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40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伙计提了食盒进门:“这几道菜做好了。”

  常安将食盒接过去,就要跟着宋羡一起离开,“泰和居”的掌柜匆匆忙忙进门向宋羡行礼。

  丁掌柜一脸歉意:“家中有些事,因此来晚了,没能亲手给老太太做菜,还请大爷见谅。”

  宋羡平日话就不多,十句有九句不应声,丁掌柜也早就习以为常,他继续道:“老太太还喜欢吃我做的几道点心,我现在就去做来。”

  宋羡看了看那食盒,想了想丁掌柜做点心需要的时间,几乎没有犹豫:“这些足够祖母吃,不用再浪费功夫,去忙你酒楼里的事。”

  不用再浪费功夫?丁掌柜下意识地在脑子里转了一圈,绷紧了精神思量,他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做?

  大爷平日来酒楼里,就算开口说话,也不过就是几个字,真可谓字字如金,这次却难得的说了一整句,如果他不能领会大爷的意思,恐怕会一直惴惴不安。

  丁掌柜待还要开口说话,宋羡却站起身大步向外走去,俨然是不想再看到丁掌柜在这里。

  丁掌柜看着宋羡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宋将军今日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宋羡来的时候,谢良辰在教阿弟筹算,等她回过神,宋羡人都到了酒楼里,也就没能上前说话。

  等到宋羡出来,碍于周围人多,谢良辰也就带着阿弟上前躬身行了礼,然后眼睛落在丁掌柜身上。

  比起见宋羡,此时此刻她最想找的还是丁掌柜。

  不等丁掌柜挪动步子,谢良辰就走上前攀谈。

  宋羡离开泰和居门前,有意地转头回看了一眼,刚好望见谢良辰和陈子庚将丁掌柜围住。

  那模样,比方才向他行礼要赤诚的多。

  也不看看是谁将丁掌柜带出酒楼的。

  ……

  谢良辰将怀中的匣子打开,递到丁掌柜面前:“掌柜的,您看看这制黄精。”

  制黄精这种药材,丁掌柜平日里都是从药铺里买来的,眼前这两个分明是农家的孩子,怎么会卖这种药?

  “丁掌柜我们是陈家村的,”谢良辰道,“我曾去纸坊里献方,眼下纸坊的杨桃藤和黄蜀葵,大部分都是我们采来、收来的。”

  谢良辰神情诚恳,脸上挂着的一抹期盼的笑容:“在镇州城,您的药膳做的最好,也最为识得这些药材,您看看这制黄精如何?”

  药材好不好,会影响药膳的口感,所以每次丁掌柜对药材都是精挑细选。

  眼前这黄精……

  至少是十年以上,通体黑亮。

  丁掌柜伸手取出一块来看,是黄精没错,炮制的方法应该是先蒸后晒,不过蒸晒的法子不同,最终得到的药材也会不同。

  丁掌柜知晓炮制药材一向是秘密,便只是问谢良辰:“你如何懂得这些?”

  谢良辰道:“与那造纸坊的滑水方子一样,家中长辈教的,这黄精是我们上山挖来的,也是我亲手炮制,您可以尝一尝味道。”

  黄精炮制的好,就没有了药材原本的麻味儿。平日选制黄精,就是要靠尝。木匣子里有切好的小块,方便人品尝。

  丁掌柜拿起一块放在嘴里,不但没有麻味儿,而且软糯而香甜。

  丁掌柜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已经暗自惊讶。

  “掌柜的,”谢良辰道,“我们村子还有纸坊的生意,绝不敢欺瞒别人,这匣子里的黄精就给您试药性,不用给银钱,您若是觉得好,就打发人来陈家村,我可以带着药材来酒楼中,现为您炮制黄精。”

  没有要银钱而是先留下药材,丁掌柜望着眼前的人,虽然他们是农户却心胸宽广。

  丁掌柜向周围看看:“附近的酒楼你都送过药了?”

  谢良辰颔首。

  丁掌柜接着问:“都不收银钱?”

  谢良辰点头:“不收,我们与他们说的也是一样,用过若是觉得好,想要买就去陈家村。”

  丁掌柜又问:“没人买的话,你们岂非要损失不小?”

  “定会有人买,”谢良辰肯定,“我相信我的药。”

  丁掌柜答应下来:“我会试试。”

  丁掌柜话音刚落,旁边的陈子庚也从怀里拿出一只匣子:“掌柜的,蛤蟆油您收吗?”

  陈子庚想起阿姐说制黄精的话,强忍着不适,从匣子里掏出一只晒干的蛤蟆:“掌柜的您看看,这是我们亲手抓的。”

  陈子庚一颗心慌跳起来,他总觉得手指下的蛤蟆干好像会动。

第五十六章 不怕

  陈子庚脑海中努力回想着阿姐说过的话。

  “树林里有一群小蛤蟆它们……很让人欢喜。”

  陈子庚违心地赞成,嗯,一点都不丑,大大的眼睛,鼓鼓的脸颊很好看。

  丁掌柜接过陈子庚手中的蛤蟆干,蛤蟆干晾晒的刚刚好,将蛤蟆干掰开立即看到了里面黄色的蛤蟆油。

  丁掌柜思量片刻道:“这蛤蟆你们有多少?”

  谢良辰道:“晒好的不多,但我们还能再去抓来。”

  看着丁掌柜的模样,陈子庚眼睛发亮,让人欢喜的小蛤蟆真的要变成了银钱。

  谢良辰道:“掌柜若是想要,可以去村中找我,还能看看院子里晾晒的黄精。”

  丁掌柜迟疑片刻点点头:“我想一想。”他要先用这黄精炖一只鸡,尝尝味道如何,然后再去村中看看。

  谢良辰带着陈子庚离开酒楼门口,陈子庚肚子“咕噜噜”乱响,蹲在这里委实不易,总能闻到一阵阵的香气。

  陈子庚胡乱想着,多亏他一直跟着阿姐摆弄算筹,这才能抵抗住那香气,不知道黑蛋他们怎么样,有没有口水直流。

  眼见天快黑了,陈玉儿几个也找了过来,大家分别去酒楼里兜售药材,约好了时间一起回陈家村。

  看着众人垂头丧气的模样,就知道药材没有卖出去。

  “没关系,”谢良辰安慰大家,“如果那么容易,就轮不到我们来卖了。”

  陈玉儿红着脸道:“希望酒楼掌柜试过之后,会找我们来买。”

  谢良辰很笃定:“药材好,价格好,自然会来买,就像我们收的那些药材,也能卖得出去。”

  陈玉儿本来性子腼腆,这些日子跟在谢良辰身边胆子逐渐大起来,人也开朗不少,不懂的就会直接问谢良辰:“辰阿姐,我们还要收药吗?会不会太多了?镇州附近就那么大的地方,药铺不用的话,我们的药材能卖给谁?”

  最近村子里的人私下里常常说这桩事,不过大家也是说说罢了,还是会听陈咏胜的安排,毕竟收药的银钱都是在纸坊赚的,纸坊的买卖又是因为谢大小姐,他们不过就是出了些力气。

  “多了好,”谢良辰道,“攒一攒,说不得能一下子卖出去。”

  谢良辰说完接着道:“到时候,我们修葺房子,买布做衣裳,再从集市买些肉回来,我给大家做肉臊子饭。”

  “辰阿姐,什么是肉臊子饭?好吃吗?”

  “好吃,”谢良辰道,“热腾腾的稻米饭上,盖上一勺炒的香喷喷的肉臊子,再放两只煎鸡蛋。”

  所有人都在吞咽,就连陈子庚也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回到了家中,身边没有了旁人,陈子庚才拉扯住谢良辰的袖子:“阿姐,你是要将黄精和蛤蟆油都卖给那个酒楼的掌柜?”

  谢良辰摇头:“酒楼能要多少,整个镇州城能吃蛤蟆油的人也不多。”

  陈子庚不明白了:“那阿姐是想要卖给谁?”

  谢良辰道:“你有没有看泰和楼的菜品?有很多南北的珍馐,那些珍馐从何而来?是有人为酒楼采买,我拿这些试探着给酒楼的掌柜看,是想要通过他们认识采买的人。”

  蛤蟆油、制黄精这样的药材,需要卖到京城这样的地方去,他们现在没有商队,但可以经别人的手先走这条路。

  谁说她的药材就一定要卖给镇州府的药铺?

  谢良辰没有将话说的太清楚,但陈子庚已经明白:“既然阿姐想将药材卖出镇州,为何又四处去药铺打听消息。”

  谢良辰道:“我虽然早有这个打算,但借着这次机会,刚好摸清楚镇州乃至北方药铺的情形。”

  宋债主想要将朝廷的第一个药局开在北方,弄清楚这其中的情形对她和债主都自有好处。

  陈子庚听着阿姐的话,沉默了片刻,终于拿定主意抬起头来:“明日我和黑蛋带着村中的孩子们去抓蛤蟆。

  就抓阿姐带我看的那种,个头大的,三年以上的。”

  谢良辰笑着看陈子庚:“阿弟不怕了?”

  陈子庚挺直胸膛:“不怕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子庚和黑蛋跟着陈咏义一起去了山中,孩子们去抓蛤蟆,陈咏义等人去采黄精。

  陈家的院子里也晒起了陈子庚的被褥。

  陈老太太笑得腰都直不起来,她的孙儿又尿炕了。

  笑了一会儿,陈老太太又看着村中堆积起来的药材发愁,她缠在腰间的银钱越来越少,这些药卖不出去,这个冬天可就难熬了。

  ……

  苏家院子。

  苏大太太听着管事禀告。

  “陈家村的人,除了纸坊的买卖之外,卖给药铺的药材加起来不过十多斤。”

  苏大太太听着翘起了嘴唇,露出一抹颇有深意的笑容,她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药商们常年看货估价,到她这里想改规矩,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苏大太太冷声道,“等他们手里没有了银钱收药,那些采药的人,最终还不是要将药材卖给我们?”

  苏家的“百济堂”在镇州和祁州的铺面开了张,这下苏家南北都有药材铺子,他们在北方安心收药,多余的运送去南方的铺子里,南方的铺子也是如此。

  如此互通“百济堂”必然能够做大。

  管事道:“不少药铺收药都略涨了价格,我们是不是也要如此?”

  “自然不用,”苏大太太淡淡地道,“我们不但不涨价,说不得还能降价。”等到陈家村的药卖不出去了,她可以看在与谢家的关系上,上门将那些药材接下来,不过价钱定不会高。

  也算是给谢良辰一个教训,以后要本本分分地做事。

  苏大太太至今还记得谢良辰与她谈婚约时的情形,虽然结果是她要的没错,但凭白压了她一头,又利用她去对付谢家二房,真当她能任由摆布。

  现在好了,陈家村成了所有药商的眼中刺,动了别人的银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既然结果早就注定,便宜别人倒不如便宜了她。

  “姑母。”林二小姐前来给苏大太太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