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 第158章

作者:痒痒鼠 标签: 穿越重生

  寡妇都是良家女,夫婿早逝,若无力过日子,再嫁仍是人情。若有能力过日子,再嫁不再嫁……俗话说,初嫁有父母,再嫁有自己,各人自己做主。”

  皇上不知道,太~祖皇帝居然规定,寡妇不再嫁,全家免除徭役!

  原来,还是利益动人心。

  皇上生气。

  群臣一时,都面露不安——废除贞节牌坊,大明某方面的风气更乱;不废除贞节牌坊,眼看这要变成一个残忍不仁的条文。

  沉默中,南京礼部尚书责无旁贷地,站出来:“皇上,臣认同吕柟所说,也认同魏国公所说。然臣有话说。臣也不是老古董,臣也不是不允许年轻人有自己的追求。”

  礼部尚书话还没说,气得脸都红了。

  “皇上,昨天范家发生一件大事。范家大夫人,给范家大公子纳妾,一个秦淮名ji,还说要这名ji打理家务。

  皇上,范家的老太爷气得吐血,范家的下人集体要求离开,范家的亲友们齐齐和范家断绝来往。臣很高兴,世人不光是都说范家大公子福气不浅,还有明白人。

  皇上,一个ji女,如何能登堂入室做良家妾室?范家大夫人头发长见识短,持身不正,要写什么书?写书要大明的女子,都学她给夫婿纳妾,纳秦楼名ji?”

  礼部尚书的话慷慨激昂,听得皇上小小的愣怔。

  无他,皇上还没长大,谁都不告诉他有关于秦楼楚馆的事情。

  皇上的第一反应,小厮丫鬟那么多,为何要纳妾?

  皇上看群臣。

  群臣都因为范家的不检点生气。

  这个说:“有规矩的人家躲避都来不及。普通人看热闹,能去参加纳妾礼的,都是范家大公子的狐朋狗友,范家门口居然出现一片羡慕之声,叫小孩子听见,影响太差。”

  看热闹的小孩子之一·皇上:“!!!”

  那个说:“我们也不是不给家里的女子写书,都给她们读书了,她们写诗写词的,都随意。可是为了写书不分礼仪,如此风气太坏。”

  不懂这如何关乎风气·皇上懵。

  甚至有官员说:“皇上,女子要当兵,我们不想答应,也答应了,这是好事。女子最好也要有家国天下的心胸。可是,一个ji女,长此以往,我们大明不是和那宋朝的萎靡之风一样?”

  !!!

  这戳了所有人的肺管子。

  不能忍。

  皇上也不喜欢,人人都写那些他听不懂的酸词酸曲儿。

  魏国公也担心皇上受影响,正要找机会和皇上说说这个事儿,正好。

  “皇上,臣认同礼部尚书所言。女子读书识字,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不能为了写书,走了偏路。范家有其他两房,若范家大夫人没有时间,可以将家务交给其他房。”

  皇上一听,有道理啊。

  可皇上还没说话,群臣又有话说,都严厉请求,如此风气当打压一番。比如范家大公子不拒绝,气得范家老爷子吐血,也是大不孝,当罚!

  然后吕柟又跳出来:“皇上,我们大明礼教森严,绝对不是那乱七八糟的汉唐宋。皇上,臣也知道年轻人都喜欢跑秦淮河,据说那范家大公子也是。

  可是皇上,范家大夫人此举荒唐。

  当年魏国公在秦淮河,魏国公夫人大度,也给纳妾。可魏国公夫人就是给纳的良家女子。秦淮河上的女子如何能进大家做良妾?

  吾等不是不支持她们从良。可,难到要我们南京的大家夫人,都和这样一个范家交际?”

  魏国公:“!!!”脸黑黑。

  皇上大眼睛里冒出八卦的小信号。

  群臣一致同意吕柟的说词,都说“我家老妻女儿这几天都羞于出门……”

  一个皇家宗室的寡妇们“蹲大牢”事件,引发一个多时辰的讨论,皇上饿肚子,气得要下朝。

  满朝文武大臣一看,立马达成一致。

  一个个的,争论的脸红脖子粗,不管支持不支持寡妇再嫁,贞节牌坊如何取消——反正都支持处罚范家大公子,都支持处罚范家大夫人。

  可这又有问题了。

  他们满朝的大老爷们,怎么去处罚范家大夫人?

  最后礼部尚书提议,既然是范家家务事,有范家族老们自己处理。

  紫禁城的皇太后收到儿子的信件,面对儿子对自己办学的支持,挺开心;面对五位阁老提醒她范家的事儿,懵。

  皇太后作为一个皇后,正头娘子,理解一个大家夫人给夫婿纳妾的,那份无奈和心酸,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去做。

  可是皇太后作为一个大明正常的良家女子,那如何也不能答应,一个ji女登堂入室做大家妾室。

  皇帝还在南京,万一也迷上秦淮河,她哭都没有地方哭!

  皇太后立马重新审核教学内容。

  南京朝廷怕此事公开影响不好,都悄咪咪的进行。再加上及时封锁消息,这个事儿,也就在南京传一传。

  南京人对朝廷的动作看在眼里,没想到,朝廷对此如此重视。

  不过一琢磨,也就明白,事关大明风气,无小事。

  范家人更没想到,自家正闹着,族老们都捧着家法族规,一起来了。

  范家大夫人面色平静,直挺挺地跪着听那长长的家规,疯狂大笑,笑声要人毛骨悚然。

  要写书是事实。

  痛恨范大公子天天喊“秦淮真爱”,也是事实。

  一番报复,果然朝廷出手,引动族老们捧出来家法族规。

  她如何不笑?

  她笑得凄厉,笑得痛苦,没有一丝开心,却有通体舒畅。

  她就是拼死,也要范家名誉扫地!

  范家大公子全无平日的风度斯文,面色灰败地委顿在地。

  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如何不知道此举不妥。

  可他面对多年心爱的人,他无法拒绝。

  “不孝”的罪名挂在身上,在南京如何还能抬起头来?

  范家大公子守着老父亲一夜,第二天,带着心爱的女子,离开南京。

  和那当年,魏国公夫人的父亲一样。

  南京人看在眼里,没有一丝丝同情。

  甚至是冷漠。

  母亲们教育自家女儿说:“范家大夫人此举不对。但她比魏国公夫人的母亲,更坚强,更有勇气。她没有自己自尽腾位子,留下那对真心人儿相亲相爱,做正经夫妻。”

  魏国公夫人娘家当年的家事再度被提起。

  大小姑娘们私底下议论纷纷,作为孩子,自然站在“孩子”的一方。

  “魏国公夫人的父亲,糊涂,且无情无义。魏国公夫人的母亲一气之下自尽,魏国公夫人三岁就没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不管,流落民间,艰难为生……”

  新媳妇都恍然大悟:“要坚强地活着,你无情我无义。我不光不死,我还要剥下来你一层皮!”

  魏国公夫人在家里,结结实实地大哭一场,叫一家人哄着,才是放下。

  南京的男子们,面对范家的“真相”,南京女子们的反应,一个个的都气得跳脚。

  可能怎么办?

  只能大骂范家大公子妄为读书人,给大明男子丢人。

  南京的老头子们在家里,气得胡子一抖一抖的,狠狠地训诫自家儿孙:“以后谁敢学这些,老爷我吐血之前,一定送你们去东北!”

  东北是朝廷最新关注的地方,比河套、西域、广西、岭南……还苦的地方,一个个大家子弟都焉巴。

  皇上面对这一切,懵啊。

  皇上看徐景珩。

  徐景珩瞧着皇上眼里的“好奇之光”,眼里带笑:“男子大多要养家糊口,思维偏于实际。女子呆在家里,思维偏于感情。这是女子的束缚,也是女子不同于男人的精彩绚丽之处。”

  “所以,孔夫人、范家大夫人的举动?”

  “男子的重心在外面,为了家国天下充满勇气。女子的世界在家里,为了家人充满勇气。对于孔夫人来说,只要孔公子不拒绝离开,她就什么也不怕。

  同样范家大夫人也是,范家大公子忘记当年‘三十无子方纳妾’的誓言,她也就不再顾忌范家的名誉。”

  皇上:“!!!”

  皇上不知道,范家大公子当年居然有那个誓言。

  “为什么范家大公子要说‘三十无子方纳妾’?”

  “……据说当年,范家大公子,对范家大夫人,是真心的,要不二色。”

  “然后他忘记了?”

  “……真心的对象换了,自然忘记。”

  “……???”

  皇上的大眼睛里,全是小问号。看得徐景珩笑的特无奈。

  “皇上长大了……不要学这些。”

  皇上立马小胸膛一挺:“朱载垣要做柳下惠。朱载垣男子汉大丈夫,谨言慎行、一诺千金!”

  “……皇上说的好。”

  初春的午后小书房,徐景珩坐在靠窗的罗汉床上翻书,闻着花香,听着风香,晒着太阳,一副心情好好,好不惬意的模样。

  皇上大眼睛一闪,快速写完今天的功课,爬上罗汉床,装做无意的小样儿。

  “徐景珩,秦楼楚馆,秦淮名ji,是什么?”

  “皇上长大到,能喝酒,就懂了。”

  自觉已经长大,实际距离喝酒还有六年·皇上,深呼吸。

  “吕柟说,当年魏国公也去秦淮河啊?魏国公夫人也给纳妾,良家妾。

  徐景珩,魏国公当年是不是故意去秦淮河?话本儿里都写,很多人去秦楼楚馆迷惑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