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318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但好处是还是大齐的江山。

  几个重臣聚在谢家别院里,就此事小声议论。

  朝臣之中,尹知府抬起头,将一个问题抛给众人:“拥护徐皇后就能保住大齐江山?谁有把握拦住宋羡的兵马?”

第四百九十七章 攻城

  尹知府话音刚落,屋子里登时一片安静。

  半晌,有人发出一声冷笑。

  尹知府抬起头迎过去。

  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薛臣淡淡地道:“尹知府有几个学生都在北疆,听说跟着宋羡一直做的不错,是不是最近与尹知府通了书信,为宋羡说了好话?”

  薛臣心中一向不服李佑,不过他也不想向徐皇后投诚,若是让他选,他会选祁王世子。

  尹知府看着薛臣脸上神情淡然。

  薛臣接着道:“我们手中还有兵马,总不能就这样投靠宋贼。”

  宋贼两个字一出,大家就知晓薛臣的思量。。

  尹知府道:“薛指挥使的意思,要带兵迎战宋羡?”

  身为武将,话既然说出来了,就没有躲避的道理。也只有赢了宋羡,才能换来更多的支持。

  薛臣道:“自然。不拿下宋羡,难不成要放宋羡兵马入城?身为指挥使,只有拿下贼人才不负皇恩。”

  谢长绅早就料到会这样,朝臣各怀心思,就算表面上不说,也会暗中谋算。换句话说,若是大家能上下一心,也就不会有今日的局面。

  领头的是皇帝,朝臣多年养成了这样的习性,一时半刻改不了。

  这也是为什么鲁王、祁王没死之前,谢长绅没有将所有人聚在一起议事,现在一切清晰了,能选的路并不多, 无非战或不战。

  薛臣明着提出来了也好, 不试,许多人都依旧会两头摇摆。

  薛臣站起身看向谢长绅:“谢相, 就算你们想要打开城门迎宋羡,我们也不会答应。我会在这几日整饬兵马,与宋羡在城下交兵。”

  薛臣说完目光一扫落在几个人头上:“我不求所有人与我一样,同心抗敌, 但那些不愿意迎战的人……想想拿的是谁的俸禄, 为自己留一份名声,不要行暗中通敌之事。”

  薛臣这话说的是尹知府,大家都能听得出来。

  礼部尚书一向与尹知府交好,不禁皱起眉头就要开口质问薛臣, 却被尹知府伸手拦住。

  薛臣见状冷哼一声, 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看似这次商议没有任何结果,其实已经清晰明了。

  不管是支持徐皇后还是祁王世子爷,都会将希望放在薛臣这一战上,而另外的人……自然是其他思量。

  所有人准备离开, 谢长绅叫住尹知府:“我想来想去尹大人应该比我更了解宋羡, 宋羡在北方到底如何?尹知府能否将知晓的,都与我说一说。”

  尹知府点点头,两个人又一起去了书房。

  尹知府还没有开口,谢长绅就道:“若是薛臣这次战败, 就可以打开城门了。”

  尹知府一怔, 没想到谢长绅会径直说出这话。

  谢长绅叹口气:“我其实最痛恨的就是战事,但有些时候, 战事也无法避免。”

  尹知府自然明白, 就像这次薛臣若是不去打这一仗,多少人都不会死心。

  谢长绅接着道:“我年纪大了,就算祁王世子承继皇位, 我可能也看不到皇帝和太后夺权的那一日,但有这么一件事悬在头上, 大齐多少年都不得安宁, 更何况朝廷就算侥幸保下京城, 一时也赢不下宋羡,这样一次次的战事, 不知会死多少人。”

  尹知府心中一跳,听出了谢长绅的意思:“谢相愿意支持宋羡?”

  尹知府说出“愿意”两个字, 就等于告诉谢长绅他也站在宋羡那边, 八州之地和北方是什么模样, 他从学生那里知晓的太多。

  眼下边疆节度使各怀心思,再加上大齐内乱不断,徐皇后这样的人,也只能在暗中用些手段,绝对无法应付这样的局面。

  谢长绅点点头,他看了尹知府一眼:“前段日子我已经与可信的人提及了这些,趁着薛臣筹备兵马, 我也会再与其余人商议,一旦薛臣战败, 刚好为宋羡造势。”

  谢长绅停顿了片刻:“我会做主打开城门。”他这么大年纪了,不怕日后被人指责背叛朝廷。

  尹知府道:“我与谢相同去。”

  “不用,”谢长绅道, “新朝之后,我会告老还乡。”

  大齐王朝虽然败在皇帝和鲁王、祁王等人手上,但做主打开城门迎宋羡的谢相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大家就算面上不说,也会将责难藏在心中,毕竟这样的举动,并不能换得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过错总需要有个人来承担。

  就算宋羡护着谢长绅,但谁也无法永远掌控人心,所以谢长绅还是早些离开朝廷为好。

  尹知府道:“我也可以……”

  谢长绅挥了挥手:“大齐刚遭这样的战祸,你们理应多为新朝建立,你才多大的年纪,想要偷懒还不是时候。”

  尹知府喉咙一哽。

  “我就是还有些事放心不下,”谢长绅道,“两浙路、江南路、江南西路、福建路和淮南西路那些州、县是什么情形?听说是孟肃先领头关的城门,他们如何思量?这些州、县若是不愿意,难免再兴战事。”

  谢长绅知晓孟肃与宋羡有些交情,但不敢轻易下结论,于是问问尹知府。

  尹知府抿了抿嘴唇:“李佑离开时说过,孟肃不用担忧。”

  谢长绅一笑:“看来宋羡,委实该做这个天下之主。”能让孟肃这样做,不止是聪明而且心怀百姓。

  “那就这样吧,”谢长绅道,“我们分头去准备,等到薛臣一战之后,就打开城门。”

  谢长绅仔细看过朝廷送来的战报,知晓宋羡的厉害,薛臣不是宋羡的对手,所以薛臣败北应该会很快。

  ……

  等待宋羡的是薛臣列好的军阵。

  战鼓声起,双方兵马交战。

  坐在宫中的徐皇后仿佛能清楚地听到厮杀的声音,她攥着的帕子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这一战必须要赢,徐皇后数着自己的心跳,默默地向神佛祈求,除此之外,她也没有别的法子。

  “皇后娘娘,”旁边的祁王世子小心翼翼地道,“薛将军能诛杀宋羡吗?”

  徐皇后点点头:“能。”

  徐皇后说的肯定,但宫中所有的侍卫都守在各个宫门口,就是怕宋羡赢下这一仗之后攻破宫门。

第四百九十八章 降

  京城外。

  薛臣眼看着宋羡带着振武军的前锋营前来破阵。

  宋羡选择了这种交战方式,没有用他们改进的火器,也没有布下暗兵设法奇袭,就这样正大光明地带兵冲了过来。

  薛臣有些意外,到了这样的关节,皇位就在眼前,宋羡应该不择手段才是,却还是这样不慌不忙,委实有几分武将的风范。

  至少所有跟随宋羡的人,在这一刻不会后悔。

  坦坦荡荡,丝毫没有半点胆怯。

  但很快薛臣就被眼前的战局牢牢绊住了精神,无暇去想别的。。

  宋羡入军阵之后,挥动手中的长枪,与身边的振武军硬生生地杀出一条血路,一杆枪在宋羡手中格外的灵活,就像是长了眼睛,刚击穿了前面的副将,而后一转,枪尖刺入后面兵卒的胸口。

  一气呵成,几乎没有人能够阻拦。

  宋羡天生就适应这样脸贴脸的对决,但凡与他交手的人,都不可能全身而退。

  军阵一开,薛臣吩咐几个副将上前,照他们之前布兵的战术,前军应该已经牵制住宋羡,他们再带兵前来, 宋羡必然无暇顾及。

  却没想到等他们赶到时, 带着前军的两个副将全都被宋羡刺于马下,宋羡不见有半点的疲累。

  远远看去, 不知是不是眼花了,那铁枪上竟然蒸腾着热气,那是人身上喷出的鲜血带来的温度。

  副将们心中一缩,战马即将驰至, 就听宋羡军中有喊声传来。

  “降者不杀。”

  这话语, 加上宋羡等人威风凛凛的模样,让人心底不禁为之一颤,可是已经来不及思考。

  必定是他们列阵在前,宋羡并不占优, 说不得……

  副将刚思量到这里, 只觉得握着长刀的手臂一麻,长刀如同砍在坚石上,爆出一连串的火花,副将咬牙支撑, 好不容易才收刀再次向宋羡袭去, 这一次,力道用得更大了些,可长刀还没有落下,手腕就是一疼, 鲜血顿时淌下来, 手中的长刀也脱手而出。

  “可降?”

  副将听到宋羡问了一句,他下意识地摇头, 紧接着胸口就是一暖, 身体从马背上腾空而起,落下时,他瞧见了自己汹涌而出的鲜血。

  另一个副将也断送在常安刀下。

  明明刚刚用处杀阵, 转眼他们就处于劣势。

  不要说伤到宋羡,想要困住宋羡的脚步, 都极不容易, 前来帮他们的救兵也被宋羡的振武军堵在路上。

  所以他们这些人, 就像是专门送上前让宋羡诛杀的一样。

  薛臣紧紧地盯着,慢慢地皱起眉头, 他不能就这样被宋羡压制住,既然宋羡亲自带兵前来, 他自然也要带兵迎敌。

  而且如果再让宋羡这样下去, 可能会乱了他的军心, 绝不能让宋羡掌控了局面。

  薛臣吩咐道:“随我一起前去。”

  薛臣带着几个副将冲入阵中与振武军厮杀,亲自与宋羡的人交手,薛臣也切身体会到振武军的厉害。

  宋羡的这支精锐,久经沙场,一直在前锋营中磨砺,先经历了辽人又对付高豫,已然是一柄利器。

  如今薛臣带的兵马, 多数出自京营,已经许久没有经过激烈的战事, 就算整日不懈练兵,但到底与实战无法相比,稍有纰漏立即就会被振武军抓到, 紧接着就是致命的一击。

  不过振武军倒是都会问一句:“降否?”

  薛臣一开始对振武军这话嗤之以鼻,但随着战事持续渐久,这“降否”两个字就像是束缚人的咒文。

  因为跟在这两个字后面的就是死亡。

  每当听到振武军说出这两个字, 都不免心中一凛,立即从其中感觉到了让人毛骨悚然的恐惧。

  这样下去绝对不行。

  薛臣想要扭转,却愈发觉得无能为力,他既不能阻止振武军杀人,又不能拿下宋羡稳住军心,他甚至还没能带人杀到宋羡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