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311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徐皇后皱起眉头:“李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在指责本宫?”

  “微臣不敢,”李佑道,“微臣只是在问皇后娘娘实情,一直以来我们得到的消息都是皇上病榻亲自上下令,而非经旁人之口说出。”

  徐皇后定定地看着李佑:“那本宫问李大人,这有什么不同?皇上能够开口说话,会另有安排?”

  李佑再次行礼:“微臣不知,不敢擅自揣摩圣意。”

  徐皇后目光冰冷,李佑的意思是,皇上口不能言,自然无法反驳。

  李佑接着道:“但,到底是谁下令,就算不能与所有朝臣说清楚,也该让谢相及朝中几个重臣知晓。”

  皇上的意思,还是徐皇后的意思是不同的,即便皇上也会这样吩咐,但就是不一样。

  现在不管是对是错,徐皇后都可以推到皇上身上,徐家也可以将皇上当做盾牌,为他们的作为遮风挡雨。

  徐皇后自然知晓李佑的意思,她的神情不由自主地起了变化,她心中清楚,这话不能说明白,否则一切都会不一样。

  李佑接着道:“朝中重臣,也应知晓皇上如今真实的情形。”谷

  “李佑,”徐皇后忽然扬声道,“你这样做到底存了什么心思?”

  李佑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道:“只要皇后宣谢相等人进宫,让众人见过皇上,微臣就再无二话。”

  “先皇病重时也是这般安排,即便要扶立新君,也是重臣开道。”

  如果真是这样,她这个太后又有什么用处?

  在谢相那些人的鼓动之下,新皇帝很有可能还会向徐家下手,幼主身边不能有掌权的太后。

  做大的徐家自然也要被打压。

  徐皇后决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如果说不通李佑,她就要向李佑下手。

  徐皇后看着李佑:“好,本宫这就让人传谢相,以后前朝种种就交给谢相和李大人,希望你们忠心耿耿能保住大齐江山社稷,有半点闪失,你们都万死难辞其咎。”

  说完这话,徐皇后怒气冲冲地向外走去。

  走了两步,徐皇后依旧不放心,看向杜正:“杜中官为何不在皇上身边侍奉?”

  杜正应了一声:“奴婢这就去。”

  徐皇后道:“你要明白,皇上比什么都重要,谢相和中书省官员来之前,任何人不得再进入皇上寝殿。”

  徐皇后说完继续向前,乘上步辇之后,徐皇后看向身边的女官:“召集本宫心腹,立即前去诛杀李佑,就说李佑妄图刺杀皇上。”

  女官明白过来,徐皇后假意答应李佑,是免得李佑有所防备,毕竟宫中有不少李佑的人,到时候很有可能无法一举将李佑拿下。

  徐皇后道:“李佑身上带着利器,又有人会帮忙,所以不能大张旗鼓。”

  女官应声:“奴婢这就去办。”

  徐皇后没有回到寝宫,让宫人接出祁王世子,两个人一起躲去比较偏僻的大殿中,以防有个差错,李佑带着人前来寻她。

  李佑虽然是殿前司指挥使,但殿前司的人也并非全都听李佑驱使,还有许多人早就投靠了徐家。

  李佑站在殿外等候,宫人送来一杯热茶,李佑没有心情饮茶,挥挥手示意宫人退下,宫人弯腰似是正要抬脚向外走,却在这一刻忽然抽出腰间的匕首向李佑刺去。

  李佑下意识抽出腰间长刀抵挡,宫人一击不成,反而被李佑的刀锋伤了手臂,但宫人没有就此退缩,他咬牙扑上前伸手将李佑抱住,紧接着宫墙上伸出弓弩,十几支箭矢向李佑疾驰而去。

  ……

  皇后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茶杯,等待外面传来消息。

  如果顺利的话,能立即将李佑留在宫中,这一步虽然危险,但必须要这样做,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徐皇后表面上看似镇定,手心却已经出了冷汗。

  要不是动李佑会让谢相怀疑,她早就向李佑下手,不会等到今日。

  眼见事情就要做成,李佑却在这时候冒出来,就算杀了李佑会引来麻烦,也是留他不得了。

第四百八十七章 来了

  箭矢飞进来的瞬间,李佑一脚踢在旁边的石桌上,石桌倾斜,李佑弯腰顺手将石桌抄在手中。

  “笃笃笃”箭矢被桌面挡住。

  李佑趁机闪躲,几步就踏到了门口。

  “不能让他出去。”

  有人叫喊一声,众人立即冲上前就要阻拦李佑,却在这时从旁边冲出去六七个人,两拨人同属殿前司。

  平日都是同僚,如今却打斗在一起。

  缠斗的功夫,李佑砍杀了两个阻拦的人,冲出了院子。。

  “想方设法出去,”李佑大喊道,“只要有人能出去,立即向谢相禀告,皇上已经不能言语,如今宫中掌权的是徐皇后。”

  殿前司本就该护卫皇帝,李佑即使提出异议,强行要面见圣上也有他的理由,这样的事闹出去,一时半刻无法辨出对错,只有请皇上定夺。

  但皇上是见不得的。

  所以无论如何,李佑的人绝不能踏出皇宫,否则事情就压不住了。

  不过李佑这次显然有所准备,带来的都是亲信,这些人护着李佑一路向宫外杀去。

  大部分宫人不知晓发生了什么事,看到宫中突然大乱,都惊慌地四处逃窜。

  宫门按照皇后娘娘的吩咐紧闭,若是换了旁人必然要死在这里,可惜李佑主掌殿前司多年,守门的禁军瞧见是李佑,立即有人拔刀反抗,有人倒地,有人受伤。

  宫门前一场械斗之后,满手鲜血的禁军硬是将宫门重新打开。

  值房的官员听到动静走出门, 就瞧见李佑的等人脸上、官服上满是鲜血。

  官员吓了一跳,还没回过神来, 就看到血葫芦似的人冲到他面前道:“禀告谢相, 皇上出事了,如今徐皇后把持朝政, 让谢相一定想法子救下皇上。”

  那人才说完话,就见更多禁军围了过来。

  李佑被追杀,来不及说太多,只是转头瞧着那些官员喊了几个字:“皇上……皇上……快……请谢相去见皇上。”

  说完李佑一行人抢过禁军手中的马匹, 快马加鞭向京外冲去。

  马蹄声响越来越远,禁军前去追赶。

  官员们才回过神, 鲁王、祁王谋反、京营大乱之后, 殿前司竟然也乱了。

  李佑是皇上身边的人, 皇上身边近卫都是李佑调拨, 如今就连李佑都出了事, 宫中的皇上如何?

  想到这里的人, 不禁打了个冷颤。

  李佑仓促中说请谢相去见皇上,显然皇上有危险。

  宫中能够调动这么多人马的人, 只有徐皇后,果然就像大家猜测的那般, 徐皇后借着皇上的名义在宫中掌权。

  怪不得眼下兵马调动都要听枢密院的, 因为徐国舅在枢密院任副使, 徐皇后这是要让外戚把持朝政。

  李佑带着人一路冲出城,按他事先算计的, 若是半个时辰之内无法出京,他们都要被困死在这里。

  幸好先生早就写信给他, 让他将家人送回族中,否则就算遇到今日的情形, 他也无法舍弃家人,自己脱身。

  眼下没有牵绊,带出来的人也与他一样是这样的情形。

  消息已经传出去, 留在京城的人,必然洞悉了徐皇后的作为。

  冲出京城,李佑身边的人道:“李大人,接下来我们要去哪里?”

  “西边有鲁王,东边是祁王,宫中被徐皇后把持,”李佑道, “我们只能往北去。”

  此时此刻北上向宋羡求援合乎常理,虽然离开京城去给宋羡报信, 是他早就安排好的,但稳妥起见不能让太多人知晓,即便是他的亲信。

  李佑长长地舒一口气, 年轻时他跟着皇上东征西战,到了最后却要亲手覆灭大齐王朝?想到这里,他耳边忽然响起先生教训他的话:“愚钝尚有救, 人心歪了就救不回来了。”

  这就是先生离开的原因。

  他在皇帝身边看的太多,明白的也太多,几乎每日都在思量,终于还是走出了这一步。

  他这一去北方,就是带着殿前司的人投靠宋羡,顺理成章扶宋羡上马。

  ……

  徐皇后听到李佑逃脱的消息,面容登时变得更加阴沉。

  “李佑往哪里去了?”

  宫人道:“应该是北上了。”

  听到这个结果,徐皇后皱起眉头,忽然觉得这一切可能是有人预先安排好的。

  否则明明是她先动手,李佑怎么能从宫中逃脱?

  从皇上寝宫到宫门口,一路出京,这一切好似都经过了缜密的算计,现在李佑抓不到了,那些听到闲言碎语的官员都会来问她。

  这个局面恐怕很难稳住了。

  皇后转身看向内室,祁王世子就在内室里,眼下唯一的机会就是握住祁王世子,只要祁王世子只信任她,那一切都好办。

  想到这里,徐皇后低声吩咐道:“李佑行刺皇上,我命禁军追捕李佑。再给国舅送信,让他早点处置了祁王。如果谢相前来,就让他到这里见本宫。”

  她只能与谢相说,二府出兵攻打祁王是皇帝清醒时下的令,这些都好遮掩过去,现在她就设法安抚祁王世子。

  徐皇后走进内室,祁王世子就紧张地坐在椅子上,不停地向外张望。

  祁王世子道:“娘娘,外面太平了吗?”

  徐皇后摇摇头:“还没有。”

  祁王世子眼睛发红,起身走到徐皇后面前:“他们想做什么?”

  徐皇后应声道:“杀皇上,杀我,还有你,我们都死了,宫中就没有了主事人,而你也是杨家可以承继皇位的子孙。”

  祁王世子道:“他们是……什么人?”

  徐皇后摇摇头:“我也在查,有人趁乱想要算计大齐江山。李佑一行人去了北方,现在看来有可能是宋羡。”

  祁王世子整个人瑟缩了一下,徐皇后悲悯地看着这个孩子,这孩子开始为自己担忧,然后害怕父亲被抓,现在发现还有其他人想要这个皇位。

  祁王世子拉住了徐皇后的衣袖:“皇后娘娘,我们要怎么办?”

  徐皇后叹口气:“我会劝说皇上,看看能不能撤回捉拿你父亲的兵马,但这件事是皇上一早吩咐二府去做的,我说……不一定有用处。”

  祁王世子点点头。

  徐皇后接着道:“你是杨家子孙,这段日子总在我身边,如同我亲生骨肉,无论到什么时候只要有我在,都会设法护你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