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长子 第160章

作者:因果定律 标签: 清穿 天之骄子 BG同人

  “如今时变、事亦变,儿子觉着关于前朝等事,已经不是本朝格外担忧的问题了。”弘晗继续道:“那样提防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对于弘晗来说,自打他出生,所闻所见都是本朝欣欣向荣,都是父祖的赫赫战功。他对前朝、本朝这种纠葛看的很淡,而且因为熙朝,康熙对于旗兵和绿营的态度是,哪个好用用哪个。

  在他最常听说关于父亲打仗的故事里,汉军和满洲、蒙古,总不可能在战场上闹分裂,反而是诸如当年乌兰布通之战,满洲八旗内部不干正事的故事听了不少。

  “朝中有人反对呢?”胤禔笑问道:“如果有人说,你的看法在动摇国朝根基,你又要怎么说?”

  弘晗顿了一下,骑在马上想了一会才道:“儿子和姐妹、兄弟都在读书,当初汗玛法考教,除了满语、蒙语,更多的是在考教四书五经,历代史书、典籍。若是这么说,要如何才算不会动摇国朝根基呢?儿子的意思也不是要本朝全盘照搬前朝,前朝那种骗廷杖扬名的事情显然不能学,择优弃劣也就是了。”

  胤禔很满意,以弘晗的年纪和环境,能做出一个相对清醒的判断,并将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据的说出来,这就能让他学着独当一面了。

  缺少专业知识不要紧,这个可以学,但本人一定要有独立意识,要明白决定必须是自己独立做出,其他人的意见都是参考内容。

  “朝中现在有人反对,你打算怎么办?”胤禔提了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弘晗被问住了,胤禔笑道:“你回去好好想想。”

  父子俩带着侍卫打马回京,刚进宫就看见赵顽等在神武门里头,看见他们父子就迎了过来:“奴才主子请安!给大阿哥请安。”

  “主子娘娘打发奴才过来等着主子回来,四阿哥病了,主子娘娘把四阿哥带回了养心殿,正照顾他呢。”

  胤禔一惊:“弘曜病了?什么病,什么时候,怎么没出宫告诉朕呢!”

  皇帝带着皇子自然可以直接宫内纵马,从神武门直入养心殿,胤禔才一脚踏入养心殿,马上就喊话:“申午怎么了!”

  苏日格扶着道琴从内室出来,胤禔赶紧示意女儿扶着皇后坐下,又低下声问道:“咱儿子怎么了?”

  “风寒。”道琴叹口气:“一眼没照顾到,让他一个人住在阿哥所,身边的嬷嬷、太监也是废物!”

  “额娘息怒,别气坏了身子。”弘晗在旁道:“也怪儿子没照顾好弟弟。”

  “是女儿的错,弘曜的骑射刚开始学,女儿看着他练习的,却没发现。”

  “好了,都要你们亲自看着弟弟,要外头的奴才做什么。”胤禔说道:“你们每日也要读书,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友爱都是对的,但也不要什么责任都往身上揽。”

  “汗阿玛教训的是。”俩人齐齐回话,听的胤禔牙酸。

  胤禔这才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小四平时身体健壮,好好的怎么就风寒了。”

  弘曜虚岁才六岁,过去在府里,他这个岁数才将将预备从主院搬出去和哥哥们一起住。结果今年年初,他阿玛成了皇帝,他也就跟着入宫了。而按照宫里的习惯,他这个年纪的皇阿哥,是得带着嬷嬷、太监单独住在阿哥所的。

  他上头的哥哥姐姐们,和他年龄差都大,就算是三阿哥弘昸也有九岁了,一个是幼童、一个已经是半大少年,所以这孩子有点孤独。

  等到入宫之后,首先面对的就是丧礼,那会这孩子就有点累着了。等到恢复正常之后,胤禔将各家到了读书年纪的侄子都给弄到了宫里,弘曜就开始高兴自己有人陪着玩,也就把身体上那点不舒服抛诸脑后,直到他的身体终于撑不下去。

  他还不想耽误上课,于是宫里照顾孩子的不二法门:净饿,就出现了。

  合着元起皇帝的四阿哥,是被饿的更病,真是叫人万万没想到。

  这会连胤禔都哭笑不得,这除了伺候的奴才不尽心之外,只能说医疗观念还是跟不上。他简直想撸起袖子给太医们上一课,生病饮食这件事,究竟是吃菜肉,还是吃流食,吃多少,你们也该多上心!

  另外,孩子一下病成这样,累着了是一方面,宫里读书起的比鸡早,吃的还要受限制,岁数小还不能多吃肉,这么养孩子简直是扯淡!

  凡事讲究个适可而止,宫里反而愈发极端了,胤禔叉着腰:“把太医院医正,梁九功、魏珠都叫过来,朕有话交代!”

  元起皇帝的医疗观念,从他很年轻那会大把大把的砸银子培训旗下仆妇,让她们学习相对先进的妇产科知识就知道了。所以,现在对于孩子健康问题也是一样,皇帝下令太医院仔细去查验两代皇子的身体状态,孩子究竟怎么吃、怎么睡会更健康,就算这会不能更深入研究,你们也能做个统计。

  总之胤禔为了孩子只能做到这些了,凭心而论,他现在真的没多少时间放在孩子身上。晚些时候,他还对道琴说:“过去亲自带着苏日格、弘晗他们长大,等到弘曜,他明明是小儿子,却有些顾不上他了。”

  “别想那么多。”道琴也不纯粹是安慰他,她笑道:“过去先皇怎么待你的。我觉得你待孩子们,总比先皇待你更细致……”更真情实感一些。

  哪怕胤禔更喜欢苏日格,因为弘晗是长子格外对他关注,但他对其他孩子也没有无视。遇到事情的时候,也完全没想过处置不公,去偏袒或者苛责哪一个。

  “弘曜就先留在养心殿。”胤禔捏捏媳妇的手:“养好身体再回阿哥所,等忙过这一段,我看着把他们读书的时间也改一改。不管怎么样,至少要让他们几个孩子隔三差五能一起吃饭。”

  没等弘曜睡醒,胤禔就又离开了养心殿,乾清宫里,该来的人都来了,对于朱慈炤一家的处置,也到了最后决定的时候。

第242章 :元起元年的第一件大事(下)

  乾清宫御前会议, 情况总的来说还好,大多数人都觉得,现在还要张牙舞爪未免难看了些。但还有人抱着能处理,最好把这帮麻烦精处理掉的念头。

  简王就是其中翘楚。

  雅尔江阿也不想和皇上对着干, 但作为铁帽子宗王, 他有自己的看法。贸然的留下这么一帮人, 真的是好事儿?

  反正这天来参加御前会议的都是宗室亲贵, 他干脆直言道:“臣的意思是, 若留下他们, 下头旗人会不会别有想法。”他也只能说到这一步, 没法更深的表达那种担心了。

  简王很光棍, 但他没想到皇上比他更光棍, 胤禔抛出了两个问题:“先帝时三藩起兵,察哈尔反叛,先帝怎么打的察哈尔?底下旗人能将国语推广至全国吗?朕乐得出钱让他们离京教学。”

  雅尔江阿好歹也算读过书的文化人, 歪诗也颇能诌两句,察哈尔是怎么打的, 他也听父辈提过。而关于推广国语,就算雅尔江阿疯了, 他也不敢夸这等海口。自古以来, 就连官话都不能说全国统一, 何况满语。

  再说如今京旗的人都在京里舒服待着,就给钱让他们回到关内, 他们都不肯, 遑论去南边:又热、又潮, 那不是送命!

  “你们都没意见了?既然没意见,那就想想, 关于这家人,朝廷该如何安置。议议罢!”

  对于前朝的处理办法,历史上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曹丕对献帝刘协,在禅位后封刘协为山阳公。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刘协诸子的下场,可也没有明确说他们都死了;

  隋朝末帝杨侑被李渊封为国公,幽居长安,武德二年去世,时年十五岁。俩位兄长,一为王世充所杀,一为宇文化及所杀。

  又或者赵匡胤对柴荣后人,该封爵倒是也封爵,还高喊要礼敬。可最后柴氏嫡系几乎都是年少夭折、英年早逝,倒也是奇了怪了;

  要么就是元朝对南宋末代皇帝之一的宋恭帝,封其为瀛国公,送到西藏出家。最后瀛国公在五十四岁病逝;

  而小明王韩林儿,是在朱元璋派人接他去应天的时候,在船上意外落水而死。

  综合来看,对于前朝后人、或者是碍眼的傀儡君王,就算想要弄死他,一般也会待遇照给,然后挑个好日子送他上路,其中内情不足为外人道。

  张牙舞爪要杀人,显然不符合常见的政治规则。对于体面人来说,公诸于世的白刃相向并不可取,要体体面面将事情办好。贵人的手上最好不要染血。

  如果现在还要杀这一家子,就得说他们不是朱家子孙,而是假冒,还造反。问题这就得重新搞材料,实在是太麻烦了。横竖随着朝廷立国日久,关于前朝诸事最终也得有个说法。

  现在杀了他们,难道将来脱裤子放屁,费二遍事的再去找个人说是前朝后人?

  图啥!

  这么一谈,乾清宫里顿时一片和谐,仔细想想留下这一家子,对于朝廷来说才算是利益最大化。到时候不管哪个人以前朝皇室名义造反,朝廷都能老神在在的表示:那都是假的。

  雅尔江阿琢磨着,甚至连那家人究竟是不是崇祯后人,都不那么重要了。横竖意思足够就行。

  “简王,你为宗令,先说说罢。”

  “回禀皇上,臣以为,”雅尔江阿皱眉说道:“承恩公是封皇后家,承恩当然不妥。但皇上仁德,这份恩德一定要体现在封号里……不若,延恩公如何?”

  “延恩侯也够了罢。”胤祺犹犹豫豫道:“郑克塽已死,他那个公爵也无人承继,何必封个公爵出来。”

  “臣觉得简王说的很对。”胤禛难得和简王达成一致:“既然要封,朝廷也不差一份公爵俸禄,干脆做事做到底,封其为公爵。山东衍圣公还是公爵呢,也不过就是曲阜一乡宦罢了。”

  胤祉看弟弟们都说话了,自然不甘落后,他马上道:“皇上,臣以为,不止封其为公爵,还可以允许他们为前朝祭祀官。当年了,要在礼部的协助之下进行祭祀,不能让他们随意离京。”

  提到祭祀离京,譬如祭祀朱元璋,得去南京。这就又牵涉到关于他们的身份定位,要不要编入旗籍,如果要,那么将他们放在哪一旗,理论上自然是上三旗天子自领好一些。

  但是将他们放入旗籍,会不会有不好的效果,毕竟前朝皇室从来有市场,关于婚配联姻等,也都是敏感问题。聊起这个,胤祉摸着自己两撇小胡子,出了个主意:“不知他家是否有适龄儿女,也可与宗室互相联姻,天长日久,自然消弭恩怨。何况,京城又不是本朝破的,那明明是李闯破的!崇祯更不是死于本朝之手,要怪也得怪李自成嘛!”

  胤禔不说话,放任下头这帮人大开脑洞、畅所欲言,听他们从延恩公开始一直说到了史书将来会如何记载。核心议题就是,如果想要撇清自己,就要找个人来顶缸。

  李闯王风评被害只在今朝。

  在他们看来,本朝和前朝如果要建立合理的承继关系,就必须找个反派出来。张献忠不够格,南明不提也罢,自然是险些稳定局势的李自成最合适。

  胤禔看过万斯同的明史初稿,其中对李自成也是描写的也是一言难尽,横竖明亡原因内部分配背黑锅,崇祯、阉党、东林、李自成等人都有份,唯独复社干干净净。

  这样不行啊,明史这个初稿,还得在武英殿放着。反正不着急,还得慢慢修。

  “好,就这么定了。”胤禔最后宣布:“封朱慈焕为延恩公,许他和之后历任延恩公为前朝诸帝祭祀,但要向朝廷请旨,由礼部承办。朱慈焕已过古稀之年,许他长子朱和岐、长孙朱怡钊代他入朝谢恩。”

  “至于旗籍的问题,朕决定了,延恩公长房作为祭祀官,不必放在旗下。长房之外,将他们列入正白旗,由朕亲领。”胤禔道:“去宣旨的时候记得说一句,他家的婚事,不可自行决定,朕会为他家未婚的孩子指婚。”

  等众人都退出去,被胤禔带过来的苏日格和弘晗从东暖阁走了出来,俩孩子听的两眼冒金星。他们以为让前朝后人设祭祀官,不过是父亲一句话的事,结果今天真是上了一课。

  作为皇帝,或者说想让别人跟着自己走,光靠权力是不行的。譬如简王那样根基深厚的铁帽子,应是用辈分、年纪、权力压制他,并不是最好的手段。

  “想办什么事,最好让人心服,如果实在没法调和,那就让他口服就行了。”胤禔笑着告诉两个孩子,毫不避讳:“要么让人服你,要么让人怕你。你们俩是我最年长的孩子,将来总归要独自去做些事情,要记住,服和怕,便如福与祸一样,是相依的,懂么?”

  弘晗也就罢了,苏日格还以为阿玛说的是将来自己出嫁,也要管理旗地什么的。她却没想到,上头的这位老父亲,能为她打算到什么地步。

  胤禔带着俩孩子回到养心殿的时候,弘曜已经醒过来了,这会躺在床上奶声奶气的和额娘撒娇。听见外头传来迎候请安的动静,才乖乖的安生下来。

  “申午好些没有?”胤禔大步走进来,笑问道:“哟,咱们四阿哥看着好多了。用膳了?”他问的是弘曜的奶娘。

  奶娘战战兢兢的一一汇报,说四阿哥用了些米汤垫肚子,晚些时候打算用鸡粥。

  胤禔颔首,出去将外头跪着,负责伺候四阿哥的人都叫进来,道:“阿哥们都住在阿哥所,公主们在公主所,他们每日要读书练武、骑射火器都要学。皇后又有孕,不好太劳累。让你们跟在阿哥身边,不是叫你们闭着眼睛乱做主!”

  “若是再有下次,你们也不必来见朕,自己了结自己得了。”

  “奴才们遵旨!”

  一帮人擦着冷汗出去了,里头这位万岁爷嘴上说不严惩,实际上跟着四阿哥的太监还是被罚了,只不过这会还算是大行皇帝孝期,没有要他们的命罢了。

  等到傍晚时分,弘昱带着弘昸,又奉命去公主所把乌日娜也找上,兄妹三人一起来了养心殿。自从康熙驾崩,这还是他们全家头回一起用饭。

  胤禔也没有那么教条,动辄“食不言、寝不语”,他关注着老婆孩子,动辄让人给他们夹菜,也没有问孩子们的功课。吃饭就好好吃,说话就说些闲话,关键问题饭后再说。

  “朕打算封了延恩公之后,就奉太皇太后、皇太后去畅春园。”胤禔捧着茶道:“还有春明园,我打算把它和畅春园连起来。到时候等你生了孩子,孩子满月再回宫,免得宫中狭小,住着不舒服。”

  胤禔很不喜欢紫禁城这个地主大院的布局,总觉得太憋屈了,热孝已过,他必须得带着全家老小去园子上,正好也可趁着这个机会,将宫里要紧地方的人都换一换。

  特别是内务府,他并不打算将苏鲁放在内务府,但是内务府必须有自己人。苏鲁的哥哥博敦,可以顶上去将水搅浑,胤禔并不打算动内务府大臣。他着眼的是内务府一堆司官郎中和盘踞在内务府多少年的内务府世家。

  胤禔打算在二到三年的时间里对内务府进行一些改革,有道是三年无改父道,这说的是国事。而内务府乃是皇室家奴,虽然这帮人也会添乱,但胤禔打算玩点更高端的东西,让这帮人在不自觉的时候,就被彻底踢出局。

  “妈妈、额娘和孩子们自然要去。”道琴微微蹙眉:“太妃们呢?先帝庶妃还有三个有身孕的,太医来报说怀相都还好。算算月份,入秋之后陆续也要瓜熟蒂落。”

  “让太医留下。”胤禔打发孩子们早点休息,被允许留在养心殿的弘曜也被带下去睡觉了。只留下他们夫妇,胤禔就道:“而且正好,到时候我一直陪着你,宫里留给她们。城里留给那些人,给他们点空间让他们折腾。我还打算让佟家、钮祜禄家那几个出来办差。”

  道琴也不是傻子,这会明白了丈夫的意思,要想抓谁的把柄,并不是一直看着他,管着他,什么都不让他干。而是要让他干活,让他动起来,人一动起来才会有破绽。

  这个博弈就像下棋,想一辈子不输棋吗?

  这很简单,一辈子不下棋就行了。

  所以,想要赢、想要得到一些东西,面对皇帝抛下的诱饵,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控制自己不去伸手。

  “不会、不会闹出什么不好吗?”皇后有些担心,毕竟登基不久,这会若是有人挑衅,是不是对皇帝的威信也是伤害。

  胤禔笑着摇头:“九门提督是那日松,丰台大营是佟蔺,恩绰、巴特、萨宾图我打算都分别令他们掌管火器营、善扑营,或者编入御前侍卫。过段时间鄂尔泰、索伦图也要回来了,来年还要开恩科。这些事情会让他们的眼光拉过来,出其不意方算奇兵。”

  元起元年六月,经过准备,皇帝胤禔封前朝崇祯帝唯一在世的儿子朱慈炤为一等公。作为民公里最高的爵位,在王爵不授异姓的情况下,这个爵位恰到好处。

  朱慈炤的长子、长孙来谢恩的时候,胤禔正好将他们封为世子、世孙,也算是帮朝野内外安安心:朕是真的封爵了,该有的都会有,你们别瞎想!

  至此,元起年间的王士元案,以封了一个公爵,给前朝找了个祭祀官宣告终结。

  大学士和南书房、礼部刚刚松了口气,就听说他们新皇帝召见了西洋教士和太医院医正,他居然准备允许他们进行尸体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