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华尔街 第116章

作者:岐茶 标签: 英美衍生 西方罗曼 历史衍生 职场商战 万人迷 BG同人

“噢,这倒是事实。”海莉看了眼手上的指甲,“他们确实没有,但他们知道评估风险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团队来做,这样可以保证他们立于不败之地。”

“你认为房贷市场会崩塌吗,卡拉季奇女士。”

“我不对此作出评价,因为我并没有持有多少CDO,尽管有时候我也会在设计投资组合过程把抵押债券纳入,但这并不是我很喜欢投资的领域,崩塌或者不崩塌,对我来说都不影响什么。”

“可是你一直在帮助投资银行设计复杂的债券产品。”

“设计不代表自己持有,先生。”海莉用欣赏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个已经能算得上年轻的对冲基金创始人,“我满足客户的需求,无论他们向我索要什么,我都会尽可能满足他们。再者,我和华尔街绝大多数大型机构的负责人关系都非常不错,有时候,真的很难找理由拒绝我的朋友们。”

“这正是我想来见您的原因。”塞西尔谨慎地说道,“我想知道,您是否会为Gordon&Stein规避赔付的风险?”

海莉难得沉默了几秒。

塞西尔想要做空房地产,但他对赌的对象是Gordon&Stein,他此前那样自信,是因为相信在投资银行冗重的框架内,没有人会发现意识到他想要做什么。但Gordon&Stein显然不是一家普通的投资银行,AC加入后,卡拉季奇是否会为她的客户牟取利益,从而利用产品的复杂性将风险转嫁给对赌的他?

不能确定。

大名鼎鼎的极光资本以风险资产识别与管理而闻名,他们的团队很有可能察觉到当下债券市场的高风险。

“你很聪明。”海莉淡淡道,“不过你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即便我的团队为Gordon&Stein转移风险,那个倒霉蛋也不会是你。”

塞西尔张了张嘴,没有出声。

他没敢问哪个倒霉蛋是谁。

但海莉主动告诉了他。

“市场上有很多保险公司愿意站在你的对立面,塞西尔先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到一家愿意卖出保单的公司,不过具体选择谁,是怀特加西亚抉择的,他找到了GSI(GlobalSecurityInsurance全球安信保险),并说服了他们。”海莉笑盈盈地道,“GSI认为他们能从开发做空房贷市场的衍生品中赚到至少5亿美元,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这笔交易的盈利并不算多,但他们依然愿意提供这份保单,我的团队完善了中间的内容。你看,你根本不用担心你此前提到的问题,因为即便GS那里拿不到钱,你还可以去找安信保险,那可是——”

“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塞西尔喃喃。

“没错。”海莉微笑。

“老板,我们要出发了。”伊丽莎白敲门提醒。

“好的。”海莉站起来,亲和且温柔地说道,“你应当没有疑惑了吧,塞西尔先生,那么,再见。”

【作者有话说】

对于次贷市场,海莉和之前《有钱》文中的主角莱伊的立场不一样,海莉不会参与太多交易,她持有cds只是一种对冲方式而已,她本身没有过多涉足次贷市场,就算有也只是作为中介商存在,莱伊也不会再出场。

第133章 衍生交易

“房地产市场真的会出问题吗?”私人飞机上,乔伊问海莉。

她已经听说了对冲基金经理跑到自家老板家里的事情,对于丹.塞西尔这种做法,很佩服。

世界上能赚钱的总会是胆子最大,最勇敢的那几个人。就像海莉当年为了赚钱跑到风雨飘摇的莫斯科,孤身一人和寡头谈判一样,丹.塞西尔也选择了一条危险的路,理所当然,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我不知道。”海莉翻过报纸,“这谁能知道,你不能说有一部分次级贷款可能违约,全球房地产市场就一定会崩溃,只有上帝才会知道结局。”

“那他还敢买一个亿。”

“次贷债务池已经被污染了,投行把成千上万笔房贷打包成MBS,MBS再进一步包装成CDO,CDO形成CDO-squared,就像病毒传播一样,就算是最好的AAA级债券也会被感染,所以不需要地产崩盘,只要三角结构里的底池出了问题,就可以构成赔付条件。”海莉平静地谈起这个话题,“对冲基金经理本来就喜欢赌,赌这一把也无可厚非,如果我还在做对冲基金经理,我也会这样选。”

她并没有想过去和任何一位“华尔街好朋友”谈起这个话题,这种传染效应并不在普通风险模型的监测范围内,而历史经验告诉她,当一个勇于揭发问题的勇士不会为自己带来任何好处,人们只会将那个人绑在绞刑架上烧死。

戳破繁荣的是罪人,挽救泡沫的是上帝。

如果有的选,她才不要做前者。

“可是我们现在不是对冲基金。”乔伊说,“我一直向大客户们解释我们不涉及次贷市场的原因,但他们都听不进去,就在昨天,阿布扎比主权基金询问为什么不为他们配置次贷。”

“你的回答呢?”

“我告诉他们这不符合我们的配置策略,那些次级贷款风险太高了,他们勉强接受了我这个说法,但据我所知,他们在寻找别的华尔街公司购买次贷。”

“你看看,这就是人性使然,永远追逐高收益......不过应当为我们的客户考虑了,我知道他们之中一定有很多人投资了房贷债券。”海莉说,“告诉我们的投资部,我们购买二十亿CDS来对冲风险。”

“......”乔伊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她的表情,“市场上并没有二十个亿的CDS。”

“那就想办法再发行一些。”海莉拉下报纸,笑容和煦,“这对我们来说很难吗?”

“可是CDS的对赌对象都是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是我们的合作对象。”

“那就囤积在手上,很快会有对冲基金想要买,高价卖给他们,让他们去找我们的好伙伴们要赔偿。”

海莉并没有在这件事上浪费太多的心绪:“就这样,乔伊,按照我说的办。”

**

到了2006年,CDS市场的规模已经高达数百亿。

丹.塞西尔是那个病毒感染源,他手中持有约10亿左右的CDS合约。

而这一年里海莉参加了无数场国际经济会议和论坛,见到了各国央行行长、财政负责人和总统,却没有向任何人提到这个正在急速发展的衍生品市场。像是有默契一般,怀特加西亚也对此三缄其口,消息像被一张无形的手轻轻包裹住,只在少数人的圈子里分裂。

生活变得无聊而乏味。

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应酬和宴会,觥筹交错,永远不熄的灯光和永远不变的笑话,男士们谈市场表现与高尔夫,女士们交换子女教育与南法的葡萄园。

海莉甚至都不用花功夫去点缀自己,她哪怕就是穿着百货打折衣服出现在社交场合,在场的人也能找出一百种夸赞她的办法。

极光的高层收入都很惊人,尤其负责投资的那几个,年收入都超过了亿元。

豪车、豪宅、私人游艇、飞机,都成为唾手可及的东西。

严格的招聘规则让极光变成了华尔街最难进入的几家金融机构之一,仅仅是实习经历都能为那些藤校商科毕业生增光添彩。

极光的资产管理总量也达到了惊人的两万亿美金。

美联储主席桑德史密斯——他已经不再是纽联储主席——会定期给海莉致电,询问她关于一部分货币政策的意见。

新任纽联储主席——年轻的财政部官员特洛洛普帕里斯,由海莉,推荐成为新任的掌门人。

帕里斯拥有四分之一的东欧犹太人血统,和海莉关系密切。

偶尔,业内一些人会将海莉这个圈子里的人称为“新全球宏观派”,以区分从前乔治霍尔所建立的“老宏观”,意指她以及她周围这些人,Gordon&Stein、灰塔集团、摩根集团、科赫集团、联储和财政势力,正试图用一种新的方式影响全球宏观经济。

而卡拉季奇就是这股势力里的皇帝,那些人戏称她为“华尔街女沙皇”,许多有着东欧犹太背景和斯拉夫背景的精英在“老宏观”倒台后,投靠并拢聚在她的四周,对她唯命是从。

当有那么一群对冲基金经理,正绞尽脑汁地想着对赌地产,并寻找各大风险评级公司来验证他们关于市场存在漏洞的猜想时,消息自然不可能瞒过海莉,对于无数人询问她为什么要设计CDS,她给出的回答是怀特加西亚让她这么做的,至于怀特加西亚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丹.塞西尔向投资银行购买这种产品。

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肇事者,那也是丹.塞西尔。

**

2006年,AC投资花费不到20亿收购三家私募基金。

年末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海莉不厌其烦地在所有场合和其余人强调:“我们不做次贷市场。”

“次级贷款不在我们的投资范围内,至少,占比不会超过10%,结构性产品过于复杂,风险性过高,如果不能确保穿透底层资产池,我们绝对不会为客户大规模配备这种产品。”

“我有一个原则。”她对自己的主权基金朋友们说,“购买一样产品的前提条件是我能够了解这个产品的具体内容,但现在的CDO,恕我直言,我完全不知道底层资产池是什么情况,我相信全球都没有人知道,除非那些投资银行对我开放所有的数据,显然他们不会这么做。”

而怀特,海莉只能说就连自己也对他叹为观止。

他是天生的投资银行家,适应能力比他的哥哥还要快,很快就继承了他们家族的一切劣根性品质,在他的影响下,投资银行开始大规模开展私募股权业务,交易的利润占比已经远超于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

对于他的做法,海莉一向是当做看不见。

事实上,华尔街同僚的所有做法,她一概当做看不见。

海莉不喜欢每天和这群人探讨交易,他们都是一群嘴巴上挂着利益和收益,实际上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出售什么的人。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结束后,她被拍到了和世界巨星亚德里安勒克莱尔一同前往瑞士恩加丁山谷的圣莫里茨滑雪。

这个新闻很快就比她在会议上提到了次贷还要知名。

亚德里安也荣升为女沙皇的新任宠臣。

要知道他的上一任竞争对手是某赛车职业选手,上上任竞争对手则是一位橄榄球巨星,再上上上任竞争对手是如今红得发紫的利安德克拉克。

人人都说只要当过海莉卡拉季奇的男朋友,很快就会迎来事业高峰——因为她非常大方,钱和资源都给的慷慨,哪怕分手了,只要是和平分手,依然会为对方投资。

看看利安德克拉克,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制片公司。

这完全是拿了人生赢家剧本嘛!

亚德里安是一款非常美式甜心的大帅哥,海莉很喜欢他。

破天荒地没有阻拦媒体疯狂外发两个人的新闻,拍到的照片也很养眼,都是高个子,俊男美女,跟时尚画报一样,还一同出现在经济论坛之后,以至于有关系好的媒体询问乔伊,海莉是不是又想要结婚了。

乔伊:......

信她老板会结婚不如信耶稣啊喂!

平时给男朋友,拿个几百万上千万,就已经够够的了,给资源也是顺手的事,真结婚涉及到财产分割,就不是这点小钱能解决,就算只分一点点财产,也以亿计数,老板才没有这么笨。

只能告诉媒体:“根本没影子的事情。”

“没有人关心我提到了结构化产品的问题吗?”海莉一只手持着电话,一只手拨开温泉水波纹,很疑惑,“为什么都在关注我和谁一起滑雪,。”

价值几十亿的次贷市场完全没有人在乎吗?

乔伊:“......可能绝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结构化产品,老板。”

“白费了我的好心。”海莉说,“我可是事先提醒了,找报纸写几篇文章,省的事后这些人都忘得一干二净。”

“好的。”

“为什么一定要留下痕迹。”亚德里安在一边含着笑问。

“因为这样会显得我很有先见之明。”海莉挑眉。

2006年,华尔街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林奇证券的总裁约翰兰利跳槽到花旗集团担任CEO,原林奇证券的首席财务官考珀.乔治接过他的职位。

相比于兰利的传统思维,考珀的胆子更大一些,他也更年轻,才38岁,将自己对标怀特加西亚,打出要带领林奇超越Gordon&Stein的口号,大力发展交易业务。

考珀.乔治最出名的战绩是他在职业生涯里的任何一个管理岗位上,都会大批量地裁员,这是他作为财务管理人员晋升的一种管理方式,同时,他极其擅长斗争,扶持亲信,打压异己,在他还未担任CEO一职时,就已经搞的兰利烦不胜烦,他以股东身份随意极光的事物,也让海莉对他很不满意。

这些不满,使得海莉从未和考珀.乔治交流过关于次贷债券的观点。

而考珀.乔治正在大规模持有这种债券,并促使董事会去收购一家专门做抵押贷款的公司。

【作者有话说】

海莉的性格会越来越显得“温和”“体恤”,因为她确实已经不需要在意很多东西了,比如小型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之间的博弈,她可以做中间商,赚两边的钱,而不用去过多算计。

在牌桌上,她是庄家,她要保证的是稳定和长期主义,所以要摒弃掉投机主义那一部分,但又不能完全抛弃,市场变化对她来说已经不是赌博,而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对于次贷的部分就不过多赘述了,其实文章中也解释过CDO和CDS了,但我知道可能还是没办法做到很直观去展现这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由房贷作为主体构成的债券和对冲这个债券风险的保险合约,前者亏损,持有后者就可以得到赔偿。CDO是一种复杂型衍生品,是债券中的债券,先有基础债券,然后债券不断组合,构成这种超复杂型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