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长子 第156章

作者:因果定律 标签: 清穿 天之骄子 BG同人

  加上各种内忧外患,康熙的“名为守城, 实同开创”是实至名归, “祖有功而宗有德”也是实情, 所以是祖、还是宗, 包括是不是“圣祖”, 在胤禔这都不是要紧问题。

  根据《谥法解》, 敬宾厚礼、穷理尽性、博施济众、极深研几、扬善赋简, 都可以称为圣。如北宋的高滔滔, 就谥“宣仁圣烈皇太后”。辽代更直接, 有个辽圣宗耶律隆绪。

  所以这字不管是作为长谥的一员,还是配合庙号来用,甚至是活人用来做尊(徽)号, 都很正常。武则天不就给自己上尊号“圣母神皇帝”,总之和一切美好的字眼一样, 使劲用就对了。

  胤禔没有对圣祖俩字有什么意见,曹魏、西晋都是三祖, 这也不是问题。但是, 他不是另一个位面的雍正, 需要拼命加强承继的合法性,在很多问题上用力过猛。

  所以他有别的想法, 然而具体该叫什么, 这就不是小问题了。子为父上尊谥, 这是重要的政治仪式。新皇帝心中叹气,其实可以给康熙用的庙号不多了, 若是称祖,太祖高皇帝、世祖章皇帝,唯一还能用的就是高祖……

  说道这个,按理来说,作为真·名义上一统天下的顺治可以叫世祖,而高皇帝的追封完全可以称高祖,到时候文皇帝称太祖,如今康熙正好庙号太宗,多完美!

  “皇上,臣有话说。”礼部尚书王掞开口了,得到允许之后,他说道:“自古圣赞德,祖赞功,帝王功业隆盛,援引经书前例,以祖有功而称祖。臣以为,唯圣字,可赞大行皇帝之德;唯祖号,可彰大行皇帝之功!”

  胤禔还在想,老三开口了:“皇上,圣祖亦非独创,宋朝也有个圣祖,宋真宗封赵玄朗……”

  从神话走入人间么,胤禔道:“你们觉得如何?”

  果然,胤禛倒是觉得很好:“臣弟以为王尚书所言有理,唯此二字,可赞大行皇帝功德!”

  胤祉却有些反对意见,胤祺虽然半懂不懂,但他也觉得不好。

  老五的看法很朴素:“臣弟于此并不很懂,但臣弟知道,皇考一生躬行勤俭,还在畅春园辟地种植,希望推广稻种。这圣祖二字有些……”浮夸,“大行皇帝未必欣赏。”

  “……也有道理。”胤禔换了个姿势坐着,想了一会问道:“前朝永乐皇帝,原本庙号太宗,后来怎么变成了成祖?还有本朝追封,是什么时候来着?”

  李光地就道:“回禀皇上,前朝嘉靖时,因为大礼议修改了前朝几位皇帝的庙号。而本朝是顺治五年追封先祖,分别追封了肇祖、兴祖、景祖。”

  “这样啊。”胤禔就道:“本朝在关外时,礼仪不甚完备,当时为高皇帝、文皇帝上尊庙号,多少有些可斟酌之处。不比后来为章皇帝定庙号,以承命不迁、景物四方、贻庥奕叶而定为世祖。”

  承命不迁,是继承了祖先的遗志而不动摇;景物四方,表示皇帝泽被四方;贻庥奕叶,表示可以庇佑子孙后代,造福后人。

  从这个角度尊顺治为世祖,从功绩、希求、概括总结的角度,就非常合理。

  话说到这份上,在场心思活络的人都明白了,合着这位嗣皇帝不是对圣祖不满意,而是对关外二位先帝的庙号都不满意,他都想改!

  “臣等会同礼部马上参议,尽快给皇上回禀。”还是李光地,这老爷子今晚可谓是积极向新老板靠拢,唯恐自己成为一朝天子一朝臣里的那个臣。

  “皇上,臣弟以为还有两件大事要办。其一是皇上的年号,其二是避天子讳……”胤祉今天也使劲表现:“臣弟等,是否该避讳辈分字。”

  避讳辈分字,就是将胤某修改成X某。胤禔这时候倒是没犹豫:“这就不必了,朕与诸弟之名,皇考所赐。皇考在世时避天子名讳,无非缺笔、讳读而已。”

  “朕以为如此甚好,无论官民常说子胤之语,难道让他们不说了?何必。”胤禔道:“避讳这事,胤字不必避讳,禔字嘛,缺末笔也就是了。”

  “皇上仁德宽厚,是社稷百姓之福!”

  看,永远也不缺捧哏凑趣的人,胤禔抬眼一看,居然是一直敬陪末座的老八。哦呦,他这是转性了?胤禔饶有兴致的打量老八,然后一排宗室王大臣跪下跟着复述,唱了一遍赞歌。

  “至于年号,亦由大学士们与礼部参详,择优给朕瞧也就是了。”

  胤禔这两天折腾下来,实在是觉得有点累,“还有件事,皇考子嗣众多,自十七阿哥以下的弟妹年纪还小,多看顾他们些。还有年幼的皇孙们,皇考一向喜欢子孙康健,别让他们哀恸过甚,伤了身子。”

  众人谢恩行礼,从倚庐退了出去,只留下胤禔在原地坐着,打算趁机睡一会,明儿还有的折腾。结果眼睛刚闭上没一会,成德和弘晗、沈瞭、杨玠一起来了。

  “出什么事儿了!”胤禔吓了一跳,以为有什么紧急事件。

  成德道:“回禀皇上,并无大事,只是有几件事,议政大臣该向皇上禀告。”

  他说的很简略,包括外地督抚大员要入京吊丧、包括外藩蒙古、朝鲜、越南等一起服丧,鸿胪寺、礼部等需要应酬他们,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废太子一家。

  “废太子虽然在郑家庄,可得寿、弘晰、弘晋三皇孙还在宫里,这会跟着皇孙们在一起守灵。”成德提醒道:“这群孩子,和废太子夫妇,皇上要有个明确的处置。让不让他们夫妻出来给大行皇帝尽孝道行礼,该用什么名义,最好现在就定下。”

  “今日事情纷乱,若是明日没有说法,保不齐什么流言传出来。”

  胤禔就问弘晗:“得寿说什么了吗?”

  “回汗阿玛话,没有。”弘晗肃容道:“早前弘晰想和儿子说什么,但得寿把他拉走了。儿子想,正如议政大臣所言,或许他就是想提一提二叔的事。”

  胤禔揉着脸,醒醒神才道:“这也是人之常情。胤礽的事,这样罢,表哥亲自去传旨,只许胤礽出来给皇考行礼。至于其他事,朕亲自和他谈。”

  这会的嗣皇帝胡子拉碴,因为截发成服的缘故,这会头发也乱糟糟。胤禔照镜子,觉得自己现在的形象就像是飞机头,两鬓剃了,但是头顶完全没梳好,整个发型堪称爆炸。

  谁让我发量惊人呢,头发多总比头发少要好看吧,胤禔压压自己的头发,看着杨玠和沈瞭,问道:“你们俩有什么事儿?”

  “李光地大学士叫我们来禀告皇上,”沈瞭道:“他们初初议定,想将高皇帝庙号改为高祖,尊谥为武,太宗改为太祖,尊谥不变,世祖不变,而后为大行皇帝上尊庙号为太宗仁皇帝。”

  “恭请皇上圣断,之后臣等回复,大学士并礼部就正式行文了。”

  “好,尽快罢。”

  等成德和沈瞭,杨玠都走了,胤禔揽着弘晗肩膀问道:“等出孝之后,你是喜欢杨玠继续做你的师傅,还是想让沈瞭接着教你?”

  “沈师傅、杨师傅都好,但他们都是翰林,汗阿玛,儿子能不能有个经过实务的师傅,哪怕是礼部都好。”弘晗道:“汗玛法大丧,儿子发现读礼记还不如看着他们办事懂得多。”

  “好,到时候阿玛调几个外官回来,挑学问好的给你。”胤禔从吃没吃晚饭开始,把衣食住行挨个问了一遍,又告诉弘晗:“你额娘带着你姐姐,弟妹现在宁寿宫和延禧宫两边跑,你得空也可以去瞧瞧。”

  “儿子知道了,汗阿玛也保重身体。儿子方才在外头,看见八叔一个人站着,好像和九叔说了什么,后来九叔被五叔拉走了。”

  “知道了,没事,你去罢。”把儿子哄走了,胤禔想着胤禩的举动,不在意的一笑,闭眼睛就睡着了。老八呀……大概是觉得情况不妙,打算自救了。盯紧他,他掀不起大风浪。

  胤礽在郑家庄还不知道康熙已经驾崩了,郑家庄隔绝外界消息,何况天子大丧的消息,目前只在皇城宫城,直到当天中午才公开到了京城。

  而晚间时候,郑家庄负责看守的侍卫、护军,内务府官员等等才换上了丧服。

  但这一切,胤礽都不知道,他现在生活也就是在院子里转圈,等到太阳落山,就在屋子里读书,然后睡觉。这天傍晚,外头的天都黑了,胤礽正打算早早躺下,就听外头传来开门的动静……

  “成容若?”胤礽有些惊讶,成德怎么来了,而后就看到了成德腰间的白带子和头上摘去冠缨的顶戴,他脸上的血色一瞬间褪了下去,面色苍白的吓人:“出什么事了?你说话呀!”

  “奉旨,传二阿哥胤礽入宫,为大行皇帝行礼!”

  胤礽的身体不受控的抖了一下,当时他心中就一个念头:我的阿玛额娘,都不在了。

第235章 :嗣皇帝那些事(下)

  康熙去世的时候是凌晨, 于是当即小殓,大殓礼也在当天办了。这也表示一切正常,什么事都没耽误,胤禔又按照惯例宣布丧礼期间内, 朱批改蓝批。

  丧礼进展顺利, 一切都在嗣皇帝控制当中, 这让胤禔还是颇感放心的。等过几天外地督抚都到了, 还有事情要忙。至于眼下, 只有即将到来的某个人, 需要嗣皇帝格外费些心思。

  胤礽抵达宫城的时候已近午夜, 在场的只有近枝宗室诸王, 在京蒙古外藩王公、台吉、额驸, 和外国贡使已经暂且退出宫城。依照惯例,在大丧前三天,他们都要跟随嗣皇帝在灵前举茶、上食, 奠酒行礼,

  京中其他文武候补官员、进士、举人贡士乃至于小吏僧道, 都要在顺天府聚集三天,早晚举哀行礼, 聊表对皇帝大行的哀思。

  成德带着胤礽从神武门入宫, 避开了可能撞见人的西华门、东华门, 按照胤禔之前的命令,暂且将胤礽放在了钦安殿, 等太监传话之后, 才带着胤礽进入了乾清宫地界。

  靠近隆宗门那会, 就能隐约听到哭声了,白日里都哭了一整天, 这会在夜晚的寒风中,呜咽声带着点嘶哑,倒是有了些催人泪下的气氛。胤礽的腿软了,是太监和侍卫架着他进入了乾清宫范畴。

  很多人都瞧见了这位废太子,然后下意识的扭头去看站在倚庐前,略带悲戚、但面色平静的嗣皇帝,这位爷这么大度的吗?当天就把人接来了。

  得寿和弘晰、弘晋兄弟和年纪过了十岁的皇孙们在一块,年纪更小的近枝皇孙们已经被带走了,他们年纪大些的,如弘晴、弘晖、和嗣君的皇子:弘晗、弘昱、弘昸、申午都在皇孙们守灵的棚子里。里头有火盆,棚子外头搭着素色皮毛毡子,四面透不进风,到也不冷。

  最小的申午被弘晗揽在身边,弘晗还问他:“饿不饿?大哥要不要再给你预备素点心用些?”原本他都让冬冬带着申午回去,可是俩孩子又被他们额娘打发回来了。跟着回来的还有苏日格身边的太监。

  “大格格叫奴才给大阿哥带句话,娘娘说了,这是大行皇帝丧礼,皇阿哥们最好都在。”因为赵顽跟在准皇后身边,也得帮着支应一应庶务,苏日格就把她的人派来。

  如今直王府的皇孙们,就不只是“近枝宗室”,而变成了真真正正的龙子凤孙、天潢贵胄,许多人都或明或暗的看着他们。弘晗马上明白了额娘的用意,除非是真正的奶娃娃,否则这会儿他们兄弟几个最好都守在这。

  他照看三个弟弟的功夫,就听外头传来一阵唏嘘声,就是那种大家看见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瞬间发出的那种声音。

  弘晗外头看着身边的太监,守忠会意,一溜小跑出去,不到半柱香就蹭蹭跑了回来。守忠努力压着嗓子:“小爷,废、废太子来了!”

  ……连得寿兄弟都愣住了,他们原想,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这位皇帝伯父在二十七日之后,送汗玛法暂奉安殿的时候,或者下葬的时候可能允许阿玛去磕头,不想今天就把人带来了!

  年纪最小的弘晋看着长兄得寿,似乎有话想问,弘晰拉了他一下,弘晋就抿紧了嘴。他今年刚刚十三岁,半大不小的年纪,上头两个哥哥,下头弟妹年纪还小。

  过去弘晋也是个不知世事的太平公子,可自从他阿妈被废之后,一家人的境遇可以说是从天上到地下。短短一年多的功夫,从毓庆宫自在的生活,变成了拘禁毓庆宫,后来搬到了咸安宫,之后又被送到了郑家庄……

  如果弘晋年纪更大,他会倾向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劝慰父母和自己。如果他更小一点,他会很快将这些事忘记,甚至根本不会知道,原来自己的阿玛还做过太子。

  但在他这个年纪,家中一团乱的时候,两个哥哥被留在宫里,而自己一起跟着圈禁,还成为了年纪最大要照顾别人的那个人。弘晋在这个角色中适应的非常不好,直到大行皇帝下旨叫他跟着出来读书,困扰他的那些情绪才稍稍减轻了。

  大行皇帝毕竟是亲祖父,但皇帝换成了伯父,那就不一样了……和两个哥哥不同,弘晋并不担心阿玛,他担心的是,自己会不会再次被赶出宫,回到那个地方继续被圈起来。

  他不想过那样的日子。

  这群皇子皇侄们想什么且不说,他们竖起耳朵听的时候,外头的哭声都隐隐停下了。几个孩子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没忍住好奇,凑到了皇孙们守灵棚子的边上,悄悄往外看。

  胤礽看见梓宫的那一刻,整个人软倒在地上,旁人都没法扶起他。嗣皇帝看着胤礽挣扎着爬到大行皇帝棺椁旁边连连磕头,但他只看了一眼就将目光移开了。

  嗣皇帝看向了那些哭声渐消之人,这些人的反应才是他着重观察的目标,很多人都在看胤礽,如曾经做过东宫赞善的礼部尚书王掞这会看着胤礽拭泪。这位废太子出现那一刻,就像一颗深水炸弹扔了下来,炸出了很多人的本能反应。

  到底是做了那么多年的太子,嗣皇帝又看回了胤礽,这位二爷没有嚎啕大哭,也不说话,就那么哭的要背过气了。

  做人真难,做嗣皇帝尤其难,胤禔陷入了两难,他要不要和胤礽学学,然后好叫大臣来劝谏他“求皇上千万不要哀毁过甚……”

  真是大行皇帝最心爱的儿子啊,胤禔如此想着,示意站在他身后的富尔祜伦和胤祺上去扶一把。老三以下,除了老十七这样的小阿哥最初哭的惨兮兮,其他人都没有胤礽哭的伤心。

  胤禔心中哀叹,理论上他应该跟着一起哭,但是他真的一滴眼泪也没有了。白天举哀他哭的够够的,这会只好叹口气,示意俩个弟弟把胤礽送到他这。

  到倚庐这边,皇孙们就看不见了,得寿将两个弟弟拉回来,他扭头看着弘晗那边众星捧月,总有太监过来给这位大阿哥报信。可犹豫再三,他还是没去问。

  俩人在一起读书也有几年,弘晗的为人他也清楚,若是真有什么他不会一点风都不透。可现在问,必然是没有结果,何况他们同窗几年的情分,最好用在关键时候。

  还在现场的人,一边哼哼呀呀,一边忍不住扭头往倚庐那边瞧。就连听闻康熙皇帝去世,赶来致以哀悼的传教士,也被带的扭头看过去。

  巴多明神父忍不住低声说道:“亲王,不,我是说新任皇帝陛下,同从前的太子殿下长的并不像。”

  “他们是异母兄弟,当然会如此。”洪国翰在胸口画了个十字,“陛下的去世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在此之前他还让我们撰写介绍法兰西的书籍,结果现在却……”

  “我们的传教事业,以后就要看这位陛下的了。”白晋说道:“去年大行皇帝还令我们二位测绘长城,想来他们也该回来了,这项工作不知道新君会不会继续下去。”

  “他们”指的是后期来到京城的神父雷孝思、杜德美,还有费隐等人,现在还在长城一线,在护军保护下进行野外测绘。

  胤禔和胤礽的确长得不太像,在他们年纪还小的时候,都是白白净净的孩子,那会还不明显。后来随着年纪增加,俩人的相貌开始各自变化,总的来说,胤禔长得像母家人、胤礽也像母家人。

  而父系基因在他们身上的影响,大概在一些五官细微处,仔细打量,还是能在他们的脸上找到一部分相似之处。

  现在这从来经历迥异,性格南辕北辙的兄弟俩坐在一起,各自都是别有一番风味。胤礽过来的时候原想跪下,胤禔将他扶起,俩人对坐倚庐中,成德亲自带着侍卫在十五步之外,将倚庐围住。

  胤禔不说话,胤礽也不好开口,何况此刻他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就这么沉默着,胤禔忽然开口问道:“孩子们都还好吧?听说你那新得了个姑娘?”

  “……多谢皇上垂询,孩子们都还好。”胤礽慢慢舒口气,心中多少升起一点期待。

  “那就好。皇考去世之前,还问过你那边的情况。”

  胤禔的目光直接看向胤礽,目光无遮无拦:“朕打算日后三服以内的宗室子弟还是在宫中读书,而且不只是阿哥们,格格们也要入宫进学。等大行皇帝丧礼结束,虽然宗室二十七个月禁婚娶,但不耽误孩子们读书。孩子们年纪还小,最初两年可以晚来早走,但可以让你家里的侄儿们住在宫里。”

  胤礽嘴角狠狠地抽搐两下,这是让他把五岁以上的孩子都送进宫来,这……

  “你有什么话,可以现在说。这里只有你我,不管什么话,法不传六耳。”

  “得寿已经成婚了,住在宫里不合适罢。”胤礽想了一下,事情已成定局,但还有可争取的余地:“可否请皇上允许他隔数日归家。”让孩子们每隔些日子回家,恐怕不行。

  胤禔有些意外:“当然可以。朕原本就打算令孩子们读书五日,休沐两日。只是郑家庄不比其他王府,让孩子们每日来回跑也太辛苦了。”

  “如此,弟感谢兄长之恩。”胤礽松了口气,起码从态度上,对方并不想为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