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 第103章

作者:谢述宴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这可不是马国力想要的,但是他这个时候,已经没法插嘴了。

  而且,他心里也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果然,俞近识接着说。

  “想拿团体金牌,不是我一个场外指导说拿就能拿的,真正发挥作用的是上场的运动员,只有我们选出,派出了最合适,最有实力的运动员,我们才有可能拿到更多项目的金牌。”

  一旁的张力似乎想到什么,忽然反应过来了,但他却被自己这个想法吓到了。

  能不意外吗?本来团体赛,俞近识的两个亲传弟子上场已经是稳稳的事儿了,黎海燕去了,张力没能去,最后当场外指导的还是俞近识。

  但是如果他真敢说出来,那最后的结果谁也控制不住,未必最后选出的人就一定是对俞近识有利的。

  俞近识是真敢说,“我的条件很简单,三天后举行全运会的队内选拔赛,分组循环对打,检验队员的单打和双打水平,无论是团体赛的名额,还是单打比赛的名额,都按照选拔赛的成绩顺次选择,无论主力还是陪练,有实力就能上场。”

  马国力:??同归于尽?

  张力叹了一口气,俞近识在会上说的话不多,但是每次都是直击要害,总是引起争议,而这些话,也让他想起俞近识的性格。

  当年换左拍,上面给他施压,说常晴必须出去打比赛,成绩不好就按照规定退队,他当场保证,如果一年内打不出成绩,他就辞职。

  结果不到一年,半年能有吗?常晴就用左拍拿了全国少年赛的冠军,然后进入国家队,国家队里呆了小半年,直接升入一队。

  随后就是以让所有人都惊诧的速度,一飞冲天,各种公开赛的冠军,从亚锦赛到世锦赛,十六岁就拿了四个冠军,包揽了世锦赛的所有女子项目。

  如今更是打到世界排行第一!

  俞近识的保证可太有力量了,现在他再保证拿冠军,没有人会不信!

  再往前说,他带着毫无成绩的常晴进入省队的时候,那时候反对的人又有多少?张力自己就是反对者其一!

  但他知道,自己对这件事的反对,不只是因为常晴是一个没有任何成绩,要从头练习基本功的选手,而只是因为想要借机敲打俞近识,压一下这个曾经的直板天才的势头而已。

  但俞近识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现在发达了,成了领导眼中的重要人物之后,既不刁难他,也不说他小话。

  谁不想公平公正地进行竞技体育呢?

  可这背后的水太深,自己不跟着旋涡转,就得被旋涡吞噬!

  但俞近识就这么强硬,就这么能刚!

  不按资排辈,也不论出身,更不论你是哪个教练名下的运动员,管她是国家队也好,省队也好,只要打得好,就让你上!

  谁有能力,就让谁上场,就让谁参赛!

  张力是佩服,马国力则一如既往地腹诽。

  常晴、何虹是什么水平,世界排行榜上有名的年轻选手,那些省队的人要有能力打败她们,早就进国家队了。

  黎海燕或许成绩没那么耀眼,参加的比赛也不多,有被拼下来的可能,但黎海燕以前的教练不是张力吗?俞近识当然不管她。

  而最后一个名单,是自己提出来的人,郭明雨是他带的队员。

  虽然马国力对郭明雨的能力也有信心,但是俞近识搞这么一手,不就是针对他来的吗?好啊,表面上看起来不关心队里的这些非比赛因素,实际上聪明着呢,自己刚才在会上的态度被他看的一清二楚。

  这会还没开完,就找到机会给自己反下坑了。

  马国力下定决心,接下来这三天要用所有的时间训练郭明雨,然后让俞近识看看,他对自己的怀疑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

  那边会议刚开了几个钟头,终于散了,另一边的宿舍寝室里,几个女孩也整理好了床铺。

  黎海燕是有生活经验的,她们进训练中心之前,在外面那条街上买了需要用的生活用品,热水瓶不算贵,她们打比赛获奖有国家奖励,平时有补贴,也不会太缺钱。

  现在街上做生意的个体户多了起来,在以前那是想象不到的。

  这个新室友虽然看起来胆小瘦弱,但是为人不错,一直在帮她们收拾,有何虹在,也不怕会冷场,寝室里总是回荡着何虹快乐的笑声。

  就隔着一条走廊斜对面的郭明雨:“……!”

  砰的一下踢飞了一个脸盆。

  她的室友正好也是那几个和她走的近的,高个女生连忙安慰,“别生气,她们得意什么呀,这次比赛,还不是得看你。”

  另一个室友还算有些脑子,“不过,听说回来的是常晴,常晴挺厉害的,如果常晴来了,省队的重点关注对象恐怕——”、

  高个女生不屑,“也就是咱们郭姐没去国家队,要是去了,还轮的到她一个十六岁的小孩拿冠军?你还以为真有人能把四个项目的冠军都拿了?”

  “什么意思?”

  “除了混双,其他大多都是内战,要是上面交代一下,让前辈故意输给她,送她完成四冠王的成绩,啧啧……”

  “还真有点道理!”是啊,哪有人能连拿四个项目的冠军,这还是人吗?别人为了一个世界冠军就要奋斗几十年,或许连世锦赛的门槛都进不去,常晴凭什么能创造这么多奇迹?

  这么一说,就合理了啊!

  郭明雨听着这话觉得顺耳,她说,“等着吧,团体赛不靠她,我也能带着咱们队拿冠军,双打,呵,要不是我没有搭档,也不一定轮得到她。”

  她们在这里说这话,却不知道三天后的选拔赛,别人的实力就将把她们今天的话打个稀烂,不仅打的稀烂,还让她们以后的人生里,再次想起今天自己说的话时,忍不住面红耳赤。

  不为别的,丢脸!

  **

  郑小鹿虽然内向胆小,但是观察力好,她注意到几个人的新水瓶,立刻想起来一件事,“对了,七点水房就关门了,咱们得先去打了水,回来在继续收拾,我带你们去——”

  何虹一下从床上跳下来,“好!太谢谢你啦,你真好!”

  对郑小鹿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她还是第一次被人这么夸,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黎海燕在旁边解释,“的确该谢谢你,不是你提醒我们,今晚我们就没热水用了。”

  这儿的住宿条件是比不上首都的,首都的水管里能放出热水,这儿的热水要自己去水房打,过了规定的时间,水房就关门了。

  常晴动作向来都慢,前面三人都出门了,她才跟上去,但刚到门口,她就停了下来。

  何虹回头:“怎么了?”

  常晴指了指郑小鹿:“你忘带水瓶了。”

  何虹笑起来:“对啊,你带我们去打水,结果自己忘带了水瓶,还好晴儿妹发现了!”

  郑小鹿却脸一红,道,“不是忘了,我,我的水瓶坏了,这阵子没法打水。”

  黎海燕了然:“怪不得我刚才看见垃圾桶里有一个瓶子,原来是你的。”

  郑小鹿连忙说,“没关系,我先带你们去,一会该关门了。”

  常晴点头,三个人一起去旁边的水房打了水回来,把水瓶放在墙角,三个瓶子整整齐齐,何虹还看着笑,说咱们三果然走到哪儿都能待在一起,这三个水瓶,就是我们三。

  黎海燕:“……我觉得把自己比作水瓶不是很好。”

  常晴用了一半的水,然后叫住郑小鹿,“壶里还有一半,你一会记得用完,不然浪费了。”

  虽然是夏天,但晚上温差还是很大,冷水用着总是有寒意的。

  郑小鹿心中一暖。

  之前何虹领着话头,和郑小鹿一起聊过,郑小鹿对自己的家境没有隐瞒,言语间也能感觉到她的努力和懂事。

  她原本以为从国家队,从首都回来的人,多少会和自己有点距离感,只要他们不和郭明雨一样讨厌自己就行。

  但没想到,她们不仅不欺负人,还对她特别好。

  常晴还把热水留给她用。

  “不用把我们想成别的什么人,”

  常晴看了一眼郑小鹿的床底,从露出的一角,能看到她的鞋子有些破,磨损很严重,但颜色并不算旧,这说明她经常训练,鞋子被磨成这样的。

  只要是努力的人,都值得她尊重。

  常晴继续说,“我们和你一样,都是川省出来的,都是一样的人。”

  何虹点头:“对,明天我们去买一个新水瓶吧!我看垃圾桶里那个也很破了,就算现在不坏,迟早要坏,换一个新的好!”

  常晴又问郑小鹿,“还有其他事情吗?有困难和我们说就行了,何虹会帮助你的。”

  何虹:??

  郑小鹿噗嗤一下笑出声来,也没有那么拘谨了,她想了想,然后摸了摸自己的口袋,说,“其实,我确实有一个事儿,想,想……”

  何虹说:“有我在,随便想!只要是十块钱以内的事情就绝对没问题!”

  十块钱已经很贵了!

  “不不不,不是钱的事情,买水瓶的钱,算是我借你们的,下个月我就能还了。”郑小鹿怕她们误会,连忙否认。

  她从口袋里摸出一张被外层的纸保护的整整齐齐,没有一点皱褶的黑白小照片,然后看向常晴,“能,能给我签个名吗?”

  照片可不便宜,她买不起,这是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报纸就便宜很多。

  上面的正是常晴高举盖斯特杯,站在领奖台上的画面。

  常晴不愧是常晴,球打的那么好,人也那么好,

  从几年前,在叔叔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这个年轻的女生打比赛,拿冠军,为国争光的时候,郑小鹿就偷偷把她当做自己心中的榜样。

  她也喜欢乒乓球,下定决心走这条职业的路,从家里来到省队,路费都是家里借的,所以郑小鹿也很努力,来这里几个月,十分地努力,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训练馆的人。

  每次累的不行的时候,去宿管阿姨那里听广播,就充满了努力的动力。

  广播里,常晴又拿冠军啦!

  常晴去巴国了!

  常晴去戈森堡了!

  常晴成为了华国队的新的世界冠军,和前辈们完成了女团六连冠的壮举!

  常晴和混双、女双搭档打入决赛,横扫对手,拿到了两个金牌!

  常晴单打登顶,战胜世界第一的葛小若,成为盖斯特杯新的主人!

  常晴说,只要热爱,就有无限的动力继续走下去。

  常晴说,谁都想要一帆风顺的人生,但是如果出生就在困境里,我们能做的不是抱怨,而是坚持,而是突破,而是改变。

  而乒乓球,就是改变她最多的东西!

  郑小鹿听着听着经常就哭了,哭完了,她擦干眼泪,继续起来去训练,去跑步,去对着墙壁,对着发球机一个人反复地练习!

  有一天,她也要像常晴一样!要努力,要能进入国家队,站在她的身边,和她一起参加世界比赛!

  参加世界比赛,进入国家队可能还早,但是站在常晴身边的这一天来的太突然,太猝不及防了!

  何虹感动:“真是个好室友,为了和我们迅速成为朋友,让我们感受到回家的温暖,你还提前准备了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