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 第139章

作者:痒痒鼠 标签: 穿越重生

  小孩子眼睛红红,有泪,却倔强地不落下来。

  徐景珩心里痛苦。

  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人要逆天改命,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大。徐景珩作为一个实施过逆天改命的人,对此,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三天大暴雨,冲毁多少房舍庄稼?

  尽管官府早早地排洪防涝,说人畜损失很小。可那数字小,那也是一条条人命、生灵的命。

  其他几界下来的人,固然是为了杀他,谁都说该死,也是一条条人命。

  先皇当年为了找他,付出的代价,多大?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方法好,徐景珩答应过皇上好好活着。可他费尽心机演算,都是死局。没有完美的方法,六成的希望,也是死局。

  可他面对皇上的执着,纵然有千万个理由,说不出来。

  徐景珩把皇上的命,大明的命给改了过来,皇上却一心不放弃他的命。这是否,就是命?昏黄的烛光下,徐景珩看着皇上睡着后依旧紧皱的眉眼,起身来到窗户边,一伸手,一片黄果树叶子落到手里,他又忍不住笑的自在。

  贵州山多贫困,却是冬无寒霜、夏无酷暑,叶子在秋天也葱绿葱绿。

  他将叶片正面横贴于嘴唇,轻轻吹奏。

  悠扬的声音,助人放松心神。不一会儿,皇上眉眼舒展,睡得酣甜。驿馆里的人,都进入沉沉的梦想。

  蒋冕、毛纪这样的人,每天要他们睡一个好觉,跟吃人参果一样困难,难得也睡得小孩子一般。绯衣门主和青衫客在屋顶喝酒,怎么也撑不住困意,问道:“这就是《大梦逍遥》?”

  “……”青衫客待要说话,眼睛一闭,呼呼大睡。

  徐景珩发现他们都睡着,放好叶子,看着夜空,看着那一颗颗星星。

  九月末的夜空水洗一般,繁星闪烁其上,好似人去世后的灵魂,好似皇上黑亮的大眼睛。

  皇上第二天醒来,奇怪自己居然睡得这么好,还做了好梦。发现徐景珩还在睡,明显的脸色苍白一夜没睡好的样子,气啊。

  输送内力,要他脸色好看一点儿,更气。悄悄地洗漱穿衣出去一看,果然,一个个的,都说昨儿个指挥使吹得曲子,真好,睡得特好!

  皇上不想搭理任何一个,打拳背书用过早膳,自个儿继续去瀑布锻炼。

  坚持两个刻时,紧接着就是熟悉的疲惫,站立不稳,身体发热,双腿生力……再次稳如磐石。不同于,每次突破身体极限后的兴奋和颤栗,疲倦和狼狈,领悟内力和身体融合的关窍后,皇上不再有疲倦,也不再有兴奋。

  精神更好,脑袋更清晰,但也更平静。

  当然,他又要应对“祂”的雷劈。

  水与雷电共生,在电闪雷鸣的时候,如果人被水淋湿,或者在水中,就等于告诉老天爷“快来劈我”。皇上只能老办法,倒卷瀑布,要水和雷电直接亲近。

  一连五天,皇上在离开安顺,离开贵州去湖广之前,除了处理政务,视察地方,一有空就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一次次地累极,一次次地突破身体极限,一次次地感受身体的蜕变……一次次地熬过那挖骨疗伤一般的药浴。

  皇上的忍耐力惊人、多大的苦头也能忍住。皇上不要听徐景珩的“提醒”。徐景珩若不能从六成机会里活下来,捅破了这天,天地殉葬又如何?皇上只做自己开心的事情。

  秋天里,皇上关注徐景珩的身体情况,生怕他受不住冬天的来临。

  一路视察贵州的州府、大小学院、各段卫所,和各族父老乡亲说话,唱歌跳舞……重点关注“诸卫错布于州县,千屯遍列于原野”的情况,忙、忙、除了忙就是忙。

  贵州山多贫困,远离中原,道路不通,通也没办法,强龙不压地头蛇。卫所的将士势力单薄,只能依靠土司存活,土司……皇上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改土归流更不能急切。除了加速修路办学之外,他只能尽可能地解决土地兼并,给当地人一个希望。

  “这里活不下去,可以出去大山,另找活路。”皇上希望,大明人,都活得有一个奔头。可是卫所的将士们反过来个安慰皇上:“皇上,只要大明好好的,我们就好好的,土司、土官、流官,任何一个都不会亏待我们。”

  皇上只点小脑袋,不说话。

  文老先生趁机教导:“皇上啊,你可不能有‘人间不值得’的想法。”皇上一耳朵听,一耳朵出。

  徐景珩因为皇上这“愈加叛逆”的小模样,无可奈何,又更是心疼。

  大队人马在十一月初感到湖广武昌,因为大明第一个工科学院的重要性,一致决定在湖广过春节。

  湖广的道路建设、官学建设比其他地方还红火,可能是这里土地改革彻底的原因。皇上来到武昌的时候,桂萼和张璁都已经回京,只有刘成学在工科学院。

  兴王回来家乡,恍如隔世。

  楚王见到皇上,也是恍如隔世。

  皇上看到他们,打个招呼,就去休息。

  一个个的,都夸皇上长得好,胖气。皇上只能告诉自己,胖一斤,就是多一分风流。

  皇上过了七岁生日,人长高一大截,本来他这样练功,人应该是和那虎崽子、小猎豹一般,身体肌肉不突出,但呈现完美的流线型。

  可是,这一路上,徐景珩要他一天十二个时辰,带着两个铁球,那铁球也不知道什么材质,一个有三十斤。皇上适应两个,加到四个……

  其他人心疼皇上,都尽可能不要皇上劳累;老太医心疼皇上,一个劲地给进补,导致皇上一直维持这个胖模样。

  皇上躺在驿馆的床上,看着湖广建筑特有的天井,解下来腿上的四个铁球,就感觉重新活了过来。

  “徐景珩,朱载垣给你胖气和力量。”皇上一个翻身,“啾啾”两个亲亲落在他脑门上。

  徐景珩:“……”轻轻地笑。

  自从离开北京城,一年多的奔波、操心,人又不适宜这些地方的水土饮食,太医说他需要静养,他只能静养。

  皇上知道,徐景珩这是体能快速下降,生机快要耗尽的前兆。皇上和绯衣门主、青衫客、红衣侠、文老先生,做好各种准备,都极力希望,能多留一些日子。

  再给他七年也好。

  皇上的眼泪落在他的脖子上,滚烫。

  皇上抱着他,好似抱着世间唯一的希望。

第83章

  人的生和死,皇上一出生就是。他出生,他爹驾崩。

  那个时候,皇上无能为力,连死亡是什么也不懂。

  如今,皇上守着徐景珩睡着,给他盖好被子,自己照顾自己,闭眼睡觉。

  皇上真的长大了。

  鬼鬼们看着皇上的小模样,心里如是感叹。

  “还是小孩子气的天真,却是懂了太多。”

  “徐景珩教导的太好,却因为时间限制,导致皇上有三十岁人的洞察力,七岁孩子的心性。”

  “六七岁的孩子,开眼看世界,最需要的陪伴、信任、理解、支持……徐景珩都给了,却……”

  鬼鬼们一人一句的议论。徐景珩尽可能要皇上茁壮成长,却奈何他自己的情况,带给皇上的影响太大。大明太~祖突然叹气:“命也运也。”众鬼鬼都跟着叹气。

  虽然皇上的父亲早早去世,但满天下疼爱他的很多、很多。可是,皇上太过聪明,太多敏锐……也太过骄傲……

  月色半圆、朦朦胧胧。皇上小肚子一鼓一鼓的,睡得沉稳。

  第二天起床,感受感受身上没有四个铁球的轻松,那真是和鸟儿一样飞翔,完全不用内力……可是,皇上瞄一眼徐景珩,主动又绑上。

  好在他一路上带着铁球翻身越岭的,都坚持下来,如今走平地,轻快很多。

  打拳背书用早膳,徐景珩和文老先生去钓鱼,皇上接见湖广官员。

  “湖广”为元朝开始的区域划分,元朝时期疆域广袤,区域都是粗粗地分,长江以北、大别山、桐柏山以南的河南南部、贵州大部……一律并入“湖广”。

  到大明,正式建立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长江不再成为行政区划的界限,又因为两广、江西、湖南分开,广西壮、黎、瑶三个民族起事猛烈,太~祖皇帝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把黎族聚居的海南一带,广西门户钦、廉州划归广东……

  如今湖广下辖十六个府,可地盘还是太大,大致分为湖北、湖南两个区域,两套文武班底一起治理。只总起来,还是大明两京十三省的一个。汉民一半、其他民族一半,其中武昌府、长沙府等地方挨着长江,更为富裕。

  “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湖广、江西的稻米供养西南和西北,一百五十年来不停地修筑水利;又因为要顺利地运送粮食出去,不停地修路……

  皇上对于他看到的湖广,非常看好。

  武昌位于长江南岸,与汉口、汉阳隔江相望,里巷阡陌,衙署丛集,府学、贡院、文庙等等文化建筑遍布,文人学士荟聚,俨然是一座繁华大城景观,不光在湖广,在整个南方都是重要城垣之一。

  皇上听湖北新任巡抚叙述武昌,看着税表、案件等等文书,连连点头。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把都城从南京迁至鄂县,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如今不光有稻米、大军,还有红薯等等高产作物,大明第一个工科学院……

  皇上满心期待湖广的工科更加发达,带动西南和西北,湖南巡抚凑上前:“皇上,湖南请求,把首府换到长沙。”

  “???”

  湖南巡抚为了湖南,鼓起勇气:“皇上,沅州靠近贵州,当时乃是考虑到湖南和贵州的接触,但沅州实在偏僻……”

  皇上了解到,长沙米市的兴旺。大明建国,太~祖皇帝休养生息,诏令全大明招抚流亡、放还奴隶、劝课农桑等等有利于经济恢复的国策,大明人口迅速上升。洪武四年,南京的人口达二十万,长沙府的人口达三十万人。

  “许民垦辟为己业,免徭役三年”“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垦荒田永不起科”……一百五十年来,一代代皇帝为了西南和西北,尤其注重湖广的民生休养,湖广遇到好几位好官儿,忠实执行这一国策。

  洪武中,湘潭知县王叔“政务休养,劝民耕种,不数年麻菽遍野,户口倍增”;永乐初,醴陵知县黄彦正修举废坠,综理合宜,招抚流移于列邑”;长沙的农业生产恢复甚快,且大规模发展……皇上土地改革之前,长沙全府已有官民田地、山塘共三万三千顷。

  “皇上,如今长沙因为土地改革,红薯的普遍种植,日益富裕。臣北上来武昌之前,长沙父老乡亲们都请求,在长沙也开一个工科学院。”

  皇上打开地图细看,思考。其他官员都不吱声。

  “朕要考虑。朕知道,江南鱼米供应北方,湖广粮食供应西南,遇到西南大灾,湖广的粮食都运走,自己从外面买粮食……湖广到四川贵州、南直隶到湖广……目前还是维持贵州的安定为主……”

  湖南官员们齐齐眉心一跳。

  为了维持贵州安定,湖南的首府位置,暂时不能动。

  皇上挨个看一眼,伸出右手看一眼——

  “一只手五个手指头有长短,朕的十个手指头,朕都要护着。大明如今把全国的匠人、老师,都扒拉来湖广,湖广的未来不可限量。但是,湖广不能因为先走一步,就要抛下其他兄弟省份。”

  沉默。

  这就好比江南那么发达,必须供养国库一般。西南和西北几个省份,年年要国库补贴银子,却不能不顾着。可,到底是……意难平。

  皇上一瞪眼。

  上百口官员一起低头。

  今天的见面气氛略压抑。幸好皇上没有直接拒绝,只说“要考虑”。

  各位湖广暗搓搓地琢磨,怎么要皇上答应。

  皇上晚上回来驿馆,也愁得慌。

  其他人从外头放松回来,一看皇上这小样儿,两位阁老、唐伯虎等等人,都沉默,都奇怪。得知皇上犯愁的原因,一起笑。

  文老先生特“理解”的模样:“在场的人人都知道,没有西南作为边境,西南的崇山峻岭,何来南方安宁?他们知道归知道,只到底更顾着自己的地盘,自己的政绩。”

  绯衣门主特“通情达理”的模样:“先走一步的人,总是希望走到更高的地方,不乐意被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