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168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二爷,”宋家家将上前阻拦,“老爷吩咐过,谁也不能靠近密牢,我送二爷出去吧!”

  宋裕转身向外走去,脚步格外的沉重。

  宋启正走回密牢,大牢中多点了油灯和火把,将抓来的人照得清清楚楚。

  宋启正目光从这些人脸上掠过,有一张面孔映入眼帘,他忽然觉得十分熟悉。

第二百五十七章 可笑

  宋启正只觉得胸口一阵怦怦乱跳,如同擂鼓般,耳边也是传来嗡鸣声。

  是那个人。

  当年他在新宅宴请宾客,宋羡生母却私会外男,被人撞了个正着,下人本没看到那外男的相貌,那男子仓皇逃走的时候,掉在地上一枚私印,私印上刻着他的名讳:冯绛。

  冯绛幼时父母双亡,被冯家夫妻收为义子。

  冯家本就是书香门第,宋羡生母和冯绛从小通读诗书,不知晓冯绛来历的人,只当他们是亲兄妹。

  因为二人的才貌委实有些相似之处。

  他迎娶宋羡生母之后不久,岳父母相继过世,将冯家剩余的家财都给了冯绛。

  宋启正回去奔丧时,就听到闲言碎语说,岳父母这般做,是为了弥补冯绛,他们本就喜欢冯绛,可惜当年一时选错,将冯绛收了义子,否则可能就是入赘贤婿。

  当日的话如同一颗沙砾洒入了宋启正眼睛里。

  后来冯绛一直不肯婚配,还向朝廷请求来到北方入职,宋启正心中就愈发不舒坦。

  平日里猜疑的事,如今就摆在眼前,宋启正哪里有不信的道理?

  但宋羡生母却为那男子开脱,说那男子并不是她义兄冯绛。

  宋启正脑海中回想起他的正妻,宋羡的生母那恳切的目光。

  耳边也是她急切的声音:“是真的,赵老将军家的管事妈妈请我去的,管事妈妈说,赵夫人身子不适,让我也去瞧瞧。”

  “我走到后院,突然有一个男子从竹林里出来,上前搂住了我,见到下人前来,那男子就逃走了,我看到那男子的面容,他不是我义兄。”

  那时候他压着胸口翻腾的怒气和羞臊,带着她去问赵夫人,赵夫人并没有约她前往,赵家也从来没那样一个管事妈妈。

  当日宾客甚多,赵家人走了几趟,下人到底有多少个门房没有记清楚,但既然赵夫人说不曾见过那管事,只能是宋羡生母在扯谎。

  宋启正那时只觉得所有人都在看他的笑话,他带兵征战时威风凛凛,杀过多少敌军将领,却管束不住一个妇人,被她摆弄在掌心。

  在他宴请宾客之时,与她义兄私会。

  到了这样的时候,她还在欺瞒,为她的义兄开脱,而他翻遍了整个宅院和定州,居然也没能抓住冯绛。

  后来他审问家中管事,从管事手中得到了冯绛的信函。

  冯绛信函上劝说宋羡生母与他一起离开大齐。

  他惊诧于那信上的内容时,传来消息说冯绛手下副将私开关卡放辽人入关。

  前后联系一下就知晓真相,冯绛与辽人约定好开关,放心不下义妹,于是前来接她一同离开。

  如果那时两个人私会没被人发现,很有可能已经双双北行,等他们察觉的时候,辽人已经入关带兵攻打广阳王属地,慌乱之中,他也没有精力再去追查那奸夫**,他们二人就能顺利到辽地。

  辽人礼数不像齐人这般,他们二人不是亲兄妹,到了辽国就可以结为夫妇,欢欢喜喜地过他们的日子。

  突然而来的战事,终究酿成了大祸。

  辽人攻打代州,前朝余孽也趁机偷袭广阳王属地,广阳王两面受敌,终究没能守住八州之地。

  还好赵老将军和宋启正带兵守住了易州,等到了朝廷援军到来。

  战事结束之后,宋启正也被朝廷盘查,好在他及时将冯绛的信函交给朝廷,禀告朝廷冯绛是一厢情愿,妻室并没有与冯绛一同离开的意思。

  算是保住了他的名声和宋羡生母的一条性命,

  宋启正脑海中一团乱麻。

  这是他一直以为的结果,却没曾想那个从来没有找到的管事妈妈,如今就站在他面前。

  宋启正仔细端详那妇人。

  她的眉眼,轮廓……

  没错,他不会认错。

  宋羡的生母最后那几年不停地画那妇人画像,几乎到了疯癫的地步。

  他本就怨愤冯氏,他忍无可忍之下,不但亲手打了她,还将她画的那些画像付之一炬。

  她瘫在地上,看着那画在火中化为灰烬,看他时的目光轻蔑中带着讥诮。

  “你错了。”

  宋启正还记得她说的话,清清楚楚地印刻在他心里。

  “你这个蠢货,犯了大错,早晚有一日你会知晓。”

  说过这话后,她就视他于无物,目光不再在他身上停留,直到死那一日,她仍旧倔强地不肯低头。

  “我义兄无罪,冯绛无罪,你说的没错,他的确强于你千百倍。”

  往日她那些愤恨的话,如今似一根烙红的铁针,径直扎进宋启正心里。

  她已经死了那么年,一个他从来不信,也不敢去想的真相突然摆在了他眼前。

  宋启正几乎控制不住自己颤抖的手,脑海中千般思量一瞬间闪过,宋启正快步走向那妇人,在众人都没反应过来之前,他掐住那妇人的下颌,紧紧绑缚住她的手脚,不给她任何自戕的机会。

  “我要亲自审问她,”宋启正吩咐家将道,“在我没问完之前,她不能死。”

  家将应声,将那妇人绑在刑架上。

  呜呜咽咽的惨呼声传来,宋启正再走过去的时候,妇人身上的血将衣裙浸透了,她的表情中带着惊慌。

  宋启正额头青筋浮动,咬着牙道:“说,你是谁?”

  妇人还没说话,不远处传来一串“咯咯”的笑声。

  那是一直不肯开口的何宽。

  何宽笑着,仿佛想到了什么让他格外开心的事。

  当宋启正的目光看过去时,何宽张开嘴道:“你终于发现了大夫人的事,现在你总算知晓自己有多无能了吧?”

  “怪不得你会觉得大夫人喜欢自己的义兄,因为你自卑,从心底里觉得自己配不上大夫人。”

  何宽说完这些话急促地喘息了一阵,然后瞪起猩红的眼睛:“就你这般模样,凭什么让我们为你效命?整日看着你被人玩弄在掌心,若是还对你忠心耿耿,那我才是个傻子,你说对不对?”

  何宽接着笑个不停:“你坐在床边看你长子的模样,几次都恨不得将他掐死,哈哈哈,我想起来就觉得你……可笑。”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安

  宋启正只觉得一股杀气从身体中升腾而起。

  突然得知真相的愤怒,对当年种种的愧疚和恐惧,被何宽如此这般一番煽风点火,眼前这个人仿佛就成了造成一切的罪魁祸首,恨不得立即将他杀死。

  宋启正攥紧了腰间的剑柄。

  何宽见到宋启正扭曲的脸,接着道:“大夫人过世的时候,定然觉得解脱,终于离开你这样一个蠢货,我还记得大夫人入殓时的模样,嘴边还噙着一抹笑容,所以你向灵柩中看了一眼之后,才会大发雷霆。”

  “看到自己的嫡长子时,心中又是什么滋味儿?只有镇国大将军你自己知晓,看着他越来越厉害,心里不是欣慰和与有荣焉,而是愤怒、害怕,万一他不是你儿子呢!”

  何宽一阵桀桀怪笑:“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终于不是你儿子了,你猜宋羡知晓真相会更亲近你,还是想要杀了你?我奉劝你,这桩事还是不要告诉宋羡。”

  何宽的话刚刚说完,身前的宋启正终于抽出腰间长剑,剑锋顿时刺入皮肉之中。

  何宽睁大了眼睛,先是露出一丝解脱的神情,不过很快微微涣散的目光重新聚拢,他低头看过去,只见那剑锋只是穿过他的肋下,留下了一道不会致命的伤口。

  “想要激怒我,让我了结你?”宋启正冷冷地道,“不想知道熬多久才能死吗?刑部大牢里有几个犯人,还是先皇在世时关进去的,手脚都已经烂掉了,却还得活着。”

  何宽的眼睛中终于多了恐惧。

  宋启正道:“将抓到的那些人都带过来,看着何宽受刑。”

  这种痛楚,总会让人熬不住。

  “宋将军,”受过刑的婆子显然被宋启正震慑住了,她慌慌张张地开口,“奴婢也是听命于人。”

  宋启正没有说话,那婆子道:“是赵夫人吩咐奴婢将大夫人引到后宅,那男子也是我们事先安排好的,后来我家老爷和夫人过世了,我们就一直侍奉大……大爷。”

  婆子嘴里的大爷,就是赵兴宗,也就是背叛了大齐投靠辽人的萧兴宗。

  宋启正捏紧了手,这么说私自打开关卡的人并非冯绛而是萧兴宗,如果那时候萧兴宗已经有了背叛之意,那么后来他们兵败辽人,他的两个儿子被俘……可能都是萧兴宗的算计。

  宋启正心底有种烧灼的感觉。

  死去的那些将士,那些足足养了辽人大军半年的粮草,并非辽人太过强悍,而是大辽养了内鬼戍守边疆。

  宋启正咬紧了牙,他居然一直没有发现,如果当年他信了宋羡生母的话,或许早就揭穿了萧兴宗,后面也就不会损失那么多条人命。

  萧兴宗此举让大齐北方战乱从元平七年,持续到元平十六年,宋家军几乎从头到尾换过一遍。

  说是血海深仇也不为过。

  宋启正看着那婆子:“赵老将军也知晓此事?”

  婆子道:“那时候应该不知,后来……隐隐约约猜到了一些,夫人也很惊慌,生怕老爷回来与她和大爷清算此事,好在……好在……”

  宋启正道:“老将军战死在易州。”

  婆子颔首:“是,老将军没能回来。”

  赵老将军与他一起死守易州,防住了辽人大军,老将军也在那一战中战死沙场,宋启正仔细回想,没有感觉到赵老将军的异样。

  只不过那场仗老将军仿佛从一开始就准备拼尽性命,临走的时候也念念不忘要守住易州,不能让辽人再夺走一座城池,难道赵老将军心怀愧疚?既然有愧疚为何不说明?让冯绛因此惨死?

  宋启正委实想不到以赵老将军的为人能做出这样的事,一个连战死都不怕的人,还能怕什么?

  宋启正半晌才回过神看向那婆子:“赵老将军过世之后,萧兴宗曾去京中任职,他是想方设法才回到的北方,为的就是与辽人来往?”

  婆子道:“当年陷害宋夫人的时候,奴婢也不知道大……萧兴宗与辽人有来往,若是那时候就知道,我家夫人不会帮萧兴宗做这桩事。”

  “奴婢知道萧兴宗有意离开大齐投靠辽人,就……是从萧兴宗回到北疆任职开始。”

  难不成这里还有什么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