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82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直到余姚时疫愈发严重,他们夫妻也相继病倒,生怕谢大小姐无人照顾,这才送消息给我们药铺管事。

  我因此得了消息,赶去了余姚,那时候余姚时疫还未平复,府衙封锁了去路,我以送药为借口,直到府衙给了放行的文书,这才前去寻人。

  我找到谢大小姐时,大小姐已经受了伤,由一位管事妈妈照顾,那位管事妈妈早有旧疾,见我们来了这才放下心,我们将两个人带去客栈中照顾,可惜的是那管事妈妈昏过去之后就再也没醒过来。

  我知晓回到谢家之后,会有人问及谢大小姐这些年的情形,于是四处打听。收养谢大小姐的李家,在余姚有些田地,夫妇两个乐善好施,膝下只有谢大小姐一个养女。

  平日里谢大小姐性情温婉、内敛,极少出门,就算外出宴席也不多话,这一点与李家夫妇很像,所以别看李家夫妇在余姚多年,甚少人知晓他们家中事,对他们了解也是甚少。

  余姚时疫,李家人将田地和房屋都换了药材救治旁人,本来还留下些物件儿,谁知遭了一场火都烧没了。

  李家所在的村子死了太多人,想要打听消息委实不易,我逗留了多日得到的也只是这些。”

  谢良辰一直没有说话,听到这里忽然道:“请问苏大爷,您可知我在李家叫什么名字?”

  苏怀清道:“叫李绥宁。”

  绥有安好、安泰之意,宁也是平安、安定。

  给女儿取这样的名字,是让她一生安定?听起来也没什么不妥,但谢良辰内心之中却隐约感觉到了什么。

  她的心也跟着“突突”乱跳。

  脑海中仿佛有个声音:“良辰,以后我们改名叫绥宁好不好?平安安泰便是良辰。”

  谢良辰感觉自己像是往后退了一步,紧接着身边响起陈子庚的声音:“阿姐。”

  ……

  宋羡转头又去看桌子上的沙漏,一个时辰过去了,苏怀清还没有从陈家村里出来。

  有那么多话要叙?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互相

  宋羡皱眉赶走思量,重新将精神放回政务上。

  李佑的密折到了京城,很一干要犯就要被李佑一起带去京城,宋启正也会前往,曲承美每日都要审问犯人,让文吏具报文书,这些文书他都要看一遍。

  又过了一会儿,常安进门禀告:“大爷,常悦让人送回消息,谢大小姐病了。”常悦的后半句是,那位许先生给诊了脉,应该没什么大事。

  但是常安决定吞了后面半句话先不报,常悦说的不确定,万一耽误了事,那可不得了,轻重缓急他心中有数。

  要知道这一会儿大爷看了四次沙漏,向窗外张望了三次,生怕错过消息似的。

  宋羡几乎立即抬起头盯着常安:“怎么回事?”

  常安摇头:“不知晓,听说陪着苏怀清说话的时候,突然就晕厥了过去。”

  宋羡没有再问,站起身向外走去。

  看起来依旧云淡风轻,仿佛要去衙署忙一件很寻常的事。

  不过……常安嘴唇一动,没有发出声,他想提醒大爷手里还握着镇州衙署送来的文书。

  ……

  谢良辰听到阿弟的叫喊声,然后脑子里一阵针扎般疼痛,她正要皱眉定神忍过这些不适,却眼前一阵发黑。

  再醒过来时就躺在了炕上,身边传来陈子庚的声音:“许先生,我阿姐到底怎么了?”

  许汀真道:“脉象上看没有大碍,应该是最近太过劳累,需要好好歇一歇。”

  陈老太太道:“熟药所这两天先关上门吧,先生也养养精神。”

  许汀真正要点头,就发现炕上的谢良辰睁开了眼睛。

  “祖母、先生我没事,”谢良辰目光落在周围人身上,“方才就是突然有些晕眩,现在已经好了。”

  谢良辰说着就要起身,却被许汀真和陈老太太纷纷伸手按了下去,陈子庚要攀住了她的胳膊,一双眼睛通红,目光中饱含了千言万语。

  “你歇着,”陈老太太道,“有天大的事还有我们呢,我在灶上煮了粟米粥,还炖着鸡汤,一会儿你要多吃些。”

  外祖母一脸严肃,谢良辰不好再争辩,于是顺从地点头,其实她身子没有大碍,应该是因为听到了苏怀清说的那些话,脑子里拼命地回想从前的事,牵扯到了旧疾。

  谢良辰向颈后摸去,指腹掠过长长的伤疤。

  片刻功夫村中其他人听到了消息,全都来到院子里看谢良辰。

  “大娘,光炖只鸡可不行,你的粟米粥煮的也不好,我家里有好一些的粟米,我这就拿过来。”

  “不行,你的留着,用我家你的,你那是卖给家里婆母的。”

  “大娘,你问问许先生,我们那边分下来的参片还有没有用?”

  大家在七嘴八舌地在院子里说着话。

  “这边有许先生和我们在,你们先回去,”陈咏胜开始撵人,“许先生说了良辰要歇着,你们在这里,良辰怎么休息?快走吧,都回去。”

  大家这才纷纷住了嘴,不过也没有全都离开,而是站在陈老太太院子外候着。

  谢良辰看向陈子庚:“让大家回去吧,天这么冷,站在外面不行。”

  陈子庚这才跳下了炕,快步走了出去。

  “这事怪我,”陈老太太道,“辰丫头从谢家回来的时候,没有好好将养就开始带着人收药、卖药到处奔波。”

  许汀真安慰陈老太太:“良辰身子骨不错,这次就是一时劳累,养两天就好了。”

  陈老太太还没说话,谢良辰向屋外看去:“苏家大爷呢?可走了?”

  陈老太太这才想起苏怀清:“没呢,还等在外面。”

  许汀真道:“这里有我在,你过去看看。”

  陈老太太走出屋子,苏怀清就迎上前:“大小姐如何了?”

  “没事,”陈老太太道,“就是最近累着了,先生说多睡一睡就好了,刚刚清醒过来,也没有觉得哪里不舒坦。”

  苏怀清颔首:“这就好,若是需要什么药材,此时陈家村没有,我让人去跑一趟。”苏怀清是骑马过来的,于是才有这样的话。

  陈老太太摆手:“熟药所还有不少药,许先生都不用,只让我做些好的,辰丫头没醒之前我就将鸡炖上了,一会儿端汤给她喝。”

  忙碌的时候,陈老太太将苏怀清晾到了旁边,不免有些歉意,她试探着道:“一会儿大爷也留在村中用些饭食再走。”

  苏怀清道:“今日恐怕没有时间,我还要赶回药铺去。”

  说到这里,苏怀清略微停顿片刻:“我喝杯茶就走。”之所以留下喝茶,是确定的确没有他能帮衬的地方,毕竟他骑马回城跑一趟要快的多。

  陈老太太哪有不懂的道理:“下次再登门,我再好好做些饭食。”

  苏怀清应下来。

  等茶的时候,苏怀清看到旁边的几个大笸箩,里面是晾晒好的芦根,于是起身自然而然地去帮忙挑拣。

  “怎么还干上活了。”陈老太太将茶水放在石桌上,撵着苏怀清放下药材。

  苏怀清却道:“我祖父在家也亲手挑药,每次我过去都会帮忙,这段时日离家已久,看到这些药材就有种熟悉的感觉。”

  陈老太太笑道:“你也是个好孩子。”

  苏怀清接着道:“之前说到余姚李家的事,颇为仓促,若是老太太想起什么想要问我的,就使人来知会一声。

  我若是在镇州,就会前来禀告,以防还有什么遗漏的内情,不在镇州的话,也会让人送信来陈家村。

  您若想要去余姚,我去寻张舆图标清李家所在之处,随时可以安排人一同前往。”

  苏怀清能看得出来,谢大小姐很关切之前发生的事,去余姚李家带回谢良辰的人是他,如果他能帮上忙自然是最好。

  陈老太太回应的干脆:“知晓了,我们承了大爷的情,日后有事定会去寻大爷。”

  苏怀清挽起袖子干着活,硬是将面前整个笸箩的药材都挑拣好,接着他抬起头辨了辨时辰就要准备告辞。

  只看到有人进了院子。

  “老太太,宋将军来了。”

  宋羡没有穿官服,跟着陈咏义一路走过来,陈咏义先进院子禀告了一声,紧接着他就跟着踏入院中。

  几乎立即的,宋羡和苏怀清四目相对,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不需要提点,彼此都知晓了对方的身份。

第一百二十三章 赶人

  陈咏胜本要上前引荐。

  当陈咏胜的目光看向宋羡时,他就明白了,宋羡该是心里有数,用不着旁人开口,不知是不是他多想了,方才一瞬间气氛略有些不同。

  宋羡向院子里走了几步,苏怀清放下手中的药材,忙伸手整理挽起的袖子,身边的小厮递过一块巾子让苏怀清净手。

  两人说话之前,宋羡看到了从屋子里迎出来的陈子庚。

  陈子庚这会儿脸上已然没有了什么异样,只是眼睛略微有些发红。

  宋羡道:“子庚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陈子庚熟络地走到宋羡面前行礼道:“我阿姐病了,不过许先生用了针,已经醒过来了。”

  宋羡自然而然地接着道:“可需要帮忙?”

  陈子庚摇头:“许先生说阿姐没事,就是太过劳累,歇歇就好了。”

  苏怀清整理好了衣衫,向前走了几步,方便一会儿向宋羡行礼,他的视线与院子里的人一样,坦然地看着宋羡和陈子庚,只是最后收回目光时,他看了一眼屋子里。

  陈老太太也道:“也是我疏忽。”

  宋羡劝慰陈老太太:“大约是因为王俭之事,到底惊扰到了陈家村,最近天寒,容易生病,老太太也要多保重。”

  陈老太太只觉得宋羡才是镇州的父母官,这几句体恤百姓的话,让人听着心中舒坦。

  说完这些,宋羡看向陈咏胜:“衙署有文书送来,我刚好路过陈家村寻里正再核实一遍,其中细节不要有错漏。”

  陈咏胜忙应承。

  旁边的常安庆幸自己足够机灵,看着大爷握着文书,路过衙署的时候就拎了个文吏跟着,这借口天衣无缝,在人前保住了大爷的颜面。

  说完陈家村的事,宋羡才看向苏怀清。

  苏怀清上前行礼:“宋将军,生员是百济堂苏家长孙,苏怀清。”

  宋羡目光再次看向苏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