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558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当然最让伊夫琴柯设计局引以为傲的,其实是它研制的两个运输机用大涵道比发动机系列——D36和D18T。

  6~8吨级推力的D36系列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几乎是苏俄所有支线及窄体客机的标准动力单元;推力高达25吨的D18T则是苏俄所有重型运输机的唯一动力选择,在不久之前的拍卖会上被众多买家争抢的“安124”运输机上装备的就是4具这个型号的发动机,而起飞重量超过600吨,全球最大的运输机A225之所以能翱翔蓝天,就是因为它的机翼下安装了6具该型发动机。

  而且还有一点需要重点强调,伊夫琴柯设计局研制的这两款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起点非常高,D36和D18T这两个系列的发动机,涵道比都达到了5.6,作为对比,西航发得到罗罗公司授权生产的最新型号“泰”式发动机涵道比也只有3,而通常来说,这类发动机的涵道比越大,设计和生产它的难度就越高,当然获得的好处就是,更省油。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伊夫琴柯设计局的技术实力相当牛逼,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这两个系列的发动机,它们都是三转子的!

  

第1498章 拼爹有风险

  

  众所周知,三转子体制的发动机,那是不列颠航发的骄傲,罗罗公司的看家本领,当年谭二还以此当成了谈判杀价的一个条件来用过的,而且罗罗公司为了研制成功这种三转子体制的发动机还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因为研制进程的各种不顺、预算严重超支导致公司破产,要不是被不列颠政府解囊相救,收归国有养了一段时间,再投入了巨额费用终于完成了新发动机的研制,所谓的“世界民用航发三巨头”之一的罗罗恐怕早就凉得透透的了。

  航发领域的所谓“转子”,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指的发动机里面有几根转动的轴,最原始的当然就是“单转子”,所有的转动零件都套在这根轴上,不管是高压压气机、中压压气机、低压压气机还是驱动它们的涡轮,大家的转速都一样,代表型号就是高卢幻影2000战机上安装的那部M53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便于维修,但性能也差,推重比很难做到超过6,而且油耗偏高,相比双转子的发动机,油耗至少偏高20%以上,所以幻影系列的战机无一例外的都是小短腿。

  而进化到了双转子发动机之后呢,就将高压压气机和中、低压压气机的传动轴分了开来,简单来说就是一根细管子外面再套一根粗管子,两根管子各转各的,大家互不干涉,这么设计就能让高压段和中低压段都能工作在各自相对合适的转速下,因此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也就更高,也更不易发生喘振。

  不过在涡扇发动机大行其道,并因为运输、战斗两种最典型用途所需性能的不同导致技术路线走上了不同的岔道之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相比追求各种极限工况及瞬时响应能力的战斗用途发动机,对于运输类飞机所需的发动机,追求的肯定是皮实、省油、大推力、低噪音、低碳排放等经济性和环保性指标。

  以此为设计目标,大涵道比的发动机肯定是毫无疑问的发展趋势,但即便这类发动机已经都采用了双转子体制区分开了高压段和中低压段的转速,但还有一个关键零件不协调——用于外涵道工作的低压段风扇,也就是涡扇发动机里的那个“扇”字代表的零件。

  涵道比越大,“扇”的直径肯定也越大,那么它能承受的转速也就越低。

  根据物理学基本公式“线速度=角速度*半径=转速*π*半径*2”可知,同样的转速下,直径越大的“扇”,扇尖的线速度也必然越高,而这个速度一旦超过音速,那不好意思,什么音爆啦、失速啦、激波啦,一大堆的毛病就来了。

  这个问题呢,在小涵道比的军用发动机上还没表现得那么明显,因为它涵道比小,风扇的直径必然也小,扇尖的线速度也就低,可在涵道比大的运输机发动机上这可就是个大问题,那个“扇”的直径随随便便就能超过1.5米甚至2米,且为了在省油的同时还能推力更大,还有越做越大的趋势,所以解决这个“扇”的转速是航发领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此,伊夫琴柯设计局和罗罗公司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一个解决办法——要不咱再加一根传动轴,把中、低压段也分开了吧。

  从工作原理来看,采用这种体制之后,风扇、中压压气机、高压压气机彼此之间完全切断了物理连接,也就都可以工作在最佳转速下,相比双转子体制,可以大大消减工作级数,也就可以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稳定性的同时,还能控制住发动机的重量。

  理论是这么个理论,但工程实现起来,真的很难,难到把罗罗搞破了产……

  当然罗罗现在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阶段,随着RB211发动机的成功,罗罗开始在三转子发动机方面发力,“瑞达”系列民用发动机表现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比起来,伊夫琴柯设计局的命就比罗罗好太多了,因为他有一个好爹可拼……当年做最基础研究、投入最大的时候,也正是苏俄为了取得与米国的战略平和而不惜血本投入的时候。

  70年代是冷战的最高峰时期,当时接替伊夫琴柯担任478设计局局长的正是天才的设计师洛塔列夫,他在提出了“三转子”的新发动机体制之后,采用了相对谨慎的做法,决定先研制一款小一点的发动机以验证所有的技术可行性,于是,D36发动机诞生了,这款标准推力6.5吨,涵道比为5.6的发动机一问世,立刻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经济性和发展潜力,几乎统治了苏俄同时期所有百吨级以下运输类固定翼喷气式飞机的动力单元,伊夫琴柯设计局再接再厉,在D36的基础上放大,又研制出一个 “PLUS”版,也就是推力达到了25吨级别的D18T,正是有了这款发动机的支持,才会有了“安124”这种大型战略运输机和“安225”这种大到全球都没几个机场能起降的憨货。

  当然“拼爹”这种事情,它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隐含风险,非常不巧的是,伊夫琴柯设计局现在就不得不面对这种概率其实很低的风险爆发——爹没了。

  按照华夏航发顶尖专家刘大想的说法,搞航发这玩意就是个无底洞,“航发穷三代,试验毁一生”是这个行业的真实写照,只有金山银海的填进去才有可能取得一些成果,而前些年华夏本身羸弱的国力也在客观上制约了航发的研究进程,所以才会拿着罗罗60年代研制出的“斯贝”这个过时货还当成了宝贝。

  但是啊,现在风水轮流转,华夏现在的国力明显的蒸蒸日上,可原先的蓝星第二大霸主苏俄却轰然倒下,15个儿子各自分到了一些遗产之后,二儿子乌克栏便愕然地发现——航发这种奢侈的玩具,是他们玩不起的。

  有同学就要问了,既然伊夫琴柯设计局的实力那么强,又有马达西奇这个工艺成熟的工厂可以生产产品,那它为什么不想办法卖航发挣钱?毕竟这东西,全世界也没几个国家真正能生产,需求量又那么大,应该很容易找到市场吧?

  看上去好像挺有道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第1499章 钱不是问题

  

  首先,前苏俄的工业自成体系,与西方标准不兼容,特别是航发这类产品,本身又是西方重点关注和控制的行业,甭管你能不能达到西方标准,也甭管你现在是前苏俄还是“独联体”,想拿适航证是绝无可能,这就阻断了产品进入欧洲、美洲市场的路;

  其次,前苏俄还在的时候,有华约和本国市场的容量支撑,小日子自然也能过得挺美,可现在呢?华约散了,小伙伴们都投奔西方世界去了,这块市场就别想了;而原先的兄弟们在分家之后,要么也选择了事实上投靠西方,要么就投靠大哥——大哥罗刹家里也有好几家航发研制生产的企业,且个个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其中库兹涅佐夫设计局搞出的三转子涡扇加力发动机HK321加力推力达到了25吨级,装在了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上;克里莫夫设计局有RD33这型米格29战机上搭载的8吨级军用中推;留里卡设计局有AL-31这型苏27上使用的12吨级大推;索维洛耶夫设计局有D-30这款运输机用的12吨级大推力涡扇用于伊尔76系列运输机和部分客机;伊索托夫设计局有TV3-117 涡轴发动机占据了前苏俄90%以上的直升机引擎……

  特别要命的是,按照前苏俄的制度,研制和生产分离,很多型号的航空发动机在不同的加盟共和国内都有工厂能够生产,你就比如伊索托夫设计局,这家设计局的拳头产品TV3-117 涡轴发动机系列是前苏俄直升机的首选动力系统,除了米-26这个体重超大的大家伙之外,其他型号甭管是“米”字头还是“卡”字头的直升机,上面装的都是这个系列的发动机,有能力有资格也实际生产过它的工厂有很多家,连马达西奇都是其中之一。

  这就导致了连包括罗刹在内的“独联体国家”都不会向乌克栏订购发动机以维护他们的机队——有生意,谁还不知道照顾自家人了,这又不是谭二的专利。

  如此一来,骤然丢失了绝大部分收入来源的伊夫琴柯设计局顿时就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别说继续做科研了,连饭都要吃不上了。

  俗话说的好,“吃饭才是人类的第一需求”……

  才刚刚接替退休的洛塔列夫担任伊夫琴柯设计局局长不久的菲德尔﹒米哈伊洛维奇﹒穆拉夫先科也是一名优秀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师,可你要他对付这种局面,哪里是他所擅长的?除了整天跑到各级政府甚至总理库奇马跟前哭诉,他也实在没什么好办法。

  况且打着争取政府拨款的名义待在基辅,总比在扎波罗热面对一大帮整天苦着脸蹲在他办公室门口讨薪的老少爷们强点……

  钱是没有的,政府雇员的工资都还欠着呢,穆拉夫先科局长要不你再忍一忍?

  没饭吃,能忍一天两天,能忍十天半个月不?

  显然是不行的,穆拉夫先科自然不肯坐以待毙,他好歹也是伊夫琴柯设计局的现任局长,能爬到这个位置,自然也是有一定的人脉关系的,再说航发这种东西,与金属材料息息相关,他与巴顿焊接研究所的人可熟悉的很,所以很快就打听到了一个有价值的消息:有一个机构能解决他的问题,而且,这个机构开出的价码很可观!

  江湖呢?很大,其实也很小,只要有心,想找到某个特定的人或者组织其实也并不困难,特别是这个组织原本就一直在公开活动,那就更简单了。

  于是穆拉夫先科很快就与徐峥平等人私下进行了接触,甚至连协议的内容都谈好了,只不过因为局长先生认为这个事儿比较敏感,最好还是通过政府走标准流程正式批准的风险最小,于是就有了库奇马来找克拉库丘克的这一出。

  合作方案和清单摊开在了克拉夫丘克的面前,下面的报价金额实在让人心动,如果他点头,那么,乌克栏空空如也的外汇储备,顿时就能上涨到令所有独联体国家都会羡慕到眼睛发红的五亿美元!

  但总统却迟迟未能点头。

  他知道一旦点头,这笔买卖生效之后,乌克栏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从前苏俄分到的遗产,就将全部落入那个华夏人的口袋,甚至就连根基都有可能被他挖断——这个人和他身后的组织既然开出了如此天价来收购这些技术,那么毫无疑问,也当然不在乎再多花点钱把掌握这些技术的人一并挖走,所以,这就是一笔一锤子买卖,卖掉后,乌克栏将很难再从这个领域获得来自华夏方面的任何收益。

  “库奇马,你说,如果我不同意的话,那个人会怎么做?”

  “他不会罢手的。”库奇马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道:“对他来说,钱从来就不是问题,所以,即便我们不同意,我们也事实上很难阻止这些技术的外泄,因为他可以用另一种手段得到它们。”

  “你是说,他会去收买伊夫琴柯设计局的人?”

  “是啊,总统先生。”库奇马叹气道:“从他操作巴顿焊接研究所的案子我们就能知道,对他来说,第一重要的其实是人,其次才是资料,而那些生产物资设备什么的对他的吸引力极其有限,你看,前几天梅多瓦尔院士就当着我的面表现出了对这位徐先生的赞赏,表示这位徐先生是他见过的,最懂科学的领导者,能和他一起工作,是一件非常令人愉悦的事情。连梅多瓦尔院士都能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可以想见,这个人本身的吸引力有多强,而且他还有足够的钱,美元,现金,总统先生你可以做一个假设,假设他不是向我们公开申请批准这笔生意而是完全私下里操作,那么,也许他只需要付出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代价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在今天的乌克栏,很难有人能拒绝他。”

  克拉夫丘克摇了摇头,轻轻叹了口气,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过了好一会儿才重新开口道:“库奇马,看来你早就被他说服了。”

  库奇马坦然地点头道:“是的总统先生,我上次就说过,目前的局势下,我们需要一位像徐先生这样的朋友。”

  克拉夫丘克皱起了眉头,抬起头,双眼紧盯着库奇马,沉声问道:“库奇马,你坦白告诉我,他给了你什么?”

  

第1500章 举手之劳

  

  那个华夏人给了库奇马什么?

  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却是一个承诺。

  那是一个根本无法告人的承诺,而且需要严格保密的对象中,最重要就是面前的总统克拉夫丘克!

  库奇马没有回答正面总统先生的质询,而是低下了了头,小声说道:“他们让我转告您,总统先生,他们愿意也给您一个承诺,当您决定退休之后,他们将邀请您担任“红旗资本”的政治与国际关系高级顾问,除非您主动提出解除合作关系,否则,这个顾问工作将没有截止年限。”

  贿赂,这是赤裸裸的贿赂,而且这个贿赂居然是由一国的总理向该国的总统转达!

  听上去匪夷所思,但,这就是此时的乌克栏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克拉夫丘克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双拳紧握,他觉得自己被侮辱了,那个人,居然打算收买一个国家的总统!

  但很快,他的情绪就冷静了下来,在这一瞬间,他想到了很多。

  乌克栏的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不可逆的变化,前苏俄实行的那套国家行政体系已经烟消云散,这个总统能当多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未知数,或者说,3年之后的再一次大选,他完全没有把握能再度赢得选举,而他今年已经58岁了,如果未能成功当选,他就将变成一个无所事事的退休老人,以乌克栏现如今的经济发展势头,他是否能凭政府发的那些退休金安度晚年,连他自己都表示怀疑。

  而且库奇马刚才说的其实挺对,这个项目,即便他不同意,就一定能阻止得了么?那个华夏人有钱,他还通过“黑海国际商业银行”成为了乌克栏央行幕后的第一大股东,事实上掌握了对乌克栏国家经济施加巨大影响力的能力,他有的是办法得到他想要的一切!

  就凭现在的乌克栏政府的行事作风和行政执行能力,克拉夫丘克知道,只需要花上一点对那个人来说微不足道的小钱,就能将他的决定变成一张无人理睬的废纸。

  那么,自己同意,或者不同意,又有什么意义呢?

  克拉夫丘克忽然觉得很无奈,又很荒唐。

  乌克栏兴高采烈地选择了与前苏俄的一切都一刀两断,以为就此能摆脱一切枷锁,从此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但其实呢?

  真是冰冷的现实啊!

  他沉默了很长时间,终于接受了眼前的事实,拿过了那份合作方案,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告诉穆拉夫先科他们做事小心点,这件事,最好不要让米国人知道。”他疲惫地说道。

  库奇马点了点头,拿起了那份方案,默默退出了总统办公室。

  ……

  华夏,西京。

  吴达观再次挂帅出征,这次,他将率领一支由西航发、燃气涡轮院、宁都航空航天大学、京城航空航天大学、西京理工大学的中青年专家及在校研究生联合组成的庞大队伍分期分批经基辅转道扎波罗热接收伊夫琴柯设计局的一座 “宝藏”,而在国内,对这座“宝藏”的蕴藏望眼欲穿、垂涎欲滴甚至“心怀不轨”的人则更多……

  老人家今年已经76岁了,但在这次出征之前,神情却显得极为亢奋,就像一个知道自己即将得到心仪已久玩具的孩子,就连特意从京城赶来送行的已经离休只担任顾问的莫部长都感受到了他的情绪,握着他的手连连让他冷静一些,可别一时激动,弄出个好歹来。这位老人家可是国宝,万万不能有任何意外。

  不过吴达观倒是看得很开,他对莫部长是这么说的:“这件大事办完,他终于可以安心退休了,毕竟年纪太大,老占着位置年轻人就出不了头,这样不好,所以这是他的最后一战,请领导们放心,这一战,他必将完成得漂漂亮亮的。”

  吴达观开始了他此生最后一战的征程,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乌克栏造船重镇尼古拉耶夫市,又一场重大的谈判也拉开了序幕。

  谈判一方是大名鼎鼎的曙光设计局,另一方则是徐峥平和他的瘸子搭档。

  如果说伊夫琴柯设计局是前苏俄航空动力的半壁江山的话,那么,在船舶动力领域,这半壁江山的桂冠,将毫无疑问地戴在曙光设计局的头顶上。

  甚至还不止。

  曙光设计局,是前苏俄唯一有能力生产大型船用燃气轮机的企业,前苏俄时代建造的所有水面舰体中超过60%都使用了该局出产的燃气轮机用作动力系统,能够2.85~110MW(兆瓦)输出功率的第三、四代舰用及工业用燃气轮机组,成立至今,已经安装并投入实际使用的总数量超过2600台,总装机功率超过2500万KW,除海军外,其工业用燃气轮机组的安装使用地点遍布前苏俄境内各加盟共和国,可见其强大。

  促成了这场谈判的是黑海造船厂的总经理马卡洛夫,他是管造船的,当然对本市的这家船舶动力制造企业无比熟悉,特别是当他做出了某个重大决定之后,更是对这件事很上心。

  相比黑海造船厂或者其他乌克栏的军工产品制造企业来说,曙光设计局的日子还是稍微强那么一点点的,因为它的地位比较特殊,在舰用燃气轮机领域,前苏俄体系内,它是垄断的,就它一家,别无分号,而且在工业用燃气轮机领域,也占据了前苏俄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这就使得罗刹的4大舰队所有的水面舰艇用燃气轮机的维护保养所需零部件,还不得不依靠这家企业来供应,诸多工业用途的燃气轮机只要开动,也离不开这家企业——虽然就罗刹现在病恹恹的模样,短时期内并无可能建造新船,但旧船怎么也得偶尔出出海吧?发电厂你总得开工吧?输油输气的管道你也关不上吧?

  所以它还是能接到一些订单的,日子虽然不像从前那么好过,饭倒是还能吃得上。

  但过惯了好日子的人,骤然让他只能温饱,这个落差,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处之泰然的。

  特别是当他发现,只需要做一点点举手之劳的小事,就能得到一大笔利益,从而改变企业和个人面临的经济窘境的时候。

  

第1501章 马不停蹄

  

  谈判一轮接着一轮,前苏俄留给乌克栏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搞定了燃气轮机之后,徐峥平又和瘸子马不停蹄地奔赴了下一座城市——乌克栏中部城市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