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完成你的执念 第647章

作者:淇泮 标签: 快穿 无限流 BG同人

  这时,埋首古籍几个月的李仁交上了他整理出来的圣人注解。都是前人对圣人言的种种解释,他把他们汇集起来,编成册,里头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各有千秋,读完让人受益匪浅。

  这本注解轰动了文人圈,因为不总结不知道,这么一总结,当今所谓的礼教竟然是近百年才出现的说法,之前近千年,先贤们从没这么理解过!

  顿时种种争议喷薄而出,大家忘记了什么寡妇改嫁,都忙着去争辩到底哪个说法才是对的。

  皇帝和柳洺相视而笑,半个月后,朝廷颁布了鼓励寡妇改嫁的政令,而且越是教养好的寡妇,越鼓励改嫁,朝廷会给予一定的补贴,为了避免逼寡妇改嫁这种事情发生,还对补贴的发放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

  李仁因为这本书,升职为翰林院院士。

  这本注解出来的第二日,柳洺就拿着它去给大皇子讲课。

  “柳先生,这书里说的与我从前学的不一样。”大皇子指着其中的内容提出意见。

  “你觉得谁说的有道理?”柳洺不解释,反问。

  大皇子皱起了小小的眉头,十分为难:“其他先生教的都一样,就您不一样。”他其实还是稍微更喜欢柳洺一点啦,但是柳洺拿出来的东西不对劲这是事实。

  柳洺指着其中一处给他看:“你看,这是不是其他先生教的?”

  “……对,可是下边的说法却和它截然相反啊?那我该学哪一个?”

  “下边的注解是另一位先贤写下的。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圣人言也是如此。以前先生们只教你一种注解,这本书包含了所有,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写上去。”

  “我自己写?”大皇子瞪大了眼,“我写的要是不对呢?”

  “现在不对是因为你见识还不够多,什么水平写什么样的见解这没什么对错可分。这和你御下一样,同样一件事,你身边的小太监对你用不同的方式禀报,你的判断就可能不一样。至于为什么一句话可以有这么多说法,一是因为看的人不同,自然思想理解不同;二是注解人的目的不同,自然偏重就不同。”

  “我不懂。”大皇子眨眨眼。

  柳洺没有不耐烦,反而坐下来给他细细讲:“这点引申开来有对上、对下两个方向。对上,臣曾听闻一个故事,说某位将士在外打仗,十仗十输,他愧疚忐忑,上报朝廷时本想写‘屡战屡败’,幕僚见之劝其修改为‘屡败屡战’,同样叙述一件客观之事,‘屡战屡败’突出这个将领无能,‘屡败屡战’却突出这位将领百折不挠,皇帝看了此奏报果然没有过分怪责。”

  “可是他还是打败仗了啊……”大皇子喃喃。

  “是啊,败仗已经是事实,可是皇帝远在京城,不同的叙述却能让皇帝有不同的感受,而这直接影响这位大臣的仕途。你设身处地代入皇帝的视角,你觉得自己能分辨这细微差别吗?”

  大皇子摇头,眼里带着惊叹,仿佛才知道,原来还能这么搞?

  “其二是对下,比如天气越来越热,你上课越发坐不住,想要吃冰想要去阴凉处玩蛐蛐,尤其想要那只据说很厉害的大将军。”

  “先生……”大皇子涨红了脸,自己偷偷想的东西,怎么都被先生知道了!

  柳洺一笑:“臣只是打个比方,大皇子不必在意。你想要这些东西,但又怕先生和皇上惩罚,于是只能私底下与小太监念叨几句,还可能吩咐小太监:‘找个办法把大将军买回来!’主子有吩咐,奴才当然要去办。那怎么办这件差事呢?甲太监拿足了钱财偷偷托人出宫,用重金把大将军买了回来;而乙太监觉得这钱完全可以留给自己,他仗着自己是大皇子贴身内侍的身份去吩咐底下的小太监,威逼利诱让他们把宫外的大将军弄回来。第二日,这两人都能完成任务,殿下,您觉得谁办得好?”

  “自然是甲太监。”大皇子毫不犹豫地说。

  “那你能分辨你的内侍帮你买蛐蛐等宫外的玩意儿时,是通过什么办法吗?”

  大皇子狐疑地看向自己的内侍,那小太监吓得立刻跪下:“柳大人、大皇子,奴才都是用钱买的!绝对没有仗势欺人!”

  大皇子回过头,憋屈地说:“我分辨不出来。”

  柳洺说:“那你说这句话时,有想过让乙太监这么去做吗?”

  “自然不会,我都给了银子了当然是让他去买!”

  “你瞧,”柳洺点点书页,“你一声吩咐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出来这许多事端,那这些圣人言,历经千百年,又能被人曲解利用多少次,生出多少事?所以,大皇子,辨是非,辨的就是这些魑魅魍魉,前人注解得对不对、下面的人禀报时有没有遮掩真相、自己下达的命令有没有被好好执行……这些根结都在一处,用你自己的智慧和心去辨别,而不是人云亦云,被别人引导着往前。”

  大皇子若有所思。

  这节课柳洺没有讲更多,只让大皇子细读这本注解,回去写一篇相关的文章。

  大皇子这一天满脑子都是柳洺说的那些话举的那些例子,等他回过神,想要让太监把大将军买回来时,却看到贴身内侍苦着脸说:“皇上发现您偷偷派人出宫买东西了,把奴才的老乡都换了岗,以后再也买不了了……”

  大皇子大惊,突然想起课堂上自己和柳洺对话时已经不打自招!

  啊啊啊!阴险的柳洺!气死他了!

  坑了大皇子一把的柳洺心情很好,与皇帝交流了一下最近户部发生的事情,皇帝言语中提起再过一年,户部尚书就要乞老退下了。

  只要她稳住,或者再加把力,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就是她的,在她将近而立之年。

  升官之事心中有数便好了,毕竟还有一年。柳洺成功改了律法,又开始琢磨起怎么影响礼教规矩了。毕竟律法在礼教面前实在没太大威力,这个政令下去,就跟裹小脚一样,该逼着女人守节的还会继续。

  回家时张蔚恒不在,她在书房把自己脑中一闪而过的想法都记录下来,打算一个一个细细完善筛选,到时候叫上李仁赵焱以及其他师兄弟,一起看看怎么操作。

  正做着,张蔚恒来了。

  “今日你倒是比我早。”他满头大汗,进来拿起她的水杯就把里头的水喝得见了底。

  她又给他倒上一杯,拿起扇子在边上给他扇着:“你忙什么去了?”

  张蔚恒有些烦闷地叹了一口气:“江南养蚕的多,我想开个纺织丝绸的铺子,铺子容易开,但是养蚕的人家不好找,尤其是会缫丝纺织的人家。”

  “听说南方家家户户的女子都会做这个啊。”柳洺说。

  张蔚恒摇摇头:“会做不行,得质量一致才算合格,那边好的女工都被老牌子商家垄断了。”

  柳洺奇怪:“怎么突然想做这个行业了,你之前不都是直接进货成品丝绸锦缎?”

  张蔚恒说:“正是因为从前做这个才发现问题很大,上游的利润太大了,而且我们这种定期要给宫里供货的,没有自己掌控的货源,很容易被人掐住脖子坐地起价。”

  柳洺了然:“是遇到坐地起价的人了?”

  张蔚恒点点头,脸上浮起一点无奈和恼怒:“我就不信我做不起来,大不了,我把家家户户的女人招过来磨合几个月,我就不信,我办不成这个纺织铺!”

  柳洺脑中灵光一闪,一把抓住张蔚恒的手。"

第733章 我真的弱不禁风42

  张蔚恒的话提醒了柳洺,想要解放女性,外力干预是一个措施,提高女性经济地位也是一个有力措施。婚姻是经济行为,普遍来说,夫妻双方谁挣钱能力强,谁就有话语权。

  张蔚恒看着柳洺闪亮亮的眼睛有些反应不过来:“我说了什么?”

  柳洺大笑:“你说了一个好主意!”

  “我怎么不知道?”他笑说,不过也没继续贫嘴,而是问,“我召集女工开纺织铺让你有想法了?”

  柳洺点头:“不错!我觉得你可以这么搞,先开个中小型的铺子,要是合适,以后就开个大厂,把女工召集起来,让她们去你的厂里上班,对了,你还可以找找民间的能人异士,看能不能改进现在的织布机,如果织布机可以改良成谁都能轻易上手,一上手就能织出各种各样的布匹,那你就真的发了!”

  张蔚恒眼睛一亮,但是对于织布机他有些不太确定:“会有这么神奇的织布机?”

  柳洺却很有信心:“过去的人也想象不到织布可以用机器啊!”当今的织布机比最原始的纯手工改良了很多,但是大半还是需要人工操作,所以柳洺让张蔚恒去找人继续改良,没有珍机,至少也要降低对操作的要求。

  “你想做什么?”张蔚恒不傻,当然看出了柳洺另有所图。

  “我想让越来越多的女人走出家门去工作、挣钱。”柳洺微笑着说。

  张蔚恒微微睁大了眼,随即了然,脸上露出了笑容:“开铺子也好厂子也好,没有你说的改良织布机,又只召普通的女工,其实很难赚钱;想要改良织布机也耗财耗时间,但是你想做这事,”他伸出手帮她抚开掉落的碎发,“我支持你,回头我就让人着手办起来。”

  柳洺微微动容,握住他的手:“不要着急,也不用为了我几句话就不惜成本,如果不能让你盈利,就只靠你一人开一个铺子只是杯水车薪,按照你身为商人的原则去处理这件事便可。”

  张蔚恒笑:“我懂,我又不是什么大善人,绝不会做白掏钱的傻事,你的意思我也明白了,南方与北方不同,女子的确有很多工作的机会,你等着看,这事十分可为。”

  两人又细细讨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把南方能做的生意都过了一遍,找到好几处商机。几日后,张蔚恒开始着手执行。

  生意场上的事柳洺关注很少,她只给张蔚恒出出主意,提供几个启发人的新点子,主要精力全都花在朝堂上。

  她和人口数据杠上了。

  盘查了二十年户籍资料后,今年她建议户部尚书进行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普查的数据十分细致,一个人从生到死、家族成员全都要重新调查并登记。在全面性的人口普查中,她又细分了几个内容,其中一个便是生育调查。

  有人不明白,鼓励寡妇改嫁的政令都如柳洺所愿下发了,她又搞这个什么生育调查干什么?几个月后,觉得柳洺做事虚浮形式化的人又被她震撼了一下。

  她上次提过,一个母亲的素养可能会决定后代能否成材,这一次,她整理出一份真实的数据——东南西北四个省份的生育统计。在这份数据里,大家发现,男女十来岁成婚生子,生下的孩子大多体弱早夭,而且母子双亡的惨剧概率也很高;安全性最高的是女子二十来岁,生下的孩子健康成才比例极大;而养育孩子方面,明理有学识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才学品性优秀的孩子;其中最显眼的一组数据是,四个省份里,庶子成才的比例远低于嫡子,庶子超越父辈成就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

  本朝的礼教不仅在女子身上体现极深,在嫡庶有别上也一样。嫡子嫡女的地位不可动摇,谁要宠妾灭妻宠庶出虐待嫡出,当官的乌纱不保,普通人全族败坏名声。这导致庶出的孩子并不会得到足够精心的教养,然后男人不停让后院生孩子,实际生下来的大半只能充个人数。

  私底下,柳洺和皇帝算了一笔账——一个官员养一个小妾要花多少钱。算完账,皇帝想到朝中那些官员一个个妻妾成群,有的可能快赶上他的后宫,顿时觉得这些人全都是肥肠流油的大贪官!

  不贪,凭借那点俸禄他们怎么养这么多小妾孩子?

  不过,皇帝也有些好奇:“嫡出的孩子真的比庶出的聪明?”他不是嫡出,不过先皇后也没有生孩子。

  柳洺笑:“在民间,对大部分人来说,正妻必然是一个男子能娶到的最佳人选,而小妾多是贫寒人家甚至是丫环出身,前者至少行事眼界都足够,对子女言传身教,加上后天教育时,家族大多将更多的资源倾向嫡子。”她顿了顿,说,“臣私下觉得,这些男子将大量精力花在只知道花钱的小妾身上实在是个愚蠢的行为,生下的后代无甚大用,浪费精力与钱财。”

  皇帝一囧,心想,柳爱卿啊,你虽然是男人,可你这情况恐怕没法体会咱们男人真正的快乐,这些人爱钻小妾房,哪里是像你想的,一心去繁衍后代的,人家很可能单纯就只是为了享受。

  柳洺看着皇帝,哪里猜不出他的眼神,心想,皇上您是这样吗?喜欢那些小妃子?享受?

  皇帝不知怎么,被柳洺看得有些尴尬,想到自己最近召了好几次小贵人、才人,再想到柳洺那句“生下的后代无甚大用”,突然面皮有些发烧。

  咳咳,晚上去看看皇后吧,顺便把大皇子那个臭小子叫过来查查功课。

  柳洺统计的数据第一次让满朝文武都觉得有趣新奇,有家里后代还没有定性的、家中有女儿要出嫁的、儿子到了年纪要娶妻的,都想来问问,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而且大费周章在古代纯人工计算的环境里搞这么复杂的统计,为的就是——鼓励女子向学!

  隔日,柳洺就针对这些数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八条建言,其中一条就是鼓励女子与男子一样学习读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未来的子女言传身教。

  事关子孙后代,想反对的人犹豫了一下,世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这个大数据明显显示,识字明理的女子更能教养出优秀的孩子……信还是不信呢?

  反正这些官员的妻子们全都信了,毕竟这些结论在身边都是有实实在在的例子。一时之间,京城要给子女相看亲事的人家,越发注重嫡庶和孩子母亲的学识品行。当娘的不甚聪明,据说会遗传给孩子;高门庶子和低门嫡子,那还是选门第稍微低一点的嫡子吧,至少人家生母正经大家闺秀;年纪太小生子容易夭折?两个孩子的亲事要不再晚一年?

  依旧顽固不化的人还是有,但是大多人都动摇了,再说这些观念也是近代才有的,如柳洺所说,古时候的先贤哪有这些规矩,但他们名垂青史当今几人能比肩?

  一个户部侍郎天天琢磨生孩子养孩子,起初有人笑她,等真的成果出来后,一群人都被她带进了生育大坑,满脑子都想着“这个竟然是这样的?”“原来这么做对子孙不利?”

  皇帝头有点痛,柳洺自己不能生,却净琢磨这生孩子的事,虽然知道孩子是这片江山的未来,本朝凝滞不前的人口是个大问题,但是每天在朝堂上不是争执女人该不该改嫁、读书,就是争执孩子怎么养,皇帝觉得头很大,好像重新回到了后宫一群女人之间。

  柳洺体贴地说:“陛下何不让翰林院组织开辟一个‘国学馆’,让大家去国学馆争辩自己的观点。正好,翰林院那本注解最近也有许多激辩,正好可以定期定话题讨论一番,真理越辩越明。”

  皇帝眼睛一亮,这个好!这群叽叽喳喳的文人不用再来烦朕!

  于是,国学馆真的开了,里头专门设置了一个明辨堂,让各路人士在里头各抒己见。

  皇帝大舒一口气,好不容易轻松了一回,不太想看到柳洺,害怕他又给自己找事情。

  柳洺有所察觉,特别识趣地躲远了一点,只专心教育大皇子,不再找事。

  张蔚恒听说后笑死了:“能让皇帝躲着大臣,你也是第一人。不过这个国学馆弄得好,这些酸文人终于不来酒楼唧唧歪歪了,来福楼的小二都烦他们。”

  来福楼在张蔚恒的经营下已经成为京城的标志性酒楼,客流量十分大,而且很多官员贵族来往,有些人当年赶考还在这里免费吃住过。柳洺搞出这些离经叛道的观念时,来福楼骂柳洺的人太多了,气得熟识柳大人的小二恨不得往他们的茶水里吐口水。

  “我也是看前人经验,再不找个渠道让他们发泄,皇上可能真的要迁怒我了。”这个还真不是柳洺想出来的主意,是她不知哪一世看到过,当时觉得这主意挺有意思,如今正好用上了。

  张蔚恒问:“你匡扶女性的大业还要继续吗?”

  柳洺这次摇摇头:“差不多了,过犹不及。”

  她说差不多了,果真就不再步步紧逼,建议女子读书的条疏没了下文她也不曾提第二次。之所以如此,盖因朝廷没明令,注重后代的官员贵族甚至听闻消息的富商,大部分开始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他们一边嘴里不认同,一边下意识比照着她统计的结论做。

  朝廷上柳洺看似撒手,张蔚恒那边却依旧在继续,他找了不少能工巧匠,专门研究怎么改良机器,同时在南方当地招了几个女工,先开了一个门面,从小作坊开始。

  张蔚恒一有事就往南边跑,出去一趟就至少一个多月,柳洺慢慢开始了解户部尚书的工作,为下一次升官做准备,誓要拿下户部尚书这个官职。两人聚少离多,但每次相聚都形影不离,书房也好、卧室也好,难见两人分开的时候。

上一篇:玛丽苏斯图亚特

下一篇:少年阴阳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