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 第169章

作者:谢述宴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两人展开国旗,面向全场一周!

  “12比10!常晴以四比零的大比分,获得了本届奥运会,女子单打的金牌!”解说员激动起来。

  作为一个退役转型解说的运动员,他怎么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呢?

  虽然比赛开始之前,所有人都认为常晴的胜率很大,在名单公布出来常晴要身兼三项的时候,就有人预测她可以成为奥运会三金王。

  但是当这一切真正的发生时,还是有一种震撼和激动感。

  因为他和他们,都在见证历史记录的诞生!

  戚无有世界杯男单冠军,骆景有世界杯,奥运会男单冠军,但他们都还不是大满贯,他们的路还没走到最高峰。

  “这意味着H国选手常晴,以十八岁的年龄,刷新了乒乓球项目大满贯选手的最年轻记录,同时,这也是她本届奥运会参赛以来的第三块金牌!”

  “奥运三金王,最年轻的大满贯选手,左拍天才常晴,让我们恭喜她,恭喜H国队,至此,H国队实现本届奥运会乒乓球所有项目的金牌大包揽!”

  女子单打金牌,是H国乒乓球队入账的最后一块金牌,却也是奥运会开赛以来,他们获得的第五个项目金牌!

  秋晓楠输了,但是她也没有遗憾。

  她知道四比零的比分,是自己和常晴之间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将成为她走向冠军路上永远的阻碍。

  常晴比她年轻,很大可能不会在她之前退役。

  她看着场边的记分牌,忽然又释然地笑了。

  输了是输了,但是她完成了国家交给自己的任务,提前锁定了冠军,还拿到了银牌。

  总有人参加比赛,总有人连比赛场都进不来,总有人是主力,总有人是陪练。

  就像总有人是冠军,也总有人会成为亚军一般。

  她比因伤而无法参与竞争的宋芳瑜,因为后辈冲击而无法拿到单打名额的邓奕,因为是替补而从头到尾都无法上场的郑小鹿和周纳州都幸运很多。

  于是她也紧紧抓住手里的国旗,和常晴一起,向所有人致意!

  回到场边,秋晓楠穿上孙久林给她递过来的队服外套,常晴也在场边,骆景第一个冲下来,直接翻过栏板,就在场边等着她。

  常晴说,“看吧,我自己也有冠军。”

  骆景点头:“对,咱两可以凑一对!”

  俞近识一把把小伙子脑袋摁住推开,“把衣服穿上。”

  常晴笑出声,目光扫过旁边欲抱又过不来的骆景,还有远处正在看热闹幸灾乐祸的戚无,以及场边两个小替补,“咱们可以完美归队了。”

  五个冠军,完美收官!

  但是在归队之前,还要完成最后的颁奖礼。

  穿上H国队队服外套的两人再次回到了颁奖台上。

  常晴和秋晓楠,高举着国旗,灯光穿透旗面,赤色下勾勒出她们清晰的身影。

  那么坚定,那么耀眼。

  生命,就该如此璀璨!

  冠军就是荣耀,

  如果喜欢过,别忘记那份喜欢。

  如果热爱过,别放弃那份热爱。

  H国队不是没有对手,每一个冠军、都是从全世界每个国家的乒乓球选手手中拼搏而来的。

  他们也会输掉比赛,输掉金牌。

  而当他们穿上H国国家队的队服之后,要做的不仅仅是证明自己,还有——让全世界都能看到我们的国家,看到我们国家的运动员。

  让那些诋毁H国的国外媒体,无法在金牌面前造谣诽谤,让全世界的眼光,聚集在这些健康,自信,又充满了魅力的H国运动员身上,让他们知道H国的辉煌,H国的荣耀,H国的少年是什么模样!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荣耀,则国荣耀。

  这才是金牌的真正意义。

  常晴和秋晓楠,双双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亚军台依然空着,她们一起手里拿着展开的国旗,一起戴上了奥运奖牌。

  就在所有人以为常晴会亲吻金牌——正如她世锦赛女单登顶,亲吻盖斯特杯时一般。

  她用国旗盖住金牌,在那些闪耀的星星上,轻轻落下了一个吻。

  她亲吻了国旗。

  随后,国歌升起,常晴和秋晓楠一同抬头,两面H国国旗,一面T国国旗,缓缓升起。

  H国的国歌,在会场内响起。

  两人向着国旗行使注目礼,口中跟唱着国歌。

  这里是H国的主场,和之前在国外参赛获奖时不同,此刻的观众席上,不再是少许的赤色挥舞,而是一片热烈的红。

  紧跟着,就是响彻赛场内外的大合唱。

  这是在H国举办的奥运会时才能出现的令人落泪而感动的大合唱,歌声充满了力量,充满了骄傲!

  这是每一个H国人都会唱的歌,它代表着奋斗,不屈,拼搏,代表着无数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

  冠军台上的两个人,场边的教练和队友,看台上的观众们,还有电视机,电脑面前的所有H人。

  都跟随着唱起来。

  万人合唱国歌,

  国旗因她们而升起!

  这就是国球的荣光!

  在万人的合唱声中,国旗升至最高点!

  这就是国家队守护了几十年的荣耀,这就是H国乒乓球队存在的意义,这就是他们无数个日夜,风雨不歇地训练的回报。

  有人被淘汰,有人受伤流血甚至骨折,有老人回来继续为这个团体做贡献,又不停有新人来这里,为整个团体汇入新鲜血液。

  是每个天还没亮的早上,操场上的跑步声。

  是每个星星已经睡着的夜晚,依然响彻球馆的乒乒乓乓。

  是满世界飞,没有几个假期,甚至很少与家人能相聚的日夜。

  是随时可能被淘汰,被放弃,也不知道能不能出头,能不能圆梦,却依然为了心中那份梦想和人生而继续的坚持。

  四年磨一剑,

  只为了这一刻的国旗升上至高点。

  奥运会后,宋芳瑜宣布退役,最年轻的大满贯选手常晴出任H国乒乓球女队队长,而在常晴的社交平台认证上,写的不是世界冠军或者奥运冠军,而是——

  H国乒乓球队女队队长。

  今后,会有无数个新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

  而那头戴花环,胸带金章的十八岁少女,只有一个。

  这个世界上,永远只有一个常晴。

  只有一个骆景,一个戚无。

  只有一个邓奕,一个秋晓楠,一个宋芳瑜……

  只有一个俞近识,一个孙久林……

  但正是有这么多个他们,

  才有了国球的荣光,才有了国球的辉煌。

第106章 国球荣光34 奥林匹克

  #常晴 奥运三金王#

  #乒乓球队金牌全包揽#

  前面两个热搜看起来都没毛病, 但占据热搜第三位还没下去,就有点离谱了——

  #乒乓男单冠军是常晴的#

  不明所以的网友只会发出问号:??

  终于继混合双打之后,奥运会又出混合单打了吗?

  但是上面明明写的是男单冠军啊?

  后面紧跟着的几条热搜分别是——

  #秋晓楠 能够站在单打领奖台上就是最好的回报#

  #戚无骆景 双子生死决赛#

  #常晴奥运女单冠军#

  #史上最小大满贯#

  陈孜孜今年十四岁, 是常晴的超级迷妹,也是国青队里面比较有天赋的队员之一。

  世青赛上她有幸和自己的女生一起比赛训练, 回去后每天打电话都要和妈妈炫耀一番。

  “要不然是谢自陵一直抢我们的活儿干,我说不定还能和晴姐多说几句话!”

  陈孜孜当然全程关注了奥运会, 单打决赛结束后她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说自己以后也要努力,有一天能够站在奥运会的决赛场上,像常晴一样!

  陈孜孜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当然关注更多, 但是她对乒乓球了解一些, 不是完全了解, 那些比赛和规则更是毫无概念,之所以陈孜孜能被培养起来, 还顺利进入国青队,都是她舅舅带的。

  陈孜孜的舅舅可是铁杆球迷, 自己天赋是不行了, 但是看小陈孜孜还挺厉害, 当机立断就让带她去学乒乓球。

  “舅舅这么呕心沥血培养你, 你可一定要努力进入国家队啊!对了, 我只有一个要求,你进去之后帮我要个邓奕的签名。”

  以前是要邓奕的签名,现在舅舅还想要骆景和戚无的签名。

  一个国青队队员的诞生,居然是因为她舅舅想要国家队签名。

  虽然不是很了解乒乓球,但是陈孜孜的母亲还是和广大H国人一样关注着奥运会,每天靠热搜来关注H国的冲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