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口香
侍卫:“一个差十二棒,一个差十棒。”
弘晖:“让他们的儿子接上。儿子不满十岁的,让他们的兄弟上。”
“是。”
看着已经无知觉的采采,弘晖叹口气,无奈吩咐道:“送你们主子回房,好生照看着,但有差池,爷要你们好看。”
奶嬷嬷和大丫鬟哆哆嗦嗦答应着,点了两个大力奴才,连着椅子一起将采采抬回了后院。
十来棒,很快就打完,后续留给管家收拾,弘晖去东院书斋消磨剩下的时间。
苏小柳觑着主子的神色,决定说个高兴的事儿让主子开心开心,道:“主子,贝勒爷给您烧的天鹅水晶灯送到了。”
弘晖是三月二十六的生日,早过了,端阳礼自有其他礼物,这一盏天鹅灯烧好了,德亨就没挑日子,看过之后,让人送弘晖这里了。
弘晖听了,果然高兴,催促道:“还不快拿上来。”
苏小柳见主子不作假的笑容,心下大大松了口气,活佛可是嘱咐过了,要让主子宽心、静心修养,可这府里府外一大摊子事儿等着主子做主,哪里能宽心、静心呢?
“早就送三到斋了,主子您一回去就能看到。”
三到斋,是昔日弘晖和德亨一起居住的院落,纵然后来弘晖有了自己的大书房,也有了自己的新婚院落,这个只有一进的三到斋也原样保留着,作为弘晖在王府里独有的居住小院。
三到斋东屋书桌上,摆着一个宽四长六,一尺见方,水汪汪的透明玻璃天鹅灯。
这座天鹅灯也不全然是透明的,底座是碧幽幽的荷叶绿,鹅的头部带有水头,细看这下,似是天空的蓝,又似是碧波的绿,两个扁扁的喙,则是些微的水粉。
整座灯分三个部分,下面是水纹荷叶底座,底座上是一左一右两个一般大小的天鹅,两只天鹅尾巴微微展开,相互交接,交接处立着一根细针,是插蜡烛用的。
天鹅椭圆形身子方向侧外,长长的脖子回旋,转了一个优美的弧度,扁扁的两喙在半空中相触,吊下一个细金链子吊坠,吊坠形状是……
寿桃?
两只天鹅的翅膀都是张开的,在半空中合拢搭成一个伞棚,翅膀上的羽毛根根分明,跟真的一样。伞棚下天鹅背上窝着一窝晶莹剔透的小鸭子、不,应该是小天鹅?
小天鹅小小的身子围聚的中心有一根细针,用来插蜡烛。
数一数小天鹅,左面是六个,右面是五个?
弘晖再数一遍,没错,就是左六右五。
弘晖奇怪了:“这怎么数着还不一样的?是有什么寓意吗?还有,我生日早过了,这不是生辰礼,这寿桃又是什么意思?”
苏小柳转了转眼珠子,捂嘴笑了起来。
弘晖没好气道:“知道就快说。”
苏小柳笑道:“寿桃什么意思奴才还不得而知,但这数字嘛,主子您想,您有六个儿子,五个女儿,这数儿是不是就对上了?”
弘晖:……
弘晖看了眼右边的天鹅,如果按照苏小柳刚才的猜测来算,那右边背上背着五只小天鹅的应该是他的妻子。
弘晖陡然不悦起来,斥道:“胡说什么。”
苏小柳缩了缩脖子,看他不快的脸色,不说话了。
拉上窗帘,插上蜡烛,点亮,三支蜡烛的光亮让整个天鹅都放出光彩,光晕像雨后彩虹一般笼罩着两只天鹅,细看这光晕,似有星辰在闪烁。
苏小柳紧紧捂住嘴巴,不让自己的惊呼声传出来,扰了主子的兴致。
弘晖呆呆的看着这盏美轮美奂的天鹅灯,良久,他熄灭了蜡烛,吩咐苏小柳道:“仔细包好了。”
苏小柳惊讶到惊慌,小心问道:“不摆吗?”这可是贝勒爷亲自为您一个人烧的灯,怎么能包起来放仓库呢?
弘晖瞪他一眼:“包好,随我一起去圆明园。”
“啊?哦哦,主子要去圆明园吗?现在就去?奴才这就去吩咐车马,您放心,这盏灯奴才亲自包,一定包仔细了……主子,咱们去圆明园做什么?”
弘晖倚着门框,懒洋洋看着院中绿竹,随口道:“去问问他寿桃什么意思。”
苏小柳:……
主子,您真挺有闲心的,写封信问一问不就行了?咱们府上给您跑腿送信的奴才多的是。
圆明园,曲院风荷。
德亨看着这盏他亲手设计的天鹅灯,笑解释道:“这不是寿桃,这是爱心。”
弘晖不解:“爱心?”
德亨两只手展开,两个拇指在下,四指在上,接触,比了个心的形状给他看,道:“呶,就是这个,两颗心合并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家庭,表示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你看这天鹅尾巴组成的形状,两个长脖子组成的形状,还有不管从正面看,背面看,侧面看,整个灯的造型,还有插上的蜡烛组成的形状,都是一颗颗的心啊。”
“还有这几只小天鹅,表现出了你有六个儿子,五个女儿,怎么样,是不是很可爱?”
弘晖:……
原来是这个意思。
只是:“为什么不是兄弟心?你的心和我的心合在一起,不也是一颗新的心?”
德亨:“……哈?”
弘晖理所当然道:“这是你送给我的礼物,当然是你送给我的心!意,这明明是兄弟心嘛。左面这只鹅是我,右面那只鹅是你,我们是两只鹅兄弟。”
德亨:……
“不是,这上面有小鹅哎,我特意给你烧的……”夫妻鹅。
话未说完,就听弘晖不满道:“我还没说呢,光有我的孩子,你把永琏弄哪里去了?”
德亨:“……哈?!关永琏什么事儿?”
弘晖:“我们兄弟两个背着我们的孩子,少了永琏怎么成?你重新烧一个,把右边这个再补一个小鹅,凑成两个六。”
德亨:……
我感觉你不对劲儿。
非常不对劲儿!
第320章
反正自从这次回京, 自从弘晖从西北回来,兄弟间每次即将开始有争执,德亨都感觉自己有罪一般, 不应该。
只是一点点小事而已,有什么好争的,争个锤子,他都这样了, 顺着他又怎么了。
本来就是送给他的礼物,自然是要他开心最重要,所以,德亨答应再给弘晖烧个天鹅灯,就两只天鹅,不带小的,兄弟鹅,弘晖才勉强满意了。
满意之后, 又觉索然无味。
灯不灯的, 他要的只是德亨的心意,见德亨一如既往的对他好, 剩下的就没什么意思了。
德亨问他怎么了,心情不好吗?是不是遇到难事了?谁欺负你了……要不怎么无理取闹的。
“无理取闹”是弘晖从德亨的眼神和神态中感觉出来的,德亨不会说出来,但会在心里腹诽他,然后依着他。打小儿就这样。
但弘晖是不会将自己的男女之事说给兄弟听的。
他和德亨之间亲密无间,无话不说, 也基本不存在秘密, 但唯独和妻妾之间的事情, 他从来不会主动提及。这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 不管德亨怎么旁敲侧击,弘晖都不说。
他不应付,更不圆滑,他就是扭着头,不愿意说,德亨就拿他没办法。
德亨只觉兄弟的心思越发讳莫如深了,可以用一句“海底针”来形容了!
心思难搞,但很好取悦,德亨只用一碗番茄鸡蛋汤就搞定了。
春夏之交,第一批瓜果已经成熟了,圆明园里有麦田、稻田,自然也有菜地。德亨带着一帮小子丫头们去胤禛的菜园子里摘了蔬果,亲手烧了一锅番茄鸡蛋汤给他们做晚餐。
弘晖喝着这一碗鸡蛋汤,笑道:“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德亨也喝了一口,只觉寻常,问道:“你还记得我小时候烧的汤什么味道?”明显只是将之当做玩笑话了。
弘晖笑道:“你烧汤,只放一点油润锅底,然后放番茄大火炒香,小火熬炖,炖出底汤,再浇开水,打鸡蛋是磕在锅沿整只打入,打三只,再用筷子在锅里搅出蛋花,最后勾芡一勺面粉薄汤,撒上细盐、葱花、胡椒、米醋,出锅。”
“这些食料少一点,多一点,错一个步骤,都烧不出你这味道。”
德亨:……
这话…似乎是有点道理在里面的,就问道:“那你说是什么味道?”
弘晖:“少油少盐少腥呗,咱们两个大人,一屋子小子,你就磕三个鸡蛋,都不够我一个人吃的。”
德亨无语:“你就说是寡淡呗?”
三个鸡蛋是磕习惯了,以前是他和弘晖、卓克陀达三个人,现在是他和锦绣、永琏三个人,但凡他亲手做汤,就磕三个鸡蛋,一人一个。
弘晖一口闷了,让永华再给他来一碗,用实际行动跟兄弟证明:“好喝!”
永琏也捧着小碗自己干饭,闻言也跟着响亮来一句:“好喝!”
他从出生起喝过的汤都是阿玛烧的,其他人只会给他吃蛋奶和米粥,汤的味道一如一既往的没有变化,对他崭新的小舌头来说,滋味儿浓浓的,是真的很好喝哇。
永华和永璋兄弟两个埋头苦吃,不敢应和这话。
总之,这是叔叔亲手烧的,和御厨做的味道自然不一样。他们是在吃饭吗?他们是在吃叔叔的疼爱呜呜。
弘晖得意了,眉毛都飞上天了,道:“看吧,侄儿跟我一个舌头。”
永琏大力点头:“和柏柏一个舌头!!”
他已经明白一个舌头是什么意思了,就是说吃饭的口味相同的意思。
永琏和柏柏口味相同哦
德亨:……
弘晖哈哈大笑,从传出老远的笑声中,可以窥见他此刻的心情是有多么愉悦。
弘历暗暗撇嘴,有什么好喝的,难喝死了,一点滋味都没有,哼!
不管是内外藩蒙古,还是朝鲜、暹罗等外邦国家,入京之后,都不可随意走动,更何况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洋人。
最开始,选洋人驻地以及朝见宫殿时,朝廷是有争议的,光理藩院尚书隆科多、总理胤禟、礼部就提供了三个地点。
隆科多主张就将人引入朝阳门内安置,那里有很多鄂罗斯人,还有洋人的教堂和店铺,都是洋人,没必要分开。
至于朝见地方,当然是紫禁城。
紫禁城是皇朝的中心,万国来朝是多么重大且光彩的事情,是要史书留名,流传千古的,规矩礼仪方便自然要做到极致,太和殿本来就是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皇帝就应该在这里接见代表自己国家的国王来朝见大清皇帝的使臣。
隆科多的提议中规中矩,当日参加大朝会的官员都点头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