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祖国做状元 第44章

作者:项小沐 标签: 快穿 爽文 穿越重生

  所以,老爷子来了之后,还是老样子,白天往酒馆里一坐就一天,早晚出去遛个弯儿当锻炼,想回园子住就回园子,给他留着院子呢。不想回呢,就在酒馆的后院里住,这边酒馆的掌柜的也是他的老伙计们的后人,都是熟人,方妈特意叫来看店的。都跟他的子孙没区别,照看得也精心,不用惦记着。

  上面两家的老人,就不能空手上门了。大哥大嫂准备的礼物,就是老家的特产,蘑菇木耳,还有两袋子山货,榛子核桃松仁啥的,纯野生的,还给拿了两个野脚,一扇排骨和十只野兔,都是收拾干净的。冬天里能冻住,也不怕坏的。没有多贵重,但却是尽心准备的,这就成了。

  “这些年了,老是偏着你们家的吃食。”方老爷子跟向老爹聊得还挺好的。

  说这个,也是跟向老爹把意示表达出来,家里是领情的。

  当年向末要上大学,没工作了的时候,向大哥说了要养妹子一家,他就真的没有食言,年年菜粮肉蛋的不少送。一家子都跟着沾光,这些年,就没买过冬菜,别的没有,白菜土豆地瓜那是管够的。还有大豆,年年都得送几袋子,是磨豆腐还是发豆芽,都成的。方爸就特别爱吃豆面卷子,还就得东北大豆烤出来的豆面才对他口。

  向老爹向来是不多话的,人家问什么他就答什么,人家说吃了他家的菜,他就说都是自家产的,不费事。聊得也还成。

  方奶奶跟向老娘的共同话题就是孩子了,聊聊哄孙子的趣事,问一问家常,也行。还有方妈在一边接着,她跟向老娘还挺有的聊,聊聊农村的事儿,聊聊妇女的生活,都成的。

  方妈之前那个工作组的活儿已经圆满结束了。之后她调到妇联,与一些跟她资历身份都关不多的一些老同志老战友一起,为妇女儿童工作。也挺忙活的。也没人提退休的事儿。

  一顿饭吃的还挺热闹,并没有冷场,走的时候,还说好了,以后都在京城了,要长来长往。

  反正是刚来第一天,就没怎么休息,都挺累的,回到家早早就休息了。

  “大哥,大嫂,这是啥意思吗?不处啦?”大哥大嫂没休息,到前院找向末,大嫂拿了个小布包,从里面拿了两万块钱出来给向末,死活非要把房子的首付给她。

  这年头,万元户就是富裕的象征。谁家能攒下一万块钱,那是了不起的事情。大嫂一把能拿出这么多钱,也是看出来向大哥这些年,没白折腾,确实是挣到钱了。

  “什么话,怎么就不处了?该怎么处怎么处。但是没理由让你们给买房子呀。你俩那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跟你哥又不是挣不来,给你就拿着得了。”当时向末回老家的时候,没把钱拿出来,是考虑到老二老三,他们要是拿钱了,老二老三就得拿钱。他们两家这些年除了死工资,就是靠着自留地和菜园子的出息,哪能跟他们两口子这些年种那么些地相比呢。

  “嫂子,这钱我肯定不会要。你要非得给,那我就生气了。咋滴呀,跟我算账呢?那是我当姑的对孩子们的心意,咋滴呀?还不让我当姑的心疼孩子了?再说我这就是出了百分之十的首付,剩下的大头,不还得你们自己还吗?赶紧收起来吧。你是非得跟我,我就拿着这钱再去买一套房子,挂我大哥名下。你看着办。”向末特别强硬。

  “行了,收起来吧。自己妹子,别整这些没用的了。四儿,你嫂子也是怕妹夫家有想法,别让你在家里过得不自在。我也是这个话,你要是有不痛快,别瞒着,跟哥说。”向大哥说话了,让大嫂把那钱收回去。

  向末挺感动的,哥哥做到这个份上,真的不容易了。“哥,我挺好的。真的。你也看到了,方家对我很好,方逐溪对我也很好。我现在工作也挺顺利的,钱挣得也不少,忙是忙点儿,但是真不用靠着谁活。再说了,那十年,咱家对方逐溪差了?人家心里没数儿啊?没事儿。你们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话说到这份上,也就不用再推来让去的了。

  “四儿,下午我听妹夫那意思,这房价,还能再涨?”大嫂又有了新想法了。

  那肯定的呀,现在才一千多一平米,以后二十万一平米都不是最贵的。下午逛小区的时候,方逐溪聊起过房子的未来发展趋势。

  “得不得比存起来的利息高?”

  那还用说。

  然后大嫂就深吸了两口气,像是做了很重大的决定一样,又把那钱推给向末了,“那这钱你看着再给我们买上房子吧。开春我再多开上十亩地,一年也能把房钱挣出来。”

  “嫂子,真不用那么累。这房子买了租出去,租金就够还贷款的,还能剩下不少。以后等你老了,只靠着这房租,也比我大哥那退休金要高得多。”

  “那感情好了。我也不指望能挣多少钱。就寻思着,将来我们老了,不想跟孩子一起住,不方便,趁着还能挣,给自己买个窝先。”

  行吧,你这想法也不算错。

  好不容易跟大哥大嫂送回后字歇着了。

  转过天儿,向末与方逐溪得上班,二哥三哥都忙着去找铺子,忙活生意的事儿。大哥带着老俩口熟悉环境。三个嫂子结伴逛街去了。

  也是真厉害,人生地不熟的,硬是打听着找到了家具市场,逛了一天,啥也没买,特别谨慎。之后又逛了两天的市场,货比三家。才订了三张上下铺的架子床,三张双人床和一张单人床。又买了一套木沙发,还跟木工订了两个柜子。就算是把家具买齐了。

  再加从老家搬过来的,当年方逐溪给做的组合柜,还得各种桌椅板凳饭桌啥的,这么一看,还真不缺啥了。

  大哥大嫂待了一周,帮着把家搬过去,才走。这不装修了,搬得当然快。

  学校向末都都给联系好了。开学去报道就成。

  这房子阳台是相通的,就没分家,孩子们也没分开谁家就跟谁家的住。而是姑娘们俩俩一间,跟二哥他们住在一套房子里。小子两两一间,住三哥那边儿。都是上下铺,每人一个书桌,一个衣柜。向阳最大,上高中了,自己一个房间,跟老两口住在中间一套房子里,没人打扰他学习。

  都安排完,家里就扔给二嫂和老两口了。二哥和三哥三嫂跑买卖。就都忙起来了。

  向末不用再每周给家里打电话了,周末带着孩子直接回娘家就行了。孩子们特别爱去姥姥家,因为孩子多,能一起玩儿。

  家人也算都安排好了,再没什么可挂念,没有后顾之剧组了,就一心扑到工作上就成。

  孩子们都很听话,也很上进,都有好好长大。并没有让向末操什么心。

  日子一下子就到了平平淡淡的那个模式。

  这样儿最好。

  要说有啥不平常的,梅老爷子分家产算一件。老爷子在京城待了一年,把他想了解的都了解完了,京城的变化也都亲眼看到了。某一天晚上,把方爸方妈,向末两口子还有婚姻困难户方云期给叫到一起,说他已经确定,国家再不会有啥大波折了,有些东西拿出来,也不犯啥忌讳,没什么风险了。

  啥东西呢?当然是他老人家一辈子挣下的家底。与方家到处置产的风格不一样,梅老爷子是全存的金银。

  早前是在山里他们当年的老巢里藏着呢。后来下山站住脚之后,就都转移到了郊县老宅。就后来他进省城,也让寨子的后人看着那地方。那宅子里有一个地窖,藏粮食和藏酒的。修得特别结实,青砖铺的地面和墙面,外面还加抹了两层水泥。

  方逐溪与方云期亲自带着车去把东西取回来后,告诉向末。那地窖的墙是带着夹层的,那青砖的墙修了得有一米厚,最外面还是青砖的墙,两层墙面中间夹了半米宽的夹层。严密得很。里面放着香樟木的柜子还有几十个大木箱。箱子里全是金条和银元。还有几箱子的珠宝首饰。柜子上也都摆得满满当当的金条。还有少量的字画和古董。

  老爷子当年专抢二鬼子,战败以后,那些人也知道自己好日子结束了,都带着家底出逃,一劫一个准儿,家财都带着呢。那会儿兵荒马乱的,又都是汉奸,连报案都不敢,能留下命就不错了,谁敢声张啊。声张了那钱也要不回来。

  还有小鬼子撤退的时候,敛的财,他们也没少劫。抢二鬼子还没下死手,劫小鬼子那是真没留手。

  那些东西,在地窖里放了四五十年了。也不都是老爷子一个人的,还有他那些个老兄弟们呢。分出去一半。剩下的,给方逐溪三兄妹平分了。

  向末两口子就这么又得了一笔巨大的外财。

  瞿麦也分了好大一笔,是龙师父留下的那一份。他在国外读了两上博士,又是学经济又是学计算机的。还学了西医。结果回来京城,发现他自己成了富翁,就用那些钱,开了一家中医诊所。

  他这是出走半生,归来仍是跟中医死磕。龙师父留下的医术,他不但继承了,还发扬光大了。到四十岁的时候,医术已经比方逐溪要高了。

  方逐溪一直没有放弃中医,但是工作太忙了,也很少接触病人,进步很有限。

  向末终其一生都在推广生物菌肥和健康饲料,在渡过前面的二十年快速增加期之后,更是力排众议,把下属的两个厂子里之前还少量生产的化肥和高能饲料全部砍掉。附属的田地和养殖厂也绝不允许用这些。后期更是对什么瘦肉精,这个精那个药的,还有转基因那些个,通通都投反对票。

  因为站在大多数的对立面上,一直到她退体,那级别也没上去,曾经的下属、研究员、学生一个个的平步青云,只有她,出道即巅峰,大学毕业之后,级别没动过。

  直到后来的事实一次又一次的证明她的坚持是正确的,上上下下的,又全都回来请她出山做顾问。一个退休反聘回去的老太太,级别是上不去了,可那津贴到是比好多大领导都还要高。

  跟她缺那个钱似的。真是的。

  那两个下场的厂也成了香饽饽,再不是发配基地了,养殖场还成了特供基地。

  工作也不是完全没有成效,她的努力并不是一点儿作用都没有。至少在她的大部分学生的工作范围内,她的理念是被接受并且尽可能的在执行的。

  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谁都不能凭一己之力改变整个世界,能有一点点效果,就很不容易了。

  与向末的步履维艰相比,方逐溪的工作要顺利很多,农村的人越来越少,种地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是能种的地却越来越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红星农场在世纪末的时候取消了,那些地和厂子都归到了红星乡。地都被向军和于刚承包了。也没让杜娟和娟子下地,人家俩人,就照看了几千亩地。一水儿的机械化,打农药都是用飞机。只要春种和秋收的时候,雇上一些临时工就可以。

  杜娟也是个神人,家里父母是在厅级退休的,哥哥姐姐都成就非凡,她还就在山沟沟里待了大半辈子。向二舅家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分到了省城的政府上班,娶了领导的闺女,老两口上门人家都戴口罩,生了孙子,想去看看,都不让进门。把老两口给伤到了,再也不登老大家的门。后来老两口也赶过向军,让他跟杜娟两个回沪上,怎么也比在家种地强。向军死活不走,杜娟就陪他留下了。一直到把老两口送走,儿子都大学毕业在沪上参加工作了,两口子才回到沪上,让杜娟尽了几年孝。

  农场的改变是大时代的缩影,农田的机械化是不可逆的发展,并且迅速。方逐溪的工作更多的是,他们研发的新机型怎么跟得上农来的发展速度。

  忙是一样的忙,累也是一样的累。

  真正退下来的时候,都七老八十了。在园子里种种花,养养鸟,养养鱼,日子也算清闲。孩子们天南地北的到处跑,老是不着家。方云期结婚之后就跟着老婆去住大院儿家属楼了,老了人家两口子那叫一个潇洒,环游世界去了。到是瞿麦,一直住在家里,娶的媳妇儿风格跟方妈当年一样一样的,来诊所看病的时候,看上他了,直接用了强,当然,他自己肯定也是乐意,要不然谁也强不了他不是。生了个闺女,也是那个劲儿,风风火火的,做摄影师,老往非洲跑,拍大自然,野得不边儿了。扔下老两口在园子里倒也算是跟向末两口子做伴了。

  只是瞿麦人家是大名医,没有退休那一说,所谓的退休,就是宅在家里,一般二般的患者是请不动他了,得特殊的患者才能让他老人家出手。

  方逐溪晚年又接着回来研究中医,与瞿麦一起,可有劲儿呢。

  向末也跟着学,做运动员的时候,花了好多积分买过运动医学的医疗包,还有营养学的课程。这下子到是把积分省下了,能学一门她一想都很想学的技能。

  “话说,你们当领导的,有没有什么特权啊?”行将就木的时候,向末问方逐溪。

  把人都问愣了,“什么特权?”

  “就是用积分买东西的时候,有没有啥优惠啊?打不打折啊?”

  “……没有。”

  “好吧。”

  “你想买什么了?”肯定是看上什么东西了,不是很必须,又很贵。她想要东西,又不想花太多积分,才动这个脑子。

  “我闲着没事儿,看小说,人家都有个空间什么的。我在商城里也看了,还真有那种带着灵泉水的小空间啊?你说咱买一个,是不是挺实用的?泡个茶做个饭啥的,是不是挺养生?”

  ……

  “什么灵泉水啊,那就是营养液的一种,带着水分子的压缩和过滤装置,做成泉水的样子,糊弄人的东西。真的灵泉水,那是极高维度的产品,几百亿积分起跳的。”

  嗯?

  他是不是说了什么了不得的知识?

  但是向末听不懂……

  “别管是啥,有营养就行呗,我就想要一个,你就说行不行吧?就买那个最便宜的,八亿积分的。”

  “行,想买就买吧。我看你也不急着完成任务了。”好不容易攒够的退休积分,花掉八亿,她又退不了休了。

  “我不急啊,有你陪着我,我干吗急着退休?”

  “呃……其实你退休了,我们也可以一起兼职的……”

  啥?

  “那你怎么不早说,我都买完了!”

  你这手也太快了!

  那就能再继续吧!

第60章 医者仁心1 狗血的真假千金剧情……

  向墨这一次醒过来, 每一件事就是确认花了大价钱买下的灵泉还在不在。

  在。

  真好。

  她就高兴了。

  开开心心的接收这个身份的信息。

  然后就被一盆狗血给浇了个透心凉。

  这都他娘的是个什么破剧情啊?

  还弄真假千金那一套呢?

  这个向墨,是医学世家向家的大小姐,向家祖上是御医, 有几百年的传承, 这个传承还很有些玄幻的色彩,有一本世代相传的医书, 只有被医书承认的向家子孙才能看得懂上面的古怪文字,得到向家医术的真传,成为向家当代的家主。传到向墨爷爷这一代, 赶上了乱时候, 老爷子关牛棚改造,家里得了传承的女儿受不了被欺负自杀了,老太太受了刺激没多久也走了。剩下一个儿子向苦木,也就是向墨的父亲, 下乡了。他没传承,医术并不比正常的医生高,就是很普通的一个医生,特殊时期, 还不敢拿出中医的医术,就只是做为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到偏远的大西北做了一个普通的知青, 与老爷子完全断了联系。

  向苦木在西北结了婚,娶了公社主任的女儿, 随后工作就调整到了公社卫生所。跟着所里的大夫学打针,学简单的西医知识, 日子也算糊弄着过下去了。

  两口子结婚七八年没孩子。一直到老爷子平反,都还是没生下一男半女的。

  自家的老药铺当时的环境还不能复开,向老爷子被安排到了保健部门, 持靠在京城医院,干的活儿,跟祖先做御医时候差不多。把儿子儿媳妇接回京城,亲自给两口子把了脉,两口子身体都好着呢。

  又等了一年多,两口子三十五岁那一年,才算是千难万难的怀上了。儿媳妇庞红梅一怀孕,丈母娘庞大婶就包袱款款的来京城照看闺女。也就是因为这个,让她听到了向郁两家联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