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家女 第233章

作者:三水小草 标签: 前世今生 穿越重生

  “啪。”拍手声在明堂上响起,

  “朕坐在明堂上这许多年,终于有人将真心话说出来了。”

  拍手之人正是圣后。

  “卑弱?朕如何卑弱?对谁卑弱?圣人以降又有谁配让我卑弱?”

  她问刘扈:“刘少卿,还请指点我卑弱在何处。”

  刘扈跪倒在地瑟瑟难言。

  他与于家并不交好,只是不想看见那骆氏在明堂上耀武扬威,不成想他们私下里总说“圣后毕竟是圣后不是圣人”,如今却忘了朝堂上并不只有骆氏一个女子。

  “还有谁觉得朕生来卑弱呀?不妨说与朕听听。”

  明堂寂静无声。

  圣后站起身:“既然被人视作卑弱,我总该做些不卑弱之事。来人,大理寺少卿刘扈冒犯了朕,革去官职,行杖刑!”

  殿外护卫进来要拖刘扈下去,被圣后身旁的太监叫住了。

  “就在此地行刑。”

  刘扈当场被摘冠脱袍,甚至解了小衣露出黝黑的屁股。

  “啪!”

  “啪!”

  明堂之上只有皮肉挨打之声。

  在朝议上行刑成何体统?!有人踢了踢杜晓的腿。

  他毫无所觉。

  圣后没有坐下,就站在台上看着行刑。

  刘扈嘴里被塞住,惨叫声却回荡于人们心里。

  圣后要站着看多久?

  还要打多久?

  明堂一侧的刻漏中水滴下了一滴,又滴了一滴。

  滴得越来越慢,似乎下一刻就要冻住了。

  是这里太冷了。

  太冷了。

  刘扈的挣扎惨叫渐渐弱了下去。

  圣后站着不动。

  没人敢出来为刘扈求情。

  终于,刘扈的头锤了下去。

  小太监战战兢兢去探了下他的鼻息,慌张道:

  “圣后,人已杖毙。”

  圣后笑了。

  她坐回宝座上,看着文武百官,说道:

  “女子可是生来卑弱?”

  无人敢应。

  圣后又笑了。

  明堂外细雪飘扬,谢引之站在接引太监身侧,看见一具被打烂的尸体被人从明堂里抬了出来。

  “圣后今日无暇召见,请谢国使暂等几日。”

  谢引之颔首:“多谢内官。”

  走之前,谢引之回头看了一眼明堂。

  梁国的这位国后,实在是有雷霆手段。

第241章 变化 “立军、立学、立法、立政……该……

  圣后在明堂上直接杖毙了前大理寺少卿刘扈这件事如同卷了雪的风,将洛阳城里仅剩的那丝年味在上元节前就吹了个干净。

  刘扈的死并没有让圣后怒火渐消,正月十二,一道盖了玉玺和圣后凤印的圣旨从紫微城中传出。

  “皇后有令,紫微城中设日月堂,堂中设尚书省,下辖六部,选德才兼备之女子入宫任各处之职。”

  洛阳城中仿佛起了一场大火,人人急急慌慌去寻门路。

  三省六部官吏连政事也顾不上,聚在一起商议如何让圣后撤回这道旨意。

  圣后并不等他们商议出什么,召了阮细娘入宫。

  “娘娘呀,还没出正月,您已经将要做之事做了,我在家里一听都骇了一跳。”

  圣后将一本圣旨扔到了阮细娘的面前:“六部想任何职,自己填。”

  阮细娘腿上一软跌坐在了地上:“娘娘啊!我这样也就去做个守门的。”

  见她惶恐,圣后笑了:“你不会做的,又有几个人做得?无论任了什么职,都得从头来过。”

  说完,卫薇想起了卫蔷。

  “我看那骆月娘投了北疆才三年,行事风度胆量气魄已经胜了天下男子,你灵慧不输她,如何就做不成。”

  说完,她将一本名册给了刚站起来的阮细娘。

  “这些女子都是在洛阳城中有些才名的,你看看可识得几个?”

  听圣后拿骆大夫与自己比,阮细娘心虚得就像泡了水的纸,小心接过名册,第一个名字她就认识。

  “司马五色?司马夫人?!”

  司马五色,云麾将军李承继之妻,太卿司马循之女,自幼熟读黄老,亦通读“四书”。

  卫薇走下御座与阮细娘一同看这本名册:“据说她女儿李若灵宝才名响彻北疆,阿蔷甚是爱重她,当娘的总不会输给女儿吧?这几年世家闹出了多少事,唯有司马五色守着云麾将军府没惹出事端。你可见过她?”

  “见过……”阮细娘小声说,“去年盂兰盆节的时候我跟着曲老夫人去看法事,司马夫人供奉了五百本自己抄的佛经。”

  阮细娘还记得那位面上什么都浅淡的夫人,走过的时候身上带着浓浓的檀香。

  “这位夫人念经礼佛这么多年,一定极稳重。”她这般评点。

  卫薇差点笑出声:“抄经就稳重,那老僧岂不是可以做国相?”

  阮细娘笑:“我哪有娘娘聪明,抄经这事我可做不来,能做得都比我强些,又抄了这许多年,定是比我强百倍的。”

  “竟然有几分道理。”卫薇翻了下一页。

  “叶拂儿,钱家的叶三夫人,我见过,一看就灵慧,听说学过武,行动极爽利。”

  “嗯,她的族妹现在是封疆大吏,族姐是几州学政,想来她也差不多。”

  听卫薇这么说,阮细娘连连点头:

  “我还真见过一位拿剑的叶娘子,当初救我们一家的除了元帅还有她,竟然是叶三夫人的族妹?”

  卫薇笑她:“你竟然还能记住?”

  阮细娘只嘿嘿笑。

  下一页,还姓叶,叶若儿、叶锦儿、叶罗儿……一翻十几页竟然都是姓叶。

  “叶家既然出人才,我自然一个都不会放过。”

  卫薇得意洋洋,阿蔷不过得了几个叶氏女,剩下的就全归她了。

  阮细娘觉得娘娘真是太厉害了。

  一个个看过去终于看到一个不姓叶的,阮细娘仔细一看,只见上面写的名字“解新罗”,再看后面写的是叶家养女。

  法号守灯。

  “还是个尼姑。”

  “据说出家一年就能辩经了,六根清净,正好为政。”

  将叶家上下女子一网打尽,卫薇真心觉得一个都不能放过。

  阮细娘点头:“娘娘怎会寻出这么多人才,换了是我,我实在一个想不到。”

  卫薇只笑不语。

  阮细娘满心崇拜地又翻过一页,只见上面的名字崔扶桑,北疆大学政崔瑶的堂妹。

  道号还素子。

  “先把这些网罗来紫微宫,剩下的再考。”看完了整本名册,卫薇坐回宝座上,“你若认识可用的,也一并告诉我。”

  阮细娘笑:“是,娘娘。”

  卫薇点点头,脸上的笑意淡去了。

  她又成了圣后。

  ……

  二月开大会,过完了年就要准备起来,白山都护府距离晋州颇远,好在可以坐火车倒成了方便的,白山都护长孙琴憋着劲儿想让其他人都看看白山的好东西,白山的豆,白山的山珍,白山的各色干肉与皮毛。

  白山虽然土极好,开地却实在艰难,想纯靠种粮养活自己在几年内还是痴心妄想,正好有铁路,长孙琴常常亲自带着人长途跋涉到幽州,让幽州港来往的商船里装上白山的皮货山珍。

  换来的粮食运到白山,就能养活白山十三军和他们来随军的家人。

  同光九年的扩军也充实了白山的垦荒军,从前在白山垦荒的大半都是俘虏,扩军之后垦荒军有了白山军的旗号,军饷也是仅次于白山十三军足有六万多人,加上他们的家人有十万之数。

  单论人数已经与繁衍生息多年的幽州相当。

  这么多人在,活儿干的多,事也多。

  郑兰娘将这一年来白山都护府辖地的大事一一抄录下来,抄完,她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