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317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两个人并肩向中军帐走去,张驰仔细想杜琢的那些话:我说了, 张将军不一定相信, 不如来亲自看一看。

  张驰总算发现哪里奇怪了,他是亲眼看到了没错,可看到的是徐家父子被杀,别的都没瞧见啊?现在就算想要审问徐家父子……那也是阎王爷的事了啊。杜节度使怎么好意思说得这么坦荡?

  糊里糊涂之中, 张驰被杜琢带到中军帐坐下。

  张驰心中还在思量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他怎么就跟着杜琢来了这里,怎么就与徐家兵马动了手。

  军帐中的人越来越多。

  张驰瞧见了几个熟悉的面孔, 那是横海节度使的外甥秦茂行, 还有昭义节度使、平卢节度使。

  看到张驰,秦茂行向张驰行礼:“张大人。”

  昭义节度使道:“哦,我还没瞧见, 是张驰。”

  不知为何,张驰发现这些人对他似是比平日里要亲近许多, 张驰立即起身与众人见礼。

  “都是自家人, 大家都莫要这样客气了, ”平卢节度使笑着道,“今日还多亏了杜节度使和张将军赶到, 我们才会如此轻松。”

  昭义节度使道:“福州过来不少兵马,多亏事先我们备下了战船, 否则还真的要让他们跑了。”

  平卢节度使道:“徐家早在联姻时就有这样的思量, 不过能够拦住这些人, 也不是我等的功劳,还是嘉安郡主造出了大船。”

  打了胜仗,众人脸上都是欢喜的神情。

  张驰却小心翼翼地看着众人的脸色,接下来是不是要商议如何将皇上救下?皇上现在生死未卜,怎么大家似是半点不着急。

  总之气氛有些奇怪。

  张驰忽然听见有人道:“李大人来了。”

  李佑?张驰心中一紧,整个人都清醒起来,立即抬起头看过去, 果然瞧见了李佑大步进了中军大帐。他

  众人忙起身相迎。

  张驰看向中军大帐的主位,那应该似乎为李佑准备的, 等李佑落座之后,人齐全了,就该提及接下来的打算。

  不过让张驰没料到的是, 李佑竟然没有落座在主位上,而是在主位右边下手坐下。

  论资历、官职和地位,这里还有人高于李佑?

  张驰竟有些惴惴不安。

  有过了片刻, 中军帐帘子再次掀开,一身甲胄的宋羡走了进来。

  张驰下意识起身,看向宋羡,宋羡也瞧见了他,清亮的目光似是带着几分的威慑,让张驰整个人不由自主地紧张。

  来到这里之后,张驰亲眼目睹了宋羡带着宋家军征战的情形,宋家军如今叫振武军,这支兵马丝毫不辱没这名字,可谓是兵强马壮,无坚不摧。

  张驰心里还没腾出功夫好好夸赞振武军,就不禁又瞪大了眼睛。

  因为他看到宋羡在主位上坐下。

  军帐中包括李佑在内,所有人都向宋羡一礼,然后才落座。

  张驰终于明白异样在哪里了,所有一切仿佛都不在朝廷的规矩内,宋羡眼下仿佛也不再只是一个节度使。

  没有一个节度使能让,殿前司指挥使和诸多指挥使、将军为他效命。

  一旦发现了端倪,接下来就处处都不对了。

  张驰目光从所有人身上掠过,他们都穿着甲胄,甲胄和兜鍪上是白色的盔缨,朝廷的将士盔缨都应该是红色的。

  就像他……

  张驰想到自己,目光缓缓地落在自己的手上,他正拿着自己的兜鍪,兜鍪上……盔缨是白色的,他的红色盔缨哪里去了?

  除此之外,内甲里穿着毛毡,身上的甲胄也是新做出来的,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他与这里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张驰脑子里一懵,他怎么会在这里?

  无论是谁见到他,都不会相信他与这些人无关,他与这些人分明就是一个锅里的肉,不知啥时候早就炖在了一起,不分彼此。

  张驰的刚刚将自己的思量拉回来,就听到宋羡正道:“两浙路、江南路、江南西路、福建路和淮南西路都不用再去了,这些地方都安排妥当,除了荆湖南路还有些祁王的兵马,再就是徐氏的残兵……”

  平卢节度使道:“我愿带麾下一万人前往荆湖南路。”

  宋羡点点头:“那就辛苦节度使了,剩下的兵马休整一下,明日就往京城进发。”

第四百九十六章 驾崩

  京城。

  徐皇后坐在软塌上,紧紧地攥起了手,她收到了战报,徐国舅和徐元裕都被宋羡杀了。

  北方所有节度使都随宋羡一同起兵,徐家派出去的兵马全都被宋羡拿下,损失惨重,剩下的兵马也未必就是宋羡的对手。

  现在宋羡大军兵临城下,她该怎么办?

  徐皇后闭上眼睛,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她怔怔地坐在那里思量,她到底是哪里算计错了,若是先对付宋羡放过祁王会不会好一些?

  前有狼后有虎,无论如何,她都要面对所有人。

  “娘娘,”女官上前道,“李御医让人送来消息,皇上不好了。”

  徐皇后眼睛一睁,在这样的时候,皇帝居然支撑不下去,皇帝死了,宋羡便更有了借口进京。

  而且李佑投靠了宋羡,她的眼线探听到消息,李佑和东篱先生都在为宋羡四处走动,笼络大齐官员。。

  徐皇后站起身:“走,去看看皇上。”眼下皇帝不能死, 徐皇后甚至盼着皇帝的病情真的能好转, 这病无药可治,但能“好”几日, 就能助她渡过难关。

  步辇停下,徐皇后快步走入内殿。

  李御医立即迎了上来,杜正委顿地站在旁边。

  徐皇后向床上看去,皇帝的呼吸不再急促, 而是变得悠长, 张大了嘴,就像濒死的鱼,许久才喘息一口。

  李御医跪在地上:“微臣无能。”

  徐皇后顾不得杜正,径直道:“你听说了没有?宋羡谋反, 就快要到京城了。”

  李御医不敢应声。

  徐皇后道:“这时候皇上驾崩, 你们知晓会有什么结果?”

  李御医嘴唇颤抖着道:“微臣已经尽全力,能用的法子全都给皇上用上了,可皇上病情还是愈发严重……如今……到时候了。”

  徐皇后目光锐利地盯着皇帝,仿佛能闻到皇帝身上一阵阵腐臭的味道, 人还没死, 已经臭烂了。

  或许没有病倒之前,他就已经烂光了。

  “还能撑多久?”徐皇后道,“硬撑着还有多久?”

  李御医抿了抿嘴唇:“过不了今晚了。”

  旁边的杜正听到这话,眼下淌出了泪水, 天家病倒之后, 他也曾想过维护天家,做些什么事力挽狂澜, 可惜天家病入膏肓, 鲁王、祁王、徐皇后、宋羡,窥伺皇位的人着实太多,对付这个, 就压不住那个,他干脆也不再挣扎, 只是守着天家。

  可天家着实太受罪, 身上被针刺的青紫, 脸色黄黑,腿脚肿胀, 被憋的喘不过气来。

  徐皇后却还是命李御医用虎狼之药。

  杜正想到这里躬身道:“娘娘,天家这些日子太过辛苦, 也该让天家歇一歇。”

  徐皇后冷冷地看着杜正:“本宫倒是忘记了, 内官也看护皇上许久, 今晚本宫会留在这里,内官下去歇着吧!”

  徐皇后话音刚落,立即走进两个侍卫,一左一右架住了杜正。

  杜正早就料到今日,干脆也不在挣扎,只是经过徐皇后的时候,开口道:“皇后娘娘, 事到如今,您就给皇上和您留一份体面吧!”

  看着杜正被拖出去的背影, 徐皇后冷冷一笑,吩咐李御医:“今天用针了吗?给皇上用针,本宫就在这里瞧着。”

  李御医应声上前。

  衣服剥开, 皇帝那副丑陋的身体立即映入徐皇后眼帘,多年的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徐皇后静静地站着, 一直等到李御医和闲杂人等退出去,她才一步步走上前。

  “你也有今日,”徐皇后道,“在你身边担惊受怕的一辈子,最终你还是落在我手里。”

  停顿了一会儿,徐皇后接着道:“我知晓你能听得见,我弟弟也被宋羡杀了,都是因为你的无能。”

  “你从来就没让我舒心过,从嫁给你开始就是如此,在外面大度、贤良,回到家中就对我恶语相向,没有孩儿是我的错?是你……”

  徐皇后讥诮起来:“是你没有那个本事,也难怪……你这样的人,谋算忠良,向自己的父亲、弟弟下手,甚至还觊觎旁人的妻室,老天怎么可能还让你子孙满堂?这些年我一直有句话想要与你说。”

  徐皇后声音仿佛从牙缝中挤出来:“你真让我恶心。”

  “你不止恶心,还无能,养出了那么多虎狼觊觎皇位,到了现在最重要的一刻,你居然要死了。”

  徐皇后忽然笑起来。

  好半晌徐皇后的笑声才止住,床上的皇帝仿佛有了些反应,整个身体都动了一下,徐皇后不禁惊诧,仔细地看过去,只见皇帝突然睁开了眼睛。

  只不过那双眼睛仍旧一片混沌。

  皇帝似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然后身体彻底沉了下去。

  徐皇后站在原地,冷眼看着这一幕,她的夫婿死了,她竟然没有半点的悲伤,只是觉得可惜。

  可惜没有拿到她想要的。

  徐皇后将女官喊进门,吩咐道:“给皇帝更衣,从宫中弄些冰块过来,暂时不要透露皇帝驾崩的消息。”

  秘不发丧。

  女官应声。

  皇帝驾崩的消息,没有在宫中传开,除了徐皇后的亲信,其余人仿佛都没有半点的觉察。

  杜正手下的一个孩儿,却将消息送了出去。

  谢长绅坐在书房中,听着下人禀告,自从出了李佑的事,谢相就暗地里与杜正来往,就是想要知晓宫中的动向。

  谢长绅能猜到徐氏会这样做。

  谢长绅神情镇定,他事先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自然不会觉得惊慌:“再晚一些,将六部尚书请去别院。”

  之前说好了,一旦宫中有了消息,他们就会在别院商议对策。只不过那时候,鲁王、祁王还没死,徐家兵马也都尚在。

  现下,鲁王死了,祁王死了,徐国舅也没了,局面反而更加清晰起来。

  只有两条路可以走,是徐皇后还是宋羡。

  祁王世子就是徐皇后争夺权利的一个手段,就算现在徐家大伤元气,但太后还可以扶持朝臣为她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