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后娘与萌崽崽 第110章

作者:乔微安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韩城感觉自己每次回来都跟鬼子进村似的,扫荡一车物资回去。

  韩城没办法只好去找苏笑笑:“娘在往车里搬东西,你去看着点,我生怕她又把家里的腊鱼腊肉都装进去,我劝不动。”

  苏笑笑放下书朝韩城伸手。

  韩城走过去抱着她的脑袋揉了揉:“快去吧,万一她手脚快塞椅子底下等下找都找不到。”

  李玉凤干过这事,生怕他们不要就往椅子底下塞,等开车了才告诉他们,要拿下去都来不及。

  苏笑笑抱着韩城的腰蹭了蹭:“韩城同志啊,像你这样不要娘家嫁妆还不拿娘家东西的好女婿真心不多啦。”

  韩城低头亲了亲她:“能养出你这样乖女儿的爹娘也不多,我报答他们都还来不及。”

  苏笑笑眉开眼笑:“那你亲我一口,我去帮你挡住娘往咱车上搬东西的手。”

  韩城哭笑不得,捏了捏她的脸,在她的唇上亲了下:“这里到底是你娘家还是我娘家?”

  苏笑笑弯着眼睛看他:“咱们娘家。”

  果然不出韩城所料,苏笑笑出去的时候李玉凤手里拿着一块腊肉正要找地方塞。

  “娘你住手,我说了不要腊肉留着家里吃,你怎么还给我拿呢?”

  李玉凤说:“这哪是给你的?我这是给小鱼儿的,他上回可是抱着一整只腊鸭来咱家呢,给他两条腊肉怎么了?小鱼儿性格也是好,我都有点想他了。”

  苏笑笑说:“你上回让他拿回去的腊鱼我分了他一半,娘,部队真的不缺肉,你留着给家里吃吧,这些山货菜干豆角干什么的玉华姐就很稀罕,我们觉得珍贵的东西在城里人眼里可能不是的,比如大白兔奶糖,在咱这里特别珍贵对吧,但是小鱼儿天天当零嘴吃,他可能和饭团一样更喜欢你新鲜挖的这些红薯。”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指的就是李玉凤这种人,其实苏笑笑每次从家里带回部队的土特产都会给周玉华家送一份,赵先锋家是真的不缺肉,倒是很喜欢这种农家的山珍干货。

  “真的?”李玉凤半信半疑。

  苏笑笑点点头:“真的,娘,你也在部队住过那么长时间,他们一家什么人你不还清楚吗?”

  李玉凤想想也是:“那我再去挖一担红薯回来,到时候你可要帮我拿给小鱼儿吃啊,就说是姥姥新挖的,很粉糯,小饭团都特别爱吃。”

  苏笑笑无力扶额:“娘……这些就够了,我到时候分一部分过去。”

  李玉凤摆摆手:“不够不够,这点都还不够我们家饭团吃呢,还有小肉包,真让他吃一天也能吃两个。”

  苏笑笑只好眼睁睁看着她娘又挑起箩筐去挖红薯。

  红薯填了大半个后备箱最高兴的人就是饭团了:“我最喜欢吃姥姥种的红薯啦!”

  小饭团逗李玉凤见牙不见眼,要不是苏笑笑按住她,韩城说再装得超重了,李玉凤还想再去挖一担回来装满着整个后备箱。

  翌日一早,苏笑笑一家带着满满一车物资踏上回部队的路。

  分别总是伤感的,大宝小宝哭得稀里哗啦,连带着两位老人都红了眼。

  小汤圆牵着姥姥的手把她往车上拉:“姥,走~~”

  李玉凤的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蹲下去抱着小汤圆说:“好闺女先跟爸爸妈妈回去,等姥姥有空了再去看你们啊。”

  小汤圆摇着脑袋上姥姥早上亲手给她扎的小辫子:“不,一起,走~~”

  苏笑笑抱起闺女:“好了小汤圆,跟大家说再见,等有空了咱们再回来。”

  小汤圆扁扁嘴,委屈巴巴跟大家说再见。

  那可怜兮兮的小模样连梁红梅看了都眼眶发红,她可太喜欢小闺女了。

  已经懂事的大崽崽们更是舍不得,他们是真的很喜欢苏家村的生活,可但是都知道没办法,爸爸妈妈要上班,他们要学习,不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就只能一次次忍受分离和期盼重聚。

  车子发动,小宝追着跑了几步:“你们记得给我们写信啊!”

  大宝也追了上来:“保重啊!”

  饭团和柱子从车窗里探了个脑袋出去:“我们会的,也会想你们的,你们也好好保重啊……”

  ……

第143章

  当天赶回市里, 韩城又顺道给陈冰洋家送了一些山货过去,全家人去国营饭店吃完晚饭才往清风镇赶,回到家的时候龙凤胎都已经困睡着, 韩城和苏笑笑一人抱一个,先把他们抱进去睡觉。

  小豆包也困, 苏笑笑吩咐饭团和柱子说:“你们去厨房烧点热水给小豆包洗手洗脸, 然后让他先去睡觉。”

  两个大崽崽领了任务去忙, 苏笑笑看着满满一个车尾箱的东西发愁:“这红薯都不知道要搬到什么时候,亏得今年红薯也大丰收,娘真是的。”

  韩城看着妻子疲倦的脸说:“你先进去歇着,我来搬, 只搬一半就好,四分之一留给赵先锋搬, 另外四分之一等张鸿途他们回来再搬。”

  苏笑笑点点头:“我把干货拿进去,你去拿箩筐捡底下的红薯,很晚了,咱动作得快一点, 你明天还得上班呢。”

  韩城摇头:“你去歇着, 我来弄就行。”

  苏笑笑已经动手去拿菜干了:“这些东西不重, 我拿得动。”

  小豆包其实已经很困,但是看到妈妈提东西还是走过去帮忙:“麻麻, 我帮你。”

  苏笑笑摇摇头说:“不用, 妈妈搬得动,崽崽乖,你去找哥哥, 水热了就洗脸洗手睡觉。”

  小豆包抿着唇摇头不同意, 两只手帮忙托着妈妈手里的菜干。

  菜干晒得很干, 其实一点都不重,苏笑笑只好松手让他抱着,揉揉崽崽:“那妈妈谢谢崽崽帮忙,拿到粮仓里找个位置放好就行。”

  自从杂物房被崽崽们贴上五谷丰登的春联后,正式被他们改名为粮仓。

  小豆包这才眯着眼睛抱着东西往粮仓走。

  两个大哥哥烧好火也出来帮忙,人多力量大,东西看着多,搬起来倒也快,一人走个两三趟东西也就搬完了。

  大家坐了一整天车都很累,饭团帮弟弟把洗澡水准备好让他自己去洗,整个人已经累得摊在椅子上不想动:“早知道我就不让姥姥知道我爱吃红薯啦,娘你都不知道,姥姥起码把自留地里红薯挖走了一半,我们让她别挖她都不听,我都担心家里不够吃。”

  苏笑笑囧,其实这个事其实责任在她,为了不拿家里的腊肉才导致李玉凤换了这么多红薯。

  苏笑笑只能说:“姥姥很勤快,开荒了很多块自留地,没有红薯也有别的粗粮,不担心。”

  柱子问:“苏阿姨,我们下回能不能找个寒假回去住久一点呀?”

  苏笑笑点点头说:“可以的,等你们再长大一点,可以自己坐火车的时候才可以。”

  柱子又问:“那苏阿姨,什么时候才是长大一点的时候呢?”

  苏笑笑想了想说:“起码等你们上高中才可以。”

  饭团说:“可是妈妈,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呀,我现在也会买票坐车的。”

  苏笑笑叹了口气说:“可是小肉包和小汤圆还没有长大呀,妈妈还需要你们帮忙带弟弟妹妹。”

  小饭团和小柱子对视一眼,小饭团说:“好的妈妈,那起码要等到小肉包和小汤圆像小豆包那么懂事的时候才可以了。”

  苏笑笑有点愁:“小汤圆还行,可是妈妈觉得小肉包可能很难像小豆包那么懂事的。”

  小饭团和小柱子想想调皮捣蛋的小肉包又对视一眼,万一他们都不在家,小肉包是真的很有可能把妈妈气哭的。

  小饭团说:“妈妈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管好弟弟的!”

  苏笑笑打了个哈欠:“我知道你们都很乖,很晚了,咱们都去洗洗睡吧。”

  翌日一大早,韩城先把红薯和干货送到赵先锋家里去,转达了李玉凤的意思,小鱼儿知道饭团他们回来,说了一句:“还是姥姥对我好有好东西都惦记着我。”说完拔腿就往韩城家里跑。

  赵先锋在他身后骂人:“这臭小子咋就那么喜欢黏着饭团,饭团的名字比我这个当爹的都管用。”

  韩城接过他递过来的箩筐往里面放红薯:“那你这个当爹的还不反省反省。”

  赵先锋:“诶我说你哪一头的?你们家孩子也不知道吃什么大的,咱部队跟他们差不多大的孩子都喜欢围着他们转。”

  韩城:“饭团爱玩会玩,就没有他不会玩的东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不跟着他玩么?”

  赵先锋想说那你不管管,但想到人家饭团只上天半天课还能每次都考年级第一,要不是上半天课,现在说不定已经上初中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够了够了,你别往外拿了,我们家才几个人,吃不了那么多,你们家孩子多,多给自己留点。”

  韩城:“饭团姥姥的一点心意,去年得了小鱼儿的腊鸭一直记着呢,恨不得让我把家里的腊肉都拿过来给小鱼儿吃,但是对不起我拒绝了,农村吃点肉实在不容易。”

  赵先锋睨着韩城:“你这是在跟我见外?你拿过来我也不要,我吃得下吗?不过说真的,笑笑娘家人真的是这个,”赵先锋比了个大拇指。

  韩城勾唇笑了下:“不然也养不出笑笑这样的闺女。”

  赵先锋自闭了,周玉华娘家人也好啊,怎么就养出这么个凶巴巴的闺女呢?

  韩城赶着去上班就没有多待。

  几个孩子明明才几天没见,却像几年不见似的,小鱼儿喜欢饭团家热热闹闹,就算苏阿姨不给他做好吃的,他也是愿意来的,况且现在马上就能吃上姥姥家的烤红薯呢。

  小鱼儿咬一口红薯不住点头:“好吃,真好吃,姥姥种的红薯就是好吃!”

  苏笑笑说:“姥姥就是知道你肯定跟饭团一样喜欢吃。”

  小鱼儿点点头:“饭团喜欢的东西我都喜欢!”

  小柱子拿着红薯一点点喂妹妹,小汤圆不怎么喜欢吃红薯,吃一点点就不吃了,小柱子问她:“那小汤圆喜欢吃什么呀?”

  小汤圆歪着脑袋想了想:“蛋蛋~~”

  小柱子把小汤圆吃剩下的红薯吃了,点点头说:“你等着啊,哥哥去给你蒸蛋蛋吃,小肉包你吃吗?”

  正在埋头干红薯的小肉包根本都没有听清楚小柱子哥哥问他吃什么就不住点头:“茨,茨~~”

  苏笑笑无奈地摇了摇头:“小柱子别惯着他俩,别弄了,才吃了蒸糕还喝了粥,现在又吃红薯,还要吃蒸蛋呢?”

  小柱子说:“没关系,厨房的水还是热的,小汤圆没吃饱,蒸碗蛋就几分钟的事。”小柱子说着人已经去了厨房。

  苏笑笑捏捏小丫头的脸:“你呀,从小就爱折腾你柱子哥哥。”

  小丫头漾着小梨涡看妈妈:“葛格,好~~”

  苏笑笑看着闺女摇了摇头:“好也不是这么折腾的。”

  ……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管是上面领导班子如何更迭,外面的世界如何风起云涌都没有波及到苏家村或者清风镇,苏笑笑一家就这样平稳地度过了一九七五年。

  一九七六年是灾难深重的一年,这一年很多重要的领导人离世,也发生了很多自然灾难,可以说是相当难过的一年。

  广播的频道也不再局限于只有方言的地方频道,已经能收到好几个频道,苏笑笑和崽崽们每天从广播里听着这些消息心情都会跟着低落和伤怀。

  转眼来到了一九七七年的春天。

  这一年的春天苏家村倒发生了几件喜事,苏卫民听从闺女的劝告,经过两年的努力和经验累积,苏家村终于成立了养猪场,不仅仅是苏卫民的所在的生产队参与,规模之大直接惠及了整个公社,而老支书也正式退了下来,社员票选苏卫民接任,苏卫民顺理成章成了新一任的支书,跟在父亲身边摸爬滚打多年的苏家二哥苏振华也顺理成章成为了新一任的生产队队长兼管养猪场。

  苏家村来信报喜时顺便说这两年已经没有什么知青下乡插队,有门路的知青已经开始想办法陆续回城,甚至已经没有红袖章在街上走动,买卖东西的人也都大胆了起来,黑市的规模基本可以媲美市场,虽然还不能明目张胆买卖东西,但基本也没有再听说过谁因为投机倒把而被抓了。

  到了四月,某个团体粉碎之后,杨南怀一家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回城了,他们本来也没有犯什么事,算是自愿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有了原单位的接收通知,苏卫民这边也很痛快地盖上印章放行,真心恭喜他们能够回城,同时也感谢他们一家对苏家村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