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口香
萨日格点头,道:“也好,月兰姐姐主理西域,梅朵从显王府出嫁,也说的过去。”
锦绣道:“月兰请旨回京奔丧,恐怕有些难度。”
驱逐密宗喇嘛的圣旨已经传到青海、西藏和新疆了,可能会发生动乱,月兰此时不适合回京。
德亨道:“等到明年改元,再回京也不迟。”
锦绣担忧道:“此事,定然会影响西域未来之格局,只希望咱们能是压倒性的态势才好。”
德亨冷笑道:“我已经给在缅甸的九爷去信,他会带人在缅甸截杀入缅喇嘛。”
锦绣:……
萨日格:……
她们都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嗜杀的德亨。
萨日格轻咳一声,问道:“要不要我去马六甲坐镇。”
马六甲公主府已经建成,但她这个公主除了选址时候去过一次,此后就再没有去过了,远洋贸易已经开展了满五年,大方向策略制定需要她亲去马六甲考察之后才能制定。
她早有去马六甲之心,西藏喇嘛只是刚好赶上了而已。
叶勤一直在留心听着这边对话,此时听到萨日格说去马六甲,不由看了过来。
萨日格咬了咬唇,低下了头。
母亲百日热孝才开始,她就提离家,太不孝了。
叶勤笑笑,对永琏道:“去给你小姑姑斟酒。”
萨日格捧着永琏给斟的酒,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叶勤慈爱的看着萨日格,对她道:“我跟你额娘,都骄傲能生了你这样的女儿,别担心,阿玛都支持你。”
萨日格起身,来到叶勤面前,跪下敬酒道:“谢阿玛,女儿感激不尽。”
饮下杯中酒。
叶勤将她扶起来,拍拍她的肩膀,道:“只要你哥同意,你自行决定即可。”
萨日格坐回座位上,看向德亨。
德亨想了想,道:“再等一个月,我跟皇上商议之后再定你去不去。”
萨日格:“好。”
锦绣道:“缅甸都是小地方,与我们来讲,无伤大雅,关键是青海。”
如今西藏、准噶尔护教法王都没有了,唯有青海,诸王公台吉众多,咱们驱逐密宗,他们恐会不愿。
青海、西藏,还有新疆的前身准噶尔,都信奉密宗佛教,属于教、政联合治理的政权。
教就是指活佛,政就是各部族王公,活佛以信仰来拉拢、安抚信众,王公则是以护教法王的身份,向信众征收赋税,供养活佛。
如今德亨要驱逐密宗,让西域三地的喇嘛和尚们改信仰,恐怕护教法王们第一个不愿。
青海可以预想的到的会发生叛乱。
而且,西藏已经没有汗王了,改为驻藏大臣入驻治理,准噶尔干脆连地名都改了,只剩下一个青海,难道青海的王公们都是死的,没有危机感的吗?
恐怕,这次会借机发难了。
其实,在决定要驱逐密宗时候,德亨、弘晖、衍潢三子,就做了应对策略,给一直驻守青海的讷尔苏,和驻守哈密的策凌去了密信,秘密调兵遣将,蓄养粮草,等待时机,迅速平定青海有可能会发生的叛乱。
这是绝密信息,只有定策略的三人和收到密信的讷尔苏、策凌五人知道。
此时,锦绣凭借自己的素养和眼光,敏锐的提出了关键所在,让德亨惊喜同时,又自豪不已。
看吧,我媳妇儿,就是厉害。
只是,他面上不能表现出来,一副沉重的神色,郑重道:“等回头咱们细说。”
锦绣觑他一眼,点头应下。
萨日格看看哥哥,再看看嫂子,换了个话题聊,道:“”“我在天津港和秦皇岛存了不知道多少仓库的铁矿石了,修铁轨,通火车该提上日程了吧?”
德亨神色放松下来,道:“是该提上日程了,不过,皇上大赦天下,欲免除今明两年全国赋税,当下最紧要的,是将报纸开办起来,将皇上的政令刊布到每一个底层小民手中才是。”
萨日格:“这两件可以同时进行,明年定要开恩科,正好选材。”
此时,弘旦就问道:“哥,姐姐,我能办这个报纸吗?”
萨日格笑问他道:“你想怎么办?”
弘旦笑嘻嘻道:“咱们府后街上孙寡妇偷汉子,三年生了俩儿子,谁都不知道爹是谁,你说这种新闻大家伙儿爱不爱看?”
萨日格上手就拧住了他的耳朵,没好气骂道:“你在宫里,是怎么知道后街上寡妇偷汉子的事儿的?”
弘旦“哎哟”“哎哟”叫唤,梅朵忙去抱萨日格拧弘旦耳朵那只手,不住道:“快松开,快松开,很疼的……”
叶勤摇头叹息,教大孙孙小孙孙道:“可别学你们三叔,三天两头的被你们小姑姑教训。”
永琏大力点头,永璜踢着小腿大声乐呵:“学,学……”
德亨乐不可支笑了起来,锦绣也莞尔不已,却是不掺和姐姐教训弟弟的事情的。
另一桌的格格们都被这边桌上惨呼和笑声吸引看了过来,看到弘旦被教训,都以帕掩唇笑了起来。
包括瑛琦。
君姝用胳膊肘拐一拐她,悄声道:“你都不吃醋的吗?”
瑛琦:“有什么好醋的。”
君姝向梅朵努一努嘴,意思是人家已经捷足先登了。
瑛琦无所谓道:“莫说咱们现在是格格,前程不定,就算按照自己的心意顺利嫁出去了,不管是嫡还是侧,就能管的了夫君不三妻四妾了吗?”
君姝:……
泄气嘀咕道:“真扫兴。”
瑛琦笑笑,并不做他话。
其他格格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也都噤声安静起来。
第413章
一轮圆月, 照万家团圆。
因是两重国孝家孝,新帝下旨,取消筵席参拜, 只在长春宫摆上几桌子,家宴赏月。
除了哀思太皇太后仙逝,太后无有不合,众位太妃、妃嫔、儿孙等都相劝一二, 也就罢了。
弘晖到的时候,人基本上都到齐了,众人分礼而坐,见皇后位子空着,便问道:“皇后何在?”
太后无可无不可道:“遣人来跟我告假,说是身子不舒服,未免扫兴,就不来了。”
弘晖眉毛都没动一根, 淡淡道:“罢了。将皇后位子撤下吧, 贵妃近些来坐。”
永璋面色有些发白,垂下头去, 坐在他下首位的永华不免心下叹息。
皇后这个时候闹性子,又能改变的了什么?
不给皇后生父封爵,是皇上乾坤独断,定有考量,皇后不思己过,反倒不参加家宴, 这是在给皇上脸色看呢。
但, 皇后此举, 除了让永璋难堪之外, 又有谁在意呢?
他这个做兄长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弟弟。
太后说了颂词,弘晖作为皇帝赏赐各宫月饼、清酒、瓜果等物,皇后宫中也没忘了,只是并无特别之处。
因为没有宴乐,取乐之处,便落在了小辈们身上。
从永华先来,永华舞了一段剑舞,配上姊妹琵琶、玉笛、古琴等乐器,不见半点靡靡之音,倒有金戈铁马风雷之声滚滚而来,舞完,整个长春宫大堂都肃杀了。
弘晖抚掌大赞道:“好!好!好!!”
太后也道:“倒是让我想起了圣祖时,皇上、定王、大公主、二公主、鸣晓丫头在圆明园牡丹台,给圣祖冰雪天献舞乐那次,一晃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公主远嫁经年,此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了。”
弘晖握住母亲的手,宽慰道:“儿子已经派遣使臣去土尔扈特汗国给姐姐、十叔传信了,若无意外,她和十叔会随使团回京看望母后,母后莫要忧思了。”
太后摇头,拍拍他的手,理解道:“她是女王,就如你是皇帝,国家大事哪个不得你们来过问,哪里是说能走开就走的开的,若是你十叔能带来她的信儿给我,我就宽心了。我不过是感慨一句,你莫要让孩子们等急了,快赏。”
弘晖笑道:“母后觉着好,母后赏吧,朕就不争这个先了。”
太后横他一眼,道:“你是君父,你赏完,我再赏。”
弘晖只得赏了永华宝刀弯弓等,赏了女儿们宝琴乐谱锦缎头面金银,再勉励几句,太后再赏。
永华来了个满堂彩,为后面的小子丫头们献艺开了一个好头。
第二个,是永璋。
永璋规规矩矩的,念了一手自己写的诗词,献上一副夜下湖中圆月图。画中,倒映在湖中的那一轮圆月在水波的荡漾下盈盈放光,如玉盘落水,十分的生动好看。
弘晖笑赞道:“朕跟定王,于诗词之道上平平,定王画匠作图勉强能看,朕连匠作图也画不了,不想朕的儿子有此诗才画才,当赏。”
赏了永璋文房四宝新书孤本诗词集等。
接下来就是年纪尚小的皇子们效仿寿星坐下童子嬉戏玩乐,逗得太后一笑,也有赏。
然后就是弘昀这些皇弟们。
弘昀已经开府,献了宝物奇珍,弘晖看了一眼,并没有露出欢喜状,太后收下,说了几句疼爱的话,给了赏,就过了。
弘时见状,便临时收起自己要献上的奇珍,改为说了一个笑话儿,虽然并没有很好笑,也没有很好的寓意,但弘晖还是给面子的露出笑模样,给了赏赐。
齐皇贵太妃悄悄松了一口气,所有人都知道,她的皇贵太妃来自女王,但女王毕竟不在身边,还好弘时机智,要不然,她们母子今儿晚上就要出丑了。
然后是弘历,弘历吹奏了一首江南小调,十分的悦耳,太后直笑道:“好个贵气佳公子。等过了孝期,配上舞姬翩翩起舞,就更好看了。”
弘晖笑道:“等明年中秋,或可如此。赏。”
熹太妃对儿子露出一个夸奖的笑容,也迎接其他太妃的艳羡赞美,对此,弘历只是礼貌回应,自斟自饮,怡然自得。
弘昼换上长袍褂,戴上瓜皮小帽,在腮下粘了一大颗黑痦子,痦子上还长了一根白毛,扮作天桥下的说书先生,快儿板小鼓齐上,说了一段儿单口相声。
他这扮相一出来,就笑的太后前仰后合,再配上他诙谐有趣儿的声音,逗的人更可乐了。
这单口相声吧,内容不需要多么有趣儿,关键要看说的人能不能逗的人笑,只要听的看的人笑了,那就是大师。
太后将弘昼叫到身前,扳着他的脸细看,笑对弘晖道:“难为他怎么学的那么好,定是下了苦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