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敏传 第12章

作者:桥夕 标签: BG同人

“嬷嬷,这个物件极好,我很满意。”贾敏心情很好,她知道,虽然殿试在即,自己离京之日,林海可能会来相送的,到时候将这枚玉牌送上,只当贺他高中的贺礼了。她才将玉牌放进楠木匣子里,便听见外头的喧闹声,帘子已经掀开,

“姑娘的东西可都收拾好了?”周氏踏进屋里,亲热地执在贾敏的手坐在一起道。“这是林家遣来探姑娘的嬷嬷,同我在院子前遇到的,就一起过来了。”

贾敏心中是很不想同周氏虚与委蛇的,只看周氏这一番主人派头,她心中就忍不住的叹息。大嫂子和太太相比,确实太不够看了。转开目光,一看那嬷嬷,心中顿时一跳,这不是婆婆身边最为得力的婆子唐嬷嬷吗?忙起身避过只受了半礼,笑着让她也坐了,才道:“劳林伯母牵挂了,我并无大碍的。倒是听说林老爷身子骨不大好,还请多多保重身子。”

唐嬷嬷之前见过贾敏一面,印象并不太好,只以为这未来的大奶奶会越发的病弱,姚氏也担心娶了个病美人以后子嗣艰难。听说贾姑娘病了且要下江南,林家人不好上门,这才遣了自己带着诸多珍贵药材来探看的。此时见了心中却是暗自惊讶不已,只因这贾姑娘身量虽如弱柳扶风,但是一张俏脸却是白中含粉光华外露,大大的眼睛好似天上的星星褶褶生辉,端坐间姿态大方并不见病气。心中暗喜之时也嘀咕开,不是说病了吗?

贾敏待唐嬷嬷很客气,却也半点不让人觉得失了庄重,末了更是装出一副娇羞的样子问了林海两句,羞红双颊的样子让唐嬷嬷霎时就对贾敏生了几分亲近,回去在姚氏面前说了贾敏不少好话却是让贾敏也没有想到的。

“多谢姑娘关心了。大爷会试高中第二名,老爷心中欢喜身子也好了许多,大夫也说了没有大碍了。”唐嬷嬷只侧坐半个身子在椅子上,“我们太太很是挂念姑娘,现在看姑娘一切都好,她知道了心中也是欢喜的。听说姑娘要南下,这一路上可要多多保重。”

贾敏笑着应了,倒是周氏,对于贾敏对一个婆子这样客气暗暗奇怪。随即想到林家大爷会试的好成绩,顿时心有所悟,小姑子这是提前讨好夫家?!随即很不以为然地道:“我们姑娘最是孝顺,她啊闹着回金陵守孝,太太都拗不过她。所以让我们家二爷和姑娘一道回金陵,一路上自然是稳稳妥妥的。”

唐嬷嬷挑眼看了一眼贾家大奶奶,怎么和之前见时感觉不一样了?

“那就好,那就好。”唐嬷嬷笑着起身告辞,贾敏抢在周氏开口前起身,客气地挽留了几句,方才让钱嬷嬷送了出去。

“妹妹不必这样小心的,有我和你大哥哥在,便是林家也不敢薄待妹妹的。”周氏握着贾敏的手亲热地笑道。

贾敏却是睇了周氏一眼,意味深长地道:“大嫂子可听说过塞翁失马的故事?福祸相依,不到最后,谁知道是喜是悲呢?”她看着周氏脸上凝注的笑容,甩开手道:“妹妹这儿事儿还很多,也不多留嫂子了。待我从金陵回来,再去寻嫂子说话。”

周氏一怔,小姑子这话是什么意思?想问却见贾敏已经转身端茶送客了,早先的欢喜和得意不知不觉熄灭了大半,心中也忐忑起来,难道太太让二爷跟着一起去金陵是有其他的用意?

林家东澜斋中,林海放下手中的书卷,看了一眼墙边案上的自鸣钟,这才起身出了屋子往姚氏的正院去了,才到门口,便听见屋中欢声笑语的很是热闹。

“太太放心,我瞧见贾四姑娘的身子骨结实了许多,脸色红润。想来生病也是贾家寻的借口。我看待她孝期一满啊,就能嫁进咱们家乐。”这是汤嬷嬷的声音。

“嬷嬷你说的可是真了,要真这样就好啦。海儿不但能金榜题名还能娶来贤妻,咱们林家以后定能子孙成群的。”姚氏的话语中满是期待。

“大概也是贾四姑娘身体好了,她才想着回金陵吧。江南是个好地方,等她回来了一定养得白白胖胖的……”

林海听着唐嬷嬷的话,脑子里想象着白白胖胖的贾敏的样子,俊脸上的笑容更深了,白白胖胖的贾姑娘倒也很可爱呢!

三月初一,贾政贾敏兄妹俩从水路南下,贾家人相送离开之后,林海才出现,看着载着贾家兄妹的大船起锚缓缓驶远。

“敢问这位是林家大爷么?”钱强眨着大眼行到林海跟前,得到确认后,才将自个母亲叮嘱了半天的楠木盒子奉上。

林海打开盒子,看着其中蟾宫折桂的白玉雕牌,目光顿时染上热意化为灼然。

第22章将启(一)

一路顺风顺水,大船不过二十余天已经入了淮扬地界,贾敏虽在扬州居住多年,但是此番路过心中也是欢喜的。只是因着守孝的名义南下,倒是不好借口下船赏玩一番的。心中正在遗憾,便见首夏并着芳草和伺候贾政的华儿一道进来了:“见过姑娘,船家要在扬州码头停留两个时辰补给,二爷说姑娘也坐了多天的船,让我来问问姑娘可想上岸歇息片刻?”

贾敏自是明白贾政的心思,他自己想去见识一番阳春三月扬州的美景,却不好说出口,只能拿自己这个妹子做借口了。贾敏看了一眼几个丫头眼中亮闪闪的光芒,当即一笑,便对着华儿道:“你先替我谢过二哥的关心,再者告诉二哥哥,就说我收拾一番再下船折腾一番,也不能歇息多长功夫,我便不下船了。只是这些丫头婆子们初来江南,是否可放她们下船去码头逛片刻?”

华儿忙笑了去了。贾敏看了华儿一眼,难怪王氏只能遣了她一个丫头跟在贾政身边,这幅只能称之为清秀的容貌比之明媚的王氏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加上性子看着也敦厚,难怪王氏最后挑中的大丫头是她了。不过,事情若真是这般容易计算,也就没有意思了呢。贾敏瞟了一边做老实状的紫芙,笑着让首夏和芳草替自己收拾妥当了,方才开口道:“你们都去外头逛逛吧,这扬州的繁华并不亚于京城呢。”

几个小丫头随着芳草高兴地结伴去了,唯有首夏以及紫芙还留在贾敏身边伺候着。

“紫芙,你离开了我那里有几个月了,你对二爷可还有什么想法?”贾敏给了首夏一个眼色,等首夏走到门边,才看着紫芙道。

紫芙闻言啪地跪在贾敏面前一脸木然地道:“我不过是个丫头,之前是我没认清自个的身份,如今明白了,晓得从前是我痴心妄想了。

贾敏微微一笑道:“既然想清楚了,何必跪着呢?你是个聪明的人,当知道一些规矩的,我身边的丫头,是决计不能做哥哥们身边伺候的人。当然了,若是你一直痴心不改,也不是没有法子的。待我出门子之时,不是所有的丫头都跟着我去林家的。”

紫芙脸上顿时露出惊喜的神色来,张大口看着贾敏半天瞬间又担心这是贾敏佯装的话好知道自己的心思,脸色又白了。

“我说的是真的,你不必害怕。你若是真的打定主意的话,我自是可以成全你的。而且还能帮帮你,你要知道我那个二哥一直以圣人之言为重,他是绝对不会纳妹妹身边的丫头的。”贾敏虽然知道紫芙多半没有改变心思,但是看她这样的,心里还是涌起一阵失望来。

紫芙暗想事已至此,也只能赌一把了,若是姑娘说的是真的,姑娘孝期将满便会出门子,也不过一年多的事儿,当即开口道:“多谢姑娘成全。”

“你也不必谢我,我答应成全你也不是没有条件的。”贾敏嘴角一勾,目光盈盈地看着紫芙。

紫芙脑中的狂喜顿时化为阵阵波涛缓缓地平定下来,姑娘的条件会是什么?自己不过是个丫头,便是真的心愿得成,也不过是个姨娘,有什么是姑娘看得上眼的?答应了她又何妨呢?当即应诺道:“姑娘放心,便是没有姑娘这番话,只要是姑娘吩咐的,我一定尽力去办。”

“那就好,至于做什么,等时候到了,我自然会告诉你。至于现在吗,你那心思就收起来,好生做个总理针线活的丫头就是了。”贾敏说完便让紫芙去了丫头的船舱房里,转头看向首夏道:“你是想学她呢还在为她可惜?”

首夏吓得不轻,忙道:“姑娘放心,我才不会学紫芙这般没脸皮的,生出这等龌龊心思来呢。”顿了片刻后她才红着脸小声道:“我只愿伺候姑娘,以后再被配个得意的人做正头娘子去。”

贾敏心中欢喜,赞赏地看了她一眼道;“你能这样想是极好的,我必定让你心愿达成的。”贾敏说完这话,心中觉得自己离了京城就放松了,这都许了达成两个人的心愿呢。

说笑后贾敏去了床榻上躺着,脑子中却想着金陵贾家的族人,就算是守孝,这些族人还是避不开要见的。贾家共二十房,八房住在京城,住在金陵的则有十二房,虽然已经出了五服,但是依旧聚族而居,对外宣称是荣宁两府的族人。这其中,和祖父母同一辈尚有两人,自己要称他们为叔祖的。虽是长辈,亲缘也远了,只客气些便是了,若是端着长辈的架子,再另说了。

想到金陵的族人,贾敏自然想起了史、王、薛三家在金陵的族人来,史家共十八房,有八房住在金陵;王家共十二房,也有十房住在金陵;至于薛家,则八房全部住在金陵。而且,薛家的大奶奶,是才嫁进去的王二姑娘王惠言。按照道理,自己守孝虽然不便外出,她也会上门探望一二的。薛家可是算得上如今四家里在金陵最为有势的了。恩,自己还漏了与四家关系极为近的甄家,这才算得上是金陵地界的土皇帝了。

甄家的太太可是和太太交情极好的,或者也会见面?贾敏想了一会,才缓缓睡着了。待醒来之时,小丫头们都已经回来了,正在外头叽叽喳喳地说过不停。贾敏听得也觉得热闹,唤了丫头进来服侍梳洗后,也一起玩笑了起来。

又走了大半日时光,大船已经泊在了金陵城外江边的码头上了。贾敏扶着丫头们的手下了船,还没有进轿子了,竟有一婆子并两个小丫头突然过来,恭敬地对着她行了礼才道:“婆子是薛家人,我们大爷大奶奶今日往扬州去,方才瞧见了船头上贵府的旗子,又瞧见贵家上下这等不一般得做派,猜着定是贵人来了。这才遣了我过来请安,姑娘可是贾家的四姑娘?”

贾敏倒是真没想到会在码头上碰见薛家人,二哥如今和薛家大爷是连襟,碰到了自然要互相见见的。当即扶着丫头婆子上前见礼去了。

薛诚十八、九岁年纪,长身如玉,眼神清亮,嘴角眉梢说话之时都带着微笑。同贾政站在一起时倒是更像名门世家的公子。贾敏只行礼时偷看了一眼,便对着已经是薛大奶奶的王惠言福了福:“见到薛大奶奶,之前听说奶奶出门子时十里红妆不知羡煞了多少人,我因为重孝不能去恭贺,还请见谅。”倒真似是闺中好友的样子。

薛王氏嫁进薛家几个月里,却已经不是在王家那个容易挑起脾气的二姑娘了,只见她梳着流云髻,发髻上插金带银,说话间翡翠滴水步摇轻晃,身上穿着大红描金色的的蝴蝶穿花对襟衿上裳,衣襟处更是用金线绣着蔷薇花,下身是件同色的八福裙,脚上的秀鞋上更是缀着一颗明珠。从头到脚的都在昭示着薛家的富贵繁华。

“贾妹妹真是太客气了。我还在想着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京城的姑娘们,想不到你竟来了金陵。不知道你们兄妹是暂住了还是长住?我和我家大爷要去扬州一个月,不知道能不能聚一聚。”薛王氏拉着贾敏的手道,她现在最想让人知道她嫁得好,过得好,尤其是在一向眼高于顶的贾敏的面上表现出来。

贾敏自是猜到她的用意,当即也不点破,微笑道:“我和二哥哥来金陵并非暂住,而是要一直孝期满了在回京城。我最则不好出门做客,但是若是姐姐来探我,我自是高兴的。”

薛王氏很是高兴,看着贾敏也顺眼颇多,又说了几句话,这才随着薛诚上了薛家的大船。

“哎,想不到薛妹夫是这般人品,真是可惜可叹他是长子要继承家业,不然读书进科场,必定有一番作为的。”贾政骑着马,对着轿子里的贾敏叹道。

贾敏一笑,二哥哥倒是会看人,只是薛家合族聚居金陵,薛诚这一房要把持住家主的地位,势必不能安心下场读书的。再说了,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么一份大的家财,薛诚也是凡夫俗子一个,如何不想握在手中呢?听说这薛大爷并无同母的亲弟,只有一个庶弟。他岂会甘心放弃偌大的家业给庶弟而自己去读书拼前程?

当今的律法是官员一律不许经商,薛诚选择家业其实也是能理解的。毕竟三年一次的科考,读书再用功,能不能高中是未可知的,但是做当家人能得到的东西却是明摆在眼前的。

“哥哥这般看重薛大爷,以后倒是可以常常来往结交的。”贾敏深知贾政感叹归感叹,他骨子里文人的那些个酸腐性子半点不少,最是看不起商者。让他和薛诚亲近,他肯定是不会做的。

“我们回金陵是为父守孝的,如何能够肆意拜访人呢?再说看薛兄弟那样子,也是极忙的人,恐没工夫多见我的。”贾政忙正色道。

贾敏眼中微微露出一丝讽意,二哥哥最是看不起赚钱的人,却是个最会花钱的主儿呢。想到十几年后贾府中养着的一大群啥都不会的清客,她的嘴角不可自制地抽了下,大哥啊大哥,你真是又软又没用,二哥这般的行事,你还是老神在在的玩自己的,我到底是该嘲笑你傻不知道抓住这明显的把柄,还是该夸你会忍呢?她却不知道,贾政同意来金陵守孝,是已经被史氏说动了和贾赦相争的心思,只是面上却半点也不露罢了。

贾家兄妹一行的车马轿子缓缓地行向荣宁二街的祖宅时,在扬帆北上的大船之上的薛诚和薛王氏两人却在说着贾家兄妹突然南下金陵的事儿。

“奶奶,这贾家人一开始守孝就没有在金陵里,为何贾家兄妹俩会这个时候过来呢?大姨那里可有书信来提及了只言片语?”薛诚敲着小几问道。

薛王氏摇了摇头道:“姐姐的书信是上个月来的,并不曾说起姐夫和贾四姑娘要来金陵的事儿。等姐姐下次来心应该会说说的。”她心中却在偷笑,姐姐嫁了贾家这等勋贵人家又怎么样?还不及自己一进了薛家就能当家理事呢。

薛诚想到曾听说过的荣府老宅的说话,随即一笑,暗想到是可以借由这件事情看看自己这个连襟,贾家的二爷到底值不值得结交。

荣府祖宅前,贾政正一脸铁青地看着紧闭的大门,贾敏坐在轿子里也等得有些心慌,便软下腰靠在轿栏上,暗自猜测看管祖宅的人迟迟不来开门的原因。

等听到一阵喧哗的脚步声近前时,她微微掀开轿帘一看,但见托付看管祖宅的管事张富正和一眉清目秀的男子相互扶持着过来,两人都是醉醺醺的,他们后头跟着的人也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这些人虽然醉了,却还是发现了贾政一行人,当前的张富醉眼朦胧地走到贾政的马跟前指着他大骂道:“哪,哪来的,混账?竟然敢,敢在荣,荣荣国府的门前——这般嚣张?还,还还快点滚?”

贾敏见贾政的脸色更不好了,当即冷笑一声,放下了轿帘。这个张富是太太陪房的儿子,他的娘更是贾政的奶娘。这事儿,二哥会怎么做?贾敏眸子亮晶晶的,很是期待。

第23章将启(二)

贾政一阵为难,于家事他是半点不通的,但是却知道眼前的张富不好处置,他也算是自己的奶兄弟了。但是不处置他自己在祖宅如何还能抬得起头来?沉思了片刻,他终是相处了主意,扭头看向轿子道:“妹妹,你在家里曾经随着太太理过家事的,你说这等奴才该如何处置?”

贾敏听罢先是一惊,随即冷笑一声,二哥可真会想法子,什么兄妹情深?这个时候不见看出来了吗?推出自己来得罪张富,亏他想的出来?不过,这种得罪人的事情做下了也是立威,她一个国公家嫡出的小姐岂会怕一个奴才?

“钱嬷嬷,去端盆水来泼醒张管事,他这样子还真是丢荣国府的脸!”贾敏再轿子中冷冷地道。

轿边的钱嬷嬷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但是早在被史氏派给了贾敏没多久她便打定主意跟着新主子了。当即也不再犹豫,招呼两个壮实的婆子去了,也不知她们是从哪里端来了两盆水,很快地回来了,对着还坐在贾政马前地上叫骂的张富以及另外那个男子泼了过去。

“你们,你们当真是大胆!可知道小爷是谁?小爷是荣宁两府的堂亲,贾家的珙大爷!你们,你们还站着干什么?还不快将这一行人给小爷我赶走?”贾珙被冷水泼醒了,抹着脸上的水,指着张富的两个跟班叫嚣道。

同样被泼醒了的张富终于看清了马上的人,当即吓了一跳,就在地上改坐为跪,谄笑道:“怎么是二爷来了?小的醉糊涂了,刚才说的都是糊涂话,还请二爷莫要见怪。我老娘一直念叨着二爷您和哥儿呢。”

贾政想到了奶娘,也不好在门前街上怒叱奴才,当即冷哼道:“还不快去开门?”

后头跟着的贾珙这才知道贾政的身份,当即从仰头的公鸡变为小意奉承的哈巴狗了,瞧见了后头的轿子,只当是贾政的某个侍妾,见轿子直抬向后院,忙谄媚道:“奶奶这是往哪个院子里去?照我说,主院最近的最好的便是玉燕院了,奶奶不如住在那里去……”

贾敏听得那一口一个奶奶的,当即恼了,啐了一口厉声道:“钱嬷嬷,去找跟着我们来管事的林春,就说这个贾珙对我这个姑母不敬,以后不许他进门了。”

贾珙傻眼了,看着壮实的钱嬷嬷冷笑才惊醒,再看已经入了内宅的一行人,当即作揖告饶起来。钱嬷嬷理也不理,使人去请林春来,她则冷笑看着贾珙道:“亏得还是位爷呢,这么没有眼力,连已故国公爷的嫡四姑娘,大爷二爷嫡亲的妹子都敢这般折辱。幸好我们姑娘心善,不和你计较。你若是识趣,也不用等林管事来赶人了,自个就该滚出荣国府去!”

贾珙这才知道轿子里的人是贾家的嫡姑娘贾敏,额头上顿时沁出了一层冷汗,当即也不争辩了,灰溜溜地走了。

贾敏并没有因为贾政将自己退出来的事儿生气,并不是她不气,而是她已经完全对哥哥们不抱期望了。贾家列祖列宗是造了什么孽才有了这样的后人?

她选择住的院子在花园的西侧,隔着正院有些距离,但是立着家里祠堂却是近的,只要穿过了花园,绕过了一道长廊,出了角门,便是小小的家祠。她决定每日来这里祭拜一般父亲,大概是对日后将要行的事有些愧疚吧,才回了老宅她让丫头婆子们自管收拾行李,她就带了钱嬷嬷去小祠堂。

“姑娘,我今日已经给老爷上了一次香了,您还是明天再来吧。免得黑灯瞎火的惊了姑娘。”照看祠堂的陈嬷嬷和孔嬷嬷装着恭敬,只是斜着的双眼中却明显没降贾敏放在眼中。

“难道两位嬷嬷以为你们能代替我么?”贾敏凉凉地扔下一句,便无视两个嬷嬷,径直推开了祠堂的大门进去了。两个嬷嬷一惊想拦着,钱嬷嬷快人一步,冷笑扫过两个没有眼色的婆子,当真是不知好歹,也不看看自个的身份!

“姑娘给老爷上香,你们做奴才的也敢阻拦?”钱嬷嬷瞪了两人道。

两个婆子不过是在金陵祖宅呆久了,头上没主子多年,满宅子里最大的就是张默默和张管事了,但那也是和自己一样的奴才不是?被钱嬷嬷这样一喝,才忆起主仆之别来,只得尴尬地站着,才扯着钱嬷嬷东扯西拉起来。

贾敏扫过一排贾家祖宗的灵位,最后落在了先世袭荣国公代善公之位。举起袖子轻轻拭去上面的灰尘,从一边从初了长香点燃拜了拜后,才轻声道:“老爷,女儿不孝,以后恐怕不能孝顺太太,友爱兄弟了。女儿这样做虽有私心,但也是为了我贾氏一族好。”

贾敏心中静默片刻,又对着牌位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出了门,屋檐下的灯笼已经燃起,夜空中星子闪烁,贾敏看也不看那两个婆子,带着钱嬷嬷快步地离开了,留下两个人忐忑害怕不已。

“二哥哥,看守祠堂的婆子太不尽心了。这是老爷灵位上的灰尘。其他先祖的牌位也一样。这样心中没有主家的人,明日都打发了吧。”贾敏举袖给贾政看,径直说着她的决定。

林春偷偷看了一眼贾政,见他没有反对,这才低头应诺了,心中暗道自个婆娘果然没猜错,有姑娘在,这祖宅子是不得安宁了。

贾政对之前推出贾敏的事儿有一点愧疚,所以虽然不喜欢贾敏说话的强硬,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想着张富的事儿,最终还是决定给自己奶娘一个面子,便道:“张富方才给我磕了半天的头,他也说了喝酒是偶尔为之,这次便轻罚一下警告他一番就是了,想来他以后不会再犯了。”

贾敏早就知道会这样,直道:“哥哥拿主意就好了。”

兄妹俩都沉默下来,片刻后便各自回房了,半点也不看不出从前的亲密来。

“张材,你说姑娘是不是还在怨我?我也是没法子啊!”贾政感叹道。

小厮张材:“……,姑娘是您的同胞妹子,怎么会怨您呢?”

“但愿吧!”贾政拂了下衣袖,想着自己来金陵的消息传出去后,将会上门的亲朋故旧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而另一头,带着嬷嬷丫头回院子的贾敏早已经不将贾政看在眼中了,“嬷嬷,今日是殿试放榜的日子呢。”贾敏喃喃道。

“林姑爷一定会金榜题名的。只是可惜看不到他打马游街的英姿啦。”钱嬷嬷笑眯眯地道。

贾敏想到满城将会议新科的状元、榜眼及探花,当即也是一笑,只是想到十日后将去世的林老爷,又叹了一口气。

之后一连数日里,得知贾家兄妹回金陵的亲朋世交之家纷纷遣了人来看望。而在林海高中探花的消息传来后,即便他们兄妹俩在孝期不宜出门为名,也有人上门拜访。其中最让贾敏惊讶的是林海母族姚家人的上门。

“说起来,也是我们的失礼,但是事情误会重重,我们家也是没法子了。”姚三太太有些拘谨地道,她身上的衣衫料子虽也不错,但是和她头上的钗环一样都有了些年头了。

贾敏轻轻一笑:“三太太可是太看重我了,按礼我也算是你晚辈,若是能帮忙得我自然义不容辞的。”

“其实这事儿,起因是和我那堂嫂,姚二太太有关。”姚三太太咬牙说了出来。

贾敏端茶杯的手一顿,姚二太太,林海嫡亲的舅母,还有那个曾在林家寄住的姚表妹?她当然记得她们,前世之时,婆婆临终前还交代林海要好生照顾她们,那个时候自己还误会林海想纳了表妹,还和林海大吵了好几次。甩开回忆,她看向姚三太太道:“虽则我人微言轻,但也愿闻其详的。”

京城,林府偏院里,姚二太太目光灼热地拉着女儿姚颖云道:“我没说错吧,你表哥中了探花对不对?你想法子去寻你姑母,告诉她,我不是疯子,我说的都是真的,快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