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小公主[清穿] 第46章

作者:晏央 标签: 清穿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乾隆便暗自揣测,芃芃是不是想要用什么法子让令嫔醒过来。于是,本在心中犹豫着该不该制止芃芃的乾隆,这下彻底放下了心来,决定看看芃芃接下来会怎么做。皇后见乾隆都任芃芃施为了,自然不会跳出来阻止自家小闺女。

  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芃芃双手托举着毛笔,开始在令嫔的脸上涂涂画画。

  在芃芃落下第一笔的时候,方才任祈嫔怎么掐人中都没有反应的令嫔,便不由蹙了蹙眉。

  ——毛笔在脸上扫来扫去的,实在是太痒了。更何况黏黏的颜料粘在脸上的感觉……很恶心!

  芃芃见自己的计谋奏效,不由抿着唇,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笑。

  她就知道令嫔是装的,不然,哪里有那么巧的事,一听说荷香没了的消息,就直接昏迷了。荷香对于令嫔来说如果真的是这么重要的心腹爱婢,令嫔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荷香出宫了,随意先找个地方安置了,等过一阵子风头过去了再把荷香接回身边儿,对于令嫔来说不算是什么难事。至于说令嫔是因为怀孕,所以听不得有人死了的事儿……别逗了,作为一个数次密谋暗害她人之人,令嫔的心理素质可没有这么差。

  令嫔在这里演戏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躲过即将到来的诘问和责罚,二是变相证明她的无辜。

  若是没有芃芃在,哪怕皇后和祈嫔再怎么怀疑令嫔是在装晕,也不可能当着乾隆的面对令嫔动手动脚,掐人中这种程度的试探对于早有准备的令嫔而言又不足以让她露出马脚,祈嫔掐了两遍没掐醒,也不能一直掐下去,最后,事态的发展,少不得会按照令嫔所期待的那般来。

  至于现在么……看着芃芃左一笔、右一笔,不断在令嫔脸上涂涂画画,还因为颜料干涸导致一些地方没有画上,而在同一个地方屡次补充笔画,与此同时,令嫔也随着她的动作,眉毛越扬越高,就可以看出她的真实情况。在芃芃的毛笔不断地接近令嫔的唇,那让人恶心的黏腻颜料险些要滴到令嫔嘴唇上时,令嫔终于忍不下去了。

  她慢慢儿地睁开了眼,想要表演一番刚从昏迷中醒来的模样。

  谁知下一秒,芃芃就把毛笔刷在了她的嘴上。

  令嫔顿时瞪大了双眼,浑身一个激灵,险些要从地上跳起来——可惜以她现在这副仰躺在地上的姿势,这个动作对于她而言实在是太过困难。因此她最终只是伸出手脚在半空中随意挣扎了几下,而后一双乌眸中就蓄了泪,楚楚可怜地望向乾隆:“皇上……”

  这声音缠绵而又哀婉,道尽了令嫔的心酸和委屈,同时,又隐晦地控诉了芃芃的行为。

  若是在往日,这样的声音,再配上令嫔那张我见犹怜的脸蛋,足以勾起乾隆的恻隐之心,促使乾隆将那胆敢让爱妃受委屈之人好生责罚一顿。

  可惜,乾隆终究是个视觉系生物。令嫔脸上在经过芃芃的一番涂鸦之后,早已变得惨不忍睹只见绿色的颜料在她脸上东一块西一块的,非但破坏了她的端秀之美,她这一哭一皱眉还无端端让人恶心歪腻。

  乾隆的反应很是直白,在瞄了一眼令嫔之后,他便迅速地移开了视线,声音冷淡地道:“既然你醒了,就继续方才的话题吧。”

  方才他们几个人怎么叫令嫔都叫不醒,结果芃芃只是在令嫔脸上随意画了几下,就把她给画醒了,乾隆也看出令嫔八成是装的了,自然不会责怪自家女儿。退一步说,即便令嫔是真晕了,芃芃的一番看似胡闹的作为让令嫔醒了过来,那芃芃也可以说是功臣,令嫔还想让乾隆为了她而责骂芃芃,这是做梦呢,还是做梦呢?

  令嫔会告状,芃芃也不是吃素的,只见她丢下毛笔,操着她的小鸭步伐,一摇一晃地跑到了乾隆身边儿,抱住了乾隆的大腿:“阿么,她坏!装装!阿么,额呢,担心!”

  乾隆一把将芃芃给抱了起来,心中对于闺女的撒娇告状很是受用。闺女遇到了事情,知道第一时间来找自己,可见她最为信赖的就是自己了!何况,她还知道心疼自家阿玛,真是没白疼她!

  乾隆不知道的是,其实吧,向他撒娇告状,那也是没有办法之下的选择。谁让现在在场的几个人之中,只有他说的话能算数呢?芃芃倒是想跟自家额娘告状,可皇后她说了不算呀!若是此时太后在场,芃芃绝对会舍弃乾隆,投向太后的怀抱之中。

  最近这位老祖母在对待令嫔的态度上跟芃芃和皇后越来越一致,且她的脑子始终清醒,不至于像乾隆一样色令智昏,且太后素来最是宠爱芃芃,舍不得自家小孙女受一星半点儿委屈。令嫔敢当着众人的面给芃芃上眼药,若是没有被太后看出来也就罢了,一旦被太后看出来了……呵呵,她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眼下太后不在场,所以乾隆这良好的自我感觉,还能够多持续一会儿。

  “连个孩子都看出来你是在装晕了,令嫔,你还有什么话想说,还有什么话能说呢?你若不是心虚,为何会在祈嫔与你对恃之时,做出这样的事来?”

  令嫔见乾隆连看她一眼都不愿意,不由慌了:“皇上……臣妾并没有装啊,臣妾忽然得知荷香没了的消息,的确是一时晃了心神,眼前一黑,就没有知觉了。方才,许是因为缓过了劲儿来,臣妾才醒了过来……”

  “行了,朕有眼睛,朕会看,朕有脑子,朕会想。有时候,朕相信你,是朕愿意相信你,不代表你可以将朕当做傻子一般糊弄!来人,传朕旨意,令嫔御前无状,陷害祈嫔,令其于延禧宫中禁足,诞下皇嗣之前不得外出!”

  芃芃闻言,一脸不高兴地瞅着乾隆,乾隆对令嫔的这个责罚,显然很难让人满意。

  若是祈嫔或者皇后不满,乾隆自然不会多加理会,可既然自家小闺女也不高兴,乾隆自然就要多斟酌斟酌了。按照道理来说,令嫔以这般下作的手段陷害其余妃嫔,还害得祈嫔委委屈屈地在冷宫呆了数月,性质是挺恶劣的,乾隆就是再降一降令嫔的位份,也不为过。可令嫔毕竟才刚被降了位份没多久,若是继续被降,她便连一宫主位都不是了,怕是不利于她养胎。

  乾隆思考片刻,又道:“令者,美好之物也,朕当初以令作为你的封号,是因为在朕心中,你是个美好、纯善的女子。如今,你的所作所为,已配不上你的封号,既如此,朕便将你的封号收回吧。”

  几句话的功夫,令嫔又变成了魏嫔。

  虽然仍然居于嫔位,可有封号的嫔与没封号的嫔,地位是大大不同的。如果说从前,从妃位上被降下来的令嫔还能够称得上是众嫔之首,那么如今,连封号都被剥夺的魏嫔,在嫔位之中,只能居于末流了。往后,魏嫔便是与祈嫔相见,都要低祈嫔半头。

  魏嫔闻言,震惊地抬眼看向乾隆,似是不敢相信乾隆会对她狠心至此。

  与此同时,魏嫔心中对芃芃又增了几分恨意。若不是芃芃多事,她今儿个本是可以蒙混过关的。可惜,这小丫头跟她那额娘一样,专克魏嫔。

  魏嫔不抬头还好,这一抬头,她那张花花绿绿的脸,又一次刺伤了乾隆的眼睛。乾隆再也没了在延禧宫继续呆下去的心情,抬脚便欲离开,临走前,对着魏嫔留下一句“你好自为之”。

  ……

  “今儿个多谢皇后娘娘和公主殿下了,若不是有二位在,臣妾还不能为自己洗刷污名,让那令嫔……啊不,魏嫔,受到她应有的处罚。”乾隆离开后,祈嫔对着皇后和芃芃深深一礼。

  尽管今日的结果,仍不能算是让人十分满意,但祈嫔早就知道乾隆的偏心,也没想过能让延禧宫那位把自己遭过的罪都遭一遍。今儿个延禧宫那位,又被乾隆当众下了脸面,气焰再度受到了打击,不是么?只要魏嫔不好过,祈嫔就觉得自己心里头舒坦了。没错,她就是这么针对魏嫔。

  再者,乾隆对芃芃的态度,也让祈嫔产生了一些别的想头。

  如今祈嫔在这宫中孤立无援,手底下又没几个趁手之人,若是能够投靠皇后,凭着皇后之势在宫中站稳脚跟,平安诞下皇嗣,岂不妙哉?皇后的确圣宠不足,但依照芃芃的圣眷,短期内皇后是倒不了的。既如此,投入她的麾下,也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

  更何况,两人都与魏嫔有仇,在对付魏嫔这一点上,她们的利益是一致的……魏嫔相信,只要自己开口,皇后不会拒绝自家的提议。

  皇后道:“本宫只是做了该做之事,祈嫔不必放在心上。至于芃芃——”皇后摸了摸自家闺女的头:“她不过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罢了。”

  皇后不希望宫妃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家小闺女身上。

  “皇后娘娘谦虚了,五公主命格贵重,又有上天庇佑,魏嫔那些个小算计,自然逃不过五公主之眼。此番魏嫔受了大挫,臣妾料想,她短时间内不会再生事端。娘娘与臣妾需要注意的,也唯有她生产前后会不会出什么意外。魏嫔素来与咱们不睦,她要是真在生产前后有个什么……咱们可得避嫌。”

  “这是自然。”

  这些祈嫔都知道的东西,皇后自然不会不清楚。自打延禧宫那边有孕的消息一传开,翊坤宫就已经开始避嫌了。只是,皇后也明白,祈嫔不会无缘无故跟她说这些。在说这话时,祈嫔话语中的示好意味,实在是太明显了。

  “说来,祈嫔的月份比魏嫔要更大一些,生产的时间应该也比魏嫔更早。祈嫔自个儿也有多加小心。”

  “多谢皇后娘娘关心,自臣妾怀孕之后,除了太后娘娘之外,也就只有皇后娘娘与臣妾说过这样的体己话。”祈嫔的眼圈儿不知何时竟红了:“臣妾有一个不情之请——臣妾这是投胎怀孕,身边儿也没个精通孕事之人,虽则太后娘娘仁慈,派了豆绿姑娘到臣妾身边儿照顾臣妾这一胎,但臣妾心中还是有些没底。不知臣妾是否有幸,能求到当初皇后娘娘怀着五公主时照顾过娘娘的一位姑娘,来照顾臣妾这一胎?一则,也好教教臣妾怀孕期间那些个忌讳事儿,二则,也好让臣妾腹中的胎儿沾一沾五公主的喜气。”

  说着,祈嫔慈爱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不瞒皇后娘娘,太医说了,臣妾这一胎,八成是个格格。臣妾私心里想着,这孩子若是能沾一沾五公主的福气,有五公主二三分的容貌和机灵劲儿,臣妾也就知足了。待臣妾诞下这一胎,臣妾愿意以皇后娘娘马首是瞻。有臣妾在,别的不敢保证,至少这魏嫔,娘娘不必再为了她的事而烦心!”

  因为她祈嫔,会不断、不断地找魏氏的麻烦。

  祈嫔其实本也没有多想投靠皇后,但她需要为自己找一个靠山,或者说,合作者。在她对付魏嫔的时候,她需要有人庇佑她,以免自个儿莫名其妙做了螳螂捕蝉中的蝉,被后头的黄雀白白捡了便宜。

  皇后看了她一眼,道:“可。本宫会派一名宫女到你身边儿,在你生产之前尽量保护你。只是本宫不会向你保证什么,你明白吗?”

  祈嫔对魏嫔的怨念太重,在对付魏嫔之事上,她可以为皇后所用,却不会一直为皇后所用。这一点,祈嫔明白,皇后也明白。

  对于皇后而言,祈嫔无法成为“自己人”,但这也不要紧,她们可以成为暂时的合作者。

  眼下小十二和芃芃还小,皇后想多花些时间在他们身上,见证他们的每一步成长,而不是把宝贵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芃芃斗智斗勇上。

  因此,祈嫔的提议,也算是契合她的心意。

第43章 三合一

  当晚, 乾隆到太后的慈宁宫给太后请安、顺道与自家额娘一道用膳之时,太后看着他脸上左三道有三道须须,笑得险些一口茶直接喷出来。

  还好张嬷嬷机灵, 一手捂着太后的嘴, 一手轻抚着太后的脊背, 这才让她没有当场失态。

  饶是如此,太后仍然因为方才憋笑的举动,脸上浮起了一层淡淡的红晕:“咳咳,皇帝, 你, 你这脸上,是怎么了?有谁敢在皇帝脸上动这般手脚?”

  乾隆看着自家额娘用一种发现新大陆的眼神看着自己, 并努力地抑制着她脸上的笑意,顿时生无可恋, 很想直接别过头去。

  ……所以说, 今儿个他才不想来太后的慈宁宫嘛,他就知道, 自家额娘绝对会是这样的反应。

  可惜,不来也不行啊, 为着今日的晚膳, 太后可是早早便命小厨房准备了不少乾隆爱吃的菜,并特地派人去告知乾隆。乾隆若是不来, 岂不是辜负了太后的一番苦心?

  再者, 每旬有两日他都会来太后的慈宁宫陪太后用晚膳, 宫外之人也赞他仁孝,若是忽然不来了,岂不是显得反常?这一反常, 太后是必要询问缘由的,到时候,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还不是都被她知道了。

  此刻,乾隆恹恹地看了他家额娘一眼:“这是芃芃画的。”

  太后心中其实早就猜到了真相,除了芃芃之外,还有谁敢在乾隆跟前这般“大逆不道”呢?

  不过,当她听着自家儿子亲口说出这话时,还是觉得很可乐。自打乾隆继位以来,身上的帝王威仪便越发重了,她已经很少见到自家儿子这般活泼的模样了。

  此时的太后,竟诡异的从此刻的乾隆身上找回了一点他幼时的影子。

  尽管太后内心早已笑得开怀,面儿上还是一脸的冷肃——她这儿子素来好面子,她可不能当着皇帝的面过于失态,否则,皇帝怕是要恼羞成怒了。

  “若此事当真是芃芃所为,定是你又做了什么事,惹到了她。芃芃这孩子,是哀家与皇后亲自教导出来的,素日里最是乖巧贴心。你若是没有惹到她,她定是不会这样对你的。”

  乾隆不想说话,并且觉得这可能不是自家亲娘。哪有亲娘在得知自家儿子被人恶作剧之后,第一反应就是错的是自家儿子的?

  不过,乾隆得承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后说的是没错。若不是乾隆这次自个儿理亏在先,他也不会为了让芃芃消气,而任由芃芃毁了他(自我感觉)英俊潇洒的脸。

  能博得芃芃和太后一乐,他也算是没有白白自毁形象一场了,乾隆想。尽管太后稍稍作了掩饰,但她掩饰得并不十分走心,乾隆轻而易举地看出了自家额娘此刻真实的心情。

  罢了罢了,自家额娘心情好,总比她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好应付一些。

  正好接下来乾隆要说的事,很有可能再一次招致太后的坏心情。但愿太后在听了他的话之后,看在他的花猫脸也给她带来了不少欢乐的份儿上,不会再像上次那样训他吧。

  ——虽说眼前这是自家额娘,有训诫自家的义务和权力,但作为一个帝王,若是总挨训,也怪没面子的。

  “额娘说的是,朕就是因为去了延禧宫,失约于芃芃,为了平息芃芃心中的怒气,这才不得不接受她的惩罚……”

  “哦?你倒是越发长本事了,如今为了令嫔,竟连芃芃也顾不上了?”太后闻言,嘴角的笑容淡了不少。谁让她家宝贝小孙女不痛快,她就让谁不痛快!更何况,她才为着令嫔之事,训斥过自家儿子,没想到自家儿子当面答应的好好儿的,一转头,又去找令嫔,这也让太后有一种儿子不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的恼火。

  “额娘息怒,儿子去找魏氏,不是为了别的,是有正经事的。”乾隆又岂会看不出自家额娘面儿上的不悦之色?为了避免太后一言不合又训他,乾隆也不敢卖关子了,当即便简明扼要地将祈嫔来找他告状一事原原本本地告知了太后。最后,还对太后道:“此事虽还为进行过详细调查,确定其中的蹊跷之处,例如,那名被放出宫去的宫女究竟是不是魏氏所杀,但魏氏身边儿的心腹既然与那名宫女关系匪浅,魏氏与人里应外合陷害祈嫔一事,八成就是真的了。为了惩罚她,朕剥夺了她的封号。从今往后,她就只是魏嫔,而非令嫔。”

  太后闻言,冷笑道:“你当初能因为祈嫔暗害魏嫔一事,直接将祈嫔给废了,打入冷宫。如今既已知晓祈嫔当日所受之苦是源于魏嫔的陷害,怎么不让魏嫔也体验体验那种滋味儿?”

  乾隆讪讪道:“魏嫔到底是怀着身孕,且她才降过位份……”

  “罢了,你这些话,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你没说腻,哀家都听腻了。每回只要她一番了什么错,她腹中的皇嗣,就成了她的免罪金牌。”

  为了避免太后又骂他色令智昏,乾隆忙道:“皇额娘放心,这只是暂时的。她犯的那些错,朕都记着呢。只是看在她腹中皇嗣的份儿上,暂时不惩罚她。待她诞下了皇嗣,该怎么惩罚便怎么惩罚,朕绝不偏袒!”

  “这可是你说的!”

  乾隆冲着太后郑重点了点头:“魏氏……虽然因着这些年她小意殷勤伺候朕的那些个情分,朕一直对她多有忍让。但朕也不至于因为她,而忤逆了皇额娘的心意。对于朕而言,皇额娘终归是最重要的。”小小地捧了太后一把,太后听着乾隆这话,觉得颇为顺耳,心中的那些不悦,也散去了不少。

  说到底,不过是个给皇帝解闷的玩意儿罢了,实在不值当她动怒。若是未来,魏氏给她诞下了孙子孙女,在她心中的地位或许会比玩意儿高一些,但目前而言,太后其实并没怎么把魏氏当回事。她惩罚魏氏之时多有顾忌,也不过是碍着乾隆的情面罢了。

  若是乾隆态度强硬地维护魏氏,或是坚决要和稀泥,把魏氏之事蒙混过去,太后兴许不会给乾隆什么好脸色。但毕竟,乾隆这次主动处罚了魏氏,且还表现出了事事以太后为先的态度,让太后一颗老母亲之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太后也不吝于跟乾隆说几句贴心话。

  若是能和声细语与乾隆说话,太后也不愿意总数落乾隆,次数多了,也有伤母子情分不是?

  “那魏氏伺候得你舒坦,哀家明白。你因她伺候你这点功劳,一度给了她妃位,这是她应得的赏赐。有功当赏,有过挡罚,功过不相抵,不能因为她讨你喜欢,伺候你有功,她犯了错的时候,你就不罚她了,否则,你让后宫之中其他妃嫔怎么想?”

  乾隆听得频频点头,这种时候,自然是自家额娘说什么是什么,千万不要跟自家额娘对着来。更何况,太后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过去,他就是念着魏氏伺候他的那些功劳,对魏氏太过纵容了。

  “还有一点,哀家希望你能明白,做妃嫔的在你跟前温柔小意,不代表她们就真是温和之人,你可别在心中过度地美化她们。譬如这魏氏,若不是祈嫔跟你告状,你恐怕还不会知道,魏氏私底下也会用这些个下作手段陷害他人、中伤他人吧?”

  “的确,朕总是更愿意相信,她有时候虽行事不大妥当,但本心还是纯善的。”

  太后闻言,嘴角勾勒出一丝冷意:“那你现在可明白了,她们不过是有多个不同的面孔罢了,在你的面前,是一种面孔,在哀家面前,是另一种面孔,在同为妃嫔的其他人跟前,乃至下人们跟前,面孔都不尽相同。也不单单魏氏如此,纯妃与嘉贵妃,也同样如此。”

  太后终于借着魏氏,引出了她今日真正想说的话题,有关纯妃以及嘉贵妃。

  几日前,太后带着芃芃出了一趟宫,在三阿哥府、四阿哥府见到种种情状后,自有一肚子的话想要与乾隆说。偏偏她们一回宫,就撞上了祈嫔与魏氏的那笔糊涂账,太后心中的那些个话,自然也就暂且先搁置了。毕竟,论轻重缓急来说,还是祈嫔这头更为紧要一些。

  最近,祈嫔与魏氏之争已接近尾声。既然如此,嘉贵妃与纯妃之事,自然也要与乾隆提上一嘴了,也好让乾隆心里头有个数,知道他的这些个好妃子们都做了些什么。

  说来,嘉贵妃倒是乖觉,一回宫,就处置了那个胆敢冒犯太后和芃芃的小太监,还主动地禁足抄起了书来。除了给太后和皇后请安的时候之外,别的时候都按照太后的要求,绝不出门,近日还自行削减了宫中的用度,做足了一副忏悔的模样来,可太后并不打算替她瞒下做过的事。

  严格来说,嘉贵妃明面儿上犯下的并不是什么大的罪过,太后惩罚她的理由,也不过是她包庇了让丫鬟代为抄书的四福晋罢了。

  可实际上,太后却是察觉到了,上回四福晋不把皇室颜面放在眼里的一系列行为的背后,兴许是嘉贵妃在撺掇着。毕竟,四福晋着实算不上聪明,被嘉贵妃三言两语一哄,便对她这个婆婆颇为信服。若是上回,嘉贵妃有心要阻止四福晋,只怕太和殿的那一幕根本就不会发生。

  且从事后,四福晋的委屈,以及对嘉贵妃的怨怼来看,此事的始作俑者极有可能是嘉贵妃,而四福晋不过是嘉贵妃手中的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