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观察笔记 第160章

作者:她与灯 标签: 穿越重生

  那宫人朝内唤了一声。“娘娘,婉姑娘来了。”

  寂静的殿内突然传来一声茶盏翻倒的声音。

  杨婉忙朝地罩后奔去。

  地罩后的次间里茶碗碎了一地,宁妃正从榻上下来,挽起袖子蹲下身,想要去收拾地上的狼藉。

  她穿着素绫中衣,长发散在肩上,面上未施妆脂,人看起来虽然还算精神,却瘦得厉害。

  “姐姐您别碰,我来。”

  宁妃抬起头,顾不上被烫伤的手指,一把握住杨婉的手,唇角抑制不住地发抖。

  “婉儿……”

  杨婉忙回握住宁妃的手,应道:“我在。”

  次间的炭火烧得不暖,两个女子的手都是冰冷的,相望之下,心中皆有千言万语,却谁都开不了口。

  她们都不敢哭,怕触及彼此的伤处。

  宁妃将易琅托付给杨婉,一晃两三年过去了。

  内廷波谲云诡,她虽身困蕉园,倒也算是远离了是非之地。

  但杨婉独自一个人走进去了。

  宁妃不知道这一路,她一个人是怎么走的,她甚至不敢问她过得好不好。因为她分明发觉,眼前的人,相较从前,神色变了许多。

  这种改变,并不是一段少女的成长。

  宁妃隐约地感觉到,她本质上没有变过,只是被削薄了皮肤,打碎了骨,看起来更加敏感,更加脆弱。

  杨婉则不敢看宁妃。

  对于杨婉而言,她不光是自己的姐姐,她也是大明朝中如寒月一般,最优雅而伤情的人。

  她已然破碎,能接住她的那个人,也已经惨死了。

  “姐姐,您衣裳穿得少,先去榻上捂着,让我把地上的东西收拾了,再跟你说话。”

  好久,杨婉才终于说出话来。

  她慢慢地搀着宁妃在床上坐下。自己则直身缓了一口气,将眼底的泪沉默地忍了回去。挽起袖子蹲下身,去捡拾地上的碎片。

  宁妃扶着床沿,低头望向杨婉,“婉儿。”

  “在。”

  “你脸色怎么这么不好。”

  杨婉不敢抬头,收拾起碎片,忍着咳意道:“都是今年太冷了,着了风寒,一直不大好。”

  宁妃握住她的手,拢入自己的被褥中,含泪哽咽了良久,才道:“你是不是为易琅吃了很多苦。”

  杨婉摇头,“我没有,我一直被他保护着。姐姐,他已经长大了,以后他也能保护你。”

  “我不需要他来保护。”

  杨婉怔了怔。

  “姐姐……”

  “我也不想走到他身边去。”

  宁妃的声音没有波澜,甚至听不出哀意,她叹了一口气,“我与他的母子情分,已经断了。他是大明朝的皇帝,我只是一个被弃掉的疯妇而已。我知道,皇后也好,太后也罢,都不希望我认回那个孩子,索性让他清清静静地在养心殿住着吧,不要再见我了。”

  杨婉在床边坐下,“陛下很想念姐姐。”

  宁妃握着杨婉的手,轻轻地摇了摇头,“我更怕他问我,当年我为什么要抛下他,我为什么会被陛下囚禁,婉儿啊……我不想骗我自己的孩子,可是……我能告诉他我心里的话吗?他愿意接受吗?他能容忍我,去拜祭一个奴婢吗?”

  杨婉仰起头,抹了一把眼泪,鼻腔中的鼻息有些发烫。

  “我都懂。”

  她说着垂下头,“我不会劝姐姐。”

  宁妃低头望着她,轻道:“别哭,婉儿。”

  “我没有哭。”

  虽是如此说,但她的声音却带出了哭腔,一时之间,情绪翻涌,她不得已背过身去,低头摁住自己的眉心。

  她有些不甘,这一年她已经很少哭了,不论是在杨伦面前,还是在易琅面前,她都站稳了她自己的立场,勇敢地去爱邓瑛,去对他好。可是在宁妃面前,她才不得不去认知,她与邓瑛之间,暗藏的那颗悲剧内核。

  宁妃揽住杨婉的肩膀,让她伏靠到自己的膝上,“算了,哭吧婉儿,在姐姐这里哭没事……”

  “嗯。”

  杨婉将自己的头埋在宁妃的腿上,伸手搂住了宁妃的身子。

  宁妃轻轻地抚着杨婉的背,低头轻声道:“你和厂臣,过得好吗?”

  杨婉口中噙着泪道:“不算太好,但也不坏。”

  宁妃挽起杨婉湿润的额发,“你一直都这么勇敢。”

  “不是。”

  杨婉侧过头,闭眼道:“姐姐,你知道吗?我才是最恐惧的那一个人。”

  宁妃听了这句话,沉默了很久,终于慢慢地弯下腰,将自己的额头贴在杨婉的面上,轻道 :“姐姐知道,姐姐还知道,这么些年,你不允许你自己害怕,你压着你心里的恐惧,勇敢地保护了很多的人,包括姐姐。”

  “我并没有保护好姐姐。”

  宁妃抚摸着杨婉的脸颊,摇头道:“是你告诉我,总有一天,我们会从这里走出去,我一直在等,你看,我不是等到你了吗?”

  杨婉心中一恸。

  “姐姐。”

  “嗯?”

  “你想离宫吗?”

  “想……”

  宁妃仰起头,朝窗外看去。

  外面是如粉烟一般的花树,一簇一簇地掩映在干净的雪幕之后。

  “我希望把我自己的名讳,身份,过去,全部都抹掉。然后……”

  她吞下唇边的辛咸,“然后再把我自己的名字,和他的名字干干净净地关联起来。”

  “我带姐姐走。”

  “什么……”

  “我带你从这里出去。”

  杨婉坐直身子,望向宁妃道:“不做皇妃,也不做太后,只做姐姐你想做的人,你可以祭奠他,可以光明正大地怀念他。”

  “婉儿……”

  “姐姐,我并不知道我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对的,我也没有那么狂妄,我不敢替任何人做决定。我只是希望,我能化身为一座桥,不为渡人,只做你们身后的一条后路。姐姐,我虽生而绝望,但我活着,一定要给人希望。”

第144章 寒江渡雪(七)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

  辰时过了,杨婉独自一个人从蕉园的园门后走出。

  尚仪局的人正准备迎人,却未见宁妃,皆有些错愕。

  姜敏道:“都噤声。”

  说完迎上杨婉问道:“怎是你一人出来。”

  杨婉回头对门口的宫人道:“闭门吧。”

  姜敏顺着杨婉的目光望去,眼看着门缝收拢。

  一阵梅香本逼出来,扑向众人的面门,冷冽地令人身上发寒。

  “娘娘不肯出园吗?”

  “嗯。”

  “为何?”

  杨婉没有立即回答她。

  姜敏道:“我可以不问,但我们总要向太后回话。”

  杨婉转过身咳了几声,摁着胸口平息了一阵,方对姜敏道:“我亲自来回太后。”

  姜敏看着她道:“此事没有那么简单,你要如何回。”

  杨婉不自地搅缠住腰上的束带,轻道:“尚仪,有一件事我猜得不一定准,您愿意帮我想一想吗?”

  姜敏看向杨婉的手指。

  “你心里有忧虑吗?”

  “是。”

  “有忧虑就不要做。”

  杨婉笑了笑,“您知道,我不是个谨慎的人。”

  “也是。”

  姜敏也笑了一声,“那你说吧。”

  杨婉朝前走了几步,行至宫墙下方开口道:“我想带娘娘离宫,但娘娘毕竟是皇妃,我也害怕,这一步走出去,在太后那里会成死局。”

  姜敏听完沉默了一阵,忽道:“那你就不要走,把棋子给我。”

  “尚仪……”

  姜敏抬手示意她先不要说,平声续道:“你能虑到后果,已经是很聪明了。大明开国六十余年,虽然明面上从来没有哪一个皇妃活着走出皇城,但事实上,也不是每一位娘娘,都死在城中。太后不希望宁娘娘受封,但顾及陛下,也不敢将她处死,对太后而言,最好就是囚宁妃一辈子。可是,陛下终究会长大,只要宁娘娘愿意受封,太后最后是难不住陛下的。”

  杨婉点头,“我与您想的是一样的,所以我想试试。”

  姜敏摇头道:“你要带宁妃离宫,其实是好事。但你的身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