步,然后开口道:“你再将这份…报纸上的刊文给朕读一遍。”
德亨:“是。彼得皇帝说:我的军队就是在这里毁灭的……”
德亨将那一份报纸,尤其是某些部分,按照康熙帝的要求读了许多遍,最后将那份报纸留下,退下,出了澹宁居。
澹宁居外,不只十八阿哥胤祄在,三、四、五、八、九、十、十三、十四、十五、十六阿哥们都在。
德亨奇怪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这些皇子们到的这么齐?
胤祉阴阳怪气道:“说是皇上在召见重臣,这就是所谓的重臣?”
德亨嘴巴累的很,虽然康熙帝给他茶喝了,但要你不停歇的说上两三个小时试试?
主播带货还两个小时一轮呢,他连个轮班的都没有,此时精神,可以想见有多么萎靡。
离了康熙帝,德亨的表情丧丧的,一甩袖,对着这些人高马大的阿哥们中间行了一个千儿礼,道:“给众位阿哥们请安。”
“呵。”不知道谁呵了一下,德亨有理由猜是胤祉。
胤祄看看众位哥哥们,小心上前,拉着德亨的手小声问道:“你怎么看着这么不好,是不是汗阿玛罚你了?”
罚了吗?
德亨觉着应该是罚了,他站了近三个小时,他被罚站了。
德亨很想点头,但他只能摇头,捂着腮帮子含糊道:“我很难过。”
胤祄顿时露出同情的表情来。
他以为德亨真的受罚了。
梁九功出来了,身后跟着阿尔松阿。
梁九功看了德亨一眼,对众位阿哥们道:“皇上请阿哥们进去。”
胤祄顿时跟德亨道:“你先去我宫里等着,等我从汗阿玛这里出来,就去找你。”
胤祄的话梁九功听到了,忙上前道:“皇上吩咐了,在内阁班房,给德公爷留一间屋子,松阿侍卫去内阁传旨。”
阿尔松阿点头,表示这话是真的。
胤祄:“啊!”啊完,又觉不妥,忙用手捂住了嘴。
还没有进门的阿哥们听到了梁九功的话,也都诧异的回头看德亨。
德亨谢恩,跟胤祄道:“我先去内阁班房,等你出来了,去那里找我吧。”
胤祄点头,目送德亨和阿尔松阿一起离开。
今天是拉锡、阿尔松阿和纳布森的班,德亨在屋内给康熙帝读报纸,阿尔松阿虽然在门口站岗,但也听到了。
两人并列往前走,阿尔松阿道:“你学的真快,已经可以读文书了。”
德亨哼哼:“那是报纸,跟咱们的邸报差不多。”
阿尔松阿:“那也是文本,很厉害了。”
德亨点头,他现在对说话兴致缺缺。
阿尔松阿看他一眼,闷闷道:“我在宫里的时间,不能去上课,落下许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