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165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宋羡与杜琢一起出了宫。

  走到宫门外,杜琢才压低声音道:“你没与我说要在圣前如此。”不加遮掩,慷慨直言。

  宋羡道:“我们不是说好了,定不能让嘉慧郡主逃脱吗?”

  杜琢一怔,听起来好似也没错。

  宋羡翻身上马,刚要驱马前行,想起什么看向杜琢:“杜节度使可要与我同行?”

  杜琢道:“你准备去做什么?”

  宋羡道:“好不容易来京师,四处走动走动。”

  旁边常安立即想到西北的羊毛,大爷这是要带杜节度使去看看线穗,让杜节度使看看陈家村的线穗?

  才惦记完别人的兵马,又惦记上别人的银钱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炫耀

  杜琢跟着宋羡在京城街面上转了一圈,心中不禁感叹,要么他是被杜绎气得脑子不好用了,要么就是将多年的睿智放在绥州没带出来,他怎么就能答应跟宋羡一起出门?

  他还以为宋羡会走动一些衙门,或者拜访几个相熟的人。

  答应宋羡之后,他火烧眉毛了似的回到住处,让小厮拿了几套衣服,仔仔细细地选了套老成持重的宝蓝色。

  跟在宋羡身后走在京城街道上时,他心里还在琢磨,一会儿见了那些人,他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宋羡的同盟?宋羡的挚交?还是一个不远不近的同僚?那些毕竟都是宋家的关系,杜家从前与宋家没有来往,眼下不得不思量周全些,毕竟可能不久之后他与宋羡就要一同抗敌……

  杜琢想到这里的时候,宋羡走进了一处针线铺子,杜琢一时没有觉察,前后脚地走了进去。

  直到宋羡向掌柜要线穗时,杜琢才回过神,宋羡是在逛铺子,之前那些都是他臆想出来的。

  宋羡握着线穗:“京城也又卖的了,不过一等货多,你摸一摸觉得如何?”

  宋羡不笑的时候,眉目清冷,就像是在衙署谈政务,而且说话的语气理所应当,手里举着线穗就这样递过来。

  杜琢不想被宋羡牵着向前走,那他会觉得自己是一头蒙瞎驴。

  但此时此刻要么转头离开,要么……

  杜琢将线穗握在了手里。

  “搓一搓这线,就那般握着是感觉不出好处的,”宋羡指点杜琢,“从前还没见过这样的羊毛线穗。”

  杜琢感觉到自己的手指要命地捻了捻。

  铺子掌柜笑着道:“从前肯定没有,这是今年才有的货,这么软的内毛纺的线,京中富贵人家都喜欢。”

  宋羡道:“也不知是谁想出的法子,卖这样的线穗子?”

  杜琢瞪大眼睛看向宋羡,他好像第一次认识这位宋指挥使。

  宋指挥使脸皮竟然这般厚,谁想出的法子他不知道?这样问掌柜,还不是要听人家说陈家村的好话?

  就因为陈家村在他治下的镇州,他就这般得意?

  “是陈家村,”掌柜满脸笑容,“您可能没听过这村子吧?”

  宋羡摇头:“没听过。”

  掌柜试探着道:“那我就与您说说这村子?”

  宋羡一副求教的模样。

  杜琢在旁边看着,只觉得手心痒痒,他将腰间的玉佩藏了藏,他郑重其事地穿戴一番,就是来陪着宋羡自夸的?

  掌柜道:“这陈家村是北方镇州的一处村庄,您别看这线穗知晓的人不多,但……成药您知道吧?北方春天的时候闹了时疫,您说巧不巧那时候我弟弟刚好带商队去北方,我们全家都担惊受怕,我那老娘眼睛快要哭瞎了。

  还好时疫被及时压制住了,镇州的官药局还做出一种成药,就是一颗药丸,顶得上一碗汤药,熬汤药多不容易啊,吃药丸可就快多了,时疫就这样被压了下去。

  您知道这成药是谁做的吗?”

  宋羡思量片刻道:“不是官药局吗?”

  杜琢的手抠着屁股下的杌子。

  掌柜的笑道:“不是,是陈家村献的方子,帮官药局一起做出来的。”

  宋羡道:“就是做线穗的陈家村?”

  掌柜颔首:“没错,就是这个陈家村,我那弟弟回来,就像是死里逃生,嘴里一直在说陈家村的好,这不,陈家村的人来卖线穗,没等他们找上门,我就前去寻他们的商队,要下线穗来看。”

  宋羡道:“您这样是为了回报陈家村?”

  掌柜笑道:“哪是呢?我们常年做买卖的人都知晓,只要东家聪明做什么都差不了,陈家村之前也没有村子卖药材做成药啊?事事走在人前,靠得不是运气。

  我找到线穗一看,就知道没错了,这线穗可比毛织物好卖。尤其这一等线,京城达官显贵多,讲究也多得很,谁也不可能去成衣铺子买做好的毛织物,这样穿出去未免丢了颜面。

  自己买线穗来做就不同了,想做什么样子全凭他们自己,眼下我这铺子里的一等线就剩这一穗了,这一穗是要留着让大家瞧的,方便后面向陈家村订货。”

  掌柜说完忽然看向杜琢:“您别拽绑线穗的那根线,那线绳的颜色是陈家村用药材染的,用来辨别货物真假。”

  杜琢停了手。

  掌柜笑道:“看二位老爷非富即贵,这是想要与陈家村做大买卖?所以来问问我们这些铺子到底是什么情形?”

  掌柜的在线穗上赚了银钱,又因为成药的事是真的看好陈家村,于是接着说了不少的好话。

  宋羡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儿,还有闲情逸致与掌柜一问一答,杜琢年纪不小了,却替宋羡羞臊难堪。

  终于从铺子里出来,宋羡继续向前走:“我与大人一起去前面看看,这铺子掌柜知晓的不多,兴许还有人更清楚。”

  这还知晓的不多?要点脸行吗?

  难不成还要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说陈家村做线穗的都是七仙女?

  杜琢觉得自己一腔热血喂了狗,不过冷静下来,宋羡此举何尝不是让他对镇州等地有些了解。

  至少宋羡治下的镇州和赵州与从前不同了。

  将来举兵需要军资,不能让百姓赋税太过繁重,要打仗,也要维持百姓生计。

  杜琢看向宋羡:“我卖了。”

  宋羡扬起眉毛。

  杜琢想了想道:“将羊毛卖给镇州陈家村做线穗,既然陈家村做的好,不如帮衬一下西北。”

  宋羡眼睛一亮:“大人真能如此?若不然再去前面看看。”

  再听一顿褒奖?宋羡还没有炫够?

  杜琢觉得自己若是迟疑,宋羡真的会这样做,于是斩钉截铁:“就这样吧!”

  宋羡道:“不过具体细节,我做不了主。”

  杜琢盯着宋羡。

  宋羡道:“府衙不与百姓争利,这些都是镇州商贾自己做的事,羊毛多少钱入,要在哪里做线穗,都需要陈家村的人与西北商队的管事商议。

  杜节度使可以放心,我们镇州的商贾一向诚信,绝不会任意要价,只有双方得利,才是好买卖。”

  杜琢听到这话,不禁一笑,刚想要从心底夸赞宋羡。

  宋羡道:“我们去前面的茶楼坐坐,里面有人说书,提及春天的时疫……”

第二百五十三章 挂念

  宫中。

  皇帝将手里的奏折放在御案上,身边的内侍将茶碗递过来。

  皇帝润了润嗓子才道:“他们去哪里了?”

  内侍道:“宋指挥使和杜节度使两位大人在街面上转悠呢,先去了针线铺子,又去了茶楼、笔墨铺子和药铺、铁匠铺。

  天黑之前,赶着去了趟京中的官药局。”

  皇帝抬起头:“这些地方?”

  内侍应声。

  皇帝微微皱眉:“是不是发现有人跟着?”

  内侍道:“两位大人去的,都是卖镇州货物的地方,至于茶楼……有人说书,刚好说到春天的时疫。”

  皇帝仔细想了想,忽然一笑:“镇州的货物有那么多?”

  内侍才道皇上会问,特意打听了:“有线穗、纸张、药材还有风匣子,都是些小物件儿,不过听说卖得不错,算是镇州百姓除了农物之外主要的生计。”

  皇帝微微扬眉:“春耕之后,户部呈上来奏折,预计北方不少地方都能按时交赋税,看来这话是有所凭据。”

  皇帝说完这话又抿了一口茶:“他们两个人怎么样?”

  内侍应声:“宋指挥使很高兴,杜节度使几次想要回去都被拉住了,两个人最后在街面上,两个人一人吃了两碗面,最后杜节度使身上还洒了面汤。”

  事实是,宋羡说那面没有镇州的好吃,杜琢一气之下放碗重了些,泼出了汤汤水水……至此结束了两个人在京城的闲逛。

  这一天杜琢累了个半死,只觉得比打仗还要疲惫。

  眼线自然打探不到这些,远远地看去只觉得是个意外。

  皇帝道:“这么说他们在这桩案子之前并没有来往?”

  内侍不敢断言:“绥州和镇州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但这桩案子……却是清清楚楚,如果事先有所安排,那要从今年春天开始。”

  那时候杜三爷被引到邢州做生意。

  皇帝道:“与杜绎做生意的是……”

  内侍道:“罪官林珝的女儿。”

  “林珝与宋旻一起被处斩,所以林珝的女儿不可能帮着宋羡,”皇帝说完话微微一顿,“杜绎的伤势如何?”

  内侍禀告:“邢州那边说,杜绎伤得不轻,杜节度使想要将杜绎一起带来京城,但杜绎的身体不能长途跋涉地折腾。”

  这么看来一切都是嘉慧郡主暗中主使,并非宋羡和杜琢早早设下的局,否则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些。

  皇帝放在手里的笔,站起身活动自己的有些僵硬的手腕:“嘉慧郡主府呢?”

  内侍躬身道:“徐将军被关在府中,现在看来徐家不会掺和这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