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41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苏大太太笑着将侄女迎进屋子里。

  林二小姐道:“药铺怎么样了?我这一路走过来,看到集市上有陈家村的人在卖药,他们的药材卖出去了吗?”

第五十七章 找错人了

  苏大太太没有回答林二小姐的话,只是露出一抹颇有深意的笑容。

  林二小姐心领神会,登时松了一口气:“也不知那些村民是怎么想的,以为药铺不收,他们就能在市集卖?药材又不是寻常的东西,就算有铃医愿意买,那毕竟也是少数。”

  苏大太太煞有其事地道:“我也希望他们能卖出去,但这毕竟与纸坊的生意不同。”

  陈家村能将药材卖去纸坊,那是有衙门的应允,自以为那生意做得好,就开始收别的药材,只能说他们不自量力。

  林二小姐笑着道:“姑母就是心善,表哥就像姑母,明明是做生意开药铺,却每年都要施药。”

  林二小姐提及苏怀清,脸颊上浮起一抹红晕。

  苏大太太看在眼里却不说破,兄嫂一家喜欢怀清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她私底下也曾向老太爷说过,将侄女许给怀清亲上加亲,老太爷每次却都要提及谢家那个被人伢子拐走的孤女。

  眼下苏家与谢家的婚约没了,或许能旧事重提,虽然哥哥如今只是个知县,但与横海节度使关系匪浅,嫂嫂娘家也殷实,能为怀清锦上添花。

  苏大太太想到这里颇有深意地道:“怀清过些日子就会来镇州,我着急将两个药铺做好,还不是为了他,让他将精神都放在读书上,也好一举取了功名。”

  林二小姐垂着头不敢去看苏大太太,半晌才声音轻柔地道:“父亲还与母亲说,以表哥的才学,这次定然能金榜题名。”

  苏大太太颔首:“希望如此。”

  林二小姐又想起什么:“祁州那边姑母也安心,父亲这两日就到祁州,若是有什么事,父亲都会帮衬姑母。”

  苏大太太笑道:“难为你,还要为我思量这些。”

  听到了苏大太太的夸赞,林二小姐捏紧了帕子,整个人难掩喜色,她只希望谢家那边不要再出什么差错,谢大小姐就安安分分地做个农女。

  这样一来,以谢大小姐的身份永远不可能肖想表哥。

  ……

  陈家村。

  陈老太太看着满院子挂着的蛤蟆,心中五味杂陈。

  看外孙女晒蛤蟆时那利落的模样,她又高兴又担忧,哪家的当家主母做这样的事?

  真的让夫家人看到,还不吓一跳?

  外孙女不怕也就罢了,还带着村中几个女娃娃一起下手,一开始院子里还传来几声惊呼,到了后来,全都埋头苦干,俨然是不将那些东西放在眼里。

  辰丫头的胆子真是大,好像没有什么是她不敢做的。

  这么连着做了几日,“泰和居”的丁掌柜带着人找上门时,蛤蟆已经晾满了整个院子。

  丁掌柜带了一位田老爷前来。

  这田老爷五六十岁的年纪,长得十分高大,脸颊上还有几道陈年伤疤。

  谢良辰和陈老太太倒了热水待客,丁掌柜先开口道:“那制黄精我用过了,用来做药膳确实不错,我们酒楼先买十斤看看。”

  听到与酒楼的第一笔生意就这样做成了,陈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她腰上的钱袋子也算是有救了。

  丁掌柜说完,田老爷就迫不及待地问道:“那蛤蟆油现在能有多少?”

  谢良辰指指头顶:“十天后院子里晾晒的蛤蟆能收大半,算起来大约有三百多只,您若是能再等十天,至少五百只。”

  父亲留给她的那两块山地,三年以上的蛤蟆能有几百只。

  田老爷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他向陈老太太道:“我能不能看看那些蛤蟆。”

  陈老太太露出豁牙:“您随便看,这些都是我们亲手捉来晾晒的。”

  田老爷开始在院子里走动,不时地就会拿起一只仔细查看,这种蛤蟆价格不便宜,他曾买过一些去京中,赚了一些银钱。

  “田老爷是走商队的吗?”

  田老爷正在思量,就听到少女的声音。

  田老爷下意识地颔首:“是。”

  谢良辰又问:“是要往南走?”

  “对。”田老爷没有隐瞒,田家从前有一支上百人的商队,可惜这些年北方乱起来,不光是辽人来犯,还养了不少的山匪,田家的商队在押送货物时出了几次事,死了不少人手,商队差点就散了,他靠着向酒楼里送南方的货物,才得以苟延残喘。

  现在朝廷打了胜仗,北方重新安稳下来,他又想重振商队,不过他手中能动用的银子不多,一直在思量送些什么去南方卖才好。

  丁掌柜告诉他陈家村里有上好的蛤蟆油,他忙跟着过来看看,蛤蟆油这样的东西,在北方的府城中十分抢手,而且商队携带起来也方便。

  田老爷道:“你这蛤蟆油准备怎么卖?”

  谢良辰早就已经想好了:“四十文一只。”

  田老爷的眼睛再次亮了,四十文一只的蛤蟆委实不贵了。

  听到四十文一只的价格,陈老太太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蛤蟆竟然如此贵?会不会是弄错了?如果抓到五百只,那是多少银钱?

  陈老太太轻轻地拉扯了陈子庚,想要孙儿帮她算一算。

  田老爷说完这话,陷入深思之中,他在算计自己手中的银钱够买多少只,如果这笔生意做成了,田家是否就能东山再起?

  “田老爷,您的商队有多少车马?”

  田老爷压不住心中的激动,半晌才听到谢良辰的问话似的:“十多辆车,几十人。”

  谢良辰接着道:“田老爷久居北方?我听说战乱时,大部分商队都去了南方。”

  田老爷听到这话微微一笑,脸上有几分豪迈和义气:“是不少人都走了,但总要有人留下来。”他的商队运送过米粮、布帛和药材。

  “您可真厉害。”陈子庚听到这里仰起头看田老爷。

  田老爷摇头叹息:“都是过去的事了,北方打了胜仗之后,这还是我们第一次走商。不怕你们笑话,眼下我能拿出的银钱不多,还不知道能不能卖下你们这里所有的蛤蟆。”

  “田老爷有没有想过将北方的药材运到南方贩卖?”

  田老爷再次听到旁边的少女询问。

  田老爷想到进村时看到的那些药材,然后他果断地摇头:“就算是有心也是无力,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银钱来购入药材。”

  田老爷也听说陈家村的药材收了卖不出去,如果陈家村的人想要将药材卖给他,恐怕是找错人了。

第五十八章 合作

  既然田老爷这样说,谢良辰也没有再强求。

  田老爷又看了看谢良辰做好的蛤蟆油,准备回去筹措好银钱再来陈家村。

  丁掌柜买走了十斤制黄精,一共五两银子。

  谢良辰向丁掌柜道谢,丁掌柜道:“你们也是不易。”

  临走之前丁掌柜好心提点谢良辰:“既然收来的药材一时半刻没有买家,不如先停一停。”陈家村的人千万别拿了卖黄精的银钱再去收药。

  丁掌柜和田老爷离开之后,陈老太太只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个梦,辰丫头那些黑乎乎的药,竟然卖了五两银子。

  所以之前辰丫头说的没错,那药比老母鸡值钱,陈老太太庆幸自己杀了鸡,否则不知要浪费多少银子。

  不过这个想法一闪而逝,陈老太太一巴掌拍在了大腿上,悔得原地直跺脚,他们吃什么不好,吃这药。

  辰丫头怎么净祸祸贵的东西?从稻米饭到鸡蛋,从鸡蛋到母鸡,从母鸡到药材。

  若是不拦着她,她下次要祸祸什么?

  陈老太太又拍了大腿几下,用的力气太大,腿上一片火辣辣得疼,陈老太太的眼泪差点跟着掉出来。

  这辈子她再也不喝鸡汤了,他们哪里喝的是鸡汤,而是银钱啊!

  “外祖母。”

  谢良辰等到陈老太太情绪稍稍平稳一些,才上前道:“外祖母,听说那蛤蟆油很好吃,若不然我们今晚用鸡蛋蒸来尝尝?”

  陈老太太忙伸出手遮挡那些小蛤蟆,谁也别想再打这些蛤蟆的主意。

  高兴过了,后悔过了,陈老太太开始正视这五两银子,她看到的不是五两银子,而是这一院子的药材。

  制黄精他们还有,也许明日又会有人上门来买。

  陈老太太看着谢良辰道:“你从顾家二房手中要回那两块山地,就是知晓山上有这药材?”

  那是前世时谢绍山发现的,谢绍山依靠这些药材赚了不少银钱。

  谢良辰摇头道:“我不知道,二舅舅带我去的时候,我才发现。”

  陈老太太心中感慨:“没想到你父亲还给你留下了这样一笔财物,也不知道是他有意为之,还是我们运气好。”

  山中那一片黄精,应该是有人故意种植的,否则绝不会长那么多。

  “外祖母,”谢良辰道,“今日买制黄精的银钱还要继续收药。”

  陈老太太下意识地收拢掌心,五两银子还没焐热就又要花出去了,这心疼的滋味儿……谁能体会得到。

  陈老太太道:“辰丫头,你确定要继续收药?”

  谢良辰坚定地点头。

  陈老太太道:“可现在连商队都不肯买药,这药能卖给谁?”

  谢良辰并不担忧:“外祖母安心,我有法子。”

  陈老太太去灶房烧火,陈子庚在屋子里练筹算,谢良辰出了院子找到常悦:“劳烦帮我探听一下刚刚那位田老爷。”她自己可以带人去打听,却要耽搁些功夫。

  债主说过,有事就唤常悦帮忙,她这么做债主应该不会生气。

  而且这件事办成之后,对债主来说自有好处。

  常悦应声。

  北方连年战事,田家没有逃去南方,还能留下继续做商队,可见田家人品应该不错,田老爷脾性直率、果断,像是常年带队在外走动之人。

  如果田老爷能下定决心走这趟买卖,那田家商队就是她要找的人。

  ……

  田承佑从陈家村回到家中,一头就扎去了书房看账目,将家中的银钱算了几遍,只留下日后家中用度的,尽量拿出银钱来置办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