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167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卖了线穗见了银钱,大家一高兴容易放松警惕,而且镇州村子的名声远扬会为他们招来生意,也会引来祸事。

  许多人都会因为银钱铤而走险。

  陈咏胜道:“是该好好叮嘱一下,明日我和几个里正聚在一起商议个对策,偏远的地方寻几个当地的商贾收药。”

  说话间,许汀真来了,陈咏胜向许先生行了礼,就去安排村总事务。

  谢良辰给许汀真沏了热茶。

  “我自己来,”许汀真道,“你每天从早忙到晚,得了空多歇歇。”

  谢良辰笑道:“不累。”

  不累才怪呢,回来之后就忙着操心线穗的事,光是能与外人说的事就有一堆压在头上,更何况还有不能说的那些。

  许汀真心中叹息,柳二娘回来提及崔河等人,她好几天没睡着,想到属地的百姓被这样利用,她就有一股怒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段日子她总会做噩梦,梦到那些十几岁的少女被人骗走。

  这是知晓的,还有多少不知晓的事?

  许汀真道:“宋将军信里可有提及嘉慧郡主?”

  谢良辰点头:“嘉慧郡主想要借着徐皇后向皇上求情,徐皇后派去宫人惩戒了嘉慧,现在将嘉慧关在郡主府,刑部、大理寺正在审问嘉慧府里的下人。”

  许汀真眼睛中露出厌恶的神情:“看来嘉慧是不肯自己认罪了,那些尚未查出来的事,想必她怎么也不会开口,衙门也不会在意那些被嘉慧从属地骗出来的百姓,嘉慧即便倒了,那些人还能在暗中行事。”

  谢良辰道:“宋将军会为崔河等人陈情,请朝廷开恩,他们也是被人所骗。”

  宋羡留在京城的其中一个缘由就是这个。

  崔河尚有一线生机,那几个死士被抓之后就不肯吃喝,强行灌进去的饭食都会被吐出来,在去京城的路上就死了两个,谢良辰也曾想法子医治,但都没有效用,死士身上满是伤疤,训练他们的人,用极为痛苦的方法让他们只会听主子命令。

  一旦有所违逆,身体就会下意识地想起那些惩罚,让他们生不如死,被抓之后活下来,也是一种违逆。

  崔河亲眼看着死士死去,一直向宋羡恳求让他活下来,他死了没有用处,活着还能设法做些弥补,为自己赎罪。

  许汀真道:“你说崔河去过属地?”

  谢良辰点头:“崔河与嘉慧郡主在属地的人有来往,也许通过崔河,能够知晓八州内的事,嘉慧郡主谋划这么多年,必然还有别的准备,将这些弄清楚对将来出兵八州会有帮助。”

  除此之外,宋羡审问刘妈妈,查到一些线索,就算朝廷不愿意查下去,他们也要继续寻找那些被嘉慧利用之人。

  谢良辰道:“先生出去的时候也要小心,嘉慧郡主败露了,她背后的人会盯上陈家村。”

  “知晓,”许汀真道,“熟药所不是有人看着吗?我离开村子,常悦也会让人跟着。常悦那孩子虽然不爱说话,但做事仔细。”

  常悦不爱说话?谢良辰笑而不语。

  送走了许汀真,谢良辰回到自己的东屋里,将宋羡写给她的信拿出来看,信中除了一叠纸笺之外,还掉出几片压好的兰花花瓣,染得纸笺上都是一股清冽的香气。

  就因为这个,她没法将信函拿给旁人看,信函背面用蝇头小篆写着:京城的兰花开了,窗下紫薇开之前北归。

  谢良辰起身推开窗子,看着墙根下的几株紫薇花,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她一时没有走开,而是托着腮数着紫薇的叶片。

  不知过了多久,传来陈老太太的声音:“玉儿那丫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我瞧见的时候,正在低着头发愣,我问她在做什么,你猜她怎么说?”

  高氏道:“大娘快说,可别让我着急了。”

  陈老太太道:“玉儿说,她在数脚边野花的花瓣有多少。”

  高氏不知该说些什么:“这孩子……”

  两个人走进院子,陈老太太刚好与窗边的谢良辰四目相对。

  陈老太太习惯地道:“辰丫头在家啊,做什么呢?”

  谢良辰抬起头,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她如同没有听到般,转身离开窗子坐在了桌案旁,半晌她才舒一口气,她明明什么都没做,随便说什么都好,怎么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居然就这样撇下了祖母和舅母。

  也太不知礼数了。

  陈老太太怔愣在那里,旁边的高氏“嘘”了一声:“良辰定是在思量事,没瞧见我们,我们出去说话。”

  两个人说完轻手轻脚鬼鬼祟祟地出了院子。

  院子里没有了旁人,谢良辰将手里的信函收好,打开了面前的账目,闭上眼睛,试图将那些杂念清除出去。

  一阵清风拂过,不知从哪里又飘来了兰花淡淡的香气。

  ……

  定州衙署的大牢里。

  宋启正看着眼前的人,他知晓宋家还会有辽人的眼线,但怎么也没想到会是他何管事,何宽是他从家将中选出的护卫,在战场上受了伤之后,就被他留在定州帮他打理事务。

  宋启正目光幽暗,他得有多失败,才会让身边的左膀右臂背离他。

  何宽被压回定州之后,一直在受审,虽然到现在为止何宽还不肯说,但宋启正有信心,一定会在何宽死之前,问出他想要知晓的真相。

  “老爷,”家将上前道,“二爷来了,就在外面等着呢。”

  宋启正皱起眉头:“我不是说了吗?我审问何宽的时候,不准任何人靠近。”

第二百五十六章 打探

  宋启正脸色难看,这段日子他除了军营和衙署之外,就一直在大牢里盯着何宽,吩咐过家中除了宋老太太,谁的话也不用传进来。

  家将低声道:“二爷连着几天都送饭到门口,我们一直没有通禀,今天也是看二爷太过着急,这才……”

  宋启正问家将:“多久了?”

  家将道:“何宽被压回来二十天,您也二十天没回府了。”

  一转眼过了这么长时间?

  宋启正心中算计着,京城来的人也走了三天了。

  宋羡让人将何宽压回定州之前,已经向朝廷禀告过,跟着何宽一起回来的还有邢州的官吏,宋启正提审何宽时,邢州官吏一直在场。

  之后京城还来了人,拿走了这些日子审问的文书,然后让宋启正先行处置此事,有了结果上报朝廷。

  朝廷也算给了宋家父子足够的脸面。

  越是这样,宋启正越是着急,他在宋家军中查乔副将的党羽,没想到最后却被宋羡抓住。

  人都送到了他面前,若是再不能将整桩事理清楚,他未免太过无能。

  心里着急,时间也走得飞快。

  宋启正站起身向外走去,他的确应该缓一口气。

  走出大牢,进了衙门二堂,就看到宋裕站在那里等待,父子两个四目相对,宋裕神情顿时一僵,眼睛中露出几分担忧:“父亲,您……瘦了,是不是最近军中事务太多?”

  被宋裕这样一说,宋启正觉得自己的官服确实宽大了些,不过宋裕的面色也不好看,也像是经过一场大病似的。

  宋启正道:“你怎么了?”

  宋裕咳嗽一声:“儿子受了些凉,不碍事。”

  父子两个说着话坐下来,宋裕忙将手里的食盒放在宋启正面前:“都是父亲爱吃的饭菜,儿子为您布菜……”

  “先放着吧!”宋启正鼻端还能闻到大牢里的血腥气,委实没什么胃口。

  宋裕重新坐下来,试探着道:“父亲这么久没有回府歇着了,母亲和我都很担忧父亲,大哥也在京城没有回来,整个宋家现在就只有儿子最清闲,想要帮忙,却又不知该做些什么。”

  如果不是审问何宽,或许宋启正会让宋裕从旁帮忙,但何宽在宋家时间太久,从宋羡母亲在的时候,何宽就在他身边。

  细想这下,宋启正就一身冷汗,身边一直有人窥伺的感觉,让他遍体生寒,何宽到底是什么时候投奔的辽人?

  宋启正浑身不自在,警惕身边任何一个人,连同跟随他多年剩余的家将,他都起了疑心。

  “不用,”宋启正道,“这段日子你只要带着人仔细巡营就好。”

  “只有大哥能帮父亲吗?”宋裕追问了一句,“是不是儿子太……”

  宋启正挥挥手:“好了,与你无关,等有了消息我自然会知会你。”今日宋裕也不知道怎么了,比往常要急切似的。

  宋启正深深地看了宋裕一眼:“家中都还好吧?你母亲怎么样?”

  “好,”宋裕道,“母亲没事,就是念叨父亲,祖母身子也不错,母亲还说若是父亲总不回来,她就去镇州侍奉祖母。”

  宋启正思量片刻:“让她去镇州也好。”

  宋裕心中一颤,看来父亲是真的不准备回府,在查清何宽的事之前不准备见任何人?是怕被人察觉到什么?

  定州府里只有他和母亲,父亲这是在防备他们母子?

  宋裕垂下眼睛,免得被看出心中所想,母亲身边的管事妈妈被盘查,尤其是赵妈妈,赵妈妈是母亲从娘家带来的陪房,母亲最信任的人,突然被抓,母亲大惊失色,之后才知晓是因为何宽。

  赵妈妈和几个管事被带走之后,就没有半点消息,人被关在哪里,有没有招认出什么,他们一无所知。

  定州府衙这处密牢,一向是父亲身边的人把守,除非父亲示意,否则半点消息都传不出来。

  邢州有官吏一起跟着审问的时候,宋裕想要通过那官吏打听些消息,也不知道宋羡到底与那官吏说了些什么,无论他怎么邀请,明里暗里使了不少劲儿,那官吏就是纹丝不动地守在府衙,直到离开定州之前,一步都不曾迈出去过。

  宋裕只好换了个法子,三番两次来送饭,即使见不到宋启正,他也会在二堂等一个时辰,今天宋启正总算来见他,不过让宋裕没想到的是,宋启正半点不露口风。

  宋裕暗地里皱眉,他不想宋家出了大事的时候,他还被蒙在鼓里,自从三弟死了之后,父亲对他们母子的态度就变了,尤其对母亲,他知道父亲埋怨母亲将调兵令牌给了三弟,一时半刻还不能完全原谅母亲。

  不过父亲从京城回来之后,将母亲接回定州祖宅管事,就是一切复苏的前兆,可惜他们一家尚未回到从前,何宽就被宋羡抓了。

  真是半点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父子两个各有心事,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看着宋裕垂着头,宋启正心中犹豫要不要与宋裕在二堂用了饭再离开,就听到外面一阵脚步声。

  紧接着家将进来禀事。

  宋启正起身走到旁边,家将压低声音道:“人找到了。”

  何宽的舅母招认说,何宽在定州府有处大宅,宅子里养了三四个女子,这是何宽醉酒之后亲口承认的,他们在定州盘查了几天,终于找到了那处宅院。

  宋启正心中一喜,他就在等这个消息。

  “你先回去吧,”宋启正吩咐宋裕,“如果顺利的话,过两日我就回府,有事府中再说,你不要再来。”

  宋裕站起身,快走几步仿佛要送宋启正,眼睛却一直看向密牢的方向。

  一阵脚步声传来。

  宋裕看到宋家家将压着十几个男男女女向密牢而去。

  宋裕心中一沉,恐怕是何宽的底被宋启正摸清楚了,人人都有弱点,就算何宽死不开口,但他身边的人未必什么都不知晓。

  也许某些蛛丝马迹,就能让宋启正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