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231章

作者:一口香 标签: BG同人

胡贾科夫:“那么,伊凡,你呢?你去拜访那位小大公,可有进展?”

伊凡又是高兴,又是深深叹气,将他和德亨的对话复述了一遍,道:“我想,等我们回国,我可以和皇帝陛下交差了,我想不出,这个国家还有谁比他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人。”

莱蒙科夫也道:“等我们回国,我们就这么跟陛下汇报。”

胡贾科夫和莱蒙洛索夫也都同意。

伊凡拿出一个清单,道:“这是我们此行要采买的货物,你们看看还有什么缺漏的吗。要我说,如果我们能在十日内得到这些货物,那我们也没必要在这个国家待这么长时间…哦,我得提醒诸位,我们带来的人必须要约束起来,紧守本分了,我不想再被关禁闭……

然后,我们需要在商队中挑选出超过十名会读写俄罗斯文的人来,担任他们的教习老师。”

莱蒙科夫:“十名,是不是太多了?他们需要这么多老师吗?”

伊凡摇头道:“不知道,他没说数量,但是,你永远不要低估一位大公的胃口,我们最好往多里准备着,得配得上他的大公身份,说实话,我不想再激怒他了。”

几人对视一眼,莱蒙科夫道:“那么,现在就挑一挑吧。”

这是同意了德亨用货物交换教师的提议。

“伊凡,关于火器,你觉着他能给我们要回来多少?”莱蒙科夫问道。

伊凡皱眉:“这个不好说,即便他将那些火器全部从他们的皇帝那里要回来了,你觉着他不会想要自己留下吗?毕竟,那可是我们从荷兰长枪那里改进来的最先进的火枪了,他不会不识货。”

莱蒙科夫肉疼道:“那可是那雷什金(彼得大帝的舅舅,担任使节厅总监)大公资助的,希望我们带回去的货物能让他高兴些。”

胡贾科夫也道:“我们跋涉万里从莫斯科来到遥远的东方,路上有损失都是正常的,我们可以和陛下说,损失的火器被布里亚特人或者喀尔喀蒙古人给抢走了。”

伊凡:“……这个先放一放吧,等我们将火器拿到手再说。”

莱蒙科夫:“那么,我们如何评估那场大火呢?我还是坚持原先的看法,那是一个阴谋。我们难道没有理由怀疑,那位大公的慷慨,就是源自他们自己放了这一把火嘛?要知道,因为这一场大火,我们成了案板上的鱼肉,待宰的羔羊。”

伊凡厌恶的皱眉,道:“我审问过罗曼了,他根本就没看到什么人脸,他连个人影子都没有看到,完全是他为了逃脱责罚瞎说的。哦,这该死的农奴,等回国我一定将他吊起来狠狠的鞭打他。”

“可能,真的是意外。”伊凡最后不得不承认道。

莱蒙科夫咳声叹气:“哦,这该死的意外,让我们几乎失去了所有,我建议等回国,将他吊死在你的庄园外头,警告那些胡作非为的农奴。”

伊凡松口气,道:“我会的。我想,我们应该向他们的康熙皇帝表达一下歉意……哦活计,你别露出我们出丑的表情,实际上,我们陛下在欧洲没少出丑,不缺一个在东方出的丑,而且,在一个强大的国家面前出丑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相信他们的皇帝会一笑置之,不会怪罪我们的。

就这样决定了,我们去向他们的外交部…叫理藩院的…他们的长官去表达对他们的皇帝的歉意,你放心,德亨会帮我们的,我可以肯定……幸好,我们还有这位小大公,他很慷慨,不是吗,他承诺,会让我带着足够的货物离开的……”

胡贾科夫骂骂咧咧:“哦,你这该死的好运!!”

第155章

康熙帝携太皇太后从畅春园回宫, 德亨和阿灵阿一起去宫里汇报和俄罗斯交涉的进度和取得的结果。

德亨和阿灵阿到的时候,康熙帝在接见大臣,原本以为要等, 结果,赵昌禀报之后,康熙帝让两人去弘德殿。

弘德殿是乾清宫的西配殿,是日常康熙帝接见臣工和读书的地方。

弘德殿前小广场内, 议政大臣、领侍卫大臣、内大臣、都统、兵部尚书、侍郎、火器营都统、护军参领等济济一堂,太子和直郡王胤禔也在。

中间空地上,展示着至少五种火枪,另有一只案几,上面摆着三颗手雷。

工部左侍郎莫音代对几种火枪的优劣之处进行比对讲解:“……枪长……枪速……射程……枪托……火绳……”

总的来说,就是从俄罗斯人收缴来的这一批火枪,相比于火器营里鸟枪兵用的火枪,重量更轻, 射程更远, 有枪托不需要叉架支撑可以架在肩膀上射,没有火绳不需要点一发打一发, 这样让射速更快,但射程却没有缩短……

其实康熙手上也有这种轻便的火枪,但仅限于他的收藏,供他在打猎是使用,但明显的,这种更新更便捷的火枪在俄罗斯, 已经开始装备军队了, 这让康熙帝攀比的心一下子就上来了。

还有手雷, 爆炸火力大小未必比他们火器营的火雷大, 但明显的更稳定、更便捷,俄罗斯人一路从莫斯科带到北京城,已经足够证明这种手雷的优势了。

康熙询问工部,要建造这种火枪和手雷需要多少物资和银钱。

工部尚书带着左右手侍郎们商议了一下,工部满尚书赫硕咨禀道:“皇上,制造这种火枪,难处不在银钱,而在工匠上。”

康熙帝:“你是说,我大清没有会打造此等火枪的人才。”

赫硕咨腰更躬了几分,回道:“……是。”

康熙帝早就看到德亨和阿灵阿来了,此时就问道:“德国公,在京俄罗斯人中可有擅长造火器的?”

德亨出列,回道:“可能有,但如果他们有意隐藏,我们便无从得知。”

直郡王胤禔冷声道:“你天天与俄罗斯人混在一起,他们当中有没有会造兵器的,你不知道?”

德亨当即反唇相讥道:“直郡王天天走金水桥,您可知道桥下有几尾金鱼吗?”

众臣工当即低首垂眸,俱都噤声。

“你……黄口小儿吃了熊心豹子胆……”胤禔当即暴怒。

“够了!胤禔,你要是酒还没醒,就给朕滚!”康熙帝没有暴怒,但他平平说出来的话比暴怒还让人胆寒。

胤禔当即一个激灵,叩头请罪,然后对着德亨一甩袖子,回府醒酒去了。

胤礽对德亨微微一笑,对康熙帝道:“皇上,何不请俄罗斯使团首领来问一问,他们感我皇威仪,定会如实作答。”

得,走了一个暴躁成性的,来了一个踩在云端的。

一个两个说出来的话让人除了好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偏偏,这些王公大臣们还都附议。

附议个屁啊,你当俄罗斯人是NPC怪吗?让你们问一下就会老老实实的回答正确答案?

康熙帝下令:“德亨,就由你去带莱蒙科夫和伊凡进宫吧。”

德亨只能领旨:“是。”

阿灵阿表示有要事需单独奏报,康熙帝让太子带着剩下的大臣继续顶着大太阳观摩俄罗斯火器,自己带着德亨和阿灵阿进了殿内。

相比于外部的炎热沉闷,殿内就是一派清凉通爽,一感觉就知道是用了冰和风扇降暑组合。

赵昌和纳布森在门口站岗,阿灵阿站定,听德亨汇报。

德亨说了会帮伊凡“转圜”火器返还问题,交上了伊凡拟的货物清单、十五位留京做教习老师的名单、莱蒙科夫请求向大清皇帝陛下因为用火不慎烧了北馆的道歉文书。

康熙帝大体看了一下那份长长的货物清单,觉着没什么问题,问阿灵阿意见。

这份清单,阿灵阿自然是提前审核过,才上报给康熙帝的,康熙帝现在有所闻,阿灵阿就答道:“这份清单上的货物数量,远超他们能够采买的。”

其实阿灵阿觉着完全没有问题,别说超出一倍了,就是超出两倍三倍,阿灵阿也觉着是九牛一毛,也就贫弱的没见过好东西的洋人们才会郑重其事的将之当成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康熙帝没明白什么意思,德亨进一步解释道:“此次俄罗斯商队所携带货物和钱币价值约两万七千卢布,而这份清单上的货物价值,折合卢布算,在六万左右。”

康熙帝摇头笑道:“自古商人狡诈贪婪,不分东西中外,这些洋人也就在这些小道上下功夫了,不足为虑。”

又看着到手的留京之人清单,道:“自古人才难得,如果这些人中果有可用之人,交给洋人的财货就是值得的。”

德亨忽略那句“不足为虑”的话,只在人才方面道:“臣原本打算能留下四人就很好了,现能留下十五人,就算最后验证只有一位有真本事,也是我们赚了。”

毕竟有真本事的人才向来都是大浪淘沙万里挑一的,十五选一,概率已经很大了,又提醒康熙帝道:“我跟伊凡的协议是这些人留京三年,等下一个贸易年,俄罗斯使团和商队再来京之时,这十五人有权利选择继续留下还是回国。”

康熙帝点头,同意道:“你务必要在学馆上面上心,尽快培养一批精通俄罗斯文语的学生。”这样培养出了国内自己的教习先生,俄罗斯人留与不留就不构成问题了。

德亨应下,又奏道:“如今北馆被烧,臣请奏在原址建设新的俄罗斯学馆,为表我朝海纳百川之胸怀,学馆外形可采取俄罗斯国的建筑风格,建筑图纸方面可咨询俄罗斯人的意见。”

对建设洋人风格的建筑,康熙帝并不排斥,相反,他很欣赏多样性的建筑群体,所以这一条,康熙帝痛快的答应了:

“着内务府样式房采纳俄罗斯人意见出图纸,尽快动土筹建新馆。”

自有内阁中书记下,然后由内阁拟旨留档、下发、照办。

德亨再奏:“臣曾辗转询问伊凡他们此行携带超规火器原因,他说是为了防范布里亚特人报复,此为其一;其二,伊凡等俄罗斯人特地与京内蒙古人言语攀谈,财物贿赂,打听我朝军务军官等,臣以为,俄罗斯国贼心不死,有打探我朝军事情报,以谋大事之动机。”

“我问询过伊凡他们回国路线,他们打算从西北出境,走伏尔加河回莫斯科。”

来的时候走东北喀尔喀蒙古,走的时候走西北准噶尔汗国,俄罗斯这趟东方行,完全是绕着东亚大陆走了一个圈子。

这不得不让德亨想到了“圈地盘”。

德亨想到的,康熙帝未必能想的到,但他的确是想到了准噶尔汗国。

康熙帝面色不大好看,虽然噶尔丹死了,但现在的准噶尔汗是表面臣服还是背地里谋划什么,他都无从得知。

准噶尔在西北,路途遥远,信息不通,他在年初明面上以采购羊毛的名义实际上秘密命衍潢去西北探边,就是为了准确掌握准噶尔的动向。

而如今已经五月份了,他只收到过两封从西北送来的密信,都是策妄阿拉布坦汗带领部族安定生活做羊毛买卖的消息,但如果德亨所探消息为真,那西北准噶尔汗国,恐又要生变。

准噶尔汗国未必会投靠俄罗斯,但他们若是在俄罗斯国的鼓动和支持下,侵犯青藏、喀尔喀、甚至是越过长城,侵犯陕西等内陆城市呢?

康熙帝道:“此次扣留的俄罗斯武器,该如何返还,你们有章程吗。”

阿灵阿道:“最多返还他们三分之一。”这是他之前所说的上限。

康熙帝看向德亨,德亨想了想,道:“只返还给他们报给理藩院的数量,火枪三十只,手雷等超出的火枪全部留下,作为补偿,我们可以派遣军队护送他们出境,如果他们担心出境后的安全问题,我们也未必不能将他们安全送回国内……”

阿灵阿惊讶的看了德亨一眼,只返还三十只火枪给俄罗斯人,这是德亨的提议,阿灵阿知道,但“护送处境”并“安全送回国内”这一条,他们可没有提前商量过。

难道是德公爷有感而发,灵机一动想出来的?

显然,对德亨的这个提议,康熙帝是感兴趣的。

康熙帝起身,踱步到御案前,背着手在地上走来走去转圈子思考,沉吟道:“朕曾有组建使团出使西方罗马国的打算,只是苦于不知路线、语言不通、无人愿离故土而不得不搁置了,如今看来,如果有俄罗斯人带路,或许能成行。”

德亨笑道:“这是一个探访欧洲的机会。还请皇上拟下国书,臣毛遂自荐,组建使团,去到莫斯科,替皇上会见彼得皇帝。”

去了莫斯科,再去一下圣彼得堡,出波罗的海,探访荷兰、芬兰、英格兰、法国、普鲁士德国……

嘿嘿,这不就是公费游历欧洲吗?

阿灵阿:……

康熙帝笑看德亨一眼,调侃道:“我大清还没到让一个毛头小子出使未知之国的地步。使团之事朕交与内阁再议。”

德亨不服:“就现在来说,整个大清恐怕只有我会说俄罗斯语,拉丁语有我说的好的也没几个,我怎么就不能去了?”

康熙帝:“朕看你是想去玩儿,朕不许,你的父母也不会允许你小小年纪就出远门的。”

想到快要生产的纳喇氏,德亨偃旗息鼓了,他可以不考虑任何人,甚至包括叶勤,唯独不能不考虑纳喇氏,这是他此生的母亲。

纳喇氏平时不管什么事儿都惯着他,但一定不会同意他去俄罗斯,这几乎是一个母亲的本能了。

但德亨提出了另外一个意见:“伊凡所说布里亚特人一直在反抗俄罗斯人统治柏海儿湖应该是事实,如此,我们何不秘密支持布里亚特蒙古和布里亚特人所归顺的巴尔虎部落,帮他们夺回他们祖宗发源之地。西伯利亚不稳,想来会对在北方开战的彼得皇帝造成一定的影响,让他无暇南顾。”

康熙帝笑道:“你想的过于简单了,喀尔喀是外藩,一个弄不好,我们很可能会与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甚至是在喀尔喀、准噶尔开战,引发不可收拾的后果。”

德亨:“只是如果……”

康熙帝截住他的话,道:“好了,布里亚特人能否夺回祖地,归根究底与我等无关,这件事就不要再提了。”

“不管是不是要派出使团去俄罗斯,朕是一定要写国书与彼得皇帝的,阿灵阿,你拟一份国书、以及送给彼得皇帝的礼物清单,送与内阁议定。”

上一篇:超能力是声带模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