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111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可后来,不知庆嫔是怎么办到的,她成功安抚住了七格格,让七格格安静了下来,且最近,太后瞧着,七格格对庆嫔,也不再如最初那般充满敌意,而像是在对待一位值得信赖的长辈一般了。

  从这件事中便能看出,庆嫔还是有些本事和手腕的,她对七格格这个非自己所出的孩子,定也是颇好的,否则,七格格对她的态度,不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既然庆嫔是个靠谱的,那么,皇后提议让庆嫔来作为舒妃和婉嫔的替补,太后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皇后考虑得很是周道,庆嫔那孩子也是个好的,哀家看,让她来帮着舒妃和婉嫔分担六宫事务没什么问题。说来,七格格对你和芃芃如此敌视,你却能如此为七格格考虑,你这心性,实在是难得。”

  皇后方才提到,让庆嫔学着管理六宫事务,有照拂庆嫔和七格格的意思在里头,此话不假。

  庆嫔和七格格如今都不得乾隆欢心,若是让庆嫔掌了权,不管怎么说,庆嫔与七格格的生活质量会有显著提升,同时,庆嫔在宫中的地位,也将与往日不同。

  皇后闻言,淡淡道:“臣妾与魏嫔的恩怨,那是老一辈的事,臣妾不会迁怒到七格格身上。说到底,后宫之中所有妃嫔所出的孩子,也都是臣妾的孩子,能够照拂他们的,臣妾自然都会照拂。”

  太后闻言,拍了拍皇后的手:“这才是后宫之主的气度啊,魏嫔、纯妃和嘉贵妃拿什么跟你比!”

  她所提到的这几名妃嫔,一旦见别人得了些好处,一个个都斗得跟乌眼鸡似的,在太后眼中便落了下乘。这也是为何,皇后虽有着诸多缺点,在后宫一众妃嫔之中太后仍然最为看重皇后的原因之一。

  太后认为,其余的妃嫔都担不起这份责任来。

  “既然婉嫔可以回来办事儿了,皇后你也准备提拔庆嫔,那么接下来,你就莫要再为宫务而操心了,那散布谣言的茯苓和小纯子……”在提起这两个人时,太后皱起了眉。背主忘恩、违反宫规、私相授受,无论是哪一条,都让太后对他们生不出任何好感。

  皇后知道,依照太后的性子,一旦开口定是要严惩他们俩的,但此时,皇后还不能让太后动茯苓,因此,皇后抢在太后说出对他们的惩罚建议之前开了口:“皇额娘,儿媳查到,茯苓似有古怪之处,虽说流言之事已经了结,但还是暂且让茯苓留在儿媳这儿吧。”

  “这是为何?”太后蹙眉不解道:“此事既然已经了了,你还留着这两个糟心玩意儿做什么?”

  空口无凭的,想要说服太后只怕不大容易,况且,太后对皇后一向极为信任,皇后也不愿欺瞒太后,否则倒显得她防备太后似的,伤了二人的婆媳感情。于是,皇后决定向太后透点儿口风:“是茯苓,她向臣妾供述了一些……魏嫔过去的罪行……因为暂时没有证据,所以臣妾还没有对外声张。”

  “原来如此。”皇后这么一说,太后也就明白了。

  魏嫔过去暗地里做过不少龌龊事儿,虽未被人抓住切实的把柄,但不代表太后不知道。如今皇后说,她掌握了魏嫔犯罪证据的线索,太后自然是信的。

  不过……

  “茯苓若是当真握有魏嫔的一些紧要罪证,她想要报复魏嫔,恐怕是一件易如反掌之事吧,她又为何要帮着愉妃来陷害魏嫔?这岂不是多此一举?做出这样的事来,她自己必然会暴露不说,哪怕证明散布谣言之事就是魏嫔做的,又能怎么样呢?”

  是的,这次的事结案之时,明面儿上是茯苓对魏嫔的冷落和疏远心存怨愤,被愉妃所利用,来中伤十三阿哥并嫁祸魏嫔,小纯子则是愉妃派去帮助茯苓之人。

  原本太后虽察觉到皇后似乎有所隐瞒,也以为兴许小细节有不实之处,大体真相是不变的。但当太后从皇后处得知,茯苓手中掌握着魏嫔颇为重要的罪证时,她却立刻意识到,这事儿的违和之处。

  皇后没有预料到,她才刚刚跟太后透露了一点儿真相,太后便立刻通过这点儿真相察觉到了什么,果然姜还是老得辣。一想到这儿,她便不由有些讪讪。

  太后看见皇后心虚的表情,不由伸出一根手指,戳在了皇后的额头上。

  这等亲昵的举动一出,皇后不由愣住了,却听太后道:“你啊,如今倒是越来越胆大妄为了,竟连哀家都敢欺瞒。”

  话虽是责备的话,但太后那亲昵的动作,却让皇后生不出警惕之心。

  果然,没过多久,太后又道:“不过,你向来是个有分寸的孩子。你要查什么,要做什么,哀家也不管了。哀家只要求你注意着些,莫要把自己给累着了。还有,等你出了双月子,你多带着小十三来哀家这慈宁宫坐坐。”

  许是因为上了年纪的缘故,太后近些年越发喜欢热闹,害怕孤单。

  年长的孩子们都渐渐长大出宫,不能时时在太后跟前尽孝,偏偏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近些年,怀孕的妃嫔越发少了,宫中也越来越难听到孩子的欢声笑语。太后虽对已故的芳答应万般不喜,但一想到她腹中那个没有机会出生的孩子,还是会露出惋惜的神色。

  如今,皇后离京千辛万苦诞下了十三阿哥,太后自然希望皇后在养好身子之后能够多带小十三到她宫中来看看她,哪怕孩子调皮些,闹腾些,至少也让她觉得她这宫中有人气儿不是?

  对于太后的这个要求,皇后自然是应允的。太后喜欢她的孩子,她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拒绝太后与她的孩子亲近呢?

  “不过,皇额娘,您这话可莫要让小十二和芃芃听到了,否则,他们就该说您只疼弟弟,不疼他们了。”皇后开玩笑道。

  一提到小十二和芃芃,太后面儿上的神色也柔和了下来。虽说如今她对新得的小孙子宝贝得紧,但最宠爱的终究还是小十二和芃芃。两个孩子越发懂事了,一得了空便结伴来慈宁宫中看她,给她端端茶、捶捶背,亦或是给她分享一些自己最近见到的趣事儿,与他们相处的时间,总是太后最为放松和开心的时光。

  若是以往,太后就该顺着皇后的话,聊一聊芃芃或者小十二了。不过这回,太后只是对皇后严词“警告”了一番:“只要你不在他们跟前多嘴,他们自然不会知道的。若是他们就此事来找哀家诉委屈,哀家便只管找你。”

  皇后闻言,被噎了一下:“皇额娘,那要是您自个儿在他们面前说了类似的话,总不能也算在儿媳身上吧?”

  她觉得她恐怕要背锅呀。

  先前太后与和敬相处的时候,太后就因为把太多的心思放在了芃芃身上,导致和敬“吃醋”了呢,这回虽说人换了,但皇后不觉得太后这一点能够改的过来。

  太后似是知道皇后在想什么似的,对她道:“哀家若是自己在芃芃和小十二面前惹了他们不高兴,哀家自会将他们哄好,不会赖在你身上的。你只要管好你的嘴,不要给哀家添麻烦就好了。”

  皇后看着太后这副孩子气的模样,不由抿着嘴露出了一丝微笑:“是,儿媳明白了。”

  ……

  太后与皇后婆媳氛围正好,而上书房中,也正热闹着。

  那日从圆明园回来之后,乾隆便恩准福康安进入上书房中与阿哥们一道读书,与此同时,还有几名身份和年龄与福康安相仿的勋贵子弟也在乾隆的恩旨之下步入了上书房中。

  几人一道入宫,倒是显得福康安所获得的这项恩典没有那么扎眼了。

  福康安等几个新来的在还没有正式进入上书房之前,就被八阿哥联合十一阿哥一道给了个下马威。由于年纪较小,进度不如八阿哥和十一阿哥,福康安自是被他们所设的难题给难住了。倒是与福康安一道进宫的一名勋贵子弟,基本功颇为扎实,竟回答出了这个问题,引得八阿哥与十一阿哥侧目相看。

  八阿哥和十一阿哥对福康安没什么好感,有五阿哥和十二阿哥杵在前头,他们并不是很得乾隆的看重。有时候,他们甚至觉得,就连福康安兄弟几个,都比他们更得圣宠。五阿哥在几日前已经开始入朝办事,与他们不是一个阶层的“玩家”了,他们没法再去找五阿哥的麻烦,十二阿哥虽说与他们同在上书房中,但他们设法找了十二阿哥几次麻烦,也都没有成功。

  这回,在得知福康安也被乾隆恩准进入上书房与他们一道读书之后,他们自然就把注意力放在了福康安的身上,想要好好儿地泄泄火,至于与福康安一道进宫的几个勋贵子弟,他们只是在刁难福康安的时候,顺手将这些人一道刁难了。若是与福康安一道来的几个孩子解答不出这个问题,倒也无妨,反正他们的矛头指向一直都很明确,只要除了福康安之外的另外几个孩子有眼色一些,不要惹他们兄弟不高兴,那么,他们兄弟也不会无聊到揪着这些孩子不放。

  自然,如果这些孩子胆敢与福康安混在一块儿,或是惹到了他们,他们也会借着今日之事来嘲笑这些孩子们。

  可谁能想到呢,这几个孩子中,居然还真有一个孩子解开了他们所出的难题。

  对此,八阿哥和十一阿哥非但不感到愤怒,反而觉得颇为高兴,这样一来,他们就有理由好好儿地嘲笑一下福康安了——就这水平,也值得汗阿玛成日在他们跟前夸奖他?

第90章 二合一

  “你就是福康安吧?”八阿哥和十一阿哥一面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福康安, 一面用一种带着惋惜和遗憾的眼神看着他:“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汗阿玛曾在我们面前数次夸赞你,我们也曾见过你的兄长, 当真是个人物, 我们便一心以为, 你也是个学识渊博、能文能武的,这才被汗阿玛亲自点了来上书房中读书,却没想到富察家竟也会出你这样不学无术的子弟。”

  这话一出,福康安当即便涨红了脸。过去他受长兄福灵安的影响, 颇有些重武轻文, 再加上他一心觉得自己日后是要跟随父兄一道上战场的,将武艺练好最为紧要, 读书什么的都是次要的,因此, 对于功课, 他一般都是应付了事,得过且过。因着他还有几分聪明劲儿, 一直以来也没有出什么问题。

  只是,今日被人堵在门口刁难, 将他的面子里子一齐往地上削, 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堪,这才开始为自己从前的“偷工减料”而感到后悔。

  他很想找些话来反驳眼前的两个人, 但是, 他该说些什么呢?说他们两个出的题太难, 他现在还没有学到?

  可他身边儿,与他年龄相仿、一道入宫的一个孩子却答出了八阿哥和十一阿哥所出的难题,且那个孩子看起来并没有比他大多少。

  这让福康安即便想要反驳, 也找不到理由来反驳这两名阿哥的话。

  他身为天之骄子,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般窘迫的场景,此刻的他,才算是真切地意识到了出门前额娘对他所说的那句“入宫之后要处处留意、步步小心,宫中不比家里”的涵义。与此同时,他的心中也是头一次生出了后悔之心来,后悔自己在家中时没有好好读书,以至于现在要在这里受-辱。

  福康安窘迫,他身后的几个孩子,又何尝不感到窘迫呢?他没有回答出这个问题来,难道他们就回答出来了么?

  八阿哥和十一阿哥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了福康安脸上,又何尝不是抽在了他们脸上呢?他们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心中却八阿哥和十一阿哥却没了好印象。

  八阿哥见到福康安一脸愤懑的表情,心中很是畅快。就是要这样,今日一来,福康安就被他压住了气焰,回头,福康安在他们兄弟面前,自然也就猖狂不起来了。

  “你方才回答得不错,你叫什么名字?”八阿哥故意不与福康安说话,而是转向了方才回答出问题的那个孩子,态度颇为温和。他注意到,这个孩子衣着朴素,与身旁的福康安几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来不是家道中落了,就是在家不受人重视。

  这样的孩子,最是好拉拢,只要对他施以小恩小惠,指不定他回头就对自己死心塌地了。

  八阿哥想着,这孩子既然能够回答出他方才的那个问题来,可见是个机灵的,这样的人,值得他去拉拢。若是能够将这孩子拢到自己这边儿,往后在上书房中,他多了一个可以使唤的狗腿子不说,还可以让这个孩子来替他掣肘福康安,简直妙哉。

  这孩子似是从未被八阿哥这样的高位者青睐过,颇有些受宠若惊,但他在向八阿哥行礼时,却是不卑不亢的,没有丝毫谄媚之意:“钮钴禄善保,参见八阿哥。”

  “钮钴禄家的?你阿玛是何人?吾父为已故福建副都统常保。”

  原来竟是个丧父的,难怪出生满洲大姓,还过得这般落魄。

  都统乃地方最高军官,副都统地位只在都统之下,善保出身也不差,难怪能被选中入宫读书,只是,他阿玛已故,给不了他任何助力,日后想要出人头地,便只能自己拼搏了。

  这样一个孩子,竟能被选中入宫侍读,想来,他也是使了些法子的,并没有看上去那般纯良。

  八阿哥一想,这样也好,这孩子没有其他的依靠,这孩子自然只能依靠他、向他尽忠。且这孩子是个有心机谋算的,日后也可以充当他的智囊。

  八阿哥越看善保,便越觉得满意,也不顾人家愿不愿意,便已经把人家的人生给安排得明明白白。善保若是知道八阿哥此刻心中所想,只怕会觉得非常无语。

  他年龄虽小,人却是个机灵的,且比一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要更为成熟老练一些,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从豺狼般的亲戚们的觊觎之下,保住自家的房子,又在得知皇上意欲挑选几个与五公主年龄相仿的贵族子弟入上书房读书之时,求到一位老亲面前,让那位老亲设法引着他与傅恒见了一面,机缘巧合之下,他帮了傅恒一个小忙,傅恒便在乾隆跟前举荐了他。

  善保也是因此,才得到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入宫机会。

  虽然这一切都是谋算之下的成果,但对于傅恒,善保还是颇为感激的。

  善保本是打定了主意,待入宫之后,要与身为傅恒之子的福康安相互关照,一则算是报答傅恒的引荐之恩,二则也是为自己寻个庇护的意思。可谁知,今日才一进上书房,八阿哥和十一阿哥就把善保的盘算给打乱了,且善保还隐隐察觉到,八阿哥的这番区别对待,似是有将自己与福康安一行人分隔开来的意思。

  看着福恒安等人难看的脸色,善保不由有些后悔。他方才回答出八阿哥和十一阿哥提的那个问题,实则是为了在福康安等人面前展现他的价值。福康安等几个少年彼此都是熟识的,唯有他,还没有正式打入他们的圈子,想要与他们处好关系,自然要多费些心思。可若是善保能够提早得知八阿哥会拿他做筏子来折-辱福康安,方才在八阿哥提问的时候,他一定也会装作自己回答不出。

  哪怕是被骂作废物,也总比陷入眼下这种尴尬的境地好。

  八阿哥自认为他是皇子,善保是个孤儿,只要他肯对善保表现出青睐之意,善保就一定会乖乖地站到自己身边儿来。殊不知,对于善保而言,八阿哥的价值,并没有福康安这些勋贵子弟来得高。

  毕竟宫中有五阿哥这么个德才兼备的年长皇子,又有小小年纪便颇为沉稳、表现不俗的十二阿哥,这皇位,多半是落不到八阿哥头上的,八阿哥本身也并不怎么得乾隆喜欢,加之八阿哥的生母在不久之前才遭了乾隆的训斥。

  与八阿哥恰恰相反,福康安很得乾隆看重,虽说这份看重有先皇后以及他父兄的情面儿在里头,但他本人也不是池-中-之-物,小小年纪骑射功夫便极为出色,被乾隆点名邀请到圆明园中给五公主作伴。如今,他们这些人能够进入上书房读书,也是因为乾隆想要让福康安进来,又不想只点他一个人进来,导致他太过扎眼,所以才又点了几个他觉得不错的人与福康安一道入宫来。

  善保人虽小,但对这些厉害关系却是看得分明,他是傻了才会舍福康安等人而就八阿哥。

  只是,他虽心中对八阿哥的前景颇不看好,面儿上却不敢得罪八阿哥。毕竟,哪怕八阿哥只是个不受宠的皇子,动动手指头,也足以碾死没人罩着的善保了。

  因此,善保陷入了两难之境,他不知道该如何在不得罪八阿哥和十一阿哥的情况下,为福康安等人解围。

  谁知这时候,却见一名女童走了过来,颇不客气地对八阿哥道:“八哥,你又在欺负人了?上回你刁难我十二哥,汗阿玛才因为这件事说过你,你当时保证得好好儿的,说日后再不会这样,这就是你保证的结果?”

  这女童看上去与福康安差不多大,生得玉雪可爱,性子看起来有几分天真烂漫。她身上穿的衣服,是用顶级蜀锦织就的,脖子上戴着个金项圈儿。

  善保只消稍稍一打量,便可判断出,这多半又是个惹不起的小祖宗。

  接下来发生的事,果然印证了他的猜想。

  在女童到来之后,原本嚣张不可一世的八阿哥,态度突然软了下来:“五妹妹,你怎么来了?”

  原来竟是固伦和晏公主,善保心道。

  看样子,宫中盛行的传言是真的,五公主极得圣宠,宫中任何一个妃子与其所出子嗣,哪怕是再怎么与皇后不对付,都要避五公主的锋芒。

  八阿哥长五公主好几岁,在他面前,五公主显得那般娇小柔弱,强弱对比似乎很明显,然而,“强大者”却向着“弱小者”低下了头,笑容中带着讨好的意味。这一幕,深深在了善保的眼中扎了根。

  他从来没有哪一刻如同这一刻一般,清楚地知道,所谓的强大与弱小,很多时候并不是由对恃着的体格与力量所决定的,而是由他们背后的权势决定的。

  就像方才在他们面前那么趾高气昂的八阿哥,到了五公主面前,这般隐忍卑微一样。

  权势,唯有掌握了权势,才掌握住自己的命运,才能够护住自己和自己的家人!

  这一刻,五公主那娇小的身影,在善保眼中,与权势画上了等号。这也为他接下来的日子中,对芃芃百般讨好,一度成为福康安最大的“竞争者”埋下了伏笔。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暂且按下不提。

  眼下,整个上书房,似乎都成为了这位小公主的主场。

  她听出八阿哥的心虚之后,蹙着眉道:“自然是汗阿玛吩咐的,汗阿玛说,我一个人读书,实在是太孤单了些,且我也到了可以进上书房中读书的年龄了,便让我日后跟着你们一块儿读书。谁知,我才过来,就看到八哥你在使坏。”

  芃芃在长辈跟前之时,总是乖巧含笑的,看起来既软糯又可爱,仿佛没有脾气似的,可她并不是真的没有脾气。若是真的惹到她头上来,她自然也不会忍气吞声。

  比如这回,八阿哥的所作所为,就让芃芃着实生不出什么好心情来。

  原本见到小伙伴来上书房报道,该是一件开心的事儿,谁知八阿哥在小伙伴报道的第一日,就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这好歹也是与芃芃有过“过命交情”的小伙伴,芃芃自然不能由着他受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