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22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皇后见状,又好气又好笑地道:“这孩子知道本宫是在说她,跟本宫闹起情绪来了呢!”

  乾隆闻言,笑眯眯地从芳菲怀里接过了芃芃,在她小小的额头上轻柔地落下一吻:“不愧是朕的女儿,就是聪明!”

  乾隆方才待小十二已经够好了,又是亲自投喂,又是父子互动的。可如今与芃芃比起来,小十二就像是捡来的一样,态度差别不要太明显。

  如果说在小十二面前,乾隆像个严厉的老父亲,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家儿子,随时准备给他纠错的话,那么,在芃芃跟前,乾隆更像是个智商骤降的傻爹,一见了芃芃就乐呵呵的,想尽各种法子逗芃芃开心。

  皇后见了乾隆这副模样,忍不住叹气:“皇上您这样宠着芃芃,无论她做什么都说好,臣妾真担心,您会把芃芃给宠坏。”

  “不会的,有你管着,有和敬言传身教着,芃芃怎么可能会学坏呢?”乾隆一口否定了皇后提出的这种假设,且丝毫没有意识到皇后这是在暗示他不要太过娇惯芃芃,看样子,在芃芃成长的过程中,注定是慈父严母这种搭配了。

  皇后表示,别看她平时脾气硬邦邦的,看起来很不好说话的样子,其实她也想在芃芃和小十二面前做慈母,让乾隆来扮演严父这个角色啊!父母中比较好说话的那个,一般更能得到子女的亲近和信赖,皇后这般重视自己的一双子女,自然希望能够成为孩子们的心灵之友。

  可惜乾隆已经提前给自己预定好了慈父的角色,为了不让一双儿女真的被宠坏,皇后也只好硬着头破把自个儿往严母这个角色中套了。

  “不过,你也不要对芃芃太过严厉了,她到底还小呢,有什么看不过眼的,慢慢儿教就是了。”乾隆想了想,又叮嘱皇后,像是生怕芃芃会在皇后的管束下受委屈似的:“芃芃小小年纪就这样乖巧,懂得体恤父母,朕就不信等日后她长大了,会变得顽皮起来。”

  ——啊,那您对我可真是太有信心了。

  摩拳擦掌想要搞事情的琼华在康熙怀中翻了个身。

  “臣、妾、知、道、了。”今天努力出境,却又被一双儿女抢镜的皇后,心中也是累累的呢。

  ……

  皇后亲自下厨给乾隆做汤羹,乾隆欣然前往翊坤宫一事,就像是一个信号般,昭示着乾隆和皇后如今的关系有多好。

  宫中一些本以为乾隆给皇后赏赐珍贵的物事是为了做好面子功夫的妃嫔,在这时也不得不承认,皇后是真的入了乾隆的眼、得了乾隆的宠了。

  那种萦绕在皇后和乾隆身上的甜蜜感,是装不出来的,与之前的例行公事完全不一样。许多妃嫔都因此而对皇后羡慕嫉妒恨,也有一些自身根基不足、又还没有靠山的妃嫔开始考虑,投靠皇后,是不是一项明智的选择了。

  太后在得知帝后和睦之事后,十分高兴,把皇后叫去慈宁宫夸赞了一通:“当初哀家就知道你是个好的,所以才在孝贤薨逝之后,向皇上举荐了你为继后。哀家也不指望别的,就是希望你能为皇上管理好六宫,让皇上无后顾之忧,且把皇上往好的方面引导。如今看来,哀家果然没有选错人。”

  夸奖之后,按例是告诫:“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性子有些倔,这一点倒是跟皇上很像,也难怪皇上一直对你淡淡的。如今,哀家见你们感情一日好过一日,彼此都能够退让一步了,哀家也算是放心了。帝后和谐,无论是对前朝而言,还是对后宫而言,都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哀家希望你与皇帝能够保持下去……”

  皇后恭恭敬敬地听了,顺着太后的话应承下来:“臣妾明白。”

  太后这才拍了拍她的手,不再说什么。

  在皇后回翊坤宫的时候,太后为表对这个儿媳的看重,又赐下了一堆的赏赐,且还叮嘱皇后,下一次再来慈宁宫给她请安的时候,把小十二也一并带上。

  用太后的话来说,她虽礼佛喜静,但偶尔也想要热闹一把,若不然,成天对着佛像,生活如一潭死水一般,那多没意思啊。小十二正好是个活泼爱动的性子,完美的满足了太后这方面的需求。

  若是搁在芃芃出生之前,太后是决计不可能让皇后带着小十二来看她的。那时候的小十二,实在是太过顽皮、太过闹腾了。可自打芃芃诞生之后,有芃芃管着小十二,如今小十二已经比之前好了太多。且相处的日子久了,太后也发现了小十二的可爱之处,对于自家孙子偶尔的顽皮和任性,她自然也更能包容。

  其实,按太后本心来说,她是更希望皇后能够把芃芃给带来的。可芃芃到底还小,身子骨也没有小十二这般壮实,太后担心她半道儿上吹了风着了凉,是以,每回她想念芃芃了,都是亲自驾临翊坤宫。整个后宫之中,也就只有芃芃有这样的殊荣,连当初的和敬,也不可能让太后亲自跑一趟,就为了看看她。

  和敬在得知此事后,都有些吃醋了,拉着太后的手不依,道是自家皇祖母不疼她了。

  太后亦是故作不满地道:“你还说哀家呢,你自个儿这一趟趟地往宫中跑,还不是为了多看看芃芃。当初,芃芃还未出生之前,哀家让你多来看看哀家,你都左耳进右耳出。看样子,芃芃在你心中,的确比哀家这个老婆子更有魅力些。”

  和敬闻言,噗嗤一笑:“皇祖母您究竟是在吃孙女的醋呢,还是在吃芃芃的醋呢?”

  “你是在吃谁的醋,哀家就是在吃谁的醋!”在最为疼爱的两个孙女面前,太后也难得孩子气了一把。

  “好了,皇祖母,咱们就不要相互指责了。若是再指责下去,可越发掰扯不清了。”

  “分明是你先起的这个话头,如今听你这么一说,倒像是哀家在无理取闹似的!”

  面对难得较真儿的太后,和敬只好哄道:“好好好,都是孙女的不是,皇祖母您大人有大量,就不要与孙女计较了好不好?”而后,和敬又向太后保证,下回进宫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她会把自家儿子小鄂勒也给带上,这才把太后给哄好。

  在离开皇宫的时候,和敬感慨:“都说老小孩老小孩,皇祖母如今这脾性,越发像个孩童了,时不时便需要人哄着。”

  她身边儿的心腹女官道:“亏得公主与太后娘娘祖孙感情深厚,又对太后娘娘的脾性颇为了解,这才能把太后娘娘给哄好。”

  “别看皇祖母身份尊崇,整个皇宫中就没有敢对她不敬的,实际上,她老人家寂寞着呢。本宫只把她当做祖母、长辈来对待,时不时在她身边儿凑个趣撒个娇,她自然觉得本宫比常人要亲近些。且本宫是皇祖母的孙女儿,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也就是您觉得太后娘娘好哄了,若换做是其他人,比如各宫娘娘,您看太后娘娘乐不乐意搭理她们呢?”女官反驳着和敬的话,力图证明和敬在太后心中是特别的:“不说各宫娘娘,就说四格格吧,奴婢可是听说纯妃娘娘没少让她到太后娘娘跟前去卖乖讨巧,可太后娘娘一直对她不冷不热的。可见也不是每个孙子孙女都能够得到太后娘娘的喜爱的。”

  “这倒是。”和敬侧了侧头:“你要说皇祖母好哄,那也是真好哄,可你要说她不好哄,也是真的不好哄。她若是不喜欢,不管是谁的面子,都是不给的。你这样一说,本宫反倒更加敬佩皇额娘了。这么些年下来,皇额娘一直把皇祖母哄得好好儿的,着实不易。都说皇额娘为人刻板,不懂得讨好人,本宫却觉得并非如此。皇额娘真心想讨好什么人的时候,只怕很少有人会讨厌她。只是平日里,她不喜欢这么做罢了。”

  “公主说的是,皇后娘娘能够稳居中宫之位,自有她的过人之处。如今,皇后娘娘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公主又与娘娘交好,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把小主子带进宫去给皇后娘娘请个安,顺道与十二阿哥与五公主认识认识了?”

  和敬与皇后交好的目的很明显,一是想名正言顺地亲近芃芃和小十二,二是为了她子女日后的前程。既然如今和敬与皇后的关系已经越来越亲密,且皇后在宫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将小鄂勒带入宫中之事,也可以提上计划了。

  和敬思忖片刻,道:“且再等等吧。小鄂勒他比小十二还要年长一岁,如今顽皮得不得了。在公主府中好生呆着倒也罢了,若是将他带入宫中,本宫担心他会遭了旁人的算计——别忘了,宫中如今有人怀着身子呢。”她意有所指地道。

  和敬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如今后宫之中怀有身孕的妃嫔,也就只有一个令妃,她究竟是在防着谁,不言而喻。

  女官回想起在不久之前,自家主子在诸位后宫妃嫔之中与令妃最亲近,不由颇为感慨。后宫之人都擅长伪装,令妃是其中的佼佼者,连自家主子都瞒了过去,虽然这其中也有自家主子年轻好哄骗的缘故,但令妃的功力之深,也可见一斑。

  “主子小心谨慎着些,也是对的。您瞧瞧这宫里头,自打延禧宫那位娘娘怀孕,闹出了多少事端?先是有戴佳氏因意图谋害那位腹中胎儿,被贬为庶人,而后那位又意图污蔑皇后娘娘戕害她的孩子……小主子年纪到底还小,待他懂事些再带他入宫也好。”

  ……

  皇后最近的日子,过得是极为舒心。

  皇后高兴了,自然就有人不高兴,比如正在禁足中的令妃,比如被皇后剥夺了协理六宫之权的嘉贵妃与纯妃,总有人想要挑起事端来。

  皇后地位稳固一家独大,对于底下的低位妃嫔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后宫之中动荡减少,她们不必担心自个儿一不留神就被卷入高位妃嫔们的争夺之中。但这对于高位妃嫔们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皇后手中的权力越少,她们所能够掌控的权力就越多。

  像如今这般,皇后将统率六宫之权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久而久之,她们在后宫之中还有什么话语权呢?

  嘉贵妃与纯妃趁着承宠之机提出了这件事。

  当然,她们没有明着说想要夺权,只是委婉地向乾隆表示,皇后如今有十二阿哥与五公主要照顾,还要为了宫务而烦劳,她们每每见了皇后眼下的青黑,都不由自责愧疚于不能为皇后分忧……

  乾隆听着这话,想到最近去见皇后时,皇后眼下的确有青黑之色。皇后做事严谨认真、又惯来是个爱逞强的性子,便是觉得吃力,也不会轻易跟他人说……思及此处,乾隆觉得,自己很有必要体谅体谅皇后,比如说,找些得用的人来协助皇后,为皇后分忧。

  在考虑到这件事的时候,乾隆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嘉贵妃、纯妃与舒妃等高位妃嫔。但很快,他又想起嘉贵妃与纯妃本是有协理六宫之权的,只是那回在令妃控诉皇后以熏香谋害她腹中皇嗣时,嘉贵妃与纯妃不分青红皂白地开口质疑皇后,惹恼了皇后,皇后这才将她们的协理六宫之权给收了回来。

  若是在不跟皇后商量一声的情况下,将协理六宫之权重新分派给嘉贵妃与纯妃,似乎有些打皇后的脸。搁在以往,乾隆兴许不觉得这有什么,他并不怎么喜欢继皇后,自认给她皇后之位就已经是对她最大的嘉奖了,不过最近乾隆与皇后的关系越来越好,每回从宫务中脱身去翊坤宫都会让他身心舒畅,他自然也愿意多给皇后几分尊敬和体面。

  思及此处,乾隆并没有马上表态。乾隆对嘉贵妃与纯妃说,她们对皇后的关心和担忧,他已经知道了,只是此事他还需要跟皇后商量商量,再做决定。

  嘉贵妃与纯妃闻言,虽对皇后在乾隆心中的地位节节高升暗恼不已,却也没什么办法。

  不过,对于这件事,她们也不是那么的着急。毕竟从乾隆的表现来看,重新选出协理六宫的人手之事势在必行。而在诸多妃嫔之中,有过协理六宫经验的,也就只有寥寥数人,皇后迟早还得用她们。大不了,她们到时候去跟皇后低头服个软,让皇后亲自松口,也就是了。与实权相比,暂时放下脸面算什么呢?

  然而,嘉贵妃与纯妃没有想到的是,在与乾隆交谈过后,皇后的确向后宫中的诸位妃嫔表明了她要寻找合适的妃嫔来协助她管理六宫事务之事,只是……嘉贵妃与纯妃未被她列入候选人中,皇后中意的是舒妃以及最近才投靠她的婉嫔。

  舒妃与皇后往日里关系平平,没料到这等好事竟能轮得上自己,当下便喜形于色,连声感谢皇后对自己的看重,并说自己绝不会让皇后失望云云。

  至于婉嫔,皇后想要用她一事早有征兆,自从婉嫔投入皇后麾下,皇后就给予婉嫔学习处理六宫事务的权力。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皇后这是在给自己寻找助手。只是,没有人能够想到,皇后竟会这么快就把婉嫔给推了出来,且还让她越过了嘉贵妃与纯妃!

  嘉贵妃与纯妃脸色极度难看。

  嘉贵妃育有皇四子永珹、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本人是除令妃外最为得宠的妃嫔,又高居贵妃之位,纯妃虽位份与圣眷上比嘉贵妃低了一头,但也育有皇三子永璋、皇六子永瑢以及皇四女。

  舒妃膝下虽有十阿哥,且本人也居于妃位,但论资历,论子嗣,论在后宫之中的地位,她是无法与嘉贵妃及纯妃相提并论的,更何况无子又无宠的婉嫔。

  皇后宁愿用这两个人,也不愿意用她们,嘉贵妃及纯妃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可谁知,皇后看了她们一眼,轻飘飘地道:“怎么,嘉贵妃与纯妃对本宫的安排不服?”

  嘉贵妃勉强按捺住心中的不满,开口道:“娘娘是后宫之主,娘娘做出的决定,臣妾们又岂敢不服?只是,臣妾有一言,不吐不快,娘娘择人协理宫务是为了减轻您的负担,舒妃在此前从未有过协理六宫事务的经验,婉嫔虽得您看重,近些日子跟在您身边学习这些,但到底时日尚短,且她居于嫔位,后宫之中品阶比她高、或是与她同等级的妃嫔不少,她若只凭着您的偏爱便得了协理六宫之权,怕是不能服众。”

  “嘉贵妃姐姐说的极是,皇后娘娘既是要找人协助管理宫务,为何放着有过协理六宫经验的嘉贵妃姐姐与臣妾不用,而去用舒妃与婉嫔呢?莫非,皇后娘娘是对嘉贵妃姐姐与臣妾有什么偏见?”

  说着说着,纯妃眼圈儿就红了:“臣妾知道,皇后娘娘定是在为上回嘉贵妃姐姐与臣妾在您跟前失礼之事恼了咱们。可咱们上回是太过关心皇嗣,才会被令妃的花言巧语所蒙蔽,不是有意要顶撞皇后娘娘,此其一。其二,皇后娘娘上回发怒,剥夺了臣妾们协理六宫之权,臣妾们自知理亏,没有反驳,乖乖接受了皇后娘娘的安排……这些日子,臣妾一直在反省己身,可臣妾没有料到,皇后娘娘竟然还是不肯原谅臣妾……”

  纯妃话语中的意思很明显,她们训也受过了,罚也受过了,皇后在选择助手的时候,却还是放着明显更合适的她们不用,反倒去用两个“新手”,就是小肚鸡肠,对她们有偏见!

  嘉贵妃闻言,当即也符合了纯妃的话。

  她们本是对手,彼此之间的关系说不上有多好,但近些日子,为了争取自身的利益,她们反倒是合作的时候比较多,彼此之间也越发默契了。

  皇后听了纯妃与嘉贵妃明面上是诉苦,暗地里却是在控诉她对她们不公的话语,嘴角抿成一个似笑非笑的弧度。

  与此同时,纯妃与嘉贵妃一脉的人,见自家主子都开口了,自然也不甘落后,这个给皇后戴高帽子,说皇后娘娘最是公平公正,定不会揪着娘娘们过去的错处不放的,那个则找茬说舒妃能力有限,无法与经验老道的嘉贵妃与纯妃相比,相信皇后娘娘定能做出最理智的选择云云,还有的则直接跳出来找茬,说婉嫔是嫔,她也是嫔,凭什么婉嫔能够获得协理六宫之权,她不可以,若是婉嫔协理六宫,她第一个不服气……

  显然,纯妃和嘉贵妃手底下的妃嫔们也都知道这协理六宫之权意味着什么,不遗余力地为自家主子争取着。

  皇后为何能凌驾于后宫其余妃嫔之上?正是因为她有管辖六宫的权力。在后宫之中,若是没有权力,即便位份再高,那也是虚的。对于嘉贵妃与纯妃而言,协理六宫之权,不仅仅意味着她们在宫中行事方便,更意味着她们能够借机培养自己的人手,经营自己的势力,并震慑宫中的低位妃嫔!这协理六宫之权,她们说什么也不能拱手让给舒妃以及婉嫔!

  舒妃一脸紧张地看着皇后,生怕皇后会抵挡不住嘉贵妃与纯妃的压力,将协理六宫之权重新交给她们。若是完全没有指望,也就罢了,既然如今皇后都打算给她一个机会了,她自然不能错过这天赐的良机!

  婉嫔看起来倒是很淡定,丝毫没有因为有人攻讦她,说她不够资格、不能服众而生气或是紧张。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她自认对皇后还算有几分了解。

  皇后既然能直接说要让舒妃和她来协理六宫,定是有一定把握的,她对皇后有信心。

  反正,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她和舒妃失去协理六宫之权,既如此,她怕什么呢?

第26章 三合一

  “嘉贵妃, 纯妃,看来你们是要忤逆本宫到底了?”皇后极具压迫性的目光投向嘉贵妃与纯妃,后两者则道:“臣妾们不敢, 臣妾们只是希望皇后娘娘对臣妾们不要抱有偏见。”

  皇后淡淡地道:“为何本宫宁愿用两个新手也不用你们, 看来, 你们是真的一无所知啊。”皇后扭头看向身旁的舒妃:“舒妃,你来说说,嘉贵妃与纯妃上次为何被剥夺了协理六宫之权?”

  舒妃疑惑地看着皇后,不明白她为何会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因为两位娘娘以下犯上, 对皇后娘娘不敬?”

  皇后没有说对, 也没有说不对,只是将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婉嫔:“婉嫔, 你来说。”

  婉嫔低垂着头,恭顺无比地道:“回禀皇后娘娘, 是因为上次, 两位娘娘在未经查证的情况下,就轻信了令妃娘娘的话, 认为皇后娘娘有意谋害令妃娘娘腹中的皇嗣……皇后娘娘认为两位娘娘偏听偏信,易被流言带偏, 不足以处理六宫事务。”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 婉嫔的额头上渗出了汗水,嘉贵妃与舒妃不善的目光, 令她如芒在背, 但她还是一字一字的将话全部都说完了。她知道, 这回她肯定把嘉贵妃与纯妃给得罪死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婉嫔很清楚,从她上了皇后船的那一起, 她就已经站在了嘉贵妃与纯妃的对立面,既如此,无论是否得罪她们,她们看她都不会顺眼的。

  “那么,你们觉得,嘉贵妃与纯妃,现如今把这个毛病改掉了吗?”皇后的问题,一个比一个要命。

  底下其余的妃嫔们大气儿也不敢出,生怕被皇后注意到,卷入这场纷争之中。

  她们能躲开,身陷暴风中心的舒妃和婉嫔却是躲不开的。皇后才刚给她们两个发了甜枣,且还是从嘉贵妃和纯妃的手中截了甜枣给她们。她们如果不想把甜枣乖乖地还给嘉贵妃和纯妃,就得在诸位妃嫔面前表态,以此来赢得皇后的支持。

  “回禀皇后娘娘,臣妾认为……”婉嫔的话刚开口,舒妃的话就盖过了她:“臣妾认为,两位娘娘没能吸取教训。两位娘娘在尚未了解清楚此事前因后果的前提下,就来质疑皇后娘娘是否对她们怀有偏见,眼前的情形,与上回的情形,简直一模一样。事实证明,并非是皇后娘娘对她们怀有偏见,而是她们未能好生反省自己,改正自己所犯的错误,不足以胜任协理六宫之职。”

  舒妃很清楚,她这样贬低嘉贵妃与纯妃,必会引来这两者的愤恨,但她一定要争取到皇后的支持,将协理六宫之权拿下。为此,即便是让她与嘉贵妃及纯妃对上,她也在所不惜。

  她在后宫之中,向来是不起眼的那个,虽然高居妃位,论身份比后宫之中大部分妃嫔都要高,但那也不过是仗着她有一个好出身。可她看得明白,在这后宫之中,除非出身显赫到让人难以忽视的地步,比如家中有权倾朝野的父兄,否则越到后来,家世所能带来的作用便越低,取而代之的是圣宠和子嗣。

  可惜在这两方面,舒妃都拼不过别人,她的样貌在这宫中只能说是中上之姿,并不怎么受乾隆宠爱,位份比她高、或是与她平齐的几个妃嫔就不说了,连不少位份不如她的嫔或是贵人,圣眷都要比她浓。若论子嗣,她只得了十阿哥一子,且这个儿子,还不怎么得乾隆喜欢和看重。由此可见,如无意外,舒妃这辈子,恐怕也就只能止步妃位,在后宫之中做个透明人儿了。

  但皇后给了舒妃执掌权柄的机会。倘若舒妃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发展自身的势力,日后对于她和她的儿子来说,定是大有裨益的。更有甚至,如果他们借着这个机会,搭上皇后这条船,指不定日后就什么也不必操心了。

  这个机会来之不易,舒妃舍不得推开,也不想推开。因此,她注定要站在嘉贵妃和纯妃的对立面。方才舒妃在皇后询问之时,回答得不如婉嫔好,且她又不似婉嫔一样,对皇后来说已是“自己人”,所以这回,舒妃才抢在婉嫔之前开了口,数落嘉贵妃与纯妃的不是。

  舒妃平日里不是个话多的人,诸位妃嫔都没有料到,她认真怼其人来,嘴能这么利。看样子,这回,舒妃也是下定决心,豁出去了。

  婉嫔看了舒妃一眼,虽对舒妃会说出这些话感到很是惊讶,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对皇后有利的。不过,作为第一个投靠皇后的人,且刚从皇上手上得了好处,婉嫔又怎么能任由舒妃专美于前,自己毫无作为呢?

  “舒妃姐姐说得不错。”婉嫔看着脸色难看得恨不得立马怼回来的嘉贵妃与纯妃道:“两位娘娘只顾着来质问皇后娘娘,却忽略了一点。这协理六宫之权,皇后娘娘必是要与皇上商量过后,才能给出去的。也就是说,由舒妃姐姐与嫔妾协助皇后娘娘管理六宫之事,是得到了皇上的认可的。两位娘娘质疑皇后娘娘因偏见而不让你们协理六宫,难不成也要质疑皇上吗?”

  婉嫔的话温温和和的,却堵死了嘉贵妃与纯妃接下来的话,让她们脸色一白。若只是皇后不许她们协助管理六宫,她们还可以辩上一辩,但倘若这是乾隆的意思,她们就只能乖乖接受,一个字也不能多说了,否则,落在乾隆的耳中,必会坏了她们在乾隆心目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