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子 第40章

作者:屏娘 标签: 清穿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等过了头两日后,朝中的不少大户也都纷纷跟着出来施粥,甚至有不少人家的夫人姑娘还亲自过来走了一趟,弘晖冷眼望着,不管这些人是想作秀图个名声,还是实打实的菩萨心肠,对如今受灾的百姓来说,总归是件好事,有了京中大户的加入,朝廷施粥的压力明显小了不少,就连那些老人与孩子也能吃的比以前多些了。

  弘晖也让人推了装满菜粥的木桶来,搭起一个临时的大棚,跟着其他人一起施粥,他早就让玉华台那边歇业,将庄子上与酒楼里储存的粮食都拉了过来,清点一下发现数量竟然不少,不过不像旁人都树了一个明显的旗帜表明身份,弘晖手下的人却是格外的低调。

  他心里清楚,作为一个王府阿哥,这种彰显贤德的机会还是少沾为好,反正他也不图这些人的回报。

  有了朝廷与京中大户的施粥,这些受灾的难民原本惊惶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摆脱了洪水给他们带来的阴影,不过是一夜之间,多少人家家破人亡,他们这些走到京城的人虽然看起来形容狼狈,但其实已经实属幸运,至少他们还活着。

  京城城墙上日夜都有士兵把守着,而这几天士兵们心里不好受,每晚夜深人静的时候,都能听到城墙外有人在啜泣,一开始只是很轻微的一两声,到后来就哭成了一片,在静默的环境里情绪是最容易传人的,城墙上的士兵听着底下哭成一片,有不少人从最初的压抑哭泣到后来抱团痛苦,那哭声听在耳朵里只觉得无比心酸难受。

  原本难民们只为讨一口吃的艰难地活着,他们一路走了几十里才到城门这里,如今有了官府的赈济勉强能活下来了,他们心里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更大的绝望。

  官府不可能一直赈济他们,日后他们要怎么过活呢,老家的田亩全被淹了,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而老家的房子也被水给冲没了,还有平日养的那些鸡鸭更是一个不剩,不少人想起自己辛辛苦苦养的猪豚,哭得无比难过。

  他们虽然活下来了,但攒了半生的家当全没了,一夜之间一贫如洗,这么一想还不如当时跟着家当一起没了呢,不少人垂头丧气,只觉眼前一片灰暗,唉声叹气不断。

  对于这些百姓的处境,朝廷也是了解的,但是他们也束手无策,按照以往的处理方法,那便是等洪水散了后,就将这些百姓遣返回乡,让他们继续留在故土种地,朝廷也会免收他们三年的赋税,但即便如此,依旧是民生多艰。

  对此弘晖倒是有一个想法,他寻了机会进宫去见了康熙。

  ……

  ……

  听着弘晖洋洋洒洒讲了一堆,康熙露出意味不明神色,“你想雇佣这些民力为你做事?”

  弘晖摇摇头,“皇玛法,按照实际意义而言,这也不算是为孙儿做事吧,只是由孙儿出钱而已。”

  这么一想,他还真是亏大了呢,但虽然他如今既不缺银子,也想发发善心呢。

  弘晖的提议其实很简单,就是让这些人都去种树,每种活一棵幼苗,就能获得一个铜板,而这笔钱则是由弘晖来出。

  如今京郊外可是有几十万的难民,虽然这里面真正的劳动力可能不到四分之一,但那也不少了,但凡一人种一棵树苗,只要保证其成活率,那几年后这京郊就能长出一片森林来,若非是遇上了这种天灾,恐怕整个京城也召集不到这么多的劳力。

  更何况那些难民如今身无分文,弘晖弄出这么一份差事,虽说工薪不多,但对于这些难民而言已是极其难得的机会,只怕都会争着抢着干,一天何止只是一棵树苗,若是能干的,那就更不得了,很快就能将这京城种出一片汪洋林海来。

  到时候有了森林作为屏障,哪里还要担心京城里的风沙,不仅仅是风沙解决,就连城内的空气质量都能提升好几个层次,多好的机会,弘晖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提议棒,可谓是牺牲他一人的钱袋造福了所有人啊。

  “那你就没点别的想法?”康熙觑向弘晖,调动这么多的民力去种树,真的只是为了缓解这城里的风沙?

  弘晖嘿嘿笑两声,露出腼腆的笑容,“其实确实还有别的打算,孙儿也是怕那些大臣到时候又寻孙儿的麻烦……”

  弘晖那水泥工坊每日要消耗不少的煤炭,因为需求量太大,他干脆自己组织人手来造木炭,而这木炭就是伐树造成的。

  他心里其实也有不小担心,不管是买煤还是自制煤,几乎都是伐木而来,若是只伐不种,他还真担心有一天会将京郊外的森林给伐秃了,况且他有几个工坊也算是重工业,不管从燃料考虑,还是从净化空气的角度来看,这种树都是很有必要的。

  弘晖这副说辞,勉强让康熙信几分,主要是他也找不到弘晖种树能有什么目的,除了让京郊的绿荫更多些外,他看不出还有其他什么作用,只能当是弘晖的想法太过儿戏,但是他也没阻拦。

  弘晖这小子手里头可是赚了不少银子,既然他愿意花钱折腾,康熙乐得多瞧几眼。

  得了康熙的首肯后,弘晖就放开手脚开始搞事了,这两天四爷也不在京中,他阿玛被康熙派到南方赈灾,估计短时间内是不会回来的,故而弘晖就可劲儿地造作,亲自带着人手出了城,就是为了去京郊勘测地址,选了一块水土不错的地方,准备安排难民来种树。

  这些树苗都是弘晖花银子买来的,出了京中花鸟市场上可以购买外,还有不少人家的园林院子、花房都被他派人薅了一遍,他要的只是树苗,而对于那些富贵人家来说,除非留下来做种培育,要不然树苗都是被清理掉,唯独保留一棵身形好看的树,故而弘晖这次讨树苗倒是顺利得很。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弘晖就只能派人去林间寻了,不少高大的树底下都会长出许多的小苗,这是它们果实种子掉落长成,但是这些树苗却很少能长大,一方面是大树的枝叶繁茂遮挡住树苗所需的阳光,另一方面就是大树的根系发达,将附近土地资源的营养都吸收走,树苗得不到足够的养分。

  但是弘晖让人将它们挖出,再种到合适的位置,这样树苗就能成功长大成林。

  弘晖要雇人种树的消息传开时,京中百官先是错愕,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他们见到了太多次数弘晖搞事情,哪怕如今是知道弘晖居然花银子让难民们去种树,也不觉得可笑,只是有不少老谋深算的人坐在书房沉思,这雍王府的弘晖阿哥弄出这么一出又是为何呢?

  自负聪明的人猜出了各种原因,而那些难民们则没有太多的想法,大多数人对弘晖说的此事根本就不信。

  若说是让他们都去地里种田,他们或许还会相信几分,可种树能有什么用,树能用来吃嘛?而且这得多费银子啊,听闻那阿哥不过是十一岁的儿郎,百信心里就更觉得此事不靠谱,定是那些贵人家的孩子用来消遣他们的。

  但却也有一些人,哪怕心里怀疑这就是贵人少爷的消遣,他们还是愿意去尝试一下。

  万一呢,万一那阿哥真的给了他们银子呢,反正试一下也没什么吃亏,反而有可能能得到赏钱,这般一想,不少人都选择果断尝试,然后竟然还真的拿到了铜板。

  这下难民们纷纷沸腾了,他们本来觉得日子难过,家当钱财全都没了,日子过了大半生全都成了一场空,一切要重头来,但是雍王府的弘晖阿哥如今给了他们希望,只要种一棵树苗,就能从管事那里得到一个铜板。

  他们才不管这贵人阿哥为何要花钱雇他们种树,反正只要真的能拿到铜板,他们就愿意动手,这样大好的赚钱机会摆在眼前,哪有错失的道理。

  几乎是所有的难民都开始开种树了,树苗轻便,便是体弱的老人或者孩子,也可尝试亲手来种,而这其中有不少人想要浑水摸鱼,或者是抢占他人功劳的无耻之徒,直接被王府的侍卫给揍了一顿,打得鼻青脸肿,这倒是给那些难民一个警示、

  侍卫们都是得到了阿哥的叮嘱,这些难民若是本分老实便看顾些,若是一些地痞无赖就直接给收拾了,根本无需给这种人赚钱的机会,故而那些挨了打的人不仅遭受了皮肉之苦,还丢失了一份好差事,顿时后悔不已

  他们不该仗着这贵人阿哥好性子就故意挑衅,这下好了,连原本的好处也没了,顿时欲哭无泪。

  弘晖不仅让侍卫们盯得紧,还跑了专门的管事来检查他们种的树苗,若是质量不合格,种的水平不好,一看便无法养活的,直接不给铜板,他们这工钱都是当天结账,靠着这一招刷掉了不少人的树苗,而这也让难民们更加认真起来,对待那些小树苗比自己家的娃还亲,小心照料着,甚至还开始各自打听起来种植技巧。

  等到几天下来,这些难民都快成了种树好手,甚至还积攒了不少的经验,他们寻思着将来回乡说不定还能凭借这手手艺维生。

  弘晖花银子让难民种树,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让他们稍微缓解一下日后的窘迫局面,赚下一些铜板置办一些日常用具,但给的工钱并不高,不足以让这些难民彻底舍弃家乡的田地来京城种树维生。

  而这也是康熙希望看到的,这些难民最后必须遣返回乡,若不然黄河一带百姓搬空,那些良田就会荒芜起来。

  弘晖见这些难民各个养成了种树好手,心里颇感欣慰,这样下去这些难民回乡后也可在黄河一带多种种树,听闻黄河一带的水土流失挺严重,黄河水也变得浑浊,若是能多种些树,许是还有拯救的机会。

  等到大雨停了洪水散去,难民们手里也有不少的铜板了,在重重严苛的监察下,不少人还是攒下了一大钱袋子的铜板,甚至有些家中人口多的,那更是各个都腰间缠着一个钱袋子,心里都是满足感,他们对那个贵人阿哥生出了感激。

  虽然返乡后日子定是艰难,但有这些铜钱,也能帮他们稍微改善些,让他们原本的境遇变得更好些。

  也并不是所有的难民都返乡了,弘晖这次让庄子上的庄头过来捡人,不少失了父母的孤儿都被他捡了回去。

  原本弘晖还愁自己新开的学校没什么生源呢,这不一下子就丰盈起来了吗,虽然这些学生与他最初想要的相比有很大差距,但不少孩子年岁还小,经过一番调、教,还是有很大的可塑性的,而且就算这些孩子不擅长读书,他还有不少工坊,等养大了都是劳动力,不怕他们没去处。

  弘晖见着京郊外刚种出来的小树苗迎风招摇,心情非常不错,畅想着这一阵子的收获,只觉得相当圆满,树也种了,人也收了,事情都办得齐全,唯独陈福整日丧着一张脸。

  陈福心里难受啊,他们阿哥明明手底下有那么赚钱的营生,偏偏却还是一个留不住财的,先前赚了那么多的银子,如今全道挥洒出去了,陈福每次来到京郊看到那一片的小树苗,就觉得心里直抽抽的,阿哥还特地在树苗附近搭了房子,花银子找了几个守林人,就为了守着这些小树苗,时不时给他们浇浇水。

  陈福有事没事就跑去监工,这些可都是花了他们阿哥银子才种出来的,若是没养活,陈福想想都心痛。

  对于弘晖的大手笔,京中的人都有所耳闻,这将他们刺激得不轻,哪怕弘晖花的并不是他们的银子,可这些人与陈福一样,也是感受到了一阵阵的心痛,不少人想着此刻远在江南的雍郡王,也不知道等他回来知晓自己的嫡长子一下子挥霍出去这么多银子,是否会变脸色呢?

  弘晖是一点都不担心四爷回来自己要挨训,事实上胤禛很少干涉他做的事情,这并不是说四爷不关心自己这个嫡长子,弘晖好几次发现阿玛有帮自己干扫尾的事情,只是四爷从不贪图他的东西,哪怕京城所有人都知道弘晖是个赚银子的能手,但是四爷与乌拉那拉氏都从未问过他的小金库有多少银钱。

  半月之后,四爷风尘仆仆从江南回来,从那一身的低气压可看出这次在江南的差事并不是很顺利,弘晖被叫到书房时,四爷还没换下身上那沾满风尘的衣裳。

  弘晖非常主动地上前给阿玛倒了一杯热茶,同时将自己让人种树的事给说了,同时将自己的目的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

  四爷喝了一口热茶,长舒一口气,脸色缓和起来,看向弘晖时眼里带有笑意,“这事办得不错。”他告诉弘晖,“上回你让人绑了的李彧,是你三伯的人。”

  弘晖微讶,三伯就是诚郡王胤祉,说实话他与这个皇伯都没什么来往,对其都没什么印象,没想到人家倒是留意到他了,竟将主意都打过来了。

第47章 二合一

  胤禛也觉得此事有些棘手, 老三此人颇爱舞文弄墨,喜欢与读书人打交道,以前也没看出他是个贪财的人。

  但是胤祉平日也是为太子办事, 他就怕这次的源头也是从东宫而来的, 不过若是对方真的有什么打算, 也不该只是派一个李彧才是,不仅没有成事,稍微审讯一下就将消息全部吐出来了,总觉得这过程过于轻松。

  弘晖试探着开口, “阿玛, 会不会对方根本就没指望这个李彧能盗出技术,而只是想要我们知道此事而已?”

  想要他们知晓?胤禛眉头微蹙, 对方盯上羊毛坊只能是为了钱财利益,但是这工坊里的工艺程序颇为复杂, 若是有人想要窃取极其不易, 也许这李彧背后之人是希望他们能自己将这技术交过去?

  弘晖觉得这个想法极有可能,他小心地看向四爷, “阿玛,这个三伯是不是太子的人啊?”

  他心里觉得这个猜测八九不离十了, 因为胤禛本身也是太子阵营的, 若是太子真的看中了这羊毛工坊,那李彧不过是用来试探他阿玛的, 就看他们雍王府会不会主动将这个羊毛工坊上交给太子了。

  听着弘晖的分析, 胤禛反而并不是很信, 他眉间紧锁,“你太子皇伯性子孤傲,若真是对羊毛工坊有想法, 应该会直接与我说此事……”而不是派了一个李家的人来恶心他们。

  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因为除了东宫以外,谁还能令诚郡王胤祉效命呢。

  胤禛心里发沉,想起此事去江南赈灾时瞧见的场景,江淮那一带好几个城镇被洪水淹没,那里的难民可比这黄河一带的多得多,但因离京城遥远,消息传到消息要晚上许多,等他过去时入眼的几乎都是民不聊生惨绝人寰的场面,但当地的官府却并没有太当一回事,不想着如何安抚灾民,而是继续玩乐宴饮。

  他到江南时,那些官府与大户们还特地为胤禛办了一场接风酒席,当时坐在那里的不是朝中官员,便是江南一带的富商,各个面色红润,瞧不出半点为洪灾发愁忧心的模样,而端上案桌的菜肴更是极尽丰盛,他们喝酒奏乐,丝毫没有想过外面的百姓还在饿着。

  当时的胤禛心中既愤又怒,恨不得直接将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都给办了,但幸好还保留了一丝清醒理智,那些官员几乎是没对他设防,在酒席间胤禛才知晓这里面的大多数都是太子的人,因为他一向与太子走得近,这些人便理所当然地认定他与他们为一个阵营的。

  当晚胤禛不同声色地将那些人的名单全部记下来,然后立即派探子去抓他们的把柄,最后按照名单上的顺序,带着罪证上门一个个找他们喝茶。

  这些人既然是太子阵营的,胤禛就不便动他们,就只能让这些官员与富户们出点血,为灾民多捐赠点银子。

  因官府的不作为,江南不少米店哄抬米家,寻常百姓便是有银子也吃不起粮食,胤禛过去后立马肃清了这种乱象,不仅让江南那一带的物价恢复了正常,凭着捐赠而来的银子,也让灾民过得稍微好些。

  胤禛在查找江南官员的罪证时,发现了不少于京城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十有八九都是与太子有关,太子竟已将手伸向了江南的盐政,这明显犯了皇阿玛的忌讳啊,

  胤禛看着自己查到的东西,十分心惊,他知道太子那里开销一向很大,但没想到东宫居然要这么多银子,胤禛心烦意乱,他不知道太子究竟是在做什么,这样下去迟早是会被皇阿玛发现,到时候又该如何收场的。

  若是东宫缺银,那盯上弘晖的羊毛工坊也就不足为怪了,甚至可能就是盯上了弘晖如今手里的钱财。

  因为先前弘晖广撒铜板,让灾民在京郊种树,差不多已经将手头的银子都霍霍没了,胤禛从江南回来时,不少人看向他都是充满同情,觉得他肯定要好好训斥自己的嫡长子一顿,殊不知他其实是松了一口气。

  如今弘晖将自己身上的银子都霍霍掉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不会让人一直惦记着了,而且胤禛不打算让弘晖将羊毛工坊交到东宫那里。

  如今明眼人都能瞧出太子的处境并不是很好,他没有必要让弘晖在东宫那里立功。

  胤禛看向弘晖,叮嘱道,“眼下是多事之秋,你近来还是多待在府里。”

  弘晖眼珠子转转,试探开口,“我在京郊还有好几个工坊呢,每日都要过去看看……”

  他阿玛让自己多待在府里,这也是有一个程度的,弘晖琢磨着,自己至少每天都要工坊跑一趟吧,这应该不是很过分吧?

  胤禛瞧着他开始耍机灵,冷酷地说道,“不行。”

  弘晖脸垮下来,“那五日一去呢?”

  胤禛直接拍板决定,“十日一去。”

  十日一去的话,那一个月也才只能出府三次,这离他预想的也差太多了,弘晖顿时觉得以前快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而他阿玛仍然在叮嘱道,“日后有什么事,你就让陈福替你跑一趟,不需要整日往外面跑,还有你九叔、十叔以及十四叔那里,若是他们有事便上雍王府找你,你等闲少去他们那里……”

  连交友都受限制了,弘晖皱眉苦脸起来,却没有出言反驳,他心里清楚得很,四爷所说的话并不是唬他的,掰着手指算了一下日期,如今朝中的局势的确不太好,眼下已经是康熙四十六年秋,剩下的日子只会一天比一天紧张。

  他还指望着能跟四爷一起鸡犬升天呢,尽量还是不要瞎折腾,免得将自己给折进去。

  ……

  ……

  因为四爷的叮嘱,接下来几天弘晖都老老实实呆在府上,安稳地跟着德伍他们一起去读书,为此大格格还特地跑来看了几次,啧啧称奇地摇头。

  大格格如今在学习中馈,鲜少再来这念书的地方,但她与弘晖碰面的机会很多,两人时常会在正院撞上。

  如今的大格格可不是以前那个腼腆不敢说话的女孩,在弘晖有意识地诱导下,从原本的娇贵淑女一路朝着彪悍贵女方向偏转,如今已经初见成效,大格格掌事这些日子,王府里的太监宫女各个都胆战心惊,生怕就犯到她手里去。

  这并不是说乌拉那拉氏掌家能力不如大格格,而是因为大格格如今年纪轻处事性格更张扬,所到之处锋芒毕露,旁人都不敢小觑了她去。

  就连弘晖如今见到大格格,若是哪里行差了也会被呛两句,对此弘晖苦笑不已,也不知道自己将大格格“教歪”成这样,究竟是对是错,反正以她如今的性格,是不用担心她会被旁人欺负了去。

  弘晖望着前来凑热闹的大格格,气定神闲地翻着面前的书本,眼皮都没抬,“大姐姐为何这样看着我,难不成我哪里得罪了你不成?”

  大格格没好气的“哼”了一声,见弘晖一脸无辜地望过来,果真是半点没猜到原因,只好自己解释起来,“先前你们去庄子上待了好几个月,竟都不带上我……”

  她真是越想越气,以前还觉得大弟弟格外贴心,没想到这次居然丢下他们姐弟俩独自去外面潇洒玩乐去,大格格一想到德伍先前与她炫耀的口吻,就气不打一处来,又瞪了眼前的弘晖与她身后的伴读。

  德伍一脸心虚地缩道弘晖身后,他与大格格相处了好几年,一向嘴欠惯了,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就忍不住到她那里去炫耀一下,哪能能想到竟会让大格格恼怒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