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312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我是没想到李佑会谋反,眼下不知还能相信谁,他们表面上效忠大齐,也许心中早有别的思量,你也要小心,不要随便听信别人。”

  “我只信皇后娘娘,”祁王世子道,“娘娘别丢下我。”

  徐皇后正要安慰祁王世子,宫人来禀告道:“谢相和几位尚书在宫外,他们想要见皇上。”

  徐皇后看向祁王世子:“你看,他们已经来了。”

  祁王世子面露恐惧,下意识地向徐皇后身后躲去。

第四百八十八章 出征

  谢长绅站在皇帝榻前半晌,皇帝紧闭着眼睛躺在那里,呼吸细微而急促,无论他怎么说话,皇帝都没有醒来的迹象。

  谢长绅入仕以来,只觉得这一刻无比的漫长。

  他在侧殿看到了徐皇后,徐皇后坐在那里,祁王世子缩在徐皇后怀中,仿佛备受欺凌的孤儿寡母。

  谢长绅向皇上、皇后行了礼,从大殿中退了出来。

  “谢相。”

  官员们一路跟随,向要问问谢长绅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年纪大了,”谢长绅道,“这些事还是大家商议吧!”

  徐皇后的意思很明确,被李佑揭穿之后,她干脆不再遮掩,就这样把持着祁王世子,不肯让他们上前说话。。

  一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模样。

  徐皇后还没有拿到皇位,却已经将自己当做了皇帝,而祁王世子,一脸的惊恐,仿佛完全没有了主意。

  徐皇后瞒着祁王世子追杀祁王,还要他们陪着演出一场大戏,从前也有挟持幼弟的太后,但至少担得起污名。

  可眼下的徐皇后……新帝还没登基,就急着将过错都丢给未驾崩的皇帝和他们这些臣子,未免太过难看了。

  徐家和徐皇后一向只看利益,这些年就没有做过一件好事,一切都是迎合皇上的心意。

  还有这个祁王世子,真的就没有半点思量?

  将来就算跟随徐皇后,也难善终不说,这样的人把持朝政,恐祸及百姓。

  “谢相慢走,”内侍忽然将谢长绅喊住, “皇后娘娘请您过去说话。”

  谢长绅停下了脚步。

  这宫中变动太大,宫人和内侍不少都被押起来, 杜正显然也被束缚, 这一切总要有个说法,需要有人承担。

  皇后这时候的“依仗”, 是为了方便将来推脱罪责。

  这样毕恭毕敬地请他入局,不免让人觉得可笑。

  “只有我恐怕不行,”谢长绅看向身后的六部尚书,“诸位与我同去吧!商议一下, 接下来该怎么办?”

  眼下可能有几个结果。

  一是迎鲁王或者祁王入京。

  二是杀了鲁王和祁王,拥立祁王世子。

  三是为徐家效命, 帮助徐皇后掌权。

  第一条路不是不行, 但朝廷与鲁王、祁王兵马交战, 不少官员都因此得罪了鲁王、祁王, 他们中人登基, 那些曾站在朝廷这一边的官员, 必定要被报复。而且到底是鲁王还是祁王,恐怕也有争论。

  第二条路, 拥立祁王世子就要杀掉祁王,祁王世子登基之后, 会不会为父报仇?

  第三条路, 太后掌权, 紧跟在后面的就是皇帝和太后的争斗……

  所以要怎么选?

  谁又能整饬现在混乱的局面?

  兵强马壮,人心所向……

  谢长绅再次站在大殿前, 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名字,眼下大齐成了气候, 能够一争的人,除了鲁王、祁王、徐家之外还有宋羡。

  李佑出京之后, 一路北逃,是不是去找宋羡?

  有了李佑一番话,宋羡就能从北方起兵, 大权旁落,外戚想要夺权,旁人自然能够讨伐。

  “谢相,您怎么了?”

  礼部尚书上前扶住谢长绅。

  谢长绅摇摇头:“没事。”他只是忽然觉得,可能会彻底变天。

  ……

  十日后的镇州。

  陈老太太看着整饬起来的兵马,宋家军比几年前抵抗辽人的时候有多了不少。

  外孙女婿翻身上了战马,队伍今天就要开始一路往南。

  宋羡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谢良辰, 向她点了点头。

  这次出征再回来的时候,一切就该尘埃落定了。

  黑蛋有些激动, 也有些惋惜,若是他再多长哪怕两岁,也能混在队伍中, 跟随姐夫一起征战。

  他看到有些熟悉的面孔就在队伍之中,那是镇州村子里的人。

  陈子庚才跟着东篱先生从外面回来,他走到谢良辰身边低声道:“姐姐放心, 杜节度使、昭义节度使、平卢节度使也一同发兵。”

  谢良辰颔首,除了他们之外,秦茂行也带兵南下,还有战船从沧州出发。

  宋羡的身影渐远,谢良辰看到一人一骑向这边而来,那是宋启正。

  宋启正跳下马,走向谢良辰,谢良辰和陈子庚立即行礼。

  “我来看看喆哥儿。”宋启正看向谢良辰怀中的小儿。

  天气这么冷,那小儿却一点不怕似的,一双眼睛好奇地盯着远去的宋家军。

  宋启正伸手摸了摸喆哥儿头上的毛毡帽,然后小心翼翼地捏了捏喆哥儿的小脸蛋,这样看着喆哥儿,宋启正想起了宋羡小时候的模样,也是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每次都这样仰着头与他对望。

  宋羡还很聪明,他教宋羡剑法,只需演示两次,宋羡就能记得差不多,等他出去再回来的时候,宋羡就练熟了。

  宋启正还记得宋老太太说过,宋羡不喜欢读书,长大也不想去军中,但却愿意讨他欢喜,将先生留的课业背得熟练,练好剑法和拳脚功夫。

  可那时候,他因为心底的固执和偏见,将宋羡远远地推开。

  喆哥儿忽然一笑,向宋启正伸出了手臂。

  宋羡出征前,穿着甲胄抱了一会儿喆哥儿,喆哥儿好奇那看起来硬邦邦的衣服,可惜还没看明白,就被宋羡交到乳母怀里,喆哥儿因此闹腾了好一阵,现在看到宋启正也穿着甲胄,于是想要宋启正将他抱过去。

  宋启正不明白前因后果,面对忽然对他满脸热情的喆哥儿,宋启正霎时红了眼睛,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从前,宋羡小的时候,他还能有机会改变一切。

  宋启正伸手抱住了喆哥儿,谢良辰没有阻拦,就这样将喆哥儿交到了宋启正手中。

  “小心着点,”宋启正道,“别碰着。”

  喆哥儿的手抓住了甲胄的一角。

  宋启正眼睛中满是慈爱:“等到祖父回来,你是不是又要长高不少?到时候天暖和了,祖父带你去放纸鸢,再大一点,祖父教你写字、练武,跟你父亲小时候一样。”

  喆哥儿不懂,不过却跟着宋启正咿咿呀呀地叫着,仿佛是在应承。

  好半晌,宋启正才依依不舍地将喆哥儿交还给谢良辰:“家中老、少都要你照应,辛苦你了。”

  谢良辰向宋启正行礼:“父亲保重,平安归来。”

  宋启正点点头:“我会照应阿羡,你放心吧!”

  宋家军浩浩荡荡离开北方,谢良辰也转过身,她也该去做她的事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杀一个

  谢良辰回到熟药所,宋羡带兵在外,粮食、药品都要源源不断地送过去,镇州凡是会熟药的人,如今都在官药局和熟药所。

  一切都井然有序,没有因为战事而慌张。

  大家就是忙,几乎所有人都在做事,从现在开始,没时间做买卖,没时间赚银钱,更没时间修葺房子做自己的事。

  所有人都为了一场战事,这战事停下来之前,他们谁也不会停手。

  所以,不是宋羡和宋家军在打仗,而是整个北方全都跟随者宋羡一起在打仗。

  谢良辰看着这些,心中盘算着,宋羡的第一场仗到底会在哪里?

  这与前世不同,前世宋羡先要对付王家和几个节度使,才能带动整个北方,现在没出征之前就已经上下一心。

  最先开战的人,应该不是宋羡,而是杜琢,杜节度使。。

  杜琢在两天前就已经出发去西北,他带着杜家兵马先要解决鲁王。

  杜琢出发之前,先写了一封信送去张驰手中。

  自从皇帝病重,祁王谋反,朝廷就再也没有派援军给张驰,张驰仅靠手中兵马在西北追杀鲁王,虽然有些成效,却也损失不少人马。

  眼看着包围鲁王的圈子越缩越小,但人手不足, 军资不够, 张驰的兵马几乎寸步难行。

  “朝廷还没有回信?”

  “没有。”

  一天之中,张驰几乎要问三次四, 但他的求援就像石牛入海,等不到半点回音。

  好像前面就是一条绝路。

  张驰感觉到手下军心在一点点的溃散,他手下的副将竟然提议,放鲁王一条生路。只因为现在皇上病重, 鲁王可是杨氏子孙, 说不得朝中重臣也是这样思量,否则怎么不派援军给他们,现在更是连军资都断了。

  如果皇上驾崩,鲁王或许就算不上谋反了, 不如留一线生机, 为鲁王也为他们自己。

  为了抓鲁王,损失了多少人马?

  身边的亲信死了一个又一个,眼看鲁王就剩最后一口气,身边的人居然想要放弃。

  这到底是惧怕鲁王, 还是对朝廷失去了信心?

  就在张驰即将走入绝境时, 杜琢的信让张驰看到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