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攻略》 第76章

作者:听风扫雪 标签: BG同人

  黛玉点了点头,这才出了书房。

  却没想到第二日一早,林如海便被宣召进宫。说起来,林如海心中也是惊疑的,他本想着今上多少会晾他一段时日,却没想到这么快便重新召见了。

  忐忑不安的等着今上下了朝,却也不是随意打发了他一个闲散的差事便了事了。今上竟然在御书房内跟他说起了这几年江南盐政的事情。

  林如海心中笃定今上这些年的内情已经完全调查清楚了,却也是丝毫不敢隐瞒,把该说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果然今上听的时候神色便有些漫不经心,虽然在听着,但是眼睛却是看着桌子上的奏折。

  林如海却也不敢大意,仍旧是老实的说了下去。直到话说完了,林如海这才抬头看了今上一眼,却也立刻垂下头来束手站在下面不敢出声。

  御书房里沉默了一会儿,今上却突然之间调了话锋:“林爱卿也知道这几日山东一带发了大水,黄河两岸都决堤了。昨日吴老将军倒是跟孤提起他们从闽地回来时,突遇暴雨,便是搭了你们林家的船回来。他又说林大人足智多谋,心中必然自有计较的。”

  “正好孤这几日也是不胜其烦,便特意召林爱卿进宫,想问问爱卿倒是有什么良策。”今上依旧批改着奏章,语气间倒是随意的很。

  林如海心中一跳,他也没想到吴晋白竟然会在今上跟前替他说情。想着在船上吴老将军的欲言又止,他们二人萍水相逢他却能做到如此,林如海心中倒是多了三分感激。

  只是今上却也不知道是什么想法,这样直白的告诉了他吴晋白替他求情,便是想明说连吴晋白求情也是没用的?

  不过林如海心中却也没有多少失望,这次上京他本来就没有抱着多少希望,只求能保住林家便足够了。不过此事,倒可是争取一番,得之他幸,不得他命。

  “臣这一时之间倒是想不出任何办法来。”林如海便跪了下来。

  “算了,你平身吧,等日后再行传召。”今上仍旧没有朝下看,只是脸上隐隐显出了一丝失望来。

  林如海这才站了起来,却没有退下,而是起身便行了一礼:“臣虽然没有什么办法,但是却愿意捐出先人累世积攒的银两。先祖数次告诫后人忠君爱国实乃为人臣子的本分,若是先祖知晓臣献出累世之财,心中必然欣慰。”

  今上眉头便是一挑,心中倒是千回百转了起来。

  “臣族中子嗣单薄,虽说是累世之财,却也只有白银五十万两。即使是杯水车薪,也算是全了臣的一片孝心。”林如海顿了顿,便再次低下头来说道,“虽然只是略尽绵薄之力,但是臣也懂得聚少成多的道理。”

  林如海这番话说的巧妙,林家几代单传,又是累世的富贵。这样的书香世家值钱的古董名画有许多,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无价之宝更多,有五十万两白银的积累却也不算多了。林如海捐出五十万两,却也不算是大手笔。

  这话里行间林如海算计的很清楚,五十万两对于现在的林家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虽然把自己当做黛玉说的那个衡量的“标准”,难免会被个别同僚们挤兑暗恨,但是林如海想的很透彻。

  反正他的仕途已经不会有多大的希望,还不如花五十万两帮今上解决难题,又在今上跟前搏一个好名声,将来等皓玉出仕时都是有利的。

  因此这五十万两,林如海出的很干脆利索。

  今上听完林如海的话,眼睛蓦然间便亮了。他看了看低着头弓着腰的林如海,笑着连连道:“林爱卿快平身,爱卿心系社稷,实乃大幸之事。”

  本来还想再说几句,今上突然之间却顿住了,连声音也收敛了几分:“林爱卿先退下吧,这银钱的事情便交由户部处理。至于补缺的事情,还是要等日后再传召便是。”

  林如海应了一声,便悄悄的退了出去。

  今上在书房内坐了很久,又招了几位大臣觐见,直到快要传膳时这才离开了御书房。

  林如海回府之后,倒是跟黛玉提起来了这件事情,黛玉脸上却也没有多少欢喜的神色。不过就是花钱买个平安罢了,再加上林如海的职位迟迟没有安排下来,倒是时时让林家提着一口气不敢松懈下来。

  “五十万两,可是少了一些?”这点钱对于见过林家账目的黛玉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因此她才会有这样的疑问。

  林如海便“哈哈”笑了起来,半晌笑过之后才带着笑意道:“却也不能再多了,这五十万两是给大臣们做‘标准’用的,还是咱们林家‘累世’的家财,若是再多,可就招人记恨了。况且为父在巡盐御史这个肥缺上待了三年,那帮御史整日没事做,若是给太多了,被他们盯上也是不好的。”

  黛玉便点了点头,心中倒是无比的快慰。这五十万两出的真是太好了,不但给林家带来实质性的利益,而且还给她将来找了一个绝佳的借口。

  黛玉心中暗笑,却碍着林如海在跟前,只能忍了笑意不再多言。

  果然第二日早朝,今上便大力称赞林如海献银的举动。更好笑的是,今上似乎还安排了几个“托”,等今上称赞完毕,便争抢着要捐献家私于救流民于水火之中。

  不管是真心想捐献,还是忍着肉疼献出家私,总之满朝文武都是有所表示。今上又毫不吝啬的赞扬了在场的大臣们,多少给了他们一丝心理鼓舞。

  当天户部清点便有一百五十八万两白银,今上索性开国库凑了两百万送往山东修建堤坝和救济流民。

  因为拨下去的银钱充足,山东的堤坝倒是维修的很快,流民也疏散到了各处,又到附近的郡县领了赈灾的物什。这场天灾半个月内便控制住了,三个月内流民也都全部安置妥当,倒是没有出现流民暴乱的现象。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不提。

  却说这贾府,虽然林如海让身边的长随去贾府跟贾政暗中提点了一句,但是贾政又如何凭已之力阻断贾母的决议。

  贾府还是热热闹闹的唱了一天的戏,贾府中的下人主子各个都像是遇到了天大的喜事一般,人人都是红光满面的。好在贾家那些御史们还看不上眼,贾家的锣鼓喧天却也没有被那些御史们参上一本。

  户部拨银款去山东的当日,肖府便又给林府替了一封信,去了也是肖凌薇亲自写的,依旧是请黛玉去肖府做客。

  黛玉想着皓玉这“受了风”也已经三天了,也不大严重,只是请大夫瞧瞧将养个两、三日便好的事情。若是拖得久了,贾府又去宫中请什么太医到林府来就不好了。

  这般想着,黛玉便打发人给贾母传了信,说皓玉已经好完全了,等再休养几日,便带着皓玉来府中亲自拜见贾母。

  虽然说是过几日,但是黛玉想着若是真的要去的话,却是要等到林如海的职位确定下来之后了。

  因为今上试探了一番,林如海回府之后前思后想,终究是觉得自己多了一丝希望。

  虽然林如海先前都是乐天知命的态度,但是黛玉知道他心中始终有一丝不甘心的。因此贾府那边便决定能拖多久便多久,尽量减少和那边的往来。

  第149章 转机

只是黛玉没料到,林如海的候旨传召便是足足等了三个多月。

  已经是六月二十三了,接连半个月没有下一滴雨,天气燥热的紧。黛玉怕热,况且北边冬日的冰存储充足,从六月初林家便开始在地窖中起冰用了。

  现如今她屋子的四个角落都堆着冰山,温度最高的午后,也是凉爽的很。

  这一日黛玉歇了午觉起来,便歪在榻上不想动弹。

  芷兰端了冰镇雪耳莲子汤进来,就见到春绯打着扇子,黛玉半眯着眼又快要睡着了的样子。

  她朝春绯努了努嘴,这才把雕花的红木托盘放在黛玉旁边的小几上。瓷器清脆的撞击声在寂静的屋子里响起来,黛玉却是立刻睁开了眼睛。

  “姑娘整日的窝在屋子里,人也只会越来越惫懒,要不然等日头落了,我陪着姑娘去园子里走走可好?”芷兰把雪耳莲子汤端了出来,放在黛玉的手边,“而且姑娘脾胃弱,即使现在正是暑热的时候,吃了太多冷的也只是一时舒坦,姑娘也该忌讳着些。”

  黛玉不在意的摇了摇头,示意春绯把甜汤端给她,便大口的喝了起来。

  “姑娘也该顾着自己些,可别真的病了。”说完芷兰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不吉利的话,连忙“呸”了几声,“瞧我这是说的什么话。”

  芷兰在唠叨的功夫,黛玉已经把一小碗甜汤下肚了。她拿过春绯递上来的帕子拭了拭嘴,倒是被芷兰的举动逗笑了。

  “好了,芷兰,我今日也只是贪凉多吃了一碗,你便这般啰嗦。”黛玉笑嗤了一句,又道,“我发现你从贾府回来之后,你倒是更加疑神疑鬼了。”

  这三个月里,贾府倒是时时打发人来请,黛玉却也不可能回回都去。就是前两个月去了两次,其余的两次都是以身子不适推掉了。而这个月正是暑期重的时候,贾家也不会这时候打发人来请。

  却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也就是两次没去,贾府里便传起来黛玉是个病秧子的话来。

  芷兰听在沁柳园守着的紫鹃说了这话,又暗地里听两个扫撒的婆子这样说,便急着要去跟贾府的人理论,最后还是被黛玉阻了。

  这样微妙的流言,若是没有贾家主子们的纵容,哪能就这样轻易的在下人之间传开了。芷兰想去找人理论,自然是找这流言的源头。连这源头都不知道,跟那些说三道四的婆子们理论,不单单是毫无用处,反而是自掉身价。

  就像原著中贾府的下人都说林妹妹小性子不饶人、尖酸刻薄等等,若是没有主子纵着,哪个下人敢这样说三道四的?林妹妹无法跟那些人计较,气急了也只能干掉泪。而现在,她是不屑跟那些人计较。

  她不靠着贾家,将来也不在贾家的屋檐下生活,贾家那些人嚼嘴皮子也不关她的事情,还不至于干预到她今后的状况。

  “说起这个来,我现在胸口都气的发疼,这些碎嘴的真是太让人讨厌了,若是在咱们府上,哪能容下这样说主子是非的奴才,统统撵了出去,不对,统统打死了事了。”芷兰听到黛玉的话,心中又生起了熊熊大火。

  黛玉便觑了她一眼:“你又何必为了这样的事情生气,你生气那些人便不会说了么?”

  “若是将来其他府上听说姑娘身子弱,可是会耽误不少事情,姑娘可是要想着僻清传闻啊。”芷兰一脸的恳切,连语气都带着几分急促,“姑娘的性子也太不担心了,我前几日想着可是都睡不好。”

  黛玉却突然之间笑出声来,连忙借着春绯的手又在榻上躺了下来:“我说芷兰,我才多大,你倒是想到哪里去了?况且过个两年母亲便会从南边回来了,她带着我去各个府中走一走,那些谣言便真的是谣言了。”

  芷兰想了想,却也只是点了点头,却依旧是愁眉不展的。

  “说起来老爷这事情未落下来,姑娘和皓哥儿倒是哪里也不能去了。”芷兰便叹了一口气,见春绯在收拾碗筷,便为黛玉打起扇子来,“前几日肖二姑娘又来了信,本来说姑娘不去她们府上,她便过来的。只是这天说热便热,肖姑娘恐怕也不爱出门了。”

  见黛玉还是半阖着眼睛昏昏欲睡的样子,芷兰又劝道:“虽然贾家的宝二爷咱们瞧不上眼,但是贾家的几个姑娘心性倒是还不错。终归是表姐妹,姑娘若是在家中无聊,也可以请她们到府中来聚聚。”

  芷兰原先便是贾敏的丫鬟,贾敏不管怎么说都是贾家的姑娘,芷兰虽然对贾家瞧不上眼,但是却也不希望贾敏左右为难。

  况且说起三春来,心性和才情确实都是很好的。贾家教养的儿子都成不了才,几个姑娘倒是自我成长的不错。

  有贾敏在中间,林家和贾家的关系还真是断不了。至少贾家若是抄家灭族 了,多少会拖累到林家。

  贾母是贾敏的生身之母,贾母不能不管;贾家是贾敏的娘家,贾敏也不能置身事外;至少就林如海而言,虽然他在政治上要和贾家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关系,但是却也是希望贾家昌盛下去的。

  这样说起来,贾家败落并不是黛玉想看到的事情。不光是因为不想贾家拖累到林家,而是她从看客变成了书中人,感情自然就比参观时更加复杂几分。至少书中的那些金钗们悲惨的下场并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不过若是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凭她一已之力,凭借着林家的力量却也是远远不够的。

  若是在自保和救人之间选择,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人性都是自私的,她力所能及的帮一帮也就罢了,若是她无力回天的,却也不会强求。

  “烦死了。”花斑这样想着不禁焦躁了起来。

  “姐姐可是在烦怎么向我交代吗?”黛玉不用抬头,便知道是皓玉进来了。

  “你可是越来越没规矩了,也不让外面的丫鬟通报一声,便这样大喇喇的进来了。”黛玉便轻斥了一句。

  皓玉却是不以为然的笑了一声:“我走的比较快罢了,她还没出声我便进来了。这是咱们林府,你可是我亲姐姐,谁还能说些什么不成?”

  黛玉正想说话,皓玉却抢道:“可别把我和那人相提并论,上回贾家那几个表姐来,我可是避得远远的,还硬是把表兄拉到我的院子里去了。”皓玉便摆了摆手,“话可扯远了,姐姐还是说说怎么向我交代吧?”

  “什么交代不交代,你跟岑先生念了几日书,说话可是越来越让人难琢磨了。”

  这岑先生是肖霖云引荐的一位先生,他也是两榜进士,虽然不是系出名门,但是文章写的极好。

  只是这个岑先生似乎得了后世所说的“临考综合征”,再次科举都是写不出一个字来,自然是名落孙山。后来他又苦读三年,终于还是勉强进了三甲。

  在京中等候补没补上,又有人聘他做先生,于是就这么过了十几年。中途也教过四个学生,却也只有三个中了。肖霖云遇到岑先生却也是赶巧,岑先生的上一个学生刚巧进了二甲,就等着候补出京外任了,肖霖云听说了,便跟林如海引荐了这位先生。

  林如海自然是跟岑先生谈论过的,却发现岑先生倒是个全才,这些年却也涉猎了不少书籍。让林如海满意的是,岑先生的文章确实写的极好,而且很对科举的路子。

  即使这岑先生似乎并不那么有名气,林如海却是毫不犹豫请了他。

  如今这岑先生已经到林家一月有余了,黛玉觉得唯一的坏处便是,自从皓玉跟着这岑先生读书,说话倒是越来越喜欢卖关子了。

  “姐姐前日里还说吃多了生冷的东西会坏了脾胃,每日也只准我正午时喝一点冰镇的汤水,可是姐姐明明中午已经喝过了,我刚刚还看见春绯端了剩下的冰镇的雪耳莲子汤。”

  皓玉说着便笑了出来,“姐姐教训人的时候是一套一套的,自己便可以不守自己定下来的规则,这可说不过去。”

  黛玉脸上顿时出现一丝窘迫,她看了看皓玉,呐呐道:“**后必定会遵守的。”说完她便急不可耐的转移了话题,“说起来,这一大清早都未曾见到父亲,厨房说连午膳都没传。”

  皓玉觑了黛玉一眼,却也不点破黛玉的心思,只是回道:“姐姐难道不知道么,父亲今日一大清早便进宫面圣了,现今还未回府。”

  这一下子倒是着实把黛玉惊住了,她瞪大眼睛看着皓玉,倒是有些不敢相信的样子:“你是说,是今上召见?”

  “自然。姐姐这个月都不出南苑,外面的事情便知道的少了。”说完皓玉也叹了一口气,“这三个月一点音讯也没有,父亲倒是越来越淡然,这突然之间召见,也不知道是什么事?”

  黛玉皱了皱眉,人已经从榻上坐了起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况且都已经等了三个月了,最坏的打算也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我倒觉得也不坏。”说完她便自顾自的笑了出来。

  (未完待续)

第150章 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