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266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行,你们心里有数便好!赶紧地带我去看看婉婉,再不去只怕那丫头挺着肚子直接跑县衙来了!”稽康说着便站起来率先走出公事房。

第551章

  还真别说,稽康这个当先生的还是挺了解林婉心思的。

  这个时候,林婉也早已从戚娘子那里得到了稽康一同前来南竹的消息。

  林婉一边安排厨房准备接风宴,一边盼望着稽康的到来。

  只是左等右等,厨房的接风宴都已经准备得七七八八了,却还是不见稽康到来。

  虽说知道稽康作为新任渝州知府,来南竹必定与叶深林梓墨有许多公事要谈,可是等了一个多时辰还不见人过来,林婉心里还是颇有难耐,怪不得直接冲进县衙去见稽康。

  正当林婉觉得自己快成了“望先生石”的时候,终于得到消息,叶深和林梓墨陪着稽康往宅子里来了,林婉二话不说便带着人往宅子门前迎去

  “夫人,你慢些慢些,哎呀,司琴丝竹你们扶稳了!”林婉急切的脚步,惊得张嬷嬷直叫唤。

  这宅子只是个二进的宅子,从林婉所住的正房到大门不过几丈,不过县衙距这宅子本也不远,故而就算林婉得了消息便赶来迎接,不待林婉迎到大门口,稽康已经在叶深和林梓墨的陪同下跨进了这个小宅子。

  刚进宅子便看到林婉急冲冲迎出来,别说是叶深便是稽康和林梓墨也不由加快了脚步。

  这个时候叶深也成不得那么多了,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林婉身边,稳稳地扶住林婉。

  “你这孩子,都快当娘的人了,反倒还没小时候稳重!”异乡遇故知,稽康心里也是十分激动,却还是看了林婉一眼嗔道。

  稽康与林婉的师徒之缘相处的时间也就是在后垢村那段时间,说起来并不算太长,但是两人之间的感情却真的不错。

  在林婉的心里,稽康的分量并不比林文博和叶大民这两位父亲轻,甚至更重。

  林婉在稽康面前向来十分放得开,这不,听了稽康的话,脸上便难得地露出女儿家的娇矜之气,对着稽康鼓了鼓嘴道:“以为先生把婉婉给忘了呢,等了那么久先生才来!”

  听了林婉带着抱怨的话,稽康便呵呵地笑了起来。

  一行人在不大的花厅里坐定,司琴和丝竹上了茶,便都退了出去,将空间留给久别重逢的师徒几人。

  稽康端起茶杯喝了口茶,上下打量着林婉,放下茶杯笑看着林婉道:“婉婉要当娘了,我也终于要升级了!”

  “唉,果然在先生眼里只有婉婉的才是弟子!”稽康话音刚落,便听林梓墨长长地叹了口气。

  林梓墨、叶家三兄弟都跟着稽康读过书,说起来便都是稽康的学生。

  不过真正说起来,他们还真不算是稽康的入室弟子,稽康只喝过林婉的拜师茶。

  林婉虽说只是个女子,却是稽康认可的唯一弟子。

  稽康睨了林梓墨一眼,一脸得意地说道:“这事吧你们还真的只有羡慕嫉妒婉婉的份,我这辈子教过的学生不少,却只喝过婉婉一人的拜师茶!”

  林梓墨又长长地叹了口气,这事还真羡慕不来!

  他与叶家三兄弟还有齐俊虽说都跟着稽康读过书,却没一个人正式拜过师。

  “对了,先生,之前曾经听父亲提过,先生任期满之后便会进六部任职,怎地来渝州任知府?”虽说林婉心里有所猜测,却还是直接问了出来。

  “老夫快五十了,老啰!之前只觉得为官不易,最近两年倒是越发觉得心力有所不逮。本是打算任期满了之后,便辞官带着忠叔回青州养老。得知你们来了南竹,便改了主意,本想辞官来南竹来当个师爷,却被林大人说服,便接了这个渝州知府的职。”稽康倒也不瞒着大家,十分直白地剖析了自己想要辞官而去的心态最终却前来接任渝州知府的缘由。

  “先生正当年呢,再有个十年八年也不能说老这个字!”稽康的话证实了林婉心里的猜想,与叶深和林梓墨一样,心里对稽康有着说不出的感激,面是便更添几许女儿家的娇矜。

  “不过我既然接了渝州知府这个职,便要对整个渝州负责,就算南竹也在渝州辖下,也不会为南竹开方便之门。”稽康扫了眼在座各位,再次强调他的执政原则。

  “南竹必不会拖整个渝州的后腿!”叶深和林梓墨异口同声道。

  稽康与叶深还有林梓墨又说起官场上的事。

  官场上的事林婉不懂,自然不会插嘴,安静地听他们说话,脑子里却在回味稽康刚才所说的那番话,不由便想起稽康的那位老仆忠叔。

  算起来忠叔如今应该有六十出头了。

  当初稽康进京赶考便有意给忠叔一笔钱让忠叔留在青州养老,忠叔却不放心稽康,坚持要跟着稽康。

  待稽康外放去江南当官,稽康有心将忠叔留在京城,甚至已经安排好忠叔养老之事,最终还是在忠叔的坚持下带着忠叔去了江南。

  江南的气候和条件都不错,忠叔跟着去江南倒也不错,三年前稽康第一个三年任期满进京述职时忠叔倒是没有跟稽康进京,林婉从稽康那里得知忠叔身子比以前还要硬朗,便知忠叔在江南过得不错。

  比起江南和京城,蜀地的气候倒也算不错,只是生活条件却差得太远,甚至都比不上青州府。

  再加上从京城来蜀地,又是水路又是陆路,年纪大的人还真是经不起折腾。

  如今稽康来了蜀地,也不知忠叔会不会也跟着来了蜀地。

  林婉倒是很想问问忠叔的情况,不过春草带着人已经摆好了宴席,便将这事暂时先放在一旁。

  这处宅子太小,稽康的歇息之所便被安置在林家的宅子里。

  接风宴后稽康便要随林梓墨去林家的宅子里安置,林婉见跟着稽康的只有两个年轻的下人,便又想起忠叔来不由问道:“这次忠叔也跟着一起来了?”

  “忠叔倒是想跟着来,只是他的年龄大了,蜀道又实在难行,便让他留在京城,如今跟着你们阿爷在南郊学种果树酿果酒呢!”提起忠叔,稽康脸上闪过一丝不舍。

  到底是跟了他大半辈子的老仆,纵然忠叔的身子还算硬朗,谁又能保证三年之后还能再见呢!

  稽康脸上的神色,让林婉为自己的问话微微有些懊恼,不过心里更明白若是没见到忠叔却为闻不问,那才是不妥当的行为!

  忠叔在稽康心里可不仅仅只是老仆那么简单,更何况林婉在青州府的时候,忠叔没少关照她。

第552章

  稽康并没有在南竹久待,第二日便带着仆人在林大林七的护送下去了渝州。

  虽说渝州离南竹不远,可是分别总是让人伤感的。

  “行了,都是要当娘的人了,还像小时候那样黏人!南竹离渝州又不远!”看着林婉的眼眶都有些红了,稽康心里也有些难过,说完这句话,才想起林婉正怀着孩子呢,即便南竹离渝州不远,也不是想去渝州见他便能去的。

  目光转向扶着林婉的叶深,稽康眼珠子一转便有了主意:“要不,婉婉随先生去渝州城里住吧,有个什么事请大夫也方便!”

  林婉好不容易来了南竹,自然不会轻易离开南竹。

  虽说与稽康分别心里是有些不好受,可是比起比叶深分居两处,这点伤感倒可以忽略不计了。

  至于大夫,更不在考虑之中。

  这次林二林九一行人从京城回来的时候,蔡氏特地又送了个大夫来南竹。

  这位大夫是张老太医的关门弟子,医术好着呢!

  有这样的大夫在身边,林婉自然无需担心有个什么事没大夫。

  林婉眼珠一转,稽康便知道她在想什么,指着林婉佯怒道:“你这轻师重色的丫头!”

  一甩袖便钻进了马车里。

  “先生此去要多加小心!”林婉呵呵一乐,对着马车内的稽康喊道。

  “知道了,你先生好歹也当了六年的官,该有的手段还是有的,你们只管放心吧!”稽康掀开车帘露出脸来对着林婉点了点头道。

  渝州知府一职空缺了整整有半年,那位知州大人一直在活动,稽康的到来直接打碎了他的升职梦,失落之余暗地里必定会使一些手段。

  对此稽康也好,林婉他们几个也好都是心知肚明的,昨日稽康与叶深他们几个也都提到了这事,从稽康的言谈中林婉知道稽康心里有防备也有对应之法,却依然还是为稽康担心。

  所幸稽康来渝州也不只是带了两个下人这么简单。

  稽康在江南为官的那六年当然也积聚一些力量,这次前来渝州便带了些人手过来。

  除了稽康自己的人手,震南侯府在渝州做了一些安排。

  这些安排既为稽康更为叶深。

  也许震南侯府的安排不能在官场上对稽康和叶深有什么大的帮助,至少可以保障稽康和叶深等人的人身安全。

  送走稽康,叶深便投身于南竹的事务,几乎每日里都是早出晚归,就连搬家那日,他也是早早便去了乡下。

  “总算是安定下来了!”看着宽敞的起居间,张嬷嬷不由长长地舒了口气。

  因为林梓墨一家有自己的宅子,宽敞的县衙后院除了叶深这位县令的家眷,主要便是刚到任的县尉一家,当然还有特地前来南竹当捕头的赵黑牛一家。

  县尉乃去年会试取中的同进士,虽说是蜀人,离南竹却颇远,这次能谋得南竹县尉一职,自是走了些关系,当然也是林文博让人细细观察过这位姓陈的,觉得其能力尚可也很有些眼力,特地给南竹配的官员。

  这位陈县尉是跟着稽康等人一同从京城回的蜀地,中途回老家接了家眷便赶来了南竹。

  到了南竹将家眷往县衙后院一丢,便跟着叶深和林梓墨投入公事之中。

  让随他同来南竹的家眷很是在林婉面前抱怨过一番。

  这次随陈县尉来南竹的家眷有太太张氏和一双小儿女,另外还有个尚未成亲的妹妹陈娇。

  张氏一看便是吃过苦的人,二十出头的年龄,看着却快有三十,一双小儿女,大的叫陈兴是个儿子,今年五岁,小的叫陈燕,是个女儿才三年。

  那个陈娇倒是不太像农家出身的姑娘,不过还算勤快,对侄儿侄女也很有耐心,只是她那偷偷看向叶深的眼神让林婉略有些不喜。

  林婉也是从小姑娘过来的人,对于小姑娘这种心慕叶深这件事,心里能理解,同时却也提高了警惕。

  陈县尉既然来了南竹与叶深共事,要说他没摸过叶深的底细,林婉是不会相信的。

  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县尉依然带着未成亲的妹妹同来,要么是有大的图谋,要么便是无奈之举。

  通过这些日子的观察,林婉更相信陈县尉带着陈娇来上任乃无奈之举。

  让林婉觉得庆幸的是,陈娇能见到叶深的机会并不多。

  南竹正是百废待兴时,叶深实在太忙,除了晚间下衙回后院歇息,就连休沐日也多半是在县衙里忙公事,出现在后院的时间并不多。

  当然也是因为林婉有先见之明,在县衙后院重建的时候便多了个心眼,以各家方便为由,后院的每个小院都有独立的进出门户。

  虽说各家同住在县衙后院,几个小院落与正院甚至共用一个花园,但是正院与花园之间的门户却守得极严,没有林婉点头,任何人也不能从花园进入叶深与林婉居住的正院。

  居住在西小院的陈县尉家眷若在往正院来便没有那么容易了。

  不过平日里若是张氏带着儿女小姑来正院拜访,就算林婉不喜陈娇,也不会刻意不见。

  林婉也是真的很喜欢张氏的那两个懂事又聪明的孩子。

  这日张氏听说,随着林婉一起从京城来的齐太太要在南竹县城开办一个绣坊,想起自家的日子过得实在有些紧巴,小姑子和她自己都有一手不错的绣活,便带着两孩子和陈娇过来找林婉说话,看能不能通过林婉让陈娇或者她自己进那个绣坊干活。

  张氏过来的时候,春草正好在林婉这里,得知张氏的意思,先拒绝了张氏去绣坊上工的想法:“太太好歹是县尉大人的夫人,哪里好让你去绣坊上工,若太太有意倒是可以入个股。你家娇姐儿倒是可以,不过也得看她手上的功夫如何。”

  春草说罢便指着桌上放着的一个小绣绷示意陈娇当面绣几针来看看。

  陈娇的绣活还是很不错的,绣坊的确需要这样的人手。

  陈娇对叶深的那点小爱慕,虽说林婉从来不曾提过,但是林婉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是人精,早看穿了陈娇的那点小心思,春草自然也不例外。

  既然陈娇有这样的手艺,那便让她去绣坊干活,免得她无事可做胡思乱想给林婉添烦恼。

  虽说绣坊的出资人是林婉,但是明面上老板却是春草,林婉也给了春草自主权。

  陈娇去绣坊干活的事,当场便拍了板,陈娇便成了绣坊的首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