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攻略》 第63章

作者:听风扫雪 标签: BG同人

  这日贾敏便跟林如海提到此事,却是满心的担忧:“了缘大师说这两年之内都不得劳神,现下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往年都是陈嬷嬷和芷萍在旁边帮衬着我,只是今年若是真的让陈嬷嬷和芷萍一手操办,没个主子倒也有些不像话。”

  贾敏中毒之事林如海便说先不要声张,沈大夫和了缘大师那里林如海先前都是打过招呼的。即使贾敏两年之后调养好了,在未查出毒是谁下的之前,更是要装作虚弱的样子,以免那人一计不成,再施毒计。

  只是这两年,不光是林如海顾忌着贾敏的身子,就连贾敏自己想着若是出了什么事,留下黛玉和皓哥儿该有多可怜,也比平日里更加注意了几分。

  “夫人便好好静养吧,索性把这些事情都交给玉儿吧。她是林家的姑娘,再怎么着管家也是名正言顺的。再让陈嬷嬷和芷萍在一旁提点着,出不了错便行。”林如海便立刻建议道。

  贾敏脸上有些犹豫:“玉儿年纪还小,我怕底下的人欺负她年幼。她又是个不肯诉苦的,若是受了什么委屈,还不是我心疼。”

  林如海便大笑了出来:“夫人,你这个姑娘是什么性子,他人不清楚,难道你心里还没底不成。”

  贾敏便猛然间笑的咳嗽了起来,待喘匀了气,她才没好气道:“老爷这般打趣玉儿,若是被她知道了,又该跟老爷生气了。”说完她收了收表情,又说道,“过了年玉儿实岁已经满八岁了,平日里我管家的时候,她只是在一旁看着,这个年纪,也该学着上手了。”

  林如海便赞同的点了点头。

  “想当年我学着管家的时候也正是玉儿那么大,只是我的性子比起她来,倒是少了几分稳重的缜密。可惜我还要静养两年,不然还是要手把手的教她才好。”贾敏便有些可惜的叹了一口气。

  “夫人不必想那么多,玉儿心思细腻,为人通透。有陈嬷嬷看着,你便少操了这份心吧。”

  于是黛玉接手管家的事情便这样定了下来,第一件事情便是送年礼。

  这内宅准备送年礼自然是和外宅上的官场分不开的,对于黛玉来说,并不算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往年的年节来往单子还留着,以前的时候基本都是按照去年的来。今年却是因为新皇登基,人员变动上便有些大了,因此在写年节单子之前便要让林如海过目。

  要添加哪些,删掉哪些,哪几家要送重礼,哪几家略减几层,定下来之前黛玉便打发人去书房里问了一趟林如海。

  西宁王府因为不在先前的单子里,倒让黛玉有些为难。虽然是皇亲,又是新贵,但是也不能显得过于谄媚,因此也是和其他家一样,黛玉拿着新列好的单子看了一遍,想了想,又在后面加了一个薛家。

  这薛家在京中时便送了厚礼来林府,贾敏说若是贸贸然还回去难免伤了彼此的情分,毕竟中间还隔着一个贾家,黛玉便做主年礼的时候在薛家送的那些里加重五分送过去。

  以林家的身份,若是年礼送的那般重,便是说明只是还人情,还隐晦的说明不接受薛家的那份人情。再加上薛蟠在登基大典那日触犯了皓玉,若是薛家有自知之明,日后应该不会多加攀扯。

  第124章 商议

年节的单子重写撰写之后,黛玉便亲自去书房交给林如海过目。

  林如海的目光只是在薛家那处逗留了一会儿,也不说妥不妥当,便直接交还给黛玉:“既然是玉儿考虑良久才做的决定,那今年的年礼便依你的意思来吧。”

  既然林如海过目了,而且还说按照她的意思办,黛玉便揣度着虽然不是完全按着林如海想要的来,却也没有超出那个度。况且她是第一次这样放开手做事,林如海大概是不想打击她才会如此。

  见林如海似乎还有话想说的样子,黛玉便把单子交给一旁的芷兰,吩咐芷兰送给陈嬷嬷去具体操办,又吩咐春绯去门外候着。

  林如海见伺候的人都出去了,便在下头的乌木七屏卷书式扶手椅上坐了下来,黛玉则是站在林如海身边。

  “上次在京中和皓哥儿有冲撞的,便是年节单子里那个薛家的人吧。”黛玉还以为林如海要说些什么,却没料到他会冷不丁的说起了薛家。

  “正是这个薛家,和咱们府中还是拐着弯的亲戚。”黛玉想了想,便又加了一句,“京中时我在府中休养,贾家的姐妹们和薛家的姑娘便来看过,不单如此,这薛家还送了重礼过来。母亲说若是就这样退了回去,便是当众打了二舅母的脸,便提了一句在年节礼上加重几分,他们便自然知道咱们的意思了。”

  林如海点了点头,却没有问贾敏执意不和薛家攀交的原因,而是话锋一转,突然间问道:“玉儿对这个薛家,可是了解清楚?”

  “不大清楚,只是知道他们家是皇商,薛姨妈是王夫人的胞妹,也是现今九省统制王大人的胞妹。”黛玉不知道林如海为什么突然之间问起了这件事情,便想了想原著中的情节,却也只能想到这些了。

  林如海点了点头:“虽然从太祖时起,对商人便不再同前朝一般严苛,不过士农工商还是泾渭分明。当年的贾家即使到了你外祖那一辈,也是有爵位的,贾家的门第并不低,而薛家说好听点,也只是皇商而已,始终脱不开一个‘商’字。”

  黛玉脸上便露出一丝怪异的表情,她琢磨着林如海为什么突然之间跟她说起这个事情。见林如海恍若只是闲谈的样子,黛玉便索性不问不开口。

  “而当时的王家,虽然是武将出身,王子腾之父当时虽然品级不高,但是王家的先祖却做到了都太尉。俗话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王家的姑娘和你外祖家结亲,倒也算是门当户对。”林如海觑了黛玉一眼,见黛玉皱着眉思索着,才继续道,“只是王家的两个姑娘是一母同胞的姊妹,同样是嫡出,为何一个嫁进了国公府,另一个却是做了商人妇?”

  黛玉倒真是困惑了起来,先前看原著的时候,她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林如海先前问的确实是怪异的很,即使那薛家有万贯家财,也只是商人而已。既然王夫人都可以嫁进国公府里,那么薛姨妈同样可以找门第相当的人家,这样带给王家的利益才会更大。

  但是薛姨妈却偏偏嫁进了薛家,这薛家当时却也只是领了一个紫微舍人的闲职。在大兴朝,也不过就是七品的闲差而已。

  想了半天,黛玉却也想不出来有什么联系。

  好在林如海似乎并没有准备着让黛玉回答,见黛玉久久不说话,他才道:“先皇多疑,他在位时除了明面派人监视着暗地里的探子更是数不胜数。”

  黛玉张了张嘴,脸上带着一丝恍然:“依父亲的意思,那薛家便是先皇在暗地里的探子?怪不得薛家在薛公逝世之后,突然之间就出现了颓势。”

  薛家是皇商,商人为人处世自然是八面玲珑,情报的来源也比寻常人更加多一些。黛玉想了想,却也有些了然。

  若是薛爱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商,又如何赚了万贯家财而不让人眼红?即使有王家和贾家做薛家的后盾,如若自己没有一点本事和依仗,又如何能站得住脚。若是薛家本来就是先皇的耳目,那么一切便都可以解释了。

  恐怕王家是知道薛家这暗地里的身份,这才想着要和薛家结亲的吧。

  所以薛家的渐渐衰败不单单是因为紫微舍人逝世之后,薛家无人打理生意,毕竟即使薛蟠是个糊涂人,薛家还有薛蝌这样的人帮着料理。虽然不是一房,但是薛蝌自幼失怙,自然会尽力帮衬着薛蟠这一房。

  薛家的衰败是因为没有了那一层隐秘的关系,没有了先皇的这一层防护罩,多的是小鬼跳出来挡道。

  “在紫微舍人死前,先皇便不再重用他了,薛家并不是因为紫微舍人死后才出现颓势,而是紫微舍人在薛家出现颓势时刚好逝世。”林如海一眼便瞧出黛玉心中所想,便出声解释了一句。

  黛玉倒是怔愣了一下,便下意识的抬头询问林如海。

  “玉儿说说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林如海便饶有兴致的看着黛玉揪成一团的脸。

  黛玉苦着脸,倒还真是仔细的想着原因,连不知不觉在房间里胡乱走动都没有意识到。

  林如海也不管黛玉。桌子上的茶早已经冷掉了,林如海也不催促丫鬟进来换便拿起来吃了几口。

  半晌之后黛玉才顿住步子,突然转身往林如海的方向走了几步:“女儿倒是想到了一些,却不知道是不是猜错了。”

  “但说无妨。”林中海便放下手中的茶盏,身子往黛玉的方向略微倾斜了一些。

  “薛家是先皇的暗哨,这件事情恐怕心中明白的人不少,但是薛家却不能把这个身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而以薛家的身份,居然和王家结亲,便是明着说了薛家另一层身份。王家的关系错综复杂,说重了一些,倒是有结党营私的嫌疑了。”

  黛玉看着林如海的神色,又继续道:“不管是先皇还是任何君主,恐怕都不愿意看到臣子结党营私。”

  林如海看着黛玉,便轻声叹了一口气,但是转瞬间便笑道:“玉儿果然是聪明过人,将来若真的……”他欲言又止的看了黛玉一眼,又说道,“这样也好,也好……”

  黛玉不明所以的看了林如海一眼,这才疑惑道:“父亲今日为什么突然跟我说起这些来了?”

  林如海便先叫黛玉坐了下来:“我年后便要回京述职了,日后恐怕是要待在京中了。只是进京少说要折腾一个多月,你母亲身子弱,这两年内是不宜舟车劳顿的,恐怕这次不会随着我进京了。”

  黛玉心下便有些伤感,她看了林如海一眼,这才说道:“了缘大师的确是说母亲不宜劳神,晚两年进京,对母亲的身子也要好一些。既然是这样,玉儿定是要留在扬州侍疾的。”

  “前两日,我也与你母亲商量过这件事情,这几日你忙的很,她恐怕还没寻着机会跟你说。”林如海便接过了黛玉的话,“我本来也想着让你留在扬州陪你母亲的,只是你母亲却说让你跟着我一同进京,我劝了好久,她也不改主意。”

  黛玉便有些诧异的“啊”了一声,半天才说道:“这是,这是为什么?母亲还需要调养,若是我去了京中,陈嬷嬷明年又被他儿子接回家,这扬州的事情难道要交给芷萍一个人吗?”

  “你母亲的意思是,南边的庄子能卖的便卖掉,再去北边买一些,铺子倒是不打紧。扬州的这些家当,大部分都要搬到京里去,她便不用操心只养病就好。她在这里将养两年,也是要回京的。”林如海便把贾敏的意思简单的说了出来。

  黛玉皱了皱眉,贾敏想的这些倒也没错。

  贾敏养了两年,也都是要回京的,这南边的产业转到北方倒也势在必行。来年也只是让庄子和铺子的管事来京中交帐,贾敏也不用劳神费力的。到时候扬州的这个宅子,倒也真成了贾敏的休养地了。

  不过就这样放贾敏一个人在扬州,黛玉倒还真有些舍不得。

  “只是,若是我真的跟着父亲去了京中,皓哥儿可是怎么办,母亲可是说他也要跟着北上吗?”黛玉突然想起来了皓玉来。

  皓玉还在启蒙阶段,现如今还在学骈句。若是他留在扬州的话,贾敏还要分神照顾他。只是曹先生不管怎样都是要留在扬州的,若是皓玉跟着林如海进京的话,学业便不就中断了?

  “皓玉倒是不用担心,年后他也才六岁,况且已经启蒙了,京中学问好的先生倒是多的很。”林如海便看着黛玉叹了一口气,“况且,这个曹先生虽然学问好,但是为人却不甚通透。皓玉能跟着他启蒙,但是却万万不能学了他的为人处世方法。”

  黛玉自然知道曹先生为人有些迂腐,但是毕竟那是自己的先生,若是她附和林如海的话,林如海必然要训斥她不懂得尊师重道。是以听林如海这般说,黛玉却只是笑而不语。

  第125章 告诫

不过林如海这般评价曹先生确实也没错。

  这个曹先生学问倒是极好的,但是为人却太过于耿直迂腐。当年也正是因为太耿直所以才得罪权贵,被人暗中下绊子,最后不得不辞官归乡。

  虽然他这些年来所教导的学生中,金榜题名的人多的很,但是能直上青云的却少之又少。归根到底,也是因为多少学了曹先生耿直的性子,不懂得为官之道。

  而皓玉读书归根究底就是为了出仕。林如海做了先皇那么多年的耳目,又是到最后一刻才投诚。能自保便已经是万幸了,恐怕这次进京便是领个闲职罢了。好在林如海对这种倒也没有多看中,反而是把一腔心血都投到了皓玉的身上。

  若是皓玉学了曹先生的这份“耿直”,林如海恐怕会急的夜不能寐吧。

  即使这次她不肯跟林如海进京,皓玉必定是要跟林如海一起走的。林如海是探花出身,若是皓玉跟在林如海身边,必定是受益匪浅。

  只是这样,贾敏一个人留在扬州,不就更显得孤独了吗?

  “若是我去了京中,那不就是母亲一个人独居扬州,这样真的好吗……”黛玉想着还是有些犯嘀咕。

  正想着再劝几句,却听到林如海道:“我也是觉得玉儿留在扬州比较好,你母亲执意如此,若是玉儿能说服你母亲,便是再好不过了的。”

  林如海表明了立场,黛玉便不在这件事情上多做纠缠,却听林如海又道:“若是玉儿跟我进京,这些话却是要叮嘱你的。若是你留在扬州,将来也用的到。我也是正好想到了,又怕等过段时间,事情一多了忙起来又会忘记。”

  黛玉便低下头来做出一副听教的样子。

  林如海看了黛玉一眼,这才说道:“玉儿先前也说了,不管是哪个君主,都是憎恶自己的臣子结党营私的。若是玉儿跟着我一起上京,这内宅之中便只有你一个人,也没有人提点着你,你自己便要小心了。”

  黛玉敛下眼帘,却是有些明白了林如海绕一个大圈子,甚至把薛家拿出来做反面教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了。

  “为父在扬州为官十几年,又是做的这样的差事,手中自然握有许多把柄。西宁王府大概是看中了我手中的这些东西,今上的性子让西宁王爷心中不安,想要尽量多拿到一些自保的筹码。”林如海果然开始说起朝堂上的事情来了。

  “只是他是国姓的王爷,和今上同宗,况且还是拥立有功。只要做的不过分,今上多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咱们林家却是不同的,虽然从太宗皇帝时便做了官,但是比起国姓的王爷,咱们的根基也浅的很。更重要的是,林家在今上跟前也没有这样的脸面的依仗。”

  “只是西宁王府却也是不能得罪的,若是玉儿跟着我一同上京,日后各个府中下帖子的时候,便要好好斟酌。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人不能亲近,什么人能亲近,又能亲近到什么程度。”林如海叹了一口气,看向黛玉的目光便带着慈爱和不忍,“我本来就想着让你留在扬州的,你母亲那里,你便好好说说吧。”

  黛玉起先只是抿着唇不说话,待到林如海的话似乎说完了,她才偷偷的看了林如海一眼,小声道:“玉儿若是真的跟父亲一同进京,母亲不在,恐怕也只是应下各府中姑娘们的帖子。况且,还有外祖母在京中呢,到时候玉儿必定是跟贾家的姊妹们一同去的,外祖母到时候也会提点玉儿的吧。”

  林如海便皱了皱眉,脸上的表情是欲言又止。

  黛玉在心中偷笑了一阵子,才问道:“父亲想说什么就直说便是,女儿悉听教诲。”

  林如海这才叹了一口气:“其实这话却不应该我来说,只是碍着你母亲的情面,又不得不由我来说。你外祖母家,却也是一潭深水,玉儿你……”

  黛玉心下敞亮。林如海现在便想着自己入京之后,今上定然只会给他一个闲职,这倒也在林如海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皓玉现在还小,林如海失去了投诚的最佳时机,今上还是春秋鼎盛之际,林家的将来必然还是要靠皓玉的。那么林如海在皓玉致仕之前,林家还是保持低调一些的比较好。

  但是林家和贾家却是姻亲,贾家还是连接史家,王家和薛家的中心。史家一门两侯,王家又是兵权在握,薛家又有万贯家财。关键是,贾家的秦可卿的身份还有些隐晦不能提的,若说今上心中没想法却是不可能的。只是王子腾现在奉旨查边,手中又握着京畿重地的兵权,今上现在还要用他来制衡,这几家到现在却也无事。

  林如海跟她讲薛家和王家的事情,不外乎就是说林家不能去淌这趟浑水。只是贾家毕竟是黛玉的外祖家,若是他直接让黛玉不要和贾家的人多做来往,倒是让黛玉有违孝道。

  况且若是黛玉进京了,即使是住在林家的宅子里,贾母很有可能会三天两头的打发人来接黛玉过府,难道林如海还能次次说“不”字吗?

  不单单如此,这中间还隔着贾敏的情分,恐怕现在他跟黛玉说的这些话,都是不能在贾敏跟前说的。

  即使林如海都是从大局考虑才说出这些话的,跟贾敏不能说,在黛玉跟前同样也不能说的太多。所以林如海这才支支吾吾的半天都没有说出来。

  “这其中的意思,玉儿自己体会。”林如海只是点到为止,却什么都没有说破。

  好在黛玉对贾家没有多少情分在,见林如海酝酿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出口,她便干脆利落的点了点头:“父亲说的,女儿心中清楚。”

  林如海认真的看了黛玉一眼,便笑了笑道:“好了,你便先出去吧。你母亲身子不好,今年内院里的事情都交给你,若是有什么不懂的,便问问陈嬷嬷和芷萍。她们二人往年便帮着你母亲管这些,做起来也是轻车熟路的。若是要我帮忙,也只管跟黄嬷嬷说便好。”

  黛玉便点头应了,刚往门外走几步,却突然之间停住了步子。

  “怎么了?”林如海见黛玉往回走,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