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后娘与萌崽崽 第1章

作者:乔微安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娇后娘与萌崽崽[七零]》作者:乔微安

  文案:

  苏笑笑读书多厉害,现在就多丢脸,这都六年了,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高考,村里人配不起她,城里人看不起她,高不成低不就,生生把自己熬成了“大龄剩女”。

  有个知青说愿意试一试,苏父问他打算什么时候结婚,知青说是苏笑笑主动缠着他才答应试一试,以后要回城,并不打算娶乡下丫头。

  苏笑笑一时想不开跳井自尽,这下名声就更臭了,媒婆路过苏家都得绕着走。

  苏家父母气得得差点骑鹤归西,打定主意不管添多少嫁妆也要把女儿嫁到城里去。

  丧妻一年的韩城休假回城探望儿子,两个白白胖胖的儿子愣是被师母养得骨瘦如柴性格阴霾,气得他连夜托媒婆到乡下找续弦,唯一的要求是识字。

  媒婆找上门,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苏笑笑二话不说应了下来。

  不靠谱的媒婆居然同时安排几个人一起相亲。

  有了对照,韩城问低眉顺目,看起来很好相与的苏笑笑:“识字吗?介意照顾两个孩子吗?”

  苏笑笑点头:“读过几年书,不介意。”

  韩城:“你有什么要求吗?”

  苏笑笑:“管饭吗?管饱吗?能吃上肉吗?”

  连穿衬衣都要扣到风纪扣的韩城罕见地弯了下唇:“管,能。”

  ……

  苏笑笑从未养过崽,每次刷到短视频里萌你一脸血的人类幼崽都想偷回家养,想到自己马上就能拥有两只,真是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谁知道,韩城竟然指着两个满身补丁黑脏瘦的丑猴子说是他儿子!

  不不不,这绝对不是她想要的人类幼崽!

  这是刚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小乞丐吧?

  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吗?

  ……

  捡到黑丑瘦的人类幼崽先别忙着上交,万一养着养着就萌了呢

  阅读指南:

  恢复高考后,作为老三届的元老,女主会替原主完成心愿参加高考上大学,男主是军医,会随女主回到大学继续深造

  女主很快有自己的亲生娃,不是什么女强男强人设,事业线不明显,温馨日常向家里长短养家养娃

  故事纯属虚构,半架空,请勿对标现实考究

  请文明看文,不喜毋喷,谢谢

  内容标签: 重生 年代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苏笑笑,韩城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黑丑人类幼崽先别扔,养养就萌了

  立意: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作品简评: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宅女苏笑笑意外穿到物质匮乏的七十年代,成为了年年考试第一名的生产队大队长的女儿苏笑笑,高三那年突然取消高考,六年来,原主一直没有放弃过学习,苏笑笑穿过去之后延续了原主的大学梦,用实际行动证实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并收获相伴一生的灵魂伴侣,一起养育四个聪明乖巧的孩子,将他们全部培养成为国之栋梁。

  本文为日常种田文,行文流畅,文风轻松治愈,讲述女主一家从苏家大队到家属大院再到首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一路艰苦奋斗,与时并进的积极生活态度,主基调温馨治愈,不管是男女主之间的情感互动,还是美食与萌娃,字里行间经常透出一股让阅读者会心一笑的暖意。

第1章

  一九七二年秋,苏家村。

  村公所前面的大榕树下,陆续下工回来的长舌妇们对正在记公分的苏笑笑指指点点。

  李大婶碰碰张大娘的肩头:“她和沈知青的事闹得人尽皆知,她怎么还跟没事的人似的?这脸皮也太厚了吧?”

  张大娘撇撇嘴:“可不是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年年考第一又怎么样?还不是上不了学,只能窝在村里当个小小记分员熬成了老姑娘,还落得个被知青嫌弃的命?”

  张大娘的儿子树根对苏笑笑有意,可是苏笑笑嫌弃他初中学历给拒了,从此以后张大娘看苏笑笑哪哪都不顺眼,得知她被沈知青嫌弃简直透心凉,赶紧落井下石。

  李大婶附和:“可不是,不过说来也奇怪,她前几天不是还要死要活要去跳井吗?怎么今天就一点事也没有了?”

  吴嫂子的小叔子也对苏笑笑有意思,可惜人家看不上,在她眼里,苏笑笑就跟狐狸精差不多,到处勾人,害得村里的小年轻心痒痒又得不到,不要脸。

  “人家是打算以死相逼让沈知青娶她呢,谁想到人家沈知青人面广,第二天就调走了,她啊,竹篮打水一场空,啥也没捞着,名声也坏了,我看以后谁还敢娶她。”

  张大娘:“人家眼光高着呢,我听说她还惦记着参加高考上大学呢,要不然也不会嫌弃我们家树根学历低,她也不想想,这都多少年了?梦里的上大学呢。”

  李大婶掩面笑了下:“话也不能这么说,人家可是在城里上的高中,眼看都要上大学了被碾了回来,换谁不惦记?撇开其他的不说,人笑笑长得是怪好看的,这十乡八里还真找不出比她更好看的姑娘,城里来的知青都没她白。”

  吴嫂子一脸不屑,“嗤”了声:“长得好看能当饭吃?肩不能挑手不能抬,屁股没点肉,年纪又大,生不生出孩子还是个问题,娶回去还不知道谁伺候谁呢,不是我说,这种女人谁娶谁倒霉……”

  吴嫂子说完,总觉得后背阴嗖嗖的凉。

  这还没转身呢,站在她对面的张大娘脸色变了变,跟她使了个眼色,说道:“我赶着回家做饭呢,先走了。”

  李大婶反应没那么快,轻咳了下,硬着头皮跟苏为民打招呼:“那个苏队长也下工了呢?我也赶着回家做饭,改天再聊。”

  苏为民的脸已经跟家里的锅底差不多黑,冷哼一声说道,“一群头发长见识短的长舌妇,整天咸吃萝卜淡操心净知道嚼舌根,明天干活没有这么好精力我扣你们工分! ”

  吴嫂子的脸已经涨成了猪肝色,摸摸鼻子,头也不回装缩头乌龟走了。

  苏卫民还不解气,在她背后大声补了句: “我家闺女嫁给谁也不会嫁给你们家那些一个个上工偷懒的窝囊废,省省吧!”

  吴嫂子身体一僵,鞋底抹油赶紧跑回家。

  苏笑笑记好工分出来听到自家老爹在骂人,不由得摇头笑了下。

  在这个重男轻女,连吃饱穿暖生计都成问题的年代,这个便宜老爹还是挺不错的。

  苏笑笑走过去挽着便宜老爹的手臂:“爹,跟她们置什么气呢,嘴巴长在人家身上,说我两句又不会少块肉,咱还是赶紧回家吃饭,晚了娘又该唠叨。”

  苏卫民看着自家水灵灵的小女儿,好一阵惋惜,大好的闺女眼看就要考大学了,就遇上大运动取消了高考,这要是上了大学,毕业分配到城里的单位工作,再嫁个城里人,娃都该打酱油了,哪用在这里受这种气?

  “闺女,爹对不住你,要不是早些年总想着能恢复高考也不至于把你的婚事耽搁到现在。”

  苏家三代赤贫,身家清白,苏笑笑长得好看,读书又好,几乎年年考第一,所有的老师都说她肯定能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早些年来说媒的人可谓踏破门槛,苏卫民不甘心把女儿嫁回乡下,拒绝了不少条件不错的后生。

  城里来说媒的也不少,但家里成分多少有点问题,想找个贫农留条退路,城里风声鹤泪,苏卫民自然不想摊这趟浑水,家庭成分好的又看不上苏笑笑,这一来二去才拖成如今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本来知青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万万没想到遇上个这么不靠谱的货,害得女儿投井自尽,名声尽失,要不是发现得早,恐怕都已经……

  苏卫民想起从井里捞起闺女的情景还一阵阵后怕。

  俗话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苏卫民咬咬牙:“闺女你放心,不管补贴多少嫁妆爹都要把你嫁到城里去,狠狠打那些长舌妇的脸,你可千万别再做傻事了。”

  苏笑笑:“爹,你放心吧,我不会再做傻事,你也别生气,让她们说去吧。”

  苏卫民哪里知道他的亲生闺女早在她投井自尽的时候已经换了芯?

  现在这个苏笑笑是来自二十一世纪同名同姓的大龄宅女苏笑笑。

  苏笑笑大学毕业已经好多年,父母早亡留下了一大笔遗产,反正钱也花不完,大多数时候都宅在家里当蛀米大虫,赶上短视频的风口,就顺便分享自己每天的吃喝日常,别的本事没有,倒是练就了一手好厨艺,莫名其妙成了坐拥百万粉丝的小网红。

  穿到苏家村之前,她不精不吃,不贵不吃,有时候为了拍摄效果,得跑遍全市的菜市场和超市找食材才做出一道像样的菜来,为了吃一道当地特色美食坐飞机全国跑也是常有的事,吃美食只是种享受,而不是为了填饱肚子。

  大概是老天爷看不惯她过得太咸鱼太安逸,一觉睡醒,居然把她下放到这个缺衣少食连穿件好衣服吃口肉都十分奢侈的年代。

  她穿过来已经快十天,除了第一天因为落水昏迷,她娘给她做了碗鸡蛋羹以外,之后的每一顿都是红薯芋头马铃薯加少量大白米混合而成的粗粮饭再加一两个没什么油水的瓜果素菜,她以前吃减肥餐都没这么惨过。

  就这样,据说他们家已经是苏家村伙食最好的家庭,起码能填饱肚子,还有好多家庭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苏笑笑承认自己馋肉了,非常非常馋。

  但在这个人人自危,吃饱穿暖都成问题的年代,饶是你有三头六臂想要发家致富也是不可能的事,农村和城市之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知识改变命运的路暂时被堵死,女人想要跳出农门完成跃层,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嫁个条件过得去的城里男人。

  苏笑笑上辈子来不及结婚就死了,家里有钱,没有受过物质上的苦,更没有农村生活的经验,唯独父母双出轨造成车祸身亡这件事给她留下很大的阴影,圈子太窄,人也宅,一直遇不上合适的人结婚,但这辈子不结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这个年代,成年即成家,二十三岁已经是骨灰级别的大龄剩女,加上没几个月就要过年,翻过年虚岁就是二十五岁,原主也是急病乱投医才想着找个知青试试,谁知道一时想不开白白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既来之则安之,当务之急是找个米饭班主吃上肉,其他的,等改革开放以后再说吧。

第2章

  父女俩到家,晚饭已经准备好。

  今天是二嫂张春英做饭,依旧是米少红薯多的红薯饭和看不见油腥的小白菜。

  张春英嗜辣,她做饭多少会放一点干辣椒调味,再加几滴白醋,酸酸辣辣倒也爽口。

  正准备开饭呢,却听见门外有人喊:

  “大队长家的,有人在家吗?”

  大嫂梁红梅和二嫂张春英对视一眼,这不是徐媒婆的声音吗?难道说……

  苏笑笑的娘李玉凤一听这个声音,迫不及待往门外走:“门没锁,大妹子赶紧进来吧。”

  不多时,李玉凤领了个五十岁上下,左上唇长了颗黑痣,嘴角含笑的中年妇女进来。

  苏笑笑通过原主的记忆,认出来人是徐媒婆,据说苏家村方圆五十里的姻缘十有八九是她促成的,她这一带的活招牌,为了不砸自己的招牌,她都会把双方的情况了解清楚才给介绍。

  但自从出了苏笑笑主动求爱知青不遂继而跳井事件之后,她不是路过苏家都绕着走吗?今天怎么主动上门了?

  “春英赶紧去添副碗筷,让你徐婶子吃口饭再说。”李玉凤吩咐道。

  徐媒婆瞟了眼桌子上的饭菜,连连摆手:“不用了不用了,家里煮了我的饭,已经赶了两家,你们这是最后一家,我赶紧说完好回家吃饭。”

  徐媒婆看着这桌饭菜就没什么胃口,赶回家说不定还能吃上两口炒蛋,说是大队长,家里还有两个工人,条件还不如她呢,媒人谢礼估摸着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巴不得村口的刘寡妇成了,人家可是答应给她三块钱媒婆谢礼。

  “是这样的,有这么个人,州城人,当兵的,长得很周正,二十八岁,丧妻,带着两个儿子,大的五岁,小的两岁不到,想找个识字,能跟娃一起带回部队,最好扯完证就能走的续弦,我看他只比你家笑笑大个几岁,又是个咬文嚼字的斯文人,姑且过来问一问。”

  徐媒婆话音落,果然见一屋子的人脸色都不大好看,她不由得撇撇嘴,今时不同往日,苏笑笑以前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现在?年纪又大,名声又不好,还不会干弄农活,但凡有点条件的城里人谁看得上她呀?

  这话她当然不会当着人家面说,又陪笑道:

  “我知道你们家笑笑条件好眼角高,断文识字年年考第一,可在我们农村,会读书又有什么用?又上不了大学,男方这个条件听起来是委屈了你们家笑笑,我也就那么一问,人家提识字这个要求我总不好给人介绍个小学毕业的吧,这不是砸我的招牌吗?和你家笑笑一般大的青头后生是真没有,这个年纪基本娃都能打酱油了。”

  徐媒婆心里冷哼,年纪大,要求还多,这个年纪可不就剩下二婚和鳏夫了?

  一直低着头不说话的苏卫民抬头问了句:“你说赶了两家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