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攻略》 第64章

作者:听风扫雪 标签: BG同人

  黛玉想了想,便笑道:“父亲说有什么事情就找您帮忙,我现在正好还要请父亲帮我做一件事呢。”

  整理好了年节单子,又开了府库拿齐全了东西,便由林管家打发人往各个府中送去。还没有时间缓一口气,各地的庄子铺子里的管事便来扬州交账了。这几日,也是林家一年到头最忙的时候。

  黛玉吃过早饭,便由陈嬷嬷和芷萍陪同着往二门外的崇文阁里去了,往年各地庄子铺子的管事交账便也是在这里的。

  管事们早已经在前厅候着了,黛玉和他们中间便只隔了一道纱帘。

  “太太近日身子抱恙,我们姑娘从两年前起便跟在太太身边学着管家了,今年对账的事情,太太便吩咐交给姑娘管了。规矩还是和往年一样,各位管事便把账本都呈上来便是。”陈嬷嬷站在纱帘外说着。

  坐在底下的管事们便面面相觑的互相看着,没过一会儿便都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

  陈嬷嬷也不催促他们,只是一言不发的站在原处。果然没过多久,坐在最前面的那个管事便站起来说道:“小的叫钱达理,管着湖州的两家当铺。虽然这样说有些唐突,也并不是不信任姑娘。只是收账这样的事情可大可小,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小的可就担待不起了。”

  “钱管事只管放心好了,既然今年是我管,若是在我手上出了什么差错,自然是由我担着。这一点各位掌柜的不必多虑。”黛玉心中知道他们是看着自己年纪小,便先把责任担了过来。

  在下面坐着的那些掌柜管事们便只等着黛玉的这番话,听黛玉保证了,便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接过了账本,黛玉便吩咐那些管事们在府中的客房暂住几日,等两日后再请他们到崇文阁里来。

  这两天之内还是不断的有账本送进来,黛玉这才知道林家除了在江南有庄子之外,原来在京中还有两个庄子。而林家的铺子则多半是在江南,而且以当铺和酒楼为主,北面林家也只是在京中有一间酒楼罢了。

  古代的账本做的极其复杂,而且条目繁琐,虽然是整理过了的,但是还是显得有些凌乱。

  黛玉跟在贾敏身边学着管家,前两年的时候将近年关时贾敏最是忙碌,因此黛玉不想给贾敏添麻烦,便没有跟在贾敏身边。

  不过虽然这样,平日里还是会跟着贾敏进出府库的,府库的造册她也看过。那个时候她便知道林家五代累积下来的财富,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料。

  但是现在接触各地送上来的账目,黛玉才真正觉得心惊起来。铺子便不必说了,林家的那些酒楼和当铺,基本上都是消息流通的快的地方,林如海在江南开那么多的当铺和酒楼,多半是为了接收情报。因此倒是赚的不多,有些甚至还年年亏损。

  但是瘦死的骆驼也是肉,这些当铺和酒楼加起来每年还是赚了一笔。让黛玉心惊的是林家的庄子。光是江南,林家便有三十多处庄子,而且都是土地比较肥沃的地方,年成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些庄子铺子一年里赚的银钱,足够黛玉花用一辈子的了。

  第126章 交账

黛玉看着这些庄子和铺子,倒是觉得有些好笑了。

  原先黛玉便想着,原著中林家的这些家私,贾琏贪一些,剩下的多半被拿去填了大观园这个无底洞。算一算林家现有的这些财产,再折合一下便差不多了。

  只是她万万没有料到林家还有这么多的庄子和铺子,这些折合起来的价值建另外一座大观园也绰绰有余了。大概是原著中林如海死的太过突然,没来得及交代黛玉这些事情,又或者是这些庄子和铺子他另外做了安排。

  总之是,这么大的一块肥肉,算计了那么久的贾家竟然没吃到。

  黛玉想着便握紧了手中的账本,现在的这些钱,在林家手上。她们林家五代累积下来的财富,贾家也别想着再打主意了。

  “姑娘,你累了吧,赶紧歇一会儿,别把眼睛给熬坏了。”芷兰见黛玉在一旁发呆,便揣度着她可能累了,连忙给她倒了一杯茶,催促她休息。

  怀中鎏银手炉只剩下些温热了,黛玉便把那手炉递给春绯,示意她拿走不用了。房间里烧了炉子,她倒是没有觉得有一丝寒意。

  “姑娘便歇一会儿吧,今早才看完了第一批账本,陈嬷嬷去交接完还是刚回来呢。”芷兰嘟囔了一句。

  “是啊,姑娘好歹歇半日吧。按老规矩来,第二批送进来的账本两日后才让管事们过来呢。”芷萍便拿着一盏灯从外间走了进来,“若是让太太知道姑娘这般不顾身子,还不知道有多内疚。”

  正午过后,外面就飘起了小雪,天又暗沉的很。黛玉本来是就着窗外的亮光再看账本的,芷萍见光线不甚明亮,又连忙点了一盏灯进来。

  “早日把账目对完我也早日松快些,再晚一些,过了腊八,便又要忙着收各家的年礼,就是怕事情都撞到一起去了。”黛玉揉了揉有些昏沉的额角,便索性放下账册,喝了几口茶醒神。

  芷萍便担忧的看了黛玉一眼,见黛玉脸上没有多少疲惫的神色,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

  “还好姑娘跟老爷借了两个账房先生,不然光只有我们这边的这两个女账房,恐怕还真有些吃力呢。”芷萍便笑着说了一句,突然之间又往外间走去,再进来时手上便抱碰上一摞账册,“这是那两个账房先生看过的账册,陈嬷嬷叫我拿进来交给姑娘过目的。”

  黛玉闻言便往芷萍手上的那些账册看了一眼,示意芷萍放在她面前的小几上:“还不止是借了两个账房先生那么简单,我就等着好戏上场呢。”

  “这些都没什么大问题,水至清则无鱼,往年里有些小出入太太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看出来的。”芷萍点了点送到黛玉跟前的那叠账本,又从其中抽出了几本道,“只是这两本倒是有些大问题,好在姑娘先让老爷打探清楚了各地米价的浮动。”

  黛玉闻言便拿起芷萍说的那几本账册翻了起来,芷萍和芷兰便没有再说话。

  看了小半个时辰,黛玉这才不雅的伸了个懒腰:“不单单是瞒了价差呢,这账册我看着恐怕还动了一些手脚。”

  “那账房先生还说,若不是姑娘吩咐让他们盯仔细了这一批账册,恐怕其中的猫腻还看不太明确。”芷萍抬眼看了黛玉一眼,这才接了黛玉的话。

  黛玉脸上没有怒意,反而还带着一丝喜色,她看了站在帘子外面的春绯一眼,连忙吩咐道:“春绯,你让陈嬷嬷通知昨日庄子里交账的那些管事们,让他们明日一早便到崇文阁去。”

  春绯点头后,便立刻打了厚厚的氅帘出去。

  “我就等着他呢,赶在第三批送账册的管事们来之前,好好敲打一番,后面就能省事多了。”她摩拳擦掌的站了起来,盖在腿上的厚厚的毡毯便顺势往下滑。

  芷兰赶忙上前,在毡毯掉到地上之前一把抓住了,又捂在了黛玉的腿上:“姑娘起来之前也要先说一声,先前这样捂着,贸贸然起来要是受了凉就不好了。”

  “我哪有那么虚弱。”黛玉便重新坐了下来,由着芷兰动作着。

  芷萍见黛玉和芷兰正说着话,便笑了笑才轻声退了下去。

  这几日黛玉对账的时候,便都是芷兰在旁边伺候着,芷萍也只是在一旁提点。毕竟陈嬷嬷年后便要出府了,芷萍是要留在扬州伺候着贾敏的,而能跟黛玉进京的便只有芷兰,她现在多学着点,黛玉进京之后,也轻松一些。

  而黛玉在几天之前,便确定了年后要跟着林如海进京。

  年节礼送出去之后,黛玉便去跟贾敏说了一会儿话,自然是谈到了黛玉进京的问题。

  皓玉已经确定了要跟着林如海一同进京的,就在黛玉和林如海谈完话之后的第二天,曹先生便离开了林府。黛玉这才知道,这是林如海和曹先生早先便商量好了的事情。

  曹先生年纪也大了,况且林家给的束修丰厚,早已经足够曹先生日后的生活。皓玉多半就是曹先生教的最后一个学生了,是以曹先生走之前还是颇为舍不得的。

  就连黛玉这个平日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生,曹先生走之前都特意叮嘱了一遍,让她孝顺父母,友爱手足。无外乎是《女戒》的内容,反反复复许多遍。

  黛玉便只能低着头一一答是,好在对于这位曹先生而言,皓玉比她重要的多。叮嘱了黛玉几声,他便又去嘱咐皓玉,便打发黛玉出来了。

  就是因为皓玉的行程已经定下来了,而陈嬷嬷出府,扬州这边的事情又离不开芷萍。而林如海和皓玉又要人照料着,便只能让黛玉去了,其他人贾敏也放不下心。

  只是到了最后,贾敏便隐晦的跟黛玉提了一句。原来这一次,跟着林如海上京的,还有钱姨娘。

  贾敏因为身子原因不能跟着上京,便必定要打发姨娘或者通房去。林如海不爱颜色,这些年虽然纳了几个姨娘,但是如今只剩下来的便只有这个钱姨娘。

  林如海没提起姨娘和通房的事情,贾敏这几年便也没有主动提起。只是这次上京,一定是要有人跟着去伺候林如海的。若是没有人跟着去伺候,让人知道了编排出来什么话,贾敏的脸上也不好看。

  若是黛玉不跟着上京,那京中林府的事情还不得由着一个姨娘做主。贾敏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把皓玉放在钱姨娘的眼皮子底下,她恐怕是睡不安稳的。

  贾敏是铁了心让黛玉跟着进京,又说自己过两年也是要上京的。若是林家的产业都迁到北边,在南边其实也没什么事情要劳神的,她权且当做在庄子里休养便是。

  黛玉见贾敏如此说,便也应了。只是想起林如海跟自己说起贾家的事情,权衡了一下,黛玉终究是没有提起过。

  既然现在就要商议着林家产业搬迁的事情,那现在交账的时候便要留心着庄子和铺子怎么处理的问题。林如海倒是随意的很,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考校黛玉,便只说让黛玉自己看着办,等定了计划,再来给他过目。

  铺子倒是好办,毕竟林如海年后便要卸任,早已不需要搜集情报。酒楼可以转让,当铺里的典当的物品也都可以转手。而庄子倒是有些棘手,毕竟庄子庄子的土地多半都是租佃给其他人的,倒是不好转手。

  况且南边的庄子还是要留几个以防万一,还要赶在年前跟林管家商量商量。林如海是打定了主意不影响黛玉的决断,只能最后再征询林如海的主意。

  不过这也只是时间问题,日后也能到京中来慢慢交接,也不必贾敏劳神。

  黛玉又看了一会儿账册,天色便越发的阴沉了,今日这雪看不会停了。

  让芷兰撤掉了小几,黛玉刚刚在软榻上躺了一会儿,春绯便打了帘子进来了。她却不走近,只是远远的在门边站着。

  “我来给姑娘回话,姑娘睡了吗?”她轻声的问了一句芷兰。

  “春绯进来吧,我醒着呢,就是眼睛累了眯一会儿。”黛玉听到春绯的声音,眼睛却也没睁开。

  春绯还是站在门边:“我刚从外面进来,身上带着寒气呢,怕冻着姑娘,便不过去了。”春绯应了一句,又说道,“刚才我已经跟陈嬷嬷传了话,她打发了人去二门外。”

  “今日送来的银霜炭,已经送到正房和四时居了吧。”黛玉躺了一会儿,睡意便袭了上来。

  只是她前几日太忙,也只是抽空去了正房一趟,皓玉那里倒是没去过。仔细想想,从曹先生离府之后,这几天她都没有见过皓玉了。

  “都送过去了,还照着姑娘的吩咐嘱托了巧儿一声,让她夜里烧炉子时不要闭紧门窗。”从门边传来的声音听着便更加模糊了一些。

  黛玉“嗯”了一声,这才挣扎着又让芷兰提醒她明日去一趟四时居后,终于还是睡死了过去。

  第127章 震慑

黛玉昨日酉时不到便睡过去了,就连晚饭也没用。芷兰和春绯都知道黛玉是累得狠了,便也没有叫醒她。

  今日黛玉醒得早,精神倒是足得很。

  吃过早饭,芷兰便把黛玉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准备去崇文阁。

  芷萍半个时辰前便被贾敏打发过来了,已经在外间等候多时,见黛玉出来,她连忙迎上前来问道:“姑娘昨日睡得可好,本来还怕姑娘昨日又要熬夜看帐,我初更之前便到小香榭来了一趟,远远见姑娘屋子里的灯熄了,便没进院子。”

  “昨日里睡得早。”黛玉说着便已经出了门。

  看来昨晚上雪确实是下大了,只是一夜的功夫,屋顶上便铺上了一层白色。清晨便有扫撒丫头来打扫过,地上几乎是半干的模样,院子里除了树上还罩着一层白色之外,倒是清扫的干净。

  这样化雪的时候最是冷,再加上凛冽的风,一夜之间温度似乎就降了不少。黛玉打了一个寒战,即使身上穿着厚重的狐肷大氅,身上除了一张脸都遮的密不透风,怀里还抱着滚烫的手炉,但是从屋子里出来,还是有些受不住。

  今年的严冬,似乎格外的冷。

  “姑娘,这天怪冷的,风又大,这儿离二门还远的很。要不你先进屋里,我去叫一顶暖轿来接你过去。”芷兰见黛玉哆嗦了一下,便拦在她跟前给她挡着风。

  黛玉的手轻轻把芷兰往旁边推了一下,这才大步往院门外走去:“就这几步路,还要打发轿子来抬我过去,没得说我娇气。”

  芷兰眼睛便瞪了起来:“谁敢说!”

  见黛玉已经往前走了,芷兰便连忙追了上去嘟囔道:“这是咱们林府,有老爷和太太顶着,姑娘怎样自在便合该怎样,谁能多嚼一句的。况且姑娘素来怕冷的,何必勉强自己。”

  “好了好了,我现在一点也不冷。”黛玉便想从手笼中伸出手来给芷兰探探她手上的温度,却被芷兰一把握住放了回去。

  一边整理她还一边嘀咕道:“姑娘可别轻易动了,好不容易包裹的严实了,姑娘一动,又要进风。”

  黛玉便只是笑了一声。

  她们这次来的比较早,陈嬷嬷却已经在崇文阁里坐了一会儿了,见黛玉进来连忙把她往纱帘后面带。

  “昨日是让管事们辰时过来,还有一刻钟,姑娘先坐一会儿吧。”陈嬷嬷让黛玉坐下,又把昨日黛玉给她的账册放在了桌子上。

  “上次交上来的那些账册中,也只发现了田管事管的庄子账目出了问题,其他的那些都没仔细看清楚呢。姑娘何必那么着急今日就把他们叫过来对账,等过两日这一批的账本都看完了一起说不是更好。”陈嬷嬷看了眼前一摞厚厚的账本,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自然是要在下一批账册交上来之前做,不然等全部的账册都交完了,这杀一儆百还有什么作用。”黛玉随着陈嬷嬷的眼光看了一眼丢在眼前的账本。

  账本这种东西,认真看和大略看一眼是截然不同的,若是深究的话,便可以找出许多问题出来。

  只是林家那么多的庄子和铺子,要是对每个庄子和铺子的账册都那样认真,即使再向林如海借两个账房先生,恐怕在腊八之前也是看不完的。贾敏任何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不然往年也不会每到腊月交账的时候,就大病一场。

  若是今年还是贾敏管账,那些管事们即使动手脚,也不也太明显,贾敏也允许他们在一定的范围内做些小动作。

  但是今年是黛玉管账,管事们都知道林家的姑娘今年才八岁,八岁的小姑娘能懂什么?黛玉怕的是那些管事们欺负她年幼,先前贾敏把管账一事交给她,也只有少有的几个人清楚,是以前两日第一批来交账的管事们才会那么惊讶。

  头一批来交账的管事们以为还是和以前一样,由贾敏管账,因此账目上便不会多动手脚。

  而之前那两个女账房也说过,这些管着庄子和铺子的管事,手头上多半不止有一本账本。除了给上头主子看的,还有给自己留着的,或者是给其他人看的,备用的账册倒是多的很。

  而黛玉怕的是,她接管账目一事传了出去,第二批来交账本的管事们便会改了账目或者是交给她“另外”一份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