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21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若是寻常人,听了乾隆这话,只怕当即就要诚惶诚恐地跟乾隆解释,但和敬看得出来,乾隆并没有生气,她便笑眯眯地道:“皇额娘才没有给我灌什么迷魂汤呢,不过是因为她以诚待我,我便也以诚待她罢了。以前我也与汗阿玛一样,觉得皇额娘不好亲近,可后来啊,我发现皇额娘她是刀子嘴豆腐心,比起那等口蜜腹剑之人不知要强多少倍!”

  因和敬从前与令妃亲近,现如今骤然与令妃疏远,反倒亲近起了与令妃不对付的皇后来,乾隆便自发地将令妃代入了和敬口中“口蜜腹剑”之人,在对皇后好感度上升的同时,对令妃的感观不免又差了一些。

  和敬似是想到什么似的,忽然又开口道:“汗阿玛您对皇额娘有什么不满之处,趁着这几年赶紧一并说了吧。再过些年,待芃芃长大了,您就不可再说皇额娘不好了。芃芃她护娘得很,若是日后,您再说皇额娘的坏话,让芃芃听到了,值不定芃芃一个月不搭理您!”

  乾隆听了这话,故作苦恼地道:“你说的很是,看样子,日后,朕是不能再随意说皇后的不是了,芃芃发起小脾气来,可不得了。”

  和敬又与乾隆说了一会子话,便带着乾隆赏赐下来的东西,离开了皇宫。作为乾隆的嫡长女,她每回入宫,都不会空手而归,乾隆、太后或是皇后总会赏她些东西,让她带出宫去,也好让宫外的人看看她身为固伦公主的体面,让人不敢因她离宫便小觑了她。

  翌日,乾隆得了西藏进贡的皮革、牛羊肉、蕨麻等物,便命人选了上好的给太后与皇后送去。其他东西也就罢了,只这蕨麻最为难得。蕨麻又称西藏人参果,生于海拔数千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极为滋补,宫中拢共也就得了没几颗。

  除了太后之外,也就皇后得了,这可羡煞一众妃嫔,纷纷用酸涩的语气道皇上真是看重皇后娘娘。

  最好的东西让皇后得了,宫中其余高位妃嫔也各自得了一些东西,好让她们知道乾隆还是惦念着她们的,唯有令妃处,什么也没有得。

  纯妃在发现这一点后,故作惊讶地道:“令妃妹妹这样得宠,又怀着龙嗣,平日里宫中有什么好东西,她都是独一份儿的,这回,怎么会什么都没得呢?莫非底下的人忘了往延禧宫送东西?”

  “纯妃妹妹说笑了,在皇上手底下做事的人,个个严谨,又岂会犯这样的错误呢?”嘉贵妃抿了抿嘴,划出一抹嘲讽的弧度:“皇上定是觉得令妃妹妹这阵子太过于‘活泼’,不利于养胎,这才让令妃妹妹安安静静的,没有派人去叨扰她呢。”

  “这人呐,最不可得意忘形、恃宠而骄。瞧瞧令妃妹妹,从前多么谦恭温顺,如今一朝有孕,便仗着腹中的孩儿折腾起来,甚至还想污蔑皇后娘娘。皇上与皇后娘娘最是缱绻情深,又岂能容她?”

  嘉贵妃说着,饶有深意地看向那些向令妃投诚的妃嫔。

  因令妃得宠,便有不少低位妃嫔投效于她,比如怡嫔与白贵人这对姐妹花,比如新入宫的宁答应以及瑞常在。

  怡嫔入宫早,资历比令妃还老些,早年也是较为得宠的,近些年因后宫之中不断有新人进来,她也渐渐有了失宠的趋势,但她心思缜密,擅长谋划,因而令妃还是十分看重她,时不时在乾隆耳边为她说几句好话,也让她多得些圣眷。

  妹妹白贵人比怡嫔年轻貌美些,因而在乾隆那里还有几分薄宠,只是这圣眷显然十分有限,如若不然,她也不至于这么些年了,还是个贵人。白贵人素来以怡嫔马首是瞻,自家姐姐都投向令妃了,白贵人自然也投效了令妃。

  宁答应刚入宫不久,因颜色生得好,又有令妃做靠山,在宫里头的路到目前为止走得也还算是顺畅。这宁答应位份虽低,但近日颇得乾隆喜爱,在乾隆那儿也能说的上一些话。至于瑞常在,其样貌人品暂且不说,单只她父亲是礼部尚书,她就有被拉拢的价值。

  令妃手下最得用的,就属这四个人了,这四人各有各的长处。嘉贵妃一直眼馋她们,若是能够趁着令妃这回势弱,挖一挖令妃的墙角,让她们转投嘉贵妃的阵营为她办事,那就再好不过了。

  若是令妃一直得宠,嘉贵妃也不敢背着她如此行事。但最近怀着身孕的令妃连番在乾隆那儿遭遇冷待,却暴露了令妃根基不稳的事实。若不抓紧这个机会,嘉贵妃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相信经过近日之事,这些投效令妃的妃嫔,心里头也该有些别的想头才是。嘉贵妃就不信,因为利益而聚拢到令妃身边儿的这些人,能够对令妃多么忠心。

  果然,在嘉贵妃说完这这番话后,白贵人与宁答应的眼神就闪了闪,倒是怡嫔与瑞常在依旧老神在在的,让人看不出她们心中的真实想法。

  “要让本宫说,有些花儿朵儿的,虽一时妖娆夺人眼球,但终有开败的一日,倒不如松柏长青。”嘉贵妃语带深意地道。

  一旁的婉嫔陈氏听闻此言,开口道:“贵妃姐姐说得不错。若要论这宫中长青的松柏,除了皇后娘娘之外,还有谁呢?别看皇上忽而宠幸这个,忽而宠幸那个,实则他心中最为记挂的,还是皇后娘娘。”

  先前在令妃意图污蔑皇后以熏香谋害她腹中胎儿这时,婉嫔就曾开口为皇后说过话。这回,在嘉贵妃暗示令妃不是能够长久倚靠之人,不如改投她麾下时,婉嫔又站了出来,说论地位尊崇,论可靠程度,六宫之中谁也赶不上皇后,若是真要了,另投明主,与其投向其他的妃嫔,不如投奔皇后。

  不得不说,从婉嫔前后的举动来看,她对皇后示好的意图十分明显。

  因着婉嫔这番言语,嘉贵妃的脸色不是很好看:“婉嫔素日里寡言少语的,今儿个话倒是多了起来。”

  皇后饶有深意地盯着婉嫔看了好几眼,开口道:“话少不要紧,精辟就好。依本宫看,婉嫔倒是个会说话的,待会儿她们走了,婉嫔不如留下来,陪本宫说会子话。本宫啊,就喜欢跟聪明人说话。”

  她虽平日里疏于钻营,但若是有个知情识趣的人愿意投入她的麾下,她也没有把人往外推的道理。

  “多谢皇后娘娘厚爱,臣妾遵命。”婉嫔抿着唇,脸上浮现出淡淡的喜意来,含蓄又不张扬,皇后越发觉得她是个聪明人。

  “皇后娘娘独独把婉嫔妹妹留下来说话,可见是皇后娘娘只疼婉嫔妹妹,嫌弃咱们这些笨嘴拙舌的不会讨娘娘欢心了。”纯妃嘟哝着嘴小声抱怨道。

  纯妃这番话看似是在争夺皇后的注意力,实则是在给皇后挖坑。若是皇后应承了下来,岂不是代表皇后承认她们在她心中都不如婉嫔?再有,她踩着宫中其余妃嫔来捧婉嫔,其余妃嫔岂有不记恨婉嫔之理?

  婉嫔听出了纯妃话语中的陷阱,但她没有急着开口,而是静静地等待着皇后来处理这件事。虽说她因着和敬与芃芃之故,有意投入皇后麾下,但事情到底还没成呢成,趁此机会观察观察皇后处理事情的手段也好。

  好在,皇后没有让婉嫔失望,她只淡淡看了纯妃一眼:“纯妃这样会说话,轻而易举就能引起在场诸多妃嫔的共鸣……这等本事,连本宫也做不到。若是纯妃这样儿的都算是笨嘴拙舌,这宫里头还有谁是会说话的呢?”不就是捧杀么,当谁不会似的。只是平时若没有人惹到皇后头上来,她也懒得跟底下的妃嫔们过招。

  这会子,难以接话的成了纯妃。其他妃嫔见她在皇后跟前讨了个没趣,再加上皇后最近又颇得乾隆看重,自然不会再没眼色地去触皇后的霉头。有那等口齿伶俐脑筋活络的,随意找了个话题将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开来,不多时,翊坤宫中又恢复了其乐融融的氛围。底下的众多妃嫔心里头是怎么想的,也就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了。

  在诸位妃嫔们散去后,皇后果然留婉嫔下来说了一番话。具体说了什么,人们不得而知,但所有人都能够看见的是,婉嫔在离开翊坤宫的时候,是皇后身边儿的心腹黄嬷嬷亲自送着离开的,她的贴身宫女手上,还捧着皇后赏赐下来的布匹和首饰。

  诸位妃嫔心中明了,婉嫔怕是投靠皇后了。

  婉嫔向来不显山不露水,最是擅长明哲保身,因而她在一众妃嫔之间存在感并不强,但却没有人能够小觑她。曾经有人见她为人低调又不怎么得宠,便想着欺-辱她,谁知最后,却是那人自己倒了霉,宫中其他妃嫔这才知道,低调不代表懦弱,不得宠不代表这位没有手腕。

  皇后有和敬公主相助,本就变得比以前难对付了,如今又有婉嫔在她旁边为她出谋划策,日后,若是谁想算计她,只怕要比从前困难得多。

第25章 三合一

  在送走婉嫔后, 黄嬷嬷等心腹也与皇后进行了一番对话。

  “今日老奴看到皇上给娘娘送来了蕨麻,老奴很是欣慰。蕨麻虽珍贵,但也算不得什么, 您贵为皇后, 得到的奇珍异宝不在少数, 可难得的是皇上待您的一片心。昨日,皇上才与娘娘因为令妃之事恼了不愉快,娘娘可知,为何皇上今儿个会给您送来拢共也没得几颗的蕨麻?”

  皇后道:“皇上……怕是觉得昨日之事伤了本宫的面子, 所以今儿个给本宫送些好东西来, 安抚本宫吧,打一棍子给颗甜枣, 这可是皇上惯来喜欢用的伎俩了。”

  黄嬷嬷听出了皇后话语中的讽刺之意,叹了口气, 心道, 她家主子看来心里头还在怨皇上。皇上当时对皇后态度这般差,明摆着不信任她, 也难怪皇后会生气。可皇上是不可能错的,皇后要怪, 也只能怪到令妃身上去。若是皇后一直与皇上置气, 最后,只会苦了自个儿。

  打定了主意要将皇后的态度给劝转过来, 黄嬷嬷道:“娘娘说得不错, 这是皇上对您的安抚。可您千万莫要觉得, 这安抚对您来说是唾手可得之物。您不要忘了,您才因为此事,与皇上闹过脾气, 让皇上下不来台,且到了最后,您也没有跟皇上服软。皇上是一个多爱面子的人,您也是知道的,他今日能够主动向您示好,而不是继续冷着您,说实在的,奴婢感到很是惊讶和不可思议。”

  被黄嬷嬷这么一说,皇后也觉得,乾隆会不计前嫌赏赐东西给自己,很不可思议。乾隆他可从来不是什么好脾性的人,也从来不会主动对人服软。那一日,乾隆对她的不满,她可是看得一清二楚的:“那依照嬷嬷之见,皇上为何会如此?莫非……是太后她老人家对皇上说了什么?不,不对,太后她老人家素来是不管这些琐事的。”

  黄嬷嬷见自己的一番话,皇后似是听进去了些,不由点了点头,能听进劝就好。

  “此事自然与太后娘娘无关,正如您所言。太后娘娘素来不轻易插手后宫之事,除非是事情闹大了,她老人家才会出手。且太后娘娘毕竟是皇上的亲生额娘,您虽是太后娘娘看重的儿媳,但与太后娘娘毕竟隔了一层。若是您与皇上发生了冲突,太后娘娘指不定还会对您有意见呢。老奴想说的,是和敬公主。”

  “听说昨日,和敬公主入宫,皇上留她用了膳,与她说了好一阵子话。在与和敬公主说话之前,皇上本还有些不快,在和敬公主离开之后,皇上反倒像是想通了似的,心情好转。老奴琢磨着,皇上的突然软化,多半与和敬公主有关。是和敬公主在皇上跟前为您说了好话,皇上才会率先向您低头服软。主子,您可不要辜负和敬公主的一片苦心呐。”

  说着,黄嬷嬷压低了声音:“不管皇上做了什么,至少在此事上,他已经足够给您面子了。你若是还揪着那件事不放,只怕就真的要惹恼皇上了,这对于您而言,百害而无一利啊!娘娘,您听老奴一句话,皇上既然主动给您递了台阶,您不如就顺着台阶下来吧。”

  皇后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过耿直,也太过较真儿。可这宫里头的事,尤其是与乾隆有关的事,哪里是能计较得过来的?

  黄嬷嬷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终是对皇后产生了影响,再加上皇后听闻乾隆会向自己释放善意是因着和敬之故,也觉得自己不能浪费了和敬所做的一切。她点点头道:“本宫明白了,等过几日,本宫会亲自下厨做一桌皇上爱吃的菜,请皇上来翊坤宫用膳。”

  黄嬷嬷闻言,这才露出了笑容:“这就对了,皇上和娘娘和和美美的,宫里头那些个小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如今,婉嫔也投靠了娘娘,在她之后,肯定还会有人想要投入娘娘麾下,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说起婉嫔,皇后面儿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你知道,本宫素来不爱拉帮结派的,生怕底下的妃嫔闹腾,不过婉嫔倒是难得的知情识趣,人又谨慎低调有手腕。如果本宫手底下都是她这样的人,本宫倒是不排斥。”皇后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且再看看吧,婉嫔若果真是真心投靠本宫,日后本宫自然也不会亏待了她。”

  “娘娘的意思是——”若是寻常人,只怕会以为皇后这“日后”来得遥遥无期,但黄嬷嬷对皇后十分了解,皇后是个务实的,她定是有了什么打算,才会说这样的话。

  “本宫才寻由头收走了嘉贵妃与纯妃手中的协理六宫之权,如今忙得正是脚不沾地。这协理六宫之权,迟早还得分出去,与其便宜了那些个一门心思想与本宫作对的,倒不如分派给一心向着本宫的。本宫看,婉嫔很有些才干,本宫有意让婉嫔先帮衬着本宫处理某些宫务。待时机成熟了,本宫便去与皇上说,请皇上正经赐婉嫔协理六宫之权。”

  “这法子好,婉嫔才投奔您,就这样得您重用,非但能够让婉嫔对您归心不说,且也能让后宫之中其他妃嫔看看,唯有效忠您,才能落着实惠。”黄嬷嬷看着皇后的眼神颇为欣慰:“娘娘能够想到这个法子,果然是长进了。”

  皇后淡淡一笑:“本宫如今已是一双儿女的额娘,若是再不长进,可拿什么来庇佑本宫的小十二和芃芃?”

  ……

  在乾隆往翊坤宫中赏赐东西后没几日,皇后果然亲自做了膳食给乾隆赔不是。

  在用膳的过程中,有芃芃和小十二在一旁卖萌撒娇,乾隆又难得见到皇后温和似水的一面,心里头最后的那点芥蒂也没了,一家四口,氛围正好。

  不得不说,皇后在愿意软和下来的时候,与她相处是一件颇为愉快的事。且正是因为她平日里总是板着张脸,越发显得此刻面带柔光的她难能可贵。

  乾隆在用过一筷子西湖醋鱼后,赞道:“皇后的手艺是越发精进了,朕吃着,比上次味道好上不少。”

  芳芷道:“皇上您是不知道,咱们娘娘上回见您喜欢这道菜,背着您偷偷练习了好久,就是为了能够给您一个惊喜。”

  有些话,皇后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自然要由她们这些心腹来代劳。能够在乾隆跟前替皇后刷好感度的机会,芳芷她们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乾隆在听了芳芷的话后,果然更为高兴。原来皇后心中是有他的,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

  不得不说,这极大的满足了乾隆的自尊心。乾隆情不自禁地拉起皇后的手,抚摩了好一阵,他凝视着皇后低垂着的头,以及修长白皙、线条柔美的脖颈:“皇后有心了。”

  然后,他看到一层浅浅的红,在皇后雪白的面容上晕染开来,恰似阳春三月里初绽的桃花,散发着灼灼芳华,他喉结上下滚动了几下,声音变得有些低哑:“若是这宫女不说,皇后是不是就不打算告诉朕你为朕做的一切?”

  皇后轻咬着下唇:“这些本就是臣妾该做的,若是特特告诉皇上,倒像是臣妾在向皇上邀功似的。”言下之意,是肯定了乾隆的话。

  乾隆闻言,心中有些感动,又有些暗恼,心道,和敬说得不错,皇后果然果然是在用一片赤诚之心待他,就是嘴上不爱说。若是换做宫中其余妃嫔,为乾隆做了什么事,三分的功劳恨不得吹成七八分,似皇后这般不爱说话,只默默做事的人,是少之又少。

  想来,他过去会误解皇后,也是因为皇后做得太多,说得太少的缘故吧?看来,日后,他在与皇后相处之时,要多花些耐心才是。

  “皇后应该早些将这些事告知朕的。”乾隆道:“朕日理万机,鲜少会注意到这些细节,今日若不是你身边儿的宫女将你为朕所做之事告知朕,朕兴许永远也不会注意到。”说完这话乾隆仿佛已经意识到皇后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似的,他没有给皇后开口的机会,只道:“朕知道你这样关心朕,朕很高兴。”

  乾隆的语气十分温和,望向皇后的目光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柔情。

  皇后抬眸与他对视,一不小心,就坠入了那片深海之中。

  明明没有饮酒,但帝后二人,似是都有些醉了。

  却在此时,被宫女芳柔抱着的小十二干嚎了两嗓子,硬生生将这美好的氛围给打破了。

  乾隆皱着眉向小十二看去,却见小十二正睁着圆溜溜的猫瞳,好奇地看着他碗里的醋鱼,双眼亮晶晶的。

  小十二是个不懂看人眼色的,见乾隆看向他,他越发来劲儿了,嘴里哇呜哇呜的,发出一些凌乱的音节来,只能零星地听到“阿玛”、“吃”等字眼,让人弄不明白他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芳柔常与小主子们接触,自然明白小十二想要什么,她帮小十二在乾隆跟前翻译道:“皇上,十二阿哥这是想要让您喂他吃西湖醋鱼呢。”

  小十二如今也能够吃一些辅食了,每日芳柔都会为他准备一些有营养又好克化的吃食来,并降低了他吃奶的频率。这也让小十二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每当他被抱到餐桌前,他就会盯着一桌子菜仔仔细细地打量,看看其中有没有自己能吃的。

  实际上,餐桌上的菜,就没几道是他能够吃的,依着他这个年龄,若要吃辅食,除了得给他招好克化的食物之外,那样食物还得做得颇为清淡才行。因此,他的辅食一般都是小厨房特制的。

  乾隆本来对打扰了自己与皇后交流感情的小十二是颇为不满的,但他一向最是受不了小孩子祈求的眼神。当小十二可怜巴巴地看了看乾隆,又看了看他碗里的西湖醋鱼后,乾隆终于坐不住了,他向身旁的皇后询问,是否可以给小十二喂食。

  皇后摇了摇头:“皇上您可别太惯着小十二了,咱们餐桌上这些东西,也就一个蒸蛋是他能吃的。这西湖醋鱼,眼下可不敢给他吃,待他大一些再说罢。”皇后看了一眼盘子里的鱼,朝着乾隆促狭地道:“这道菜的量做得不多,这些鱼肉……都是您的。”

  乾隆轻咳了一声,觉得有些不自在。听皇后这话的意思,怎么像是他要与儿子争一口吃的一样?他堂堂帝王,才不会做这么没品的事呢!顶多是趁着现在儿子还不能吃这西湖醋鱼,多吃几口,替他尝个味儿罢了,乾隆理直气壮地想。

  小十二眼巴巴地盯着乾隆瞅了半天,见乾隆自个儿埋头呼啦呼啦地吃了起来,一点儿也没有要理会他的意思,不由瘪了瘪嘴,委屈得险些要哭出来。

  显然,小十二的“魔音贯耳”,是连乾隆也颇为忌惮的终极杀伤武器。乾隆一见小十二有即将放声大哭的迹象,赶忙从碟子里舀起一勺嫩滑的蒸蛋,送到了小十二的嘴边。

  小十二愣了愣,用小鼻子可爱地在那勺蒸蛋上嗅了嗅,而后犹豫地将那勺蒸蛋吞入了口中。

  很快,他双眼一亮,小脸上露出了幸福的表情,在将那口蒸蛋吞入腹中后,他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乾隆,小嘴微张,等待着下一次的投喂。

  乾隆:“……”

  总感觉,他不是在养儿子,而是在养某只小动物一样。

  在叹了口气后,乾隆认命地又挖了一勺蒸蛋,送入了小十二的口中。

  小十二毕竟年龄小,胃口也小,没吃两口,他就觉得有些饱了。

  当乾隆又一次挖了一勺蒸蛋送到他嘴边后,被他挥了挥小手隔档开来。

  “饱了?”

  乾隆看着吃饱喝足的小十二在芳柔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懒洋洋揉肚子的样子,越发觉得他像只被人捋顺了皮毛的小动物。其实仔细看看,他这傻儿子也挺可爱的嘛。光是看着他这幸福的小模样,就让人觉得整颗心都暖洋洋的。

  在将儿子投喂饱了之后,乾隆就将目光转移到了小闺女的身上。他记得,小闺女现在也能够吃少量的辅食了。比起儿子来,乾隆自然更愿意亲自投喂小闺女。

  可惜,当乾隆看向小闺女的时候,他发现,小闺女对儿子似乎有些……嫌弃?

  当乾隆流露出想要投喂小闺女的意图时,小闺女更是直接把小脑袋扭向了一边,明晃晃的不肯配合。

  乾隆用询问的眼神看向抱着芃芃的芳菲,芳菲看懂了他的意思,忍着笑意向乾隆解释道:“皇上,小公主比十二阿哥还小些,现在只能吃极少量的辅食。且她呀,小小年纪就知道要面子了,若是在场的人多了,她是坚决不肯当着别人的面被喂食的。”

  皇后点点头,对芳菲的话表示了肯定:“芃芃这孩子,在别的方面乖巧得很,唯有在吃东西这方面,一点儿也不肯让本宫省心。”

  在皇后说着这话的时候,芃芃又往芳菲的怀里靠了靠,努力离皇后更远了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