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攻略》 第38章

作者:听风扫雪 标签: BG同人

  薛宝钗红着脸略略低了头,说了岁数,贾敏便从手中摘下一个红色的玛瑙镯子套进了薛宝钗的手腕上:“倒是比我们家玉儿大上两岁,我这个玉儿是个闷脾气,她年岁又小,若是言语上有什么得罪了的地方,宝丫头也不要跟她一般计较。”

  果然是知女莫若母,黛玉昨晚只是跟贾敏提起了薛家的二三事,贾敏便知道黛玉对着薛家并没有抱多少好感。黛玉虽然沉稳,但是也不爱来虚的,就恐她言语之中冲了一些,便提前打了伏笔。

  黛玉失笑的往贾敏的方向看了一眼,但心中还是受用无比的。至少贾敏这般做,是为了让自己少得罪人,即使这个人只会相处十几日而已。天下间,便只有至亲才会为她考虑的这般周到。

  “我瞧着林妹妹性子是十分好的,也想与她相交,只是我听探春妹妹说,林妹妹来的这两日都是闷在屋子里。”说完她便转头看黛玉,“妹妹,往后得了空闲我可能去你院子里走动走动,咱们和探春妹妹她们一起看书下棋或者是做针线。”

  “那再好不过了。”贾敏拍了拍薛宝钗的手,“玉儿性子静,总是闷在屋子里,我见着也着急。”

  黛玉眼睛闪了闪,便笑道:“这自然好。”

  薛宝钗便瞄了贾敏套在她手上的那只镯子,连忙说道:“姑妈,这只红玛瑙的镯子底色纯,做工也好,实在是太贵重,宝钗当不起。”

  “既然是给你的见面礼,便是一份心意,谁还管贵重不贵重。你带着玩吧。”贾敏轻飘飘的说了一句,薛姨妈也点了点头。

  宝钗见如此,就道了谢,离了贾敏往黛玉的方向走过来,又在黛玉的身边坐了。一时之间问黛玉读什么书,平日里喜欢做什么,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贾敏又和薛姨妈寒暄了几句,并贾母三人一起说着闲话。待说到金陵现今的状况和历年的变化,不光贾母,就连贾敏也感叹了一番。

  这人都是有故土情结的,虽然贾敏是在京中出生,金陵城也就去过一次,但是从小到大的教育让她对金陵多了一分情感。薛姨妈见贾敏和贾母都起了兴致,便说的更加的起劲了。薛家是皇商,虽然上头有一个“皇”字,比一般商人要贵一些,但是金陵城中的官家夫人们也是看在四大家族的份上,才对薛家礼让三分。

  平日里,除了跟官夫人们打交道,薛姨妈更多的是跟商家夫人们打交道。相比之下,薛姨妈倒更喜欢跟那些人相处。

  因为在那些商家妇中,他们薛家的门槛自然要高些,薛姨妈便是众星捧月的那一个。

  只是相处久了,难免也学到了几分揣测人心的本事来,和那些官家夫人们相处起来,便更加游刃有余。

  黛玉和薛宝钗说了些话,突然间就听到那边似乎说起皓玉来了,连忙分了一般的心思过去。

  只听那薛姨妈说道:“听说姑太太把皓哥儿也带来了,怎么近日里都不见他?”

  “皓哥儿小时候还皮着呢,只是越大了,性子便越发的沉了,出门前家中的先生就给了任务,他在船上耽搁了一段时日,现今这个赶先生留的功课呢。”贾敏笑了笑,又说道,“这段时间舟车劳顿的,又瘦了好多,我每每看着,心里都疼的慌。”

  “可不是,还是几岁的小孩子,平日里也不能逼得太狠了。”薛姨妈急忙接了话,“我家的那个哥儿养的皮实的很,我便央了姐姐把他送进了府中的族学里。他性子活泛,倒是又结交了几个友人。今日先生放了假,便和同窗去外面聚会了。”

  见贾敏似乎没什么反应,薛姨妈又道:“小孩子性子太沉了也不是好事,改日姑太太跟皓哥儿说说,让蟠儿带着他去京中逛逛也是好的。”

  贾敏听完眉头便一挑,在薛姨妈看出端倪来之前便掩饰了下去,只是笑了笑才说道:“我今日便问问,到底是大了,很多事情我都做不了他的主咯。”

  又说了几句,外面便有丫头打了水晶帘子,贾家的姑娘们便依次进来给贾母请了安,又见了贾敏和薛姨妈。

  见完礼,探春便在薛宝钗的身边坐了下来,迎春和惜春坐到了对面。薛宝钗便转头去和探春说了几句话,看着神色,两人之间颇为亲昵,竟然是半天的功夫便熟悉了。

  宝钗怕冷落了黛玉,刚舍了探春想跟黛玉说些什么,便听到门外传来了笑声。

  “这可都怪你,害我来的这般迟。本来姑太太和林妹妹来了,老祖宗便想不起我来,如今我不在她身边多晃荡晃荡,过不了几日老太太恐怕就要忘了我……”

  “这个凤丫头,可是越发的疯了。”贾母笑的全身都抖了起来,鸳鸯见如此,便在后面给她顺着气。

  贾敏也乐得咧了嘴:“这凤丫头也是个妙人,她有这份孝心,每日里逗着母亲开心也好得很。”

  话刚说完,帘子后面便相携着进来两个人,王熙凤走在右侧。她左手上挽着一个年轻的媳妇子,看起来两人似乎颇为亲近。

  “给老太太,姑妈和姨妈问好了,我今日来的这般迟,可都是有缘由的。你们若是要找,便找这人吧。”说着王熙凤把略微站在她身后的那个媳妇子推了出来,黛玉这才看清楚了那人的样貌。

  虽然单从五官上来说,算不上是绝色,但是行动间却是袅娜纤巧,妩媚入骨,自有一番风流。

  黛玉大致想了想原著中的人物,又想着刚才王熙凤和她之间的亲密,便隐隐猜测出来了几分。

  果然便见那媳妇子分花拂柳般的迎上来,对着上头的贾母盈盈拜了下去:“给老祖宗请安了。”说着又朝贾敏和薛姨妈的方向行了礼,“也给姑奶奶和薛姨奶奶请安了。”

  贾母便让她上前来,又对贾敏说道:“这是宁府里蓉哥儿的媳妇,姓秦,小名叫可儿,你许是没见过的。”

  贾敏虽是没见过秦可卿,但是却知道贾家的这个媳妇的。况且林如海也跟她说过秦可卿身份可疑,贾敏打量间便带了几分审视。

  第75章 打算

贾敏正打量间,外面的帘子又被打了起来,进来一个三、四十岁的夫人,由两个丫头扶着往这边走过来。

  “给老祖宗请安了,也给姑太太和薛家姨妈问好。”那妇人舍了那两个丫鬟的手,上前来行了一礼。

  “可卿快扶了你婆婆起来,这大病一场刚刚好了,可不能累着。一家人,讲这些虚礼做什么。”贾母连忙吩咐了一声,脸上一片和颜悦色。

  黛玉便知道了那个妇人是贾珍之妻尤氏,听贾母的意思似乎是先前大病了一场,如今看着虽然精神还尚足,但是脸色到底蜡黄了些。

  在原著中,尤氏的两个姐妹尤二姐和尤三姐倒是比尤氏更引人注意一些,黛玉对尤氏没什么大的印象,眼睛便往秦可卿身上移了移。

  不单是黛玉在观察秦氏,就连在一旁打算跟黛玉说话的薛宝钗也忘记了跟黛玉说话,注意力大半集中在了秦氏的身上。

  秦可卿今日穿了一件掐腰的蝶戏水仙裙衫,梳着凌云髻,头上也是简单的配了一只坠着五彩玉的金步摇。她脸色也略微苍白了些,只是这样打扮起来,更显得我见犹怜。比起满身珠光玉彩的王熙凤来,秦可卿倒是更显得夺人眼球。

  站在她眼前的秦可卿无疑是一位佳人,美好的让黛玉情不自禁的生出一股同情之意。因为她知道在不久之后,这位佳人便会香消玉殒。

  对于她的死因,后来众说纷纭,但是黛玉却无力改变这个结局。红楼里的女子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身不由己。她不是救世主,没有能力拯救所有人。况且当初那癞头和尚走之前最后一句话,叫她凡事莫太强求了。

  黛玉虽然不知道那和尚到底在弄什么玄虚,但是她有多少本事便做多少事,不会主动往自己身上揽麻烦。秦可卿的身份不简单,她的死也许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个必然,不是黛玉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就可以改变的。

  在这样的世界中活着,能自保,就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我今日是特意来瞧瞧林姑姑和宝姑娘的。”秦氏笑了笑,往黛玉这边走了过来。“婶子昨日去我那略坐了坐,满口都是夸赞她们的,十句里九句也离不了她们。我便让她带了我来,看看这两位姑娘。”

  凤姐便笑了一声:“现今看见了,可是觉得我说的不错。”

  “我可算是真的服气了。”秦可卿笑了笑。凤姐便推了推她的胳膊。她便又道,“我虽然是来看林姑姑和宝姑娘的,但是我婆婆却是真的有事呢。”

  众人便把目光投向尤氏。尤氏在薛姨妈身边坐下来,才道:“宁府园子里的菊花开的正好,我想着重阳的时候姑太太正好在府中住着,便想着整治几桌酒席。到时候请老祖宗和姑太太赏个脸,略到我们那边坐一坐。”

  说完她便自己笑了起来。看了一眼坐在她身边的薛姨妈:“正好薛姨太太也来了,也请您去凑凑热闹,我们宁府比不得这里热闹,可是冷清太久了。”说完她顿了顿,又道,“本打算昨日里就说的,只是薛姨太太又正好进贾府,府里正忙着,今日便一大清早的赶了过来。”

  “我婆婆为了这个可是费了好多心思,又让人做了菊花的点心。又命人酿了菊花酒。公公还打发人从阳澄湖运过来大闸蟹,今日刚运到的,现今正用清水养着。该做的都准备好了。就等着老祖宗和姑奶奶点头呢。”秦可卿又上前来说道。

  贾母看了看贾敏,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贾敏是命妇。况且林如海这个巡盐御史也是重臣。贾敏初上京来,定会收到各府的帖子,而这个时候也是拉关系的好时机。

  若是连贾母都去了宁府,而贾敏在这个时候却缺席,总会显得失了礼数。

  贾敏只应了西宁王府的邀约,与重阳那日并不冲突,便笑道:“往年到重阳的时候我们便会吃阳澄湖的闸蟹,还以为今年到了京中吃不到了。珍儿媳妇这般辛苦,我是一定要去的。”

  凤姐见贾敏松了口,便笑道:“正是呢,我馋这蟹黄膏好久了,假使大伙儿都不去,我也是要独自去的。”

  屋内便传出了此起彼伏的笑声,尤氏和秦氏略坐了坐,便起身告辞了。凤姐也说还有事要处理,就跟着她们二人一块走了。

  薛姨妈见贾母似乎有什么事想跟贾敏私下里说,便带着姑娘们去了屏风后面,和贾家的三个姑娘并黛玉说着话。

  贾母就问贾敏今日里收到了哪些府下的帖子,又应了哪些。贾敏一一回答了,一共也就四家。除了西宁王府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在贾敏做姑娘时,便与那府中的太太们有交情的人家。

  只是现今局势暧昧,新皇又态度不明,贾敏和林如海商量了之后,便不敢贸贸然应下,都是找了妥当的借口推了。

  只有西宁王妃的帖子,贾敏是应下了的。

  西宁王府,孟家还有肖家,在三皇子还未得势之前便暗地里站在了三皇子的队。如今三皇子登位,这三家自然是受益颇多,而西宁王府更是这三家之中的佼佼者。

  王子腾奉旨查边,西宁王爷便接了他的任,管着京中的兵力。这样特殊的时刻,就等于是把自己的安危交到了西宁王爷的手中。若是京中那些人再看不出端倪来,官场这些年可谓是白混了。所以此刻,与西宁王府打好关系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正因为如此,西宁王府一时间便门庭若市。只是西宁王爷也低调的很,除了见少数人以外,平日里便是闭门谢客。就连西宁王妃前段时日也是卧病在床,各府的女眷都没有找到机会接近。

  贾敏手中的这个帖子。正是西宁王府“大病初愈”之后第一次邀请各府女眷进府做客。即使是这样,宴请的人也不多,这个帖子虽然贾家也想要,但是贾家在西宁王妃跟前,却没有那么大的脸面。

  听到贾敏收到了西宁王妃的请柬,贾母难免流露出了一丝惊讶。

  惊讶之后,便是明明白白的喜色了:“敏儿什么时候和西宁王妃有交情了,我可是听说西宁王妃这次只宴请了少数几家。”

  贾敏往下看了一眼,才小声说道:“西宁王妃是孟家的姑娘,我在扬州的时候。和她的胞妹按察使司肖府的肖夫人有几分交情,大概是看在肖夫人的面上,才请了我过去。”

  “这般便更好了,这西宁王府是宗室,况且很得今上的青眼。若是跟她们家攀上交情,多的是好处。”贾母点了点头,眼睛往屏风外面看了一眼。表情便收了一些。

  她到底是显得激动了些,竟然也没有顾忌着有外人在场。

  “那不就是明日的事情,西宁王妃只有一个嫡子,先帝时便封了世子。府中的那位姑娘也不是王妃嫡出。只是王妃对她还算尽心,见面礼还是要送重一些的。”贾母便不放心的嘱咐了一句。

  贾母笑了笑。也不说这些自己清楚,只是听着贾母吩咐着。

  “只是有件事情,母亲还得拜托你。”贾母细细的嘱咐了一遍,才小声道。

  贾敏唬了一跳,连忙道:“母亲这句话可折杀我了,咱们是母女,有什么不能说的。况且,您是我母亲,若是有要女儿做的事情便只管说,何必说拜托二子。”

  薛姨妈和姑娘们说话的地方还和贾母隔着一道屏风。贾母和贾敏说话声音小,也不会别人听见。想了想,贾母才小声道:“你也知道你外甥女在三皇子府。她也是个有福气的,当初谁知道继位的会是三皇子呢?”

  贾敏便也跟着感慨了一句。

  “只是当时赵皇后给元春指婚的时候。说的是做侧妃,但是三皇子却没有以侧妃的礼来迎她。到如今,进了宫门,我们便更不知道她如今情况如何了。”到底是在贾母跟前养大的,再怎么着也有几分感情,贾母说着眼圈便红了。

  贾敏想了想,才道:“母亲是想我跟西宁王妃打听一下元春的情况?”

  “正是如此,这西宁王妃和皇后私交不错,经常进宫中陪皇后说话,向她打听元春的消息是最好不过了。”

  “当初,我就说过不应该把元春送进宫中,这一到了那见不得外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千想万想,也是不得见的。”贾敏叹了一声,“我跟西宁王妃打探一番元春的消息,倒也无可厚非。只盼着王妃看在肖夫人面上,肯帮这个忙。”

  贾母听了,又看了一眼贾敏,眼神中便有些闪烁。

  “母亲可还有事情要嘱托我的?”

  贾母犹豫了一会儿,终究是没有忍住:“即使是知道了元春的情况,若是不好,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在深宫中,能靠的除了今上便是皇后了。若是西宁王妃能在皇后面前说几句元春的好话,元春的日子便也不会难过。”

  贾敏吃了一惊,很快,她脸上的那份惊讶便一扫而空,又恢复了之前的淡然:“母亲的意思是……”

  “我想着,你既然跟肖夫人还有些交情,西宁王妃自然也会给你几分薄面。元春也是你外甥女,若是她好了,对林家也是一分助力。”

  第76章 为难

贾母又和贾敏说了一会子话,到底是年纪大了些,便觉得有些乏了。

  因贾敏明日便要去西宁王府,贾母便打发她回沁柳园里好好准备一番,况且贾敏昨日回来的晚,沁柳园里许多事情都没有理清楚。

  贾敏点了点头,贾母便让鸳鸯送了出去。

  黛玉和贾敏一走,三春便一起跟贾母请辞了,薛宝钗和薛姨妈也不好打扰,便跟着三春一起出了贾母的院子。

  鸳鸯一路送了贾敏和黛玉到了回廊,贾敏才转头对鸳鸯说道:“你快回屋里去吧,老太太一刻也离不了你,让她跟着我一起回沁柳园好了。”贾敏指了指跟在鸳鸯身后那个叫玻璃的小丫鬟。

  “那便是最好了,我还担心老太太待会儿要唤我呢。”鸳鸯笑着接了一句,又转头对玻璃道,“你拿了东西回来,便立刻进屋来找我,可不许在外面耽搁久了。”

  那小丫鬟低低的应了一声,才小跑着追上了黛玉和贾敏。

  贾敏和黛玉身后跟着三个丫鬟,玻璃便是在芷芳的身后慢慢的跟着。过了三道仪门,贾敏突然转过头来,对玻璃说道:“你到前面来,我有话要问你。”

  玻璃愣了一下,才从芷芳身边过去,在离贾敏一尺的距离便停了下来,低着头默默的跟着,只等着贾敏说话。

  “你现在是几等了,伺候了老太太几年了?”

  玻 璃愣了愣神。想了一会儿才答道:“奴婢是二等,从六岁的时候便进了园子里做了扫撒的丫头,十岁的时候升了三等进了屋子,十三岁升了二等,已经在老太太身边 伺候了五年了。”她抬头看了贾敏一眼,眼中带着疑惑,“只是平日里就近伺候老太太的是鸳鸯和琥珀姐姐,我只是传个话送个信做跑腿的事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