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攻略》 第37章

作者:听风扫雪 标签: BG同人

  王夫人便点了点头:“妹妹可要劝劝蟠儿收收性子,这京中到底是比不得金陵城,若是寻常人家还好,要是得罪了勋贵,蟠儿可是要吃些苦头的。”

  薛姨妈自是叹了一声:“他如今大了,性子越发的野,还要依仗妹夫多加管束。我也实话跟妹妹说,蟠儿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只是在金陵给他请的先生不下五个,都被气走了。现如今,他每日无所事事的混着日子,我心中实在是有些不安。”

  王夫人看着突然憔悴起来的薛姨妈,内心却是矛盾之极的。

  她这个妹妹,还是做姑娘的时候就处处压他一头,只是内宅里的女人,自己争气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要靠夫家靠子孙。贾家的家世比起薛家来,自然是胜上一筹,虽然贾珠早逝,但是宝玉明显比薛蟠这个混儿好多了。

  在对比之下,王夫人心中顿时升起一股道不明的快意,但到底是自己的胞妹,见到他这般憔悴,王夫人心中不忍了起来。

  “说起来,我们贾家也是有族学的,先生是旁支里一位族叔,学问似乎还不错。”王夫人见薛姨妈惊喜的眼神,顿时笑了,“若是妹妹没有好的办法,我便让老爷把蟠儿送到族学里去,正好也就近管着。”

  “那敢情好”薛姨妈眼睛里顿时泛起了泪光,“为了这个逆子,我是日日愁得睡不好,若是他有宝钗一半知道心疼人,我是少了几年的寿命也是愿意的。”

  “妹妹可别说胡话,哪有这样咒自己的。”王夫人拉了薛姨妈的手,眼睛转了转,“只是这宝丫头我看着,也确实是个好的,模样长得好,性子好,规矩也学得好。我看啊,我们府里的几个姑娘,个个都是不如她的。”

  薛姨妈又谦虚了几句,便听到王夫人问道,“只是你们说这次上京来是来选公主侍读的,这事可是有眉目了?”

  “哎,说是这样说,礼部有这个打算,但是若是真的要去待选,恐怕还得上下疏通疏通。”薛姨妈看了王夫人一眼,又道“这长公主是皇后嫡女,听说今上也是疼爱有加,若是真能选上,就是宝丫头的造化了。”

  即使没选上,这东平王府和南安郡王的郡主年岁也差不多了,恐怕这次会跟着长公主一同挑选伴读,若是能得了两位郡主的青眼,也是造化。“薛姨妈的表情又哀怨了几分。

  适龄的公主郡主就只有三个,能做他们的伴读身份上自然是太高了一层,将来说亲的门槛也高。不单单是她们想要这份殊荣,就是这京城和外地品级小的一些官员,只要家中有适龄姑娘,哪个不是为此挣破了头,她们薛家是商家,虽然上头加了一个”皇“字,但是门槛到底还是低了些。

  这次进京,她却是在王夫人的示意下才下定决心的,早已做好了两手准备。靠着王家和贾家疏通关系,若是能选上则是最好。若是不能选上,这荣国府也算是一条退路。

  “我们薛家在京城有一套宅子,若是白白的住在这里,心中难免不安。”薛姨妈揉了揉眼角才正色道,“这梨香园的一应费用,我打算自己出了,这里是一万两银子,也算是妹妹的一份心意,日后可是要多多麻烦姐姐了。”说着她便从袖口掏出了一叠银票。

  “这怎么行,妹妹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你说我嫡亲的妹妹。如今往后在我府中,我还问你要钱。这要是传出去,我可是没脸做人了。”王夫人赶忙回了一句,又推了推薛姨妈的手,只是眼睛到底忍不住往薛姨妈手上看了一眼。

  薛姨妈推辞道“也就我们姐妹二人知道,好歹叫我心中好受一些。”便硬把那叠银票塞进王夫人手里。

  王夫人犹豫了一下,才重重的点了点头:“若是收了妹妹能安心,我便收下吧,只是日后若是有什么事情,妹妹可千万只管开口,下人们要是有什么伺候不当的地方,只管打发人回了我,回了凤丫头也行。如今这宅子里的事情我都交给她管了,直接找他倒也表便利。”

  薛姨妈应了一声,便又听王夫人叹了一句,“你是我嫡亲的妹妹,尚且会觉得心中不安,只是院子里的几个,白吃白住的留在府中,还狂妄的很。今日妹妹进府,那丫头竟然这般迟,也没把长辈放进眼里。”

  薛姨妈略想想就猜到了王夫人说的是谁,往日里王夫人也跟他写信抱怨过贾敏一二,只是没想到怨气那般深,就连林家的姑娘和哥儿都一起带着恨上了。

  自己的姐姐性子怎样,跟她相处了十几年的薛姨妈自然是清楚的。王夫人心眼小,重钱财,龇牙必报的性子表面似乎收敛了,私下里却更胜了几分。

  想到这里,薛姨妈便暗自舒了一口气,有林姑娘这个眼中钉在,王夫人自然是看宝钗万般好了。

  王家姐妹俩又说了一会话,无外乎是王夫人抱怨贾母多么多么偏心,好东西全部往沁柳园里送,丝毫不顾及宝玉和元春,又说元春可算是苦尽甘来了,将来若是能封了位份,她便不用这般小心翼翼的看贾母的脸色了。

  不一会儿天色变暗了下来,王夫人又吩咐金钏在屋子里摆了饭,留了薛姨妈和薛宝钗一起吃了,才让她们回来梨香园。

  宵禁之前,贾敏便从林家赶了过来,先驱贾母屋子里陪了贾母一会儿,又承诺明日一大早便赶过来贾母的院子里,贾母这才肯放人。

  金陵沁柳园,那守着园子的婆子见到贾敏,便笑着请了安,又吩咐身边的小丫鬟去黛玉那儿知会一声。

  贾敏眉毛一挑,见那婆子诚惶诚恐十分认真的样子,脸上便多了几分笑意。

  陈嬷嬷按照贾敏之前的吩咐,今日初更之前便回了林府,照料林如海这半个月的饮食起居。贾敏对陈嬷嬷还是放心的,便把芷芳和映荷全部带了过来。好在林家搬来的物什大部分还是留在沁柳园里。因此倒不用搬来搬去的。

  进了屋子,春绯便上前来给贾敏行了礼,又打了练字让贾敏进去。

  贾敏一眼就见到了躺在榻上的黛玉,此时她正就着头边的一盏琉璃罩灯,绣着那个从船上时便绣起,至今还未完工的那个荷包。

  第73章 劝说

“玉儿,这里可不比在自己府中,你这般懒散的样子,若是被院子里的婆子丫鬟们看了,私下里可少不得要嚼几句。”贾敏倒是不介意黛玉连做荷包都要躺着,只是这里到底不是林府。

  作为一个母亲,她的心是长偏了的,自然怎么看都觉得黛玉这样子也懒散的可爱。只是若是外人看了,纵使黛玉年岁还小,嘴里也是不饶人的。

  黛玉便笑嘻嘻的看了贾敏一眼:“怕什么,这窗子也关上了,门也锁了。若是在外人面前,玉儿也不会这般放肆。”

  贾敏脸上刻意装出来的表情早就松动了些,见黛玉这般,也上前来在黛玉躺着的那个榻上坐了下来。

  “京中的天气不比扬州,燥热的紧,你和皓玉必定是不习惯的。只是却不能贪凉吃太多生冷的东西,我知道芷兰和春绯管不住你,现在便只吩咐了你。”贾敏看了一眼偷笑的芷兰和春绯,又说道,“皓玉那边,我自己也会嘱咐的,玉儿平日里也帮我看着些。皓玉平日里就听你的话,你说说他倒比我说的还管用些。”

  黛玉不说话只是笑,知道贾敏心中恐怕是吃味了,又连忙拉了拉她的衣角。

  贾敏也绷不住笑了出来:“我昨日不在,你在外祖母这里过的可好,园子里的丫鬟婆子们想必可不怎么乖觉?”

  “不是使唤惯了的人,我又不是这府里的正经主子,相互之间自然是有些不自在的。”黛玉便笑着回了一句,只是手上的动作还未停下来,“不过我们在这里也只住上十天半个月,自然是他们要多迁就迁就我了。”

  贾敏便点了点黛玉的头,只是脸上的笑意到底是掩饰不住。

  “对了,二舅母的妹妹,金陵薛家今日进府了,看样子似乎是要在外祖母家长住。巧的是,正是我们在沧州时遇到的那一对母女。”黛玉见贾敏坐了过来,便靠在她身上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

  贾敏低头想了一会儿,才说道:“你外祖母倒是跟我提起了一句,只是我记得薛家似乎并没有在朝为官的,他们这个时候进京来做什么?”

  “隐约听探春妹妹说,似乎是这薛家的哥儿在金陵打死了人,正好借着这个时机,到京中来躲一躲的。”

  贾敏皱了皱眉:“哪有这般凑巧的。况且虽说这薛王两家在京中没什么势力,但是在金陵城便是横着走的,若是真的打死了人,薛家自然有的是办法脱身,也犯不着避祸避到京里来。”

  黛玉便点了点头:“我也只是多听了一句,拿来跟母亲说说闲话,别人家的事情干我们什么事,母亲也不必为了这些伤了脑筋。”

  “正是这个道理,也不是母亲凉薄。只是玉儿也清楚,这时局虽然是稳定下来了,但是素来帝心难测,我们也不好在这么个风口浪尖里插手什么事。这薛家说起来,也算不上我们林家的正经亲戚,他们家的事情,我们还是少管为妙。”

  说到薛家和薛宝钗,黛玉便又想起了贾宝玉。

  看贾母今早上的表现,似乎还想把她和贾宝玉凑在一起,贾家的老太太虽然是贾敏的母亲,但是这件事情只要贾敏不松口,黛玉则是完全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想到这里,黛玉便朝芷兰使了个眼色。芷兰心领神会,便说道:“太太,芷兰倒是有件事情想跟您说说,好歹是为了姑娘着想,若是话说的不好听,太太也好歹饶了我这一回。”

  贾敏心中疑惑,看了黛玉一眼,便知道这是她授意的,便好笑道:“你说吧,我不怪你。”

  芷兰理了理自己的语气,便把今早贾宝玉进院子,又想闯进黛玉闺房的事情说了一遍,春绯还在一旁补充着:“他是个爷,况且这里又是贾家,我一个丫鬟不敢说重了。若不是皓哥儿见机拦住了宝二爷,他说不定就闯进里屋里了。”

  这倒是把贾敏唬了一跳,她只知道这贾宝玉养在贾母膝下,倒是在内帏中长大,却也没料到会养成了这样的性子。一大清早的往一个姑娘闺阁中钻,说出去难免不好听了些。

  贾敏抿着唇,定定的看着眼前的那盏琉璃罩灯,忽明忽暗的灯火下,她的眼中也是晦暗不明。

  过了半晌,贾敏才醒过神来,对着芷兰和春绯道:“你们今日做的不错,不管什么主子不主子的,这随意进出玉儿的闺房便是失礼。若是下次他还这般做,你们也要拦住他,也不必顾忌着他的身份。”

  芷兰和春绯暗自交换了一下眼色,两人脸上都带上了一份喜色。还没等她们留心黛玉,便听到贾敏说道:“你们两个先下去吧,值夜的时候注意着些,不要出了岔子。”

  芷兰和春绯便齐声应了,才静悄悄的退了出去。

  贾敏见两人都出去了,才转头看向黛玉,慢悠悠的问道:“玉儿可是不喜欢宝玉?”

  “母亲这话说的不对。”黛玉立即辩驳起来,“他是我表兄,我自然是把他当做兄长来对待的,只是宝玉今早做的事情未免也太过分了些。要不是皓玉今日拦住了他,难道他便真的要进我的屋子不成。话说回来,他进我屋子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那时候我还未起呢,成什么样子?”

  黛玉是什么性子贾敏自然是了解的,平日里即使有什么看不过眼的,也只是皱皱眉,不会表现的太过。但现在她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通,贾敏便知道她是真的生气了。

  见黛玉还想说下去,贾敏便失笑道:“行了玉儿,我知道你气宝玉不稳重,这件事情的确是他做的不对。只是我们在京中只住上半个多月,等朝贺完了,便要回扬州了。在这之前若是宝玉有什么得罪你的,你便忍一忍吧,可不许暗地里使坏。这里毕竟是贾府,他又是你外祖母和二舅母心尖尖上的人,我们也不好做的太过了。”

  黛玉便有些惊讶的看着贾敏,原来贾敏心中也是门清的。即使贾母再怎么疼她和皓玉,却始终是比不上在她膝下长大的,又是她未来依靠的贾宝玉的。

  “母亲可小瞧我了,今早我忍着没有发作,日后也必定不会依着性子闹出什么事来。”黛玉笑了一声,又望向窗外,“反正我多半时间都是待在这个园子里的,若是宝玉来了,我便让皓玉过来打发了他。”

  贾敏哭笑不得的看了黛玉一眼,却见她脸上恶作剧的表情,更显了几分童真,说出口的语气便缓了下来:“有你这样做姐姐的么。”

  黛玉对着贾敏笑了一笑,母女二人便未提这件事情了。

  临出门之前,贾敏想起了些什么又转身回来:“昨日我回京中的宅子时,西宁王妃已让人送了帖子过来,要我初六那日去西宁王府做客。来的那个丫鬟还说,西宁王妃听说你和肖家的二姑娘很是投缘,便让我把你也带上。”

  “带上我?”黛玉表情便有些微妙起来。

  西宁王妃是肖凌薇的姨母,在肖家的时候就听人说,西宁王妃没有姑娘,便格外的疼爱肖凌薇。以肖凌薇的性子,她在西宁王妃跟前提起自己倒是有可能,只是能让西宁王妃因此生起要见她的心思,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贾敏点了点头,又看了黛玉一眼:“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缘由,只是那块玉,到底是要还给西宁王世子的。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用什么法子到时候还要见机行事。”

  关于周铎的那块青玉,既然告诉了林如海,黛玉便不会特意的瞒着贾敏。不过贾敏和林如海的反应都是一样,虽然周铎是一片好意,但是这块玉林家不能留,更加不能留在黛玉手中。

  黛玉点了点头,又听贾敏说道:“母亲跟孟氏有些交情,西宁王妃自然是不会为难我们的。虽是这样,但是这块玉的事情绝对不能让西宁王妃知道,免得她多想。

  今日时辰也不早了,明日里我再给你说说西宁王府的情况,玉儿早些睡下吧。”

  黛玉应了一声,直到贾敏走出去,芷兰和春绯又进到屋子里来,她还是躺在榻上没有动弹一下。

  “姑娘,不早了,该歇息了。”芷兰又点了一盏灯靠近了,见黛玉正晃神,连忙拍了拍她。

  黛玉敷衍的应了一声,才由芷兰伺候着梳洗了,脑子里却还在想着那块玉的事情。

  这块青玉到底是要当面还给周铎,还是趁人不注意的时候留在西宁王府中?只是这两种做法,实施起来都艰难的很。黛玉叹了一口气,船到桥头自然自,说不定那天还有更好的方法呢。

  第二天又是一大早就被芷兰催醒了去给贾母请晨安,黛玉刚被芷兰收拾妥当出了屋子,便见贾敏已经站在院子里等着她了。

  见黛玉还是睡眼朦胧的,贾敏也心疼的紧:“也拢共是十几天的光景,过段日子就回扬州了。”

  黛玉笑了笑,由贾敏牵着往贾母的院子里去。

  贾家的姑娘们还没过来,倒是薛姨妈和薛宝钗已经到了。

  第74章 动机

贾母见到贾敏带着黛玉进来,眼睛顿时就笑的眯了起来:“小孩子正是贪睡的时候,你让她起那般早做什么。我年纪大了,醒了便再也睡不着了,何必让小辈们跟着我瞎折腾的。”

  虽然这样说的,但是贾母言语间多少带了几分满足感。

  “母亲可别这样说,我好不容易带着皓哥儿和玉儿回京一趟,可是要逮着机会表表孝心的。”贾敏还是没有松开黛玉的手,异常自然的就往贾母身边走过去,又在她身边的榻上坐了。

  黛玉见如此,便挣了挣,让贾敏松了手,才在一旁的太师椅上坐下,倒是和薛家母女相对着了。

  “老太太平日里都是醒的这般早么,入睡容易么,夜里是不是容易惊醒?”接过鸳鸯端过来的茶,贾敏放到炕桌上,才出声问鸳鸯。

  若是邢夫人和王夫人这般做,贾母不但不会心宽,反而会责怪她们二人不懂规矩,竟然就这样大喇喇的向自己的贴身丫鬟打听这些。只是问这些话的人是贾敏,贾母心中自是熨帖无比,脸上的神色便显出了几分真心实意的开心。

  鸳鸯伺候惯了贾母,自然是她肚子里的蛔虫,揣度着她此时高兴,连忙脆声答道:“近半年来可都是睡得晚醒得早,夜里也常常惊醒,醒了竟然是再也没有睡意了。不过奴婢观察着,去岁姑太太送过来的那批官燕,老太太吃了之后精神头倒是好了很多,夜里也睡得沉。”

  “这话你可不早些说,那批官燕我也觉得好。不过那个品种却是从南洋那边带过来的,我瞧着大兴却没有相似的。还是前几年在扬州时苏家的船出海时带来的,被我拣了个便宜,苏夫人一两都没要,都让给了我。剩下的倒是都带上了京,今日你便打发个丫头去沁柳园里拿吧。”

  贾母摆了摆手:“你净听鸳鸯这丫头胡说,我怎么就没觉得那批官燕这样好,敏儿还是留着自己用吧。这府中上好的血燕也都是有的,要你平白多操这份心。”

  “老太太,这是姑太太的一片孝心,您还是少说几句吧。”鸳鸯捂着嘴笑了一声,才说道,“这从小到大,您哪次说理能说赢了姑太太的。”

  鸳鸯自进府便做了贾母院中的扫撒丫鬟,那个时候贾敏还在家中待嫁。她虽然年纪小,但是毕竟是在这院中,自然听多了院中的丫鬟婆子们说的话。

  贾敏从小受宠,因为是晚来女,就连一向严厉的贾代善都对她疼爱有加。贾敏是从小读书的,加之那时候年纪大了些,又管着家,说起道理来是一套一套的,贾母往往以让步做终结。

  听到鸳鸯这话,贾母和贾敏同时笑了起来。

  贾敏朝鸳鸯眨了眨眼,鸳鸯会意的点了点头,才退到贾母身后。

  “宝钗见过姑妈,给姑妈请安。”正说笑间,被忽略在一旁的薛姨妈便推了推薛宝钗。宝钗站了起来,款款的向前走了几步,到贾敏跟前给贾敏行了礼。

  贾敏和薛家母女在沧州时便有一面之缘,那时候都以为是萍水相逢,况且途中也是风尘仆仆,哪会留心路过的一对母女的音容样貌。见宝钗行礼,她便虚扶了一把,才细细的打量了薛宝钗一眼。

  薛宝钗今日穿了一身水红色的银纹绣百蝶度花裙,更加衬得肤色如雪,面若银盘。贾敏暗暗点了点头,笑道:“真真是个可人疼的丫头,今年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