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 第24章

作者:谢述宴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

  “程路还跑来问我,这样的队员怎么会进入省队。”

  张力找到俞近识的办公室,自来熟地泡了杯茶,坐着和他说,“如果不是因为你今年集训的时候,把骆景送进了国家队,集训结束后的这三个月,你手底下的何虹,大大小小的比赛揽下单打冠军,领导恐怕早就找你谈话了!”

  在省队生活,吃的是国家饭,拿的是国家的补贴,如果不参赛,不拿成绩,不参与队内比赛,成绩就一直是垫底。

  常晴现在在省队的成绩,就是垫底。

  “她刚进队的时候,你保了她三个月,三个月后,她拿下省赛的单打冠军,堵上了悠悠众口,所以,尽管你现在这么做,上面也能再给你三个月!”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三个月过了,常晴只是刚完成基本功的训练,你不让她参加比赛和对打,自动认下队内成绩倒数第一,就是因为你知道,她现在这个水平,就算是参加了,也是倒数第一,倒不如安心训练。”

  张力一口气说了不少,“我理解你的安排,但是别人不理解,你知道现在外面怎么传吗?”

  俞近识倒不着急,“我虽然每天迟到晚退,周周请假,但我耳朵还没聋。”

  张力好笑道,“我好心帮你,你怎么这个态度。”

  “别人都说——常晴是你亲戚,你这是浪费国家资源!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她和何虹身上,又不出去找新苗子,上面已经很不满意了,不然,也不会调一个程路来队里!程路刚来,就收了四个人进省队,往日里谁能有这样的作风?”

  “人家可放出话来了,今年的全国青少年锦标赛至少要拿到一个女单前八的名次,到了明年,至少送一个进国家队!省赛市赛都不在人家的考虑范围内了!”

  俞近识说,“当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省赛市赛的女单有何虹在,他如果真放出话来,到时候拿不到怎么办。”

  张力想打压一下俞近识这嚣张发言,但随后一想……还真是。

  程路之所以敢这么说,就是因为省赛市赛近在眼前,但是全国青少年锦标赛至少要在下半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拿冠军不敢说,进决赛还是有一定把握的,就这,多少人还不敢夸下海口去保证。

  张力手底下也就一个黎海燕不错,其他的成绩都一般,有几个已经退回地方了,现在黎海燕走了,新的培养不起来,又来了一个程路,无论是总教练的位置,还是其他方面的评选,那都是有说法的。

  他能来聊的,也就是一个“同病相怜”的俞近识。

  俞近识手底下的何虹成绩正好,也是明年进国家队的有力竞争人选,但偏偏带了个常晴这个拖油瓶,上面说要给他安排其他人带着,俞近识还拒绝了,说自己精力有限,带两个人已经足够。

  明面上领导不好说他,还要指望着他手底下的何虹明年能带出成绩来。

  但暗地里的敲打,还是没少安排。

  “还有啊,”

  张力看向俞近识,想从他的表情里看出点什么想法来,但很可惜失败了,他只能说,“你要保常晴一年的时间,上面可不一定给你那么长时间,那孩子第一年来省队的时候,的确是训了三个月,但那是建立在她原本水平就不差的情况下,基本功训练加对打,只用了三个月。但现在——”

  “从左手开始,基本功训练三个月,还不说后面的对打。是,一年的时间,如果这都能把左手练起来,那真的是天才中的天才,但你好好想想,一年的时间你要是死扛下来,等何虹走了,你俞近识也离离开省队不远了!”

  俞近识说,“然后呢?”

  “然后?你是真不着急啊。”

  张力算是开了眼了,“咱们是老同志了,程路是新来的,别的不说,我和他走不到一起,他是上面派下来压你的,我也不能看着你受欺负不管,这样吧,每一周找出一天来,我把我手底下那几个孩子叫到你那里,你安排他们和何虹训练训练。”

  俞近识:“蹭训练就蹭训练,说那么多别的话不累?”

  他直接道,“就周一吧。”

  张力想要俞近识帮他练苗子,俞近识也需要给何虹找陪练的。

  张力找俞近识联合训练,是因为何虹必然是接下来的各大比赛中女子单打的劲敌,早点熟悉她,以后比赛遇上也不至于毫无准备。

  但要是找程路,提前让程路的人摸清了自己手底下的套路,说不定还真能让他带出来的成绩,超过张力自己。

  这边的事儿谈完,队员之间的事儿也不少,眼看暑假要来了,何虹却差点和人打起来,还好这件事没闹起来,不然她得受不小处罚。

  “他们这话说的也太难听了,什么叫混日子啊!”

  何虹气不过,“晴儿妹你用右手的时候,赵小玲,还有江南江北的男队队员都打不过你,就她们两还不是轻轻松松?”

  “要是不服,咱们出去直接打一场,至于这么在背后说小话吗?你是没看到程思思当时的样子,我说我和她打一场,她就拿进队的年限说事儿,说我进队一年多快两年,又去过集训,还比她大一岁,就算我赢了也胜之不武。”

  常晴安慰了何虹很久,她的情绪才慢慢平复下来,但还是咽不下气,“反正我是没办法和她住一个宿舍了,我看见她们两就来气。”

  这件事还是张力解决的,正好的他的队员和何虹要长期做对打训练,就把程思思两人调出了和何虹的宿舍,换了自己带的人进去。

  暑假照旧还是一个月,但常晴主动提出,留在队里训练,俞近识听了,同意了她的申请,但有一条——她还是得回去,至少要回去休息三天。

  回了县里,比起过年那会,倒是显得冷清。

  原因也很简单,从集训开始,也就是从年初到现在年中,小半年过去了,常晴不是在集训,就是在封闭训练,没有参加一项比赛,报纸上自然也没有她的相关报道。

  一开始,大家还注意一下关于一些乒乓球比赛的报道,但冠军都不是常晴的名字,显然就是没了成绩。

  她的成绩没了,县里的成绩自然也就少了一项。

  别人不说,宋翠菊对这事可是打听的格外清楚。同样是刘贾的孩子——尽管她不承认常晴的身份,但无论是他们刘家,还是四里八乡,都会对比他们两的成绩。

  刘耀在体校差点被劝退,刘贾还宠着他这个儿子,以往宋翠菊当然心疼儿子,毕竟儿子是她的脸面和依仗,但现在成绩摆在面上,儿子从长脸变成了丢脸,气的宋翠菊生生病了三个月。

  更何况刘贾的母亲在家里,也没少因为这件事给她脸色看,总是念叨,说她弄丢了自己儿子的工作,现在连孙子也带不好。

  这脸色看的,气的宋翠菊干脆连自己也辞了职,专门去区城,两夫妻一起陪着刘耀训练,刘耀从没见过母亲这个仗势,被打了几次之后终于老实起来。

  虽然这一年下来,刘耀的水平比起进省队还差得远,但在区城这些小地方拿个比赛的第一名第二名还是可以的。

  常晴在省队没了成绩,宋翠菊还专门托在省城工作的亲戚打听过,说省队有传言,常晴水平垫底,再有几个月,就要被退回地方。

  她儿子没进省队,是丢脸,但常晴进了省队,又被人踢回来,那更丢脸!

  宋翠菊那嘴巴,她自己也没打算关上,于是很快——常晴在省队成绩垫底,再有不久就会被踢出省队的消息,在落镇传的沸沸扬扬。

  上面的领导也再没踏足过常家,似乎更是坐实了这种说法。

  人走茶凉,就有人开始说闲话,觉得常晓雷一个残疾,拿着国家的工资在工厂坐办公室,是不是对其他人员不太公平。

  常晴回来,常晓雷做了一桌子菜,这些菜以往都是两个人吃不着的,但常晴难得回来一次,常晓雷特意做的,虽然没多少肉,但对于他们来说,算是很丰富的一顿。

  舅舅老了一岁,头发有些发白,见到常晴,还是很高兴,给她夹了很多菜,“不是说在省队,伙食都是国家安排的吗?怎么还瘦了?”

  常晴笑他,“训练强度大啊,瘦了,反而说明我平时训练没有偷懒。”

  “我倒希望你能偷偷懒!”

  常晓雷说,“你这个性格,从小就要强,别到时候把自己累垮了,我这儿存了一些钱,如果——”

  常晴摇头,“每天都在训练基地,根本没法出门,我用不了钱,你给我这么多钱,路上被人偷了怎么办?”

  常晓雷只能留下这些钱,他没问常晴成绩,只是问她,在那里饭能不能吃饱,有没有人欺负她,累不累,要不然在家里多待一些日子。

  知道常晴只呆三天,常晓雷有些惊讶,但最后还是给她带了一些新衣服,让她路上注意安全,三天过了,常家门口冷冷清清,常晓雷拄着拐杖,送她到车站,“小晴。”

  常晴回头,问他怎么了。

  常晓雷朝她招了招手,让常晴过来,然后轻轻抱了抱她,最后才放开人,“想家了就回来,舅舅在家等着你,饭做的可能没省城的好吃,但一定是热的。”

  常晴笑了一声,朝他挥手再见,“嗯!”

  她还会回来的,但下次回来,绝不是现在这样!

  **

  省队放假,基地里只有她和俞近识两个人留了下来,食堂当然不会单独为她开火,俞近识就借了食堂的钥匙,每天开小灶,就两个人吃。

  买菜的钱,开灶的花费,自然就是他自己出。

  昔日的天才冠军,现在为她专门做饭买菜,常晴看着俞近识偶尔买菜回来的背影,刚开始还觉得有些恍惚,后来就习惯了。

  俞近识做饭一开始还真不怎么样,但毕竟这饭他自己也要吃,多做几次,厨艺大有提升。一开始饭还夹生呢,后面就香的不得了。

  而常晴也每天都完成了他安排的训练任务,尽管这些任务比去年强上一两倍!

  之前她每天练上万个发球,现在她每天练习的发球数要翻上三倍。

  体能训练没变,还是以前的数,到了晚上十点过十一点,常晴还在球馆练球,俞近识逼着她要在十点回去睡觉。

  7月的每一天,天不亮就起来,深夜才回宿舍,宿舍里就她一个人,也只有在训练馆的时候,能看到俞近识。

  俞近识的出勤率反而比平时高上不少,也不请假了,就在训练基地陪着她,用各种球,各种打法练她。

  一个月的假期转瞬即逝,陆续有人返回训练基地,训练馆里又热闹起来。

  八月到了月中,天热的不行。

  新的通知下来,这一次的全国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将在九月拉开帷幕。

  巧合的是,这次的举办地点还是在万城,也是因为万城的体育设施好。

  八月,从集训结束,到接到通知,也就不过四个月的时间。

  别说常晴是练的左手,就算她是接着之前练了一年的右手练,也不一定能拿到前八的名次。

  之前俞近识说过,要给常晴顶住至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的时间都还没过半。能不能顶住两说,但四个月想要出成绩,任谁来看,都会觉得是天方夜谭。

  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参赛员年龄有限制,只能在14岁到18岁之间,去年的常晴只有十三岁,未达到最低参加年龄的要求,而刚过去的七月,常晴过了自己的十四岁生日。

  她年龄固然是达标了,但成绩却是队内排行倒数第一。

  张力也知道,这几个月来,俞近识在训练常晴,为了保证她的训练时间,没有给她安排任何的比赛,去了也是炮灰,队内比赛也不打,直接就认成绩倒数。

  这一次的全国赛,他们省队只能出男女分别三人,全国赛不仅有单打,还有双打项目,这三个人除了要参加单打比赛,还要担起双打的担子。

  所以,从拿到名额开始,张力就开始琢磨,这次怎么样安排这个参赛资格。

  何虹是目前的女队第一,毫无疑问能拿到一个参赛资格,俞近识手底下,有着一个也就差不多了。程路那人肯定会给自己争取一个,说不定还想拿两个,毕竟有一个双打的项目,他们之前也很少训练双打。如果能由一个教练员下面的人去打双打,配合起来也更默契一些。

  他手底下那几个徒弟,让俞近识看了之后,重新调整过训练计划,又在何虹的手下练过这么几个月,水平有了不少增长,但比起程思思,确实是有一些差距。

  程思思是程路的亲戚,从小就接受专业的乒乓球训练,虽然程路这个人张力不太喜欢,但不能否认,他带进来的四个人当中,程思思和刘敏,也就是何虹曾经的两个室友,还是有一定水平的。

  上面的人要退休,按年龄和资历,下一个工作有变动的就是张力自己,培养出国家队苗子的,无非就是他和俞近识,俞近识就算是手里还有一个何虹,但就这态度,等何虹培养出来,他离离开省队也没几天。

  原本这工作调动是稳的,但谁知道又来一个程路,如果真让他带进来的人,半年训练之后就拿了全国赛前八的名次,还是两个,那上面人退休后空出来的位子,恐怕就是程路的了。

  张力想到这儿,就是头疼。

  他找俞近识,想着常晴的右手也挺厉害,如果能说服她去参加比赛,就算这四个月常晴右手生疏了,那也比程路手底下的人强。

  张力宁愿拿到两个参赛资格的是俞近识,也不愿意是程路。

  俞近识手底下带出的成绩再好,也早就因为常晴的事得罪了不少人,还天天请假,别说往上调动工作,不被开除就不错了。

  “全国赛?”

  俞近识说,“我知道了,会尽快准备好提交报名表的。”

  张力问他,“这次……常晴也不打算参加吗?她进省队算起来,大概有一年了吧?这四个月来,队里队外说闲话的人可不少啊……”

  俞近识打断他,“不,这次她参加。”

  “参加?”