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238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徐大小姐思量的功夫,又有几位小姐上前查看,答应试着照谢良辰的手稿作画。

  谢良辰被围在人群中,与众人说说笑笑,嘴角的那抹笑容,让徐大小姐觉得异常刺眼。

  “徐大小姐不是也说过,要为八州百姓做些事吗?”严小姐一心在书画上,没有察觉徐大小姐此时的异样,“我们先将八州之地常见的药材画下来,然后托良辰带去八州,总会有用处的。”

  徐大小姐平日只觉得严小姐温吞、不通人情世故,如今却觉得严小姐让人生厌,偏偏她现在又不能说“没用”。这凉水泼下来,浇得是她自己。

  徐大小姐点头道:“的确是个好法子。”

  曹家两位小姐也早就没了声音。

  严小姐接着道:“我觉得今天诗会的赢家该是谢大小姐,这样的佳作寻常难及。”

  几位小姐都跟着点头,自然也有不少人看着徐大小姐的脸色。

  徐大小姐如鲠在喉,却也不自然地点头:“严小姐说的对,的确是辰阿姐拔了头筹。”

  李茹初道:“诗会过后,大家都要为八州百姓尽一份心力,不枉费了良辰筹办这场诗会。”

  谢良辰看向徐大小姐:“这诗会还要感谢徐大小姐,幸好有徐大小姐帮忙。”

  徐大小姐脸上露出些笑容:“辰阿姐客气了。”

  徐大小姐话音刚落,严小姐又发现了蹊跷,不禁“咦”了一声。

  众人的目光再次落在严小姐身上,只见严小姐轻轻地掀开纸张:“桌案上垫的是什么?”

  谢良辰笑道:“是我们镇州做的毛毡,这毛毡硬实垫在纸张下面更方便书写。我们今天用的蜡笺不会透墨,若是换做寻常的纸张,垫在下面的毛毡还可以吸走纸张上透出的墨迹。”

  徐大小姐听到毛毡两个字,心又是一阵乱跳,她想起谢良辰在毛皮铺子里逗留了许多时候。

  难不成谢良辰今日除了拿出镇州出的粉蜡纸之外,还要让大家羡慕镇州出的毛毡?

第三百六十八章 铺路

  看过毛毡之后,严小姐彻底佩服谢良辰了,怎么能想到将毛毡铺在桌案上,怪不得她写字的时候觉得有些奇怪,当时精神都在这粉蜡纸上,没有注意到下面的毛毡。

  “良辰,”严小姐激动地拉住谢良辰的手,“你太厉害了,用毛毡很好,我……”

  孟长淑见严小姐这般不禁笑了,她与严小姐认识许久了,还是第一次见到严小姐这般模样,可见是多么喜欢蜡笺和这毛毡。

  诸位小姐都上前来看。

  “京中也有毛毡卖,但是不如这般紧实。”

  谢良辰笑着道:“毛毡还可以做成毯子,垫子,我拿来了许多样式,大家要不要看一看?”

  “看,”严小姐先道,“有这么多好东西,哪有不看的道理?”

  李茹初也跟着道:“不给我看,我今日便不走了。”

  大家知晓李茹初在玩笑,但想要看毛毡也是真的,花厅里的气氛更加轻松起来。

  孟长淑拉起谢良辰的手:“之前知晓你带着人做线穗,怎么现在想起来做毛毡了?”

  谢良辰道:“我去代州时,看到了村民们做的毛毡,才知道这些年他们一直做这些,只不过因为伪王的关系,他们做的都被卖去了西边的回鹘,价钱很低赚不到多少银钱。”

  孟长淑道:“回鹘有榷场会将不少的毛皮、毛织物卖给我们,也许其中就有从八州收来的。”

  低价用八州的百姓做活,也好从中谋利,八州的百姓也是无奈,因为伪王与大齐不通商,一旦被发现私底下与大齐商贾来往,就会被处以重罪。

  诸位小姐听着,随着谢良辰走进侧室,侧室中放着用羊毛做好的毛毡,那些毛毡图案各异、颜色染的格外鲜艳。

  听着谢良辰说八州百姓的处境,再看着眼前这些漂亮的毛毡,只觉得那华美、靓丽的背后多了些许的无奈和辛酸。

  “做花毡有很多种法子,”谢良辰道,“我在代州的时间不长,只听当地的百姓说了三种,便回去试着做了这些。”

  “都好看,”李茹初道,“这种外面缝了软缎的可以用来铺床,这种针线绣上图案的可以挂在家中,这种提前将羊毛染色做成图案直接压成毛毡的应该最结实,可以铺在地上,或者用来做垫子。”

  所以谢良辰用三种法子做毛毡,都是各有用处。

  严小姐向谢良辰道:“你为何这般聪明?”

  “不是我,”谢良辰笑道,“这都是代州村子里的女眷们做过的,我只不过是多问了几句罢了。”

  谢良辰说的轻巧,到底有多不容易她们能想的到。

  这次诗会,大家看的太多,但她们都知晓,这不是陈家村的全部,陈家村做成药也很厉害,不知道这些人还能做出多少东西来。

  大家正看着毛毡,高氏笑着道:“饭菜都准备好了,是不是先用饭?”

  不知不觉中时间过的飞快,徐大小姐已经弄不清楚从何时开始,她身边逐渐变得冷清,曹家小姐这些人围着她也不说话,只能眼看着谢良辰等人说笑。

  “先用饭吧!”徐大小姐早就想离开,吃过饭后,这诗会也该结束了。

  宅子里只有一个厨娘,谢良辰要应对诗会,没有太多精神用来准备饭菜,宋羡事先调来几个厨娘帮衬,这才做好了这宴席。

  宴席上的饭菜自然不会有多出挑,不过蜡笺和毛毡以及药材画作足够大家议论的,谁也不会在意要吃些什么。

  严小姐几个就连饭后茶点都来不及吃,就拉着谢良辰说个没完,知晓陈家村还有花笺没有拿出来。

  陈家村还有一种外用的豕膏对旧伤格外有用处,孟长淑为外祖母求了两贴,李茹初也笑着讨要。

  徐大小姐发现自己完全被冷落了,她还没受过这样的委屈,可谢良辰被宾客抓着不放,她又不能说谢良辰待客不周。

  再也坐不下去,徐大小姐起身道:“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该各自回去了。”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

  孟长淑道:“可不是,也该让良辰歇一歇。”她倒是不担忧别的,就怕再这样下去,徐大小姐那张脸就要绷不住了,本来今天的诗会很顺利,千万不能被人搅和了。

  谢良辰起身送众人。

  高氏带着丫鬟送来陈家村的回礼。

  等一辆辆马车离开宅子,孟长淑没有走,她拉住谢良辰:“我先不走,我跟着你去拜见陈老太太,李家对我有恩,我又是小辈,理当再陪老太太说两句话。”

  谢良辰笑道:“那自然好,今天家中人多,我们还没说几句话。”

  谢良辰和孟长淑向内院走去。

  外面,徐大小姐坐在车中,避开了外人,她再也不用隐忍,脸上满是不悦和愤怒。

  陈家村的东西还成了宝贝,众人拿走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弄坏了似的。

  一个村子而已。

  徐大小姐收紧了手,旁边的管事妈妈正要说话,徐大小姐就听到外面传来声音:“将军阿哥……”

  喊声是从他们刚刚离开的宅子门口传来的,徐大小姐心中一闪仿佛意识到被喊的人是谁,她撩开了马车帘子,刚好一人骑着马从她马车旁走过。

  那人面容冷峻,目不斜视,当看到宅子门口的陈子庚时,眉眼间却多了几分笑容。

  徐大小姐没有挪开目光,清清楚楚地看到宋羡翻身下马,一把将陈子庚抱在怀里,陈子庚熟络地搂住宋羡脖颈,宋羡手臂一兜就将陈子庚挪到了自己背上。

  “今日如何?累不累?”宋羡的声音传来,“有事告诉我,有阿哥在,不会让你受委屈。”

  徐大小姐眼睛一跳,总觉得宋羡这话意有所指。

  陈子庚这么会累?又如何会受委屈?他分明说的是谢良辰,只不过碍于男女大防没有直言罢了。

  而这话……是说给她听的。

  宋羡不是没有看到她的马车,不知晓她是谁,或许他猜到她会为难谢良辰……

  徐大小姐的指甲仿佛都要刺进手心里,一个两个都在算计她,这次诗会之后,很快就会有人知晓陈家村的蜡笺和毛毡。

  她这是辛辛苦苦地为谢良辰铺了路。

第三百六十九章 出名

  徐大小姐回到徐家之后,就进了自己的屋子,坐在椅子上板着脸一言不发,直到孟夫人前来探看。

  “这是怎么了?”孟夫人道,“今日诗会办的不好?”

  徐大小姐依旧不开口。

  孟夫人叹口气:“一个两个都这样。我刚从你二哥房里出来,这些日子闹着不肯吃东西,怎么说都不听,心中还惦记着杨五,都这样的时候了,若那杨五真的就是广阳王之后,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去了,现在谢氏一回来,杨五就是个笑话,他还这样执迷不悟,真是要气死我。”

  听到这里,徐大小姐竟然露出一丝自嘲的笑意:“母亲要庆幸,二哥看上的多亏是杨五而不是谢良辰。”

  孟夫人不知这话从何而来,难不成是说谢良辰在村子里长大,不懂礼数?

  徐大小姐道:“否则以谢良辰的手段,二哥要将我们整个徐家都卖给她。”想到今日诗会上谢良辰的风光,还有宋羡对陈子庚的亲昵,徐大小姐就要喘不过气来。

  “你这是什么意思?”孟夫人道,“谢良辰算计你了?”

  徐大小姐认真地看向孟夫人:“娘,以后要对谢良辰多加小心,她不是你想的那种农妇,就算是……那也是一个心狠手辣,手段百出的。”

  孟夫人脸色微微一变:“到底怎么了?”

  “我被谢良辰利用了,”徐大小姐道,“用不了到明日,京中的笔墨铺子和毛皮铺子都会想方设法认识陈家村,从他们手中拿到粉蜡笺和毛毡。”

  更别提孟长淑和严小姐私底下还会寻人帮谢良辰画药材,她仔细看了那药材图的确有可取之处。

  谢良辰来京中的时候许多人都想要看她的笑话,毕竟他们到京城的时候,悄无声息,穿戴也十分寒酸。

  可从现在开始,就没有人会奚落谢良辰和那穷乡僻壤的陈家村了。

  徐大小姐将手边的匣子打开,木质的匣子看起来十分不起眼,但是打开之后里面的粉蜡纸却格外让人爱不释手。

  还有那块花毡,看起来就精致、漂亮,就算摆在徐大小姐这精心布置的闺阁中,还是那般的惹眼,就像那谢良辰一样。

  孟夫人脸上也露出惊愕的神情,她将匣子里的粉蜡笺拿出来仔细端详,这蜡笺……是真的好,至少不输给老爷收藏的前朝蜡笺。

  孟夫人脑海中一片空白,半晌才回过神来:“这……真的是陈家村出的?谢良辰拿给你们的?不是她买来了前朝之物,说成陈家村做的,来假意欺骗?”

  “不是,”徐大小姐十分肯定,“如果不是自己做的,如何能拿出那么多?这些我懂得分辨。哪怕有半点玄机,我都不会这样离开谢家。”

  徐大小姐说完看着孟夫人:“蜡笺就这样难做?难道就没有哪家纸坊比这做的好?我要去问父亲……父亲说不得知晓。”

  徐大小姐站起身就要向外走去,却被孟夫人开口拦住:“你父亲还没有下衙……”

  说完这话孟夫人想起来:“好的蜡笺也不是没有。”

  徐大小姐心中一亮,她转身去看孟夫人,

  孟夫人道:“建国寺自己做的金笺就比这好,而且做金笺的方子是建国寺主持的,如果主持能说出来,自然也就有纸坊做出更好的蜡笺。”

  徐大小姐拉住孟夫人:“娘去让人问主持,我们捐香火钱,捐多少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