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44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宋老太太听说孙儿让人送来饭食给她,她本没什么胃口,看在孙儿的面子上还是让人盛一小碗给她。

  管事妈妈笑着道:“大爷说了,很好吃。”

  宋老太太脸上一闪惊讶:“羡哥儿还会夸赞吃食?”这些年不要说夸赞,就是能坐在那里,好端端的吃顿饭都很少见。

  宋老太太心中想着孙儿,这样一欢喜,好像也有了些胃口:“快给我尝尝。”

  管事妈妈应着去端碗。

  一块炖的软烂的羊肉入了口,没有半点腥膻的味道,肉丝微微发甜,回味时带着些许药香,不似平日里那些药膳到了嘴里就让人觉得苦涩。

  宋老太太连连点头:“怪不得我孙儿说好。”

  管事妈妈见状也跟着欢喜:“既然对了口味,老太太就多用些。”

  宋老太太让管事妈妈劝着吃了小半碗,虽然与寻常人想比吃的仍旧不多,但也足以让人惊讶。

  荣夫人前来请安时,都看出宋老太太的心情好了不少。

  荣夫人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如被刀割,她两个孩子落得这样的境地,做祖母的居然一点都不心疼,反而十分受用。

  老太太眼里果然只有宋羡。

  荣夫人不敢表露出异样,老太太旧疾缠身,想来也熬不过几年,不能永远护着宋羡,到时候侯爷要将嫡长子逐出家门,也就没人能拦着。

  ……

  几日的功夫陈家村就建起了几个大仓廒。

  院子里的草药全都堆放进仓廒之中。

  谢良辰看着眼前的仓廒,田家的商队也准备的差不多了,衙署那边也找到了文吏,陈咏胜与田承佑昨日去做了文书。

  文书三份,陈家村、田家各一份,还有一份衙署留存。

  田承佑以看蛤蟆油为借口来了几次,终于一切都准备好了,田家商队天不亮就将和货物搬上马车。

  这次的货物,田承佑对外说是田家多年囤积的旧物,田家商队经营多年,外面的人听到这样的说辞也不疑有他。

  实际上骡子车上拉的都是药材,而这些药材一部分是由陈家村的人每日以卖药为借口,偷偷送入田家,还有一部分田家买走蛤蟆油时,一起搬上了车。

  商队离开镇州城时,田承佑表面上看不出端倪,手心中却捏了一把汗。

  直到巡城将士放行,田承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事情到这里,他也该明白,宋羡将军有意放他离开。

  田承佑想不出宋羡将军此举的缘由,或许是因为不想要那些商贾盘剥民众?

  突然之间得到这样的认可,就像从天而降的一道光落在他的肩膀上,拨开周围的阴霾,将眼前的路途照得更亮了。

  田承佑忍不住露出笑容,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接下来就要看他的了。

  田家商队离开的第五天。

  苏大太太坐在堂屋里,听管事禀告。

  “陈家村还在收药,”管事道,“我算过陈家村卖药所得的银钱,按理说早该支撑不下去了。”

第六十二章 无法阻止

  苏大太太脸上露出几分诧异的神情。

  “都算清楚了?”苏大太太道,“他们不是还卖给酒楼不少药材?”

  谢良辰卖的是制黄精,这种药本就贵。

  “算了,”管事将手中的账目拿给苏大太太看,“要么是有人私底下给了陈家村银钱,要么这里面另有什么原因,光靠他们跟纸坊、酒楼的生意,凑不出本钱来大量收药。

  陈家村收药时间久了,消息也就传了出去,现在就连定州附近的村子都有人来镇州打听陈家村的消息。”

  管事再也等不下去了,这才急匆匆地来见苏大太太。

  去年北方还有战事,他们收上来的药也比今年要多,如今还开了两个药铺,若是还不如之前,怎么也说不过去。

  苏大太太思量着,接下来该怎么办更好。

  管事忍不住道:“要不然咱们也按陈家村那样收药,虽说药价高一些,总归能将药材收上来。”

  苏大太太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今年这么收了,明年呢?以后呢?北方的苏家药铺这样做,其余的药铺怎么办?”

  而且苏家与其余几家药铺都说好了,他们要坚持住,不能因为陈家村就改了章程,整个大齐那么多药铺,陈家村算得了什么?

  苏大太太斟酌片刻终于道:“就算要像陈家村那样收药,我们苏家药铺也不能做第一个。”

  苏大太太的娘家哥哥林守业已经在祁州县任上,苏大太太前几日去见了哥哥,听林守业一番话,她才下定主意,无论如何眼下不能焦躁。

  宋羡向朝廷请命要在北方开设官药局,官药局要怎么做没有人清楚,大齐之前从来没有朝廷出面做药局。

  谁来做?要怎么做?能不能做得成,谁也不知晓。

  镇州出事之后,宋家父子不和已不是什么秘密,宋羡为了与他父亲争权,不惜用拿建立“官药局”来向皇上请功。

  陈家村很有可能是宋羡拿来投石问路用处的,他们这些开药铺的,若有谁坐不住,就会陷入其中,成为宋羡手中的棋子。

  所以哥哥说的很对,她不能松口,让苏家药铺就此低头。

  哥哥还说横海节度使并不喜欢宋羡。

  北方除了宋家之外,还有横海节度使手中也掌握着兵权,宋家真的乱了,横海节度使定会出手。

  苏大太太权衡利弊之后,下了决定:“再等等看。”

  镇州药商各怀心思,他们这样一等,田家的商队就出了邢州,田承佑与陈咏胜商议过,他们会径直前去大名府。

  一路加快脚步不敢停歇,终于到了大名府,田承佑将骡车上的货物搬下来送到药铺中。

  “您看看这药怎么样?”田承佑笑着看向药铺掌柜。

  药铺的高掌柜看到田承佑,先是惊讶,很快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快一年没见到你了,听说北方打了胜仗,我就在想,别人我不知道,你田承佑定然会来,你与旁人不同,你是硬骨头。”

  田承佑听到这话,眼睛更亮了些。

  高掌柜道:“这次送来什么药?”

  田承佑道:“都是好药,镇州今年的药材。”

  听到田承佑的话,高掌柜不禁道:“快给我瞧瞧,今年还没人卖北边过来的药材。”

  田承佑早就热络地将木箱从骡车上搬下来,木箱子放在高掌柜面前,田承佑亲手将箱子盖打开,箱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黄芩,这些黄芩都经过了处理,只留有能入药的主根。

  田承佑将木箱里的黄芩都倒在桌子上,箱子底部基本没有渣滓和泥土,这药材异常的干净,简直就能直接送入药铺中。

  高掌柜看向店外的骡子车:“车上还有别的药?”

  田承佑颔首:“有。”

  高掌柜道:“也都处置成这样?”

  田承佑道:“所有药材都是如此。”

  “好,”高掌柜笑道,“你带来的药材,我每样都要留,尤其是黄芩、柴胡、知母、远志我要多留。”

  说完这话,高掌柜伸手拍了拍田承佑:“田兄,不过才一年未见,你就又长了本事,这些药是从哪里收的?”

  田承佑笑道:“这药不是我收的,收药的是镇州的一个村子,陈家村。”

  高掌柜道:“你说是村子里的人采药?”

  田承佑仔细地将陈家村收药的法子告诉高掌柜:“镇州采药的人比往年多拿了不少银钱。”

  高掌柜听后十分惊讶,没想到村中人还能与药商抗争。

  高掌柜将田承佑迎进后院,伙计置办了些酒菜,两个人边喝边说。

  “你也知晓我们北方的情形,”田承佑强忍着心中的酸涩,但是几杯酒下肚后,他一双眼睛通红,“我这次能来走商,也是依靠陈家村。”

  说完这话,田承佑说什么都不肯再喝,免得会酒多误事:“我们就在大名府逗留两日,如果还有剩下的药材就再向南行,陈家村的人信我,没有收我药材钱,可我心里惦念着,要早些将银钱给他们拿回去。”

  高掌柜也跟着心中酸涩,他伸手拍了拍田承佑:“我带你去别的药铺问问,你们送来的药材好,价钱反而比去年还要低些,大家看到哪有不买的道理?只不过他们还等着去北边的药商前来。

  你自己上门恐怕一时半刻见不到主事人,我与你一同去,将你们的药材也送去一些,让他们亲眼瞧瞧。

  谁也不是傻子,既然有更好的药材,何必要等那些药商。”

  田承佑听到高掌柜的话,心中说不出的感激。

  高掌柜留下了他需要的药材,又带着田承佑敲响了别人家的药铺。

  田承佑一路向南走,骡子车上的药材越来越少,不过骡车不会空着,等回镇州时,车上也会拉满南边的货物。

  青州客栈中。

  靠窗旁坐在一个身影,他身姿挺拔,眉如墨画,灯光映照得他的脸颊如玉般明亮。

  他正仔细地看着桌子上的药材。

  半晌苏怀清抬起眼睛:“问清楚了,这些药材是从镇州来的?”

  身边的管事低声道:“我去问了几家药铺,都说是镇州陈家村卖的药,不是我们苏家百济堂的。”

  镇州,陈家村。

  苏怀清想到母亲让人送回苏家的信函,陈家村不就是谢大小姐外祖母家吗?

第六十三章 不一样

  大齐的药商很多,但是一个村子卖药还是第一次。

  苏怀清光从眼前的药材上就能看出,陈家村有懂药材的人,或者有一个对药材十分了解的人在帮陈家村。

  而且这个人瞒过了许多药商,先一步将药材运出镇州,可见十分厉害,不管是收药、处置药材,还是托付商队,只有对这些都十分了解的人,才能做到这一步。

  管事道:“大爷,要不要让人去问问大太太?”

  苏怀清摇头:“不用问了,与大名府的药铺说一声,让他们尽量多买陈家村的药材。”

  管事这下不明白了:“大爷,您此举是为何?”让大太太知晓,恐怕要发怒。

  苏怀清道:“晚了恐怕收不到今年的好药,马上就要入冬,会大量用到北方的黄芩、柴胡,就算今年收药赚不到银钱,也不能让药铺缺药。”

  眼前这样的好药,价钱便宜、品质又好,谁会不想要?就算现在苏家重振旗鼓,想要在药材上超过陈家村也是很难,而且苏怀清了解母亲的脾气,既然她在镇州迟迟没有消息,那就是另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