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鲁元公主 第54章

作者:江洗竹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汉穿 BG同人

每次刘邦这样说,阿黄就更委屈了,它屁颠屁颠地拖着一只腿卖惨。吕雉只要见到,每次都会冷着脸拉偏架,将阿黄解救出来。

此时刘元回来了,阿黄也摇着尾巴跑去寻她,大鹅此刻正无聊着。

它猛地飞起来,狠狠地叨了范增一口。

范增捂着屁股道:“你果真恶毒啊,陈平。你这个与亲嫂子私通的小人!”

陈平四处打量一番,无人,便继续带着范增转悠:“我嫂子整日挨打,我不过是宽慰一二,如何就成了奸污嫂子之人呢?倒是你,落到我这个小人手里,可如何是好?”

“你终于露出真面目了!”范增叫唤几声,怼道,“我还以为你会一直装下去,什么温润君子,都是假的,假的!”

陈平欣赏着范增破防的样子,满意极了,随后讶异地抬起头,一脸受伤:“范公,你怎么会这么想?旧时乡人让我分肉,哪个不称赞我公平公正?”

范增气了个倒仰。他当真是无奈极了,但好死不如赖活着,如今只能忍辱负重,等项羽打得刘邦如丧家之犬,他就可以回楚营了。

他一定可以回去的——项羽离了他,可怎么办啊!

也不知道钟离昧如今破坏粮道,可有成效了?这是他为霸王献出的计策,为的便是让萧何无法再从关中给荥阳从粮食,断了这些汉军的生路。

这计策,多么质朴,但多么有用啊!范增顾不上屁股上的疼痛,沉浸在自己的妙计之中。

*

吕雉的房中,刘元正老实地坐在一旁。她身旁是刘盈,坐得端端正正。与刘盈不同,刘元手中还搂着阿黄。

“怎么就舍得回家了?”吕雉一边搬走一堆看过的竹简,一边又搬了堆新的进来。

她的书房处处整整齐齐,竹简分门别类安排妥当,桌案上更是只有笔墨。与刘邦乱糟糟又堆满东西的屋子全然不同,吕雉对于整齐的追求到了极致。

便是算筹,也被她摆得整整齐齐,每两根之间的距离都是分毫不差的。

算筹是若干根相同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算数之时可以放在桌上或地上使用。

她批阅过的竹简,连日期也不得错乱。她颁布的政令,更是会反复校对。阿母,你真是个齐整人!

刘元摇晃着吕雉的胳膊:“荥阳危急,女儿满心惦念着阿母,哪里顾得上其他?”

“你不去陪你的韩大将军,不要你的兵权了?”吕雉被她晃得心烦,放下手中的竹简,揶揄地笑笑。

“他……已经同女儿表明心意了。”刘元有些羞涩,抱着吕雉不撒手,“阿母与阿翁可以放心,大将军是大汉忠臣,这点我有把握。”

闻言,吕雉心中放松了些,她自然知道刘元是个好孩子,这番在军中折腾不过也是想拉拢住韩信,想为他们母女三人多挣个保障出来。

“阿母,你笑起来真好看。”刘元狗腿地拿起笔,坐到小桌子旁,准备帮吕雉处理,“你要多笑笑。”

刘盈在一旁崇拜地看着刘元:阿姊居然不怕阿母,还敢抱着阿母的胳膊,阿姊真是太厉害了!

吕雉忍不住提醒:“别弄乱了,那个是我刚刚看过的,你从架子上左手边第五排第八列看起,那个是萧丞相送来的账册,你帮我校对几遍。”

“萧何大人做事,你也不放心吗?那账册定然是无错漏的!”刘元看着账册就头大,她长这么大就没看过几本账,这记账的办法也太复杂了,“阿母,你眼不花、头不痛吗?”

“元,你到底是不想看,还是看不懂?”吕雉烦不胜烦,“你要么带着刘盈出去玩,要么就老老实实学着看账本。日后你成了齐王妃,难道还要我帮你管账?”

“便是你不做齐王妃,你是有封地的长公主,魏国的账你要不要看?”

可恶!刘元堵住了自己的耳朵,阿母还是如此地严肃认真。

秦汉时期,用的还是“单式记账法”,不过,比起单纯的文字,还多了些符号。

以“入、出”为记录符号,以“入-出=余”作为结算,也被称为“三柱结算法”。

刘元思考了一会儿:“阿母,我倒是有个新的记账法,保管你再也不用为这账册发愁了!”

元一直是个聪明孩子,这些年也受了不少苦。都是他们做阿翁阿母的没本事,连累了孩子。

吕雉叹了口气,揉了揉刘元的脑袋:“你不想看,便算了。阿母在,自然用不着你。带着你弟弟去玩吧。”

瞧不起谁呢!刘元冷哼一声,指使刘盈抱着竹简,风风火火地去了刘邦那边。

阿母喜静,她要去烦阿翁。等做出成绩,再献给阿母,让她瞧瞧自己的本事。

“阿翁,给我派几个人帮忙,我要懂算账的,再来两个木工……我要搞个新的记账法!再搞个比算筹还好用的工具出来!”

刘邦此时正同张良、陈平、郦食其问策,为的便是敖仓粮道一事。

他懒得搭理刘元,摆了摆手:“你去找薄姬,如今她管这些。”

薄姬?薄姬一向侍奉阿母甚是殷勤,能从阿母手中得了这样的差事,也是个有本事的人。

“你别急着走啊,帮乃公出出主意,”刘邦将刘元也拽着,坐下来想办法,还塞给刘元和刘盈两副碗筷,“你俩也跟着吃点。”

刘元瞅了瞅碗里的饭,很明显不如之前了。看来这粮食确实是出了大问题,难怪阿母忙得脚不沾地,阿翁又如此急切。

钟离昧疯狂地破坏粮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周勃头疼极了。曹参刚回来还没见刘邦,就被派去守粮仓了。

这粮道太长了——从敖仓一直通到黄河岸边,比万里长城也不差多少了!

钟离昧也是一员悍将,与周勃相比也是旗鼓相当,每次打完一个粮仓,他马上就给项羽递了消息——项羽立马就带着楚军攻打荥阳。

他祖宗的!刘邦气得要命,*城中没有粮食,再好的装备有啥用?饿着肚子喝西北风,哪个还愿意为他汉王拼命?

别说什么赤帝子、神女了,就是东皇太一下凡,他们也不会听一句。

郦食其刚从齐国回来,安顿好了田广、田横,此时人逢喜事精神爽,红光满面地站在刘邦身前。

他给刘邦出了个主意:“秦国统一天下后,六国后人无立锥之地,失了民心,因此,暴秦只有区区十几年就灭亡了。大王,您若想要夺取天下,应当效仿商汤周武,再次分封六国后人,让他们做诸侯,为您牵制项羽。如此一来,这荥阳的危机,便立刻能解!”

“六国的百姓都会感恩您,愿意做您的臣子,您的恩义会被天下人称赞,南向称孤,只怕连楚国也要来跪拜您了。”[2]

这话给刘元听愣住了——郦食其,你是真敢说啊!

我真是小看你了,你不应该是汉王的谋士,你该去给西楚霸王当谋士——保管比范增得项羽的心意!

这简直就是项羽梦寐以求的知心人啊,难怪你和范增不对付呢。

听见这话,刘邦嘴角抽了抽,但还是一脸诚恳,不说好,也不说不好。

他不想分封六国后人,但是他也不想被项羽按在地上摩擦。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吗?

刘邦放下筷子,坐直身体,问道:“子房啊,依你之见,这事儿该怎么办?”

刘邦下定决心,只要张良同意,他就立刻去赶制印信玉玺,

陈平不动声色,看了眼张良。张良五代相韩,弟弟死了都没钱安葬,他留着钱财刺杀秦始皇。[3]

曾经,他的志向便是光复韩国。甚至,当年项梁、项羽叔侄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张良还趁机同项梁谏言,说韩王诸公子中的横阳君成最贤,可以立他为韩王。

陈平微微倾身,眼中带着笑,看向张良。他很期待张良的回答。

张良平静地说:“汉王您的基业,只怕很快就要覆灭了。”

刘邦一向对张良推崇备至,旁人他想骂就骂,但张良他却礼遇有加,一口一个“子房”,亲近得很。是以,张良这么说,刘邦也不生气,而是更为虚心地请教。

郦食其哪里忍受得了这样的评价,当即就拉着张良辩论了起来。

张良不与他争辩,只问了刘邦几个问题。

“武王伐纣,封纣王后人于宋,是因为随时能取他们的首级,汉王有这样的能力吗?”

“没有。我的脑袋能保住就不错了。”刘邦摇了摇头。

“武王释放贤德之人,在比干墓前祭拜,眼下您能有同样的圣人来祭拜吗?”

“没有。”刘邦再次摇头。

“武王能给百姓们发钱发粮食,救济穷苦之人,您现在有同样的条件吗?”

刘邦又双叒摇了摇头。

……

张良接连几个问题,刘邦的头都成了拨浪鼓——他并不能有同样的条件。

最后,张良问道:“大王,兄弟们追随你,他们都是天下的贤士、豪杰、游侠,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你现在分封了诸侯,谁还愿意跟着你继续打天下呢?”

刘邦冒了一身冷汗,一脸感激,冲张良拜了拜:“子房,请受我一拜。你这是救了刘季的命啊!”

而后,他回头对郦食其臭骂一通:“竖子!郦食其,你个臭酸儒!你脑子怕是被大粪糊住了!你是要害死乃公啊!”

骂完,刘邦还不解恨,向着郦食其踹了一脚,被他躲开了。

刘元带着刘盈,将饭吃了个干净。她摸摸嘴:“阿翁,要说分封,你分得过项羽吗?西楚霸王当年可是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啊!结果有几个现在还肯服他?”

刘邦哑然,孩子太聪明也不是个好事:“……你不是要做什么新东西给你阿母,快些去吧!”

第58章

想赶我走?没门!

刘元撇撇嘴:“阿翁,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办法呢?”

刘盈见刘元回来,有了靠山,也敢跟刘邦呛声,他紧紧拽着刘元的衣角,壮着胆子说:“就是就是,阿翁,你怎么知道,阿姊就没有办法呢?”

刘邦看见刘盈这副狗腿的样子,狠狠瞪了他一眼,但心里却放心不少。这刘盈胆子太小了,也不知道是谁把他吓成这样——怕是见到自己,就如同那老鼠见了猫一般。

为此,他也去找吕雉说过。刘盈这性子属实是弱了些。

吕雉显然也是同意的,但却不高兴极了,狠狠地掐自己,将刘盈这事儿都赖在他身上……不就是逃命的时候把他丢下车吗,至于吗?

刘元被他丢了那么多次,不还是好好的?

乃公又不是真的丧良心,那种情况,项羽的人抓到了,未必会真杀他们姐弟二人。但若是他刘季遭了殃,刘元与刘盈活着又能有什么好日子呢?

刘邦摇了摇头:“那就让乃公听听,你有什么好办法。”

“还是先听听诸位大人的想法吧。”刘元看向张良,又看了看陈平。

张良美髯秀骨,却又体弱多病,带着些修道之人独有的洒脱。他是个难得的聪慧之人。

在刘邦期待的目光中,张良摇了摇头:“我虽然知道郦食其先生的计策不可行,但一时半会儿,也确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有一点,坚持到大将军回来,这危机便可解除了。”

“等到那会儿子,只怕是啥也没了。”郦食其吹胡子瞪眼,“还以为张大人有什么好办法,原来就这啊?”

张良是真不知,还是看明白了陈平与她的意图,刘元不清楚。但她知道,陈平定是有想法的。

刘元一直看着陈平,她的另一位老师。陈平身长八尺,面如冠玉,一副最是公正不过的圣人模样,用得计策却一个比一个毒。

察觉到刘元的目光,陈平笑笑:“看来长公主是有好计策了。”

刘元也同他笑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刘邦摸不着脑袋:“你们二人打什么哑谜?火烧屁股了,就不要讲这些风度与谦让了!速速同乃公说来。”

“在钟离眜身上做文章。”刘元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么说,你懂了吧?”

上一篇: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