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277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批过的奏折虽然发回去了,但中书省会留底,杜正得令立即去查,不一会儿功夫就送到皇帝手中。

  皇帝展开细看,孟肃除了禀告纺车一事,提及最多的就是请求朝廷恢复海上贸易,在越州、泉州等地设市舶使。

  孟肃的请求算是老生常谈,这些年动辄就会提一提,不过这半年仿佛说的尤其多,甚至拿出了前朝时海上的贸易税收。

  虽说沿海因此迎来了几次战事,也趁机壮大了水师。

  皇帝思量到这里:“宋羡笼络孟肃,是不是想要让孟肃在海上动什么手脚?”

  杜正顺着皇帝的意思往下想。

  皇帝道:“海上贸易能赚不少银钱,那些海商喜欢什么?锦缎、瓷器、药材……除了药材之外,八州和越州都有这些东西。”

  杜正点点头:“不过,孟肃是请朝廷设市舶使,海上买卖这些都要通过市舶使,这样一来就算赚了银钱也是……属于朝廷的啊,对宋羡和孟肃没有什么好处,除非……”

  皇帝抬起眼睛。

  杜正道:“除非他们偷偷走私运,但即使朝廷没恢复海上贸易,他们也可以私运,并且……没有朝廷监察,反而跟容易些。”

  皇帝目光一深:“或许孟肃从前没有这样的思量,宋羡笼络他,就是想要让孟肃帮他在海上动手脚。”

  杜正道:“那奴婢让人盯着,看孟肃会不会调动海上的人手。”

  孟肃有所动作就证实了皇上的猜测,到时候朝廷再派人前去将他们捉个正着。

  皇帝安排好这些,站起身向殿外走去,皇后留鲁王、祁王两位世子在宫中用饭,他也准备去瞧瞧。

  正阳宫中。

  站在殿外就能听到背书的声音,皇帝下了御辇,站在外面仔细地听。

  背书的人磕磕巴巴,半晌也没完整地说出一句话。

  一阵安静过后,鲁王世子躬身请罪:“皇后娘娘恕罪……我……日后定然努力读书。”

  徐皇后柔声道:“不必操之过急,只要你觉得有了进益就好。”

  皇帝心中一笑,想起鲁王小时候的模样,鲁王长子聪慧可惜过世早,这个次子长得倒是壮实,可是性子肖父,鲁王府请了不少先生去教,奈何这位世子就是不长进,还因此气走了两个先生。

  这次鲁王世子进宫,皇帝曾亲自考较鲁王世子,结果半晌说不出一句话,皇后教导了许久,也不过就是这般模样。

  相比而言,祁王世子就显得格外聪慧,就连大学士都夸赞他。

  真的想要从两人之中选出一个做储君,祁王世子更为合适,就因为这样,朝中拥护祁王的人渐多。

  皇帝挥挥手让宫人进去禀告。

  皇后和两位世子得了消息,忙上前来迎。

  祁王世子抢先一步走在鲁王世子前面,鲁王世子依旧无所觉察,只是垂着头站在那里。

  胆小、怯懦,没有半点储君的模样。

  这样想着,皇帝看那蠢笨的鲁王世子倒顺眼许多,皇后出的主意很好,从这两个世子身上倒是能发现许多端倪。

  如果他真的没有子嗣,他宁愿立鲁王世子为储君。

  有这样的储君在,除非他死,大权不会旁落。

  看来放在鲁王那边的眼线可以撤一撤,转到祁王那边。

  ……

  代州。

  谢良辰和陈子庚在灯下筹算。

  陈老太太偶尔伸过头看一眼,这都过去两个时辰了,她约莫着差不多了,外孙女的眉毛都舒展开了。

  “大伯娘,”高氏低声道,“您看出什么来了?”

  陈老太太没有说话,而是缓缓背起了手,高氏心里一块大石顿时落下,大伯娘这是有了数。

  谢良辰的手停下,她看向陈子庚。

  陈子庚道:“这几家铺子出的货有问题,连着三次的账目都合不上,送来的竹竿太少了,就算卖的远,也该能收回一些,要知道卖去川中的线穗都送回了竹竿。”

  高氏听不懂这些,只是道:“有了这个就能查出那些人了吗?”

  谢良辰没说话,陈子庚道:“能,顺着这条路就能将他们的底细摸得清清楚楚。”

  高氏露出笑容:“可算是将这些没天良的抓到了。”宋羡和良辰花了这么多心思,这桩事定然很严重,早些抓到,他们也能早松一口气。

  陈老太太看向高氏:“快去看看饭菜好没好。”

  高氏应声高高兴兴地出了屋子。

  陈老太太走到谢良辰面前:“真能行?”

  谢良辰点头,想要抓鲁王不容易,必须摸的清清楚楚,知己知彼,知晓哪些商户有问题,追着他们到海上,孟肃的人会在海上等着。

  谢良辰很期待,鲁王在海上到底藏了多少秘密。

  ……

  徐州往海州的路上。

  一只商队在街边茶寮里歇着,蒋管事谨慎地看着周围,发现没有人跟着的时候,轻轻地出了一口气。

  朴寿提醒他们一定要谨慎,宋羡那些人格外机警,一不小心就会被盯上,他为了运这些货,几经辗转,就算是神仙也查不到这里,更何况北方过来的货物那么多,不可能每一笔生意都让人盯着。

  蒋管事擦了擦汗:“走吧,别耽搁太久,免得大人不高兴。”

  他们那位李大人可不得了,眼睛揉不得半点沙子,大家从三处运送货物,最晚一个到的定然要受罚。

  不过这次的货物,不止有线穗,还有许多粉蜡纸和花毡,这些东西海上的人最喜欢,他再立几次功,就会跟朴寿一样做总管事,不用这样辛苦了。

  商队继续前行,在海州兜一个圈之后,蒋管事才去找前来接应的人。

第四百三十三章 没有好下场

  蒋管事看着接应的人,是朴寿手下的胡七,蒋管事顿觉意外,与他接应的人应该是胡三,不知怎么就换成了胡七。

  “三爷怎么没来?”蒋管事道。

  胡七道:“海上出了点事,李大人带着朴管事和三哥去了。”

  朴寿手下有不少人,原本用不着胡家兄弟这样的,这次却连胡三也带走了。

  蒋管事一脸羡慕:“三爷这次回来定会被重用,七爷说不得也很快去李大人身边做事,三爷、七爷都发达了,别忘记小的们。”

  胡七被蒋管事说得心中欢喜,只是道:“我三哥拳脚功夫好,这次定然立下大功。”

  蒋管事印证了自己的猜测,李大人果然在海上有大动作。

  “那七爷随后也会去吗?”蒋管事趁着胡七心情好,继续探听。

  胡七道:“哪里是我们这种人能去的,我要先将货物送上船,离开这里,免得被人盯着。”

  大船要离开岸边藏匿起来,让岸边的人不能发现他们的踪迹,然后就在那里等消息。

  胡七难得被蒋管事夸的高兴,这时候他手底下也缺人手,三哥走的时候让他自己遇小事自己做主,于是他很快拿定主意,吩咐蒋管事:“你想去海上看看?”

  蒋管事眼睛亮起来,连忙答应。

  胡七道:“这次的货物不少,你带着几个人与我一起上船帮忙。”

  蒋管事立即露出笑脸:“您放心,我手下的人都能信得过。”

  两个人正说着,胡七突然发现一个人不知什么时候搬着箱子走了过来,离他和蒋管事十分近,他们刚刚在这里交谈,定被那人听去了。

  胡七登时皱起眉头,蒋管事顺着胡七的目光看过去,本来还有些紧张,这一瞬却笑着道:“七爷放心,这是我从一伙山匪手中救下的人,是个聋子,说话也不清楚,但是有一把好力气,我收了他,在手底下排行十九。”

  胡七这才点点头:“走吧,选几个人与我上船。”

  蒋管事高高兴兴地应了,忙去张罗人手。

  蒋管事带着几个心腹跟着胡七上了船,蒋管事剩下的几个手下则各自去歇着,蒋管事新收的小弟还在院子里忙碌着,作为刚进来的人,自然要做最脏的活计,屋子里响起了鼾声,他还在给骡子喂草料。

  不过他并不是听不到声音,相反的,屋子里的动静全都落入他耳朵中,他等到屋子里响起此起彼伏的鼾声,这才瞧瞧地走出院子,走到一棵大树下,将手里的字条塞了进去。

  字条上写着蒋管事船只行进的方向。

  ……

  远离大齐的海上。

  胡七和蒋管事并排站着,蒋管事在此之前也来过海上,他知道主子的船队在海上格外厉害,可惜从来没有亲眼见过。

  胡七今天兴致很高:“我猜李大人就在附近不远,否则不会让我们等在这里。等到那边结束之后,我们的船就能靠过去,然后将货物送上李大人的船。”

  蒋管事应声,不过依旧有些好奇:“该不是有什么海商不老实,要李大人亲自出马惩治吧?”

  胡七笑一声:“哪个海商敢与我们作对?就算是倭寇来了,我们也不怕。告诉你吧,这是李大人在抓人。”

  蒋管事不解:“抓人?”

  胡七道:“这附近有些小岛,岛上的人要么是大齐逃过来的渔民,要么是些相貌怪异的藩人,靠着打渔、走商为生,这些人与你新收的十九一样,脑子不灵光却有一把子好力气,李大人给过他们机会,让他们投奔过来,谁知道他们不肯,既然如此,只能动用人手将他们抓到关押起来,再让他们前去服劳役。”

  蒋管事终于明白了:“这些人也是不识相,跟着李大人做事还有什么不情愿的?”

  胡七也跟着一笑,伸手拍了拍蒋管事的肩膀:“好好办事,将来也会有个好前程。”

  两个人说这话,大船已经到了约定的地方。

  胡七吩咐道:“停下来。”

  不远处有个小岛,岛上浓烟滚滚,胡七眺望着:“看来那些人闹得动静不小。”但那些人再厉害也是手无寸铁,很快就会被李大人拿下。

  李陶面无表情地看着岛上的人被捆绑起来扔在大船上,将这些人捉回去,男的去采矿,女的交给郑氏。

  鲁王交待的军备都要做好,不能有半点的差池,缺少人手他们就抓来,而不是寻郎中给那些劳役的贱民治病。

  “大人,”朴寿道,“差不多了。”

  能用的人他们都带上了船。

  “走吧,”李陶看着岸上、海上的尸身,“一把火将这里烧了,处置干净些,就算有人查到也能推到海盗身上。”

  朴寿道:“您放心吧,这里离大齐有些距离,本来就没有人管,而且海盗前来也是常事,不会有人查到我们头上。”

  李陶淡淡地吩咐:“收拾好了就开船,我们还有别的事要做。”他不能在这些贱民身上浪费太多时间。

  朴寿吩咐人去收拾,两刻之后大船终于慢慢离开了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